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及治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及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9:44.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唐义胜[导读] 摘要:近年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了建设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抓落实,强化监管,施工作业和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及文明施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安徽建城建工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近年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了建设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抓落实,强化监管,施工作业和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及文明施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带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业获得高质量的基础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然而各地不断发生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加重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基于此,将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及治理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现状
(一)市场环境不规范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秩序混乱,门槛过低,一些缺乏水平、缺乏素质的建筑施工单位及劳务施工队伍混入建筑市场,给建筑业造成了极大地安全隐患。很多建筑项目违法开工,并未办理好质量安全监督及施工许可等手续,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施工单位为赶工抢工擅自改动施工方案以压缩工期。另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自身没有劳务施工队伍,只有少数的技术人员,“以包代管”将工程承包给项目承包人,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到工地配合管理。施工队伍对公司管理人员视若无睹,只服从承包人的管理。如今建筑行业工程量大,而工人相对短缺,普遍存在着工人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更有建筑施工企业只出租资质不参与施工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异常混乱,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不断发生。
(二)安全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不落实
建筑项目安全涉及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责任主体,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不少单位安全责任落实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单位明知道自身负有安全责任却不履行。各方都不能处理好经济效益、质量安全和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经济效益、轻生产安全现象普遍存在,层层签订的安全责任书和安全规章制度只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一片混乱,劳动防护和安全保障措施根本不到位。发生事故后,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严格、彻查[1]。
(三)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同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队伍的扩大及队伍素质不高的现状无法适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方式、方法、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二、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治理对策简析
(一)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建筑市场不规范,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规范建设业主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投资者作为建设业主进入市场。二是加强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并明确在工程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列出,不纳入商务竞标,并要求业主对该费用的使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低价中标的方式,支持合理标价中标,防止一味追求压缩投资,为企业设备更新和安全投入提供一定的空间。三是着力培育建筑二级市场特别是劳务市场等,依托地方政府开办农民工培训学校,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和基本技能,有组织和成建制地提供劳务用工服务。四是要提高建筑市场企业准入门槛,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资质能力差,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劳务队伍进入建筑市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五是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企业和个人行为。为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方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各责任单位应不断完善责任规章制度,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级部门及相关负责人身上,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确保施工安全进行。监理、建设单位等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监理队伍认真学习并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了解法规及技术规范,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其对安全事故的预控作用。政府监督部门加强检查并坚决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严格考核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各单位切实承担相关责任。完善并推行准入和退出机制,清除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执业人员和企业,如长期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违规资质出租的执业人员和企业。
(三)创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一是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转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政治手段,用法制法规的强制力、经济政策的引导力和宣传教育的影响力规范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从被动整改事故隐患向主动抓管理、抓基础转变,消除不安全状态;从阶段性的安全专项整治及运动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向经常性、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监管转变,克服安全检查追求形式、走过场的弊端,真抓实干,讲实效;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事前防范,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管体制,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为安全监管工作服务的安全技术与咨询、培训教育、检测检验等安全监管支撑体系,提高建筑安全监管保障能力。三是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新观念,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使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达到监督管理的目的,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效能,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