西方电视节目赏析之60分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
——浅析《60分钟》
政法学院2010级社会工作专业 2010425039 官爽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打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它走过了36年的历史。

本文将为你浅析这一档王牌节目的基本信息,历史沿革,成功经验,机遇挑战等。

一、我与电视的缘
从小就一直观看电视节目,从幼年时的动画片,稍大点儿了会看电视连续剧,慢慢的看看电影,年龄大了,就会对体育类、新闻类等节目感兴趣。

看到主持人妙语连珠的讲述,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因此我从小就有当一名节目主持人或一名记者的理想。

高中的时候对大学就很期待,因为这里有轻松的学术氛围,有功底深厚的专业教师,有发展自我的良好环境。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并不是热门的经济类或管理类,而是义无反顾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新闻类。

只是后来种种缘由,我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

虽然由于专业的限制,可能我不能实现幼时的理想。

不过我并没有放弃对自己兴趣的追逐。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充分发展自我的条件,于是在选课的时候,我选择了几门与新闻或电视有
关的课程,其中赵老师的“西方电视节目赏析”就在其中之列。

我很有幸的选上了这门课。

上课时,老师以渊博的知识、风趣的口吻,将西方电视节目的精髓给我们娓娓道来,听了几次课,让我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知识。

老师给我们介绍并播放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西方国家的新闻节目、访谈节目、纪录片等等诸种形式的电视节目。

虽然很多节目的形式在中国的电视台都有,很显然,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都借鉴了外国的形式,只有看到节目的本源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真意。

西方国家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节目内容的开放程度以及主持人的现场表现能力等等都是中国同类节目难以望其项背的。

我想,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电视节目发展较晚,起点较低,另一方面中国现行的这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视节目的发展。

虽然中国的电视节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中国的电视节目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看的西方电视节目,如果非要选一种的话,那就是——《60分钟》吧。

根据老师的讲解,互联网上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看,对《60分钟》做一下简单的解读。

二、基本信息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打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

栏目创办于1968年9月,当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
栏目形态,只是在每周二晚间黄金时段和《CBS新闻小时》轮流播出。

在创办后的好几年里,这档新闻节目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在美国尼尔森当时的收视调查中只排在第51位。

直到1975年,栏目调整了播出时间,固定在每周日晚间7:00至8:00段播出;也就在这一年,著名记者主持人丹•拉瑟加入《60分钟》。

从这之后,栏目收视率竟逐渐上升到36%,而且在娱乐节目一统天下的竞争中连续23年名列美国联播网黄金时段收视率的
前10位,CBS的新闻栏目也在《60分钟》这里首次实现盈利。

说《60分钟》,我们不一定知道,但提到美国著名电视记者迈克·华莱士,我们就一定还有印象。

1986年,他在北京中南海独家采访了邓小平;2000年,他再次到北京采访江泽民。

华莱士是《60分钟》的创始人之一,在1968年整50周岁时,他出任《60分钟》的记者和主持人。

凭借自己高人一等职业技巧和新闻敏感,还有另人崇敬的职业精神,他和《60分钟》一起逐渐成为美国甚至世界新闻界的楷模。

除了邓小平和江泽民,他还采访过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和里根等美国总统,采访过卡斯特罗、阿拉法特、卡扎菲、阿萨德等世界各国领导人。

如今的华莱士已经86岁(2004年)了,却还在为《60分钟》工作。

与其它新闻栏目不同的,《60分钟》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

它的主持人都是记者,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这是它的要求,也是它的特色。


了华莱士,它的记者主持人还有丹•拉瑟、哈里•里森纳、莫利•塞弗、莱丝莉•斯塔尔和埃德•布莱德利等等。

后来由于著名专栏作家安迪•鲁尼的加盟,《60分钟》开辟了专门的新闻评论版块。

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

三、节目解读
《60分钟》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

所以在整体定位上,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志栏目。

因此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社会事件、司法公正、人类灾难、战火纷争等“硬新闻”为主。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读解。

品格读解。

曾任《60分钟》执行主编的菲利普·席弗勒总是自豪地说:“《60分钟》是新闻品格的象征,是客观立场的代表,为这个栏目工作,我感到骄傲!”正是这种新闻职业品格和精神,支撑着《60分钟》近半个世纪来的长盛不衰,凝聚着一大批尖端新闻从业人员。

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真相”。

可在2004年9月8日,《60分钟》公开了几份指向小布什的备忘录,最后却被证明这些备忘录是假的;无论《60分钟》是有意还是被利用,这种错误总是致命的,栏目的新闻品格开始受到置疑。

叙事读解。

“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的评论”,这是每期栏目的片头主持人都要说的一句话,它用的是“故事”一词。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是栏目收视率的重要支撑。

具体表现在对情节的精心选取和挖掘,对矛盾冲突的捕捉和表现,对细节的抓取和提炼,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和控制,还有就是以形象化的信息为论据,避免说理。

语言读解。

与电影艺术化的影像语言不同,新闻的影像语言更多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也正因此,新闻影像语言往往被轻视被忽视,国内的大多数新闻栏目在语言上就极不讲究,认为只把信息传达了就行。

《60分钟》的影像语言却总是那么精致纯熟,他们首先关注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如采访时多用特写;然后在机位变化、运动轨迹、色调运用、场景转换、镜头剪接、声画组合、特技使用等各方面进行最佳配置,以达到最好的传播和观赏效果。

而所有这些都是新闻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包装读解。

统一而富有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是一档电视栏目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60分钟》显然在这方面极为成功,关键词是“杂志”和“跑表”。

《60分钟》是新闻杂志栏目,在包装上干脆也做成一本杂志的样子;以“60分钟”为题,那干脆就用跑表来标示这60分钟的流逝。

每周日7:00整,屏幕黑下,跑表滴滴答答的走动声逐渐扬起,黑幕上出现白色方框,仿佛一本杂志的封面,然后在这
个方框中出片题和片头。

之后杂志的标示一再出现在主持人身后的背景中;跑表的画面则用来联接各个版块,分针的位置不断变化。

直至最后杂志封面再次出现,跑表分针指向59分,封面中出现工作人员字幕,本期《60分钟》至此结束。

四、《60分钟》:一帮老家伙整出的王牌节目
我对新闻的理解是:从未听说过的故事。

《60分钟》所擅长的正是讲述这样的故事。

———丹•休伊特(《60分钟》执行主编)1968年,已经身为王牌电视节目制片人的丹•休伊特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管理层递交了一份报告,设想创办一个黄金时段片长一小时的新闻节目。

根据他的建议,节目将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一个故事,由一个记者出镜采访,并串联讲述整个故事,而三个故事中间则穿插广告,通过广告来将不同风格品味的故事融合成一档节目。

用当年丹•休伊特的话来说,就是要让观众既看到玛丽莲•梦露的衣橱,又可以让观众一窥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实验室。

要让节目在保持一定严肃性的同时,又让新闻具有娱乐性和可观赏性。

CBS 管理层采纳了丹•休伊特的设想,并从他提交的报告中摘取了“60分钟”这个字眼作为节目的名称。

美国电视新闻王牌栏目《60分钟》由此诞生。

某种意义上来说,《60分钟》是由一群老人担纲的栏目。

1986年迈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他已70岁。

在他84岁的时候,他再
次来到北京,那次是采访江泽民,如今他依然是《60分钟》的全职记者,他在《60分钟》一乾就是三十多年;丹•拉瑟递交辞呈引起轩然大波,其实他也已经是个73岁的老人了,他在《60分钟》乾了24年;而执行主编丹•休伊特则从《60分钟》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他的目标是“死在办公桌上”。

实际上,《60分钟》栏目的成员,根本没有那种二十几岁刚刚大学毕业、冲劲十足的毛头小伙,他们大多数的年龄都在35岁~45岁之间,在到这个栏目之前,他们都有过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都是非常出色的新闻记者,否则无法胜任这个栏目的工作,这几乎已经是《60分钟》的一种传统。

当然,从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上看一个新闻栏目,《60分钟》真是有点老了。

但,《60分钟》老而弥坚!
五、成功经验
世界上很少有哪一档电视节目能够像《60分钟》这样成功:连续播出36年,是美国新闻历史上资历最老、收视率最高的10个电视节目之一,连续22年高居收视率前10名,甚至5次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一直高踞美国转播率最高的黄金时段。

1999年,《60分钟》甚至创下了同时在1423家电视台黄金时段转播的纪录。

它还是美国电视节目中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最多的节目之一,艾美奖的评委们认为,《60分钟》“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进入了人物内心,编排自由、富有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60分钟》拓宽了新闻的视野,
重新诠释了新闻的本质。

它的成功,不仅仅冲击着新闻本身,使其成为新闻业的旗帜,它更成为客观、公正、自由的新闻品质的象征。

《60分钟》的成功绝非偶然。

实际上,随着美国社会的急速发展,美国观众自身对信息的渴求也日益增长,这就为《60分钟》准备了良好的社会资源和观众资源,而便携式电子新闻采访设备(ENG)的普遍应用不仅使得记者有了更多自主话语权,也将记者推到了与观众面对面的正前方,从而造就了众多诸如迈克•华莱士、丹•拉瑟这样的新闻大腕。

同时,王牌主持人的推出与明星记者的塑造又成为《60分钟》笑傲江湖的重要法宝。

但真正成就《60分钟》的,是它对于真相的追求和它对故事的编排手法迎合了观众的收视期待,这二者共同保证了《60分钟》在商业上的成功———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任何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必须首先建立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

真相是个难以界定的模糊概念,然而它却是《60分钟》成功的内核。

制作人坚信,对于一档像《60分钟》这样的调查性新闻节目,真相才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因此声音对于观众来说甚至比画面来得更重要,因为观众可能并不介意画面美不美。

这样对于采访的问题和解说词来说,就要力求准确和深入。

虽然以年轻人的眼光会觉得《60分钟》的节目风格看起来有点老派,也可能会觉得它有点保守,因为他们通常无法从片子中看到快速切换的画面,也不会有强烈的节奏。

但是与时髦新鲜相比,真相更具有震撼力———《60分钟》的片长比经常达到十比一甚至更高,即播出十分钟的节目,它们的原始录像
材料会高达10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真相!
基于这样的理念,《60分钟》的记者甚至对自己节目的广告赞助商也毫不留情。

福特汽车公司曾经是节目的主要赞助商,但当《60分钟》的记者发现该公司生产的一种油箱不符合安全标准之后,依然毫不犹豫地做了一期节目。

节目播出之后,福特公司立即撤下广告,但仅仅一个星期之后,他们的广告就又回来了。

针对奥迪汽车加速器,《60分钟》也作过类似报道,结果奥迪公司也是先撤广告,而后又重新投放广告。

在丹•休伊特看来,这些公司意识到,把他们的品牌同《60分钟》这样坚持新闻立场的节目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和价值。

也正因为此,业内有不少人士相信,《60分钟》商业上的成功,首先表达的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和信仰。

担任过节目执行主编的菲利普•席弗勒曾经不无自豪地说,《60分钟》是新闻业的象征和代表客观公正立场的偶像,“为这个栏目工作,我感到骄傲!”相比较于追求真相这样听起来有点虚无的内在理念,《60分钟》的节目形式是其成功的外在因素。

究其本质而言,《60分钟》就是在一个小时时间里,向观众讲述几个精心挑选的小故事。

丹•休伊特认为,好故事的标准就是晚上播出的节目是第二天早上人们的话题。

而在他看来,《60分钟》成功的重要因素乃在于“我们故事的主角比我们会讲故事。

我们所做的只是帮他或她讲好故事。


六、新时代,新挑战
《60分钟》走过了36年的历史。

经验表明,它的对手不是其他
同类型的电视新闻杂志,甚至也不是颇受批评的商业对节目的渗透和影响,而是那些将观众从电视机前拉走的事物,当人们更多的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终端获得信息的时候,电视这种非常霸道的传播工具面临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丹•拉瑟走了,《60分钟》还会继续找到同他一样出色的电视人。

可是观众走了,《60分钟》该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