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民间舞蹈:踩鼓舞
“踩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祭祀舞蹈。

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
木鼓。

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

鼓点节奏多为4/4、3/4拍,显得欢快、轻松、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节日祭祀祖先和
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苗族舞蹈“跟我学”
近日,贵州省舞蹈编导、创作、研讨培训会在福泉市举行。

培训会期间,舞蹈家们深入高坪镇王卡苗族村寨,与能歌善舞的苗族群众切磋舞艺,吸纳苗族群众原生态舞蹈元素,提高舞蹈编导创作水平。

云龙苗族舞蹈及其特点
云龙苗族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苗族能歌善舞,史载上早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

苗族“飞歌”享有盛名,其他民歌有古歌、游方歌、龙
船歌、酒歌、祭鼓歌、儿歌、跳歌、娣妹歌等,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直箫舞、猴儿鼓舞等。

民间传统乐器以吹奏乐为多,打击乐器次之,苗族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和传说故事。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

流传于云龙境内各地苗家寨的民间舞蹈,属于群众自娱性集体舞蹈,多与苗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内容有表现生产劳动的,如“洗布舞”、“洗麻舞”、“转磨舞”等;有表现生活习俗的,如“探亲舞”、“赶街调”等;还有表现男女青年追逐玩耍的“背合背”、“踢脚跟”、“串花园” 等。

舞蹈进行时,由一人领头吹奏芦笙或直箫,舞者围成圆圏,逆时针方向转动,后者可随时加入。

一般情况下,舞蹈是按不同名称的舞蹈及动作连接起来跳的,如从“甩手舞”开始,紧接“拍脚板”、“里拍外拍”、“踝三下拍一拍”、“拉叉舞”、“转磨舞”、“赶街调”、“背合背”、“踢脚跟”、“转身舞”、“转身跺脚舞”、“探亲舞”、“洗布舞”、“大仙人舞”、“小仙人舞”、“三麦斗”,最后是“串花园”结束等。

总之,当芦笙
或直箫手吹出不同的引调时,舞者就根据音乐变换舞蹈的跳法和动作。

舞蹈反复遍数不定,因人、因兴趣即兴发挥。

云龙苗族舞蹈中有很多甩手和摆腰动作,但舞蹈动作的变化主要在双脚的跳、转、跺、蹉、踢、拍脚拍等动作上。

舞蹈的基本姿态是:双膝稍屈,臀稍往后翘,微含胸。

动律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腰为主动的摆腰,前俯后仰、侧仰,足擦地及蹉、跺、拍脚等动作短促有力,有顿挫感,整个身体随脚的颤动向下压颤,身体下坐时提气。

舞蹈中呼吸深、长,双手自然下垂,在两侧划小圆摆动,部份舞蹈双手肘内屈,随脚的动作有节奏的向下压肘。

这种舞蹈动律特征的形成,主要受云龙山区地理环境和劳动生活习惯的影响。

如:苗族妇女搓衣洗麻,常习惯于在大石板上以
双脚蹉跺;攀山越岭、负重行走时,臀往后翘,背上的背箩不致下滑,还可在途中
负重直立小憩。

长期劳动形成的体态在舞蹈中反映出来。

另外,苗族舞蹈中很多向斜前摆腰、下蹲、摆臀、旋转等动作,主要是为了炫耀其民族服饰的美丽。

苗族服饰中的尾饰、白褶裙等,千针万线,制作十分精细,色彩艳丽,图案别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全用手工绣制而成,显示了苗族群众的智慧和才能,也体现了他们的面貌和风釆,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舞蹈中“摆腰”、“旋转”等动作,可将
其尾饰、衣裙完全舒展,充分显示服饰的美观。

这也是云龙苗族舞蹈动律特征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

此外,还有苗族祭祀性的“大鼓舞”,这是男性的舞蹈,由二人抬鼓,一人击鼓,三人一组,同时蹉脚原地小跳,击鼓者时而击鼓,时而半蹲旋转。

这种舞蹈服饰中的尾饰显示出“花苗”不同于其他苗族的服饰特色,尾饰多而长,旋转时如“孔雀开屏”。

云龙苗族舞蹈粗犷大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形式多样,直至今天,依然保留着古朴的山地民族特点。

(张建平)
河南民间舞蹈:背装
背装也叫背阁。

是利用力学原理把化装人物调在高处表演剧情的舞蹈形式。

背装有上下两部分组成。

一是下背,成人扮演,身上穿一铁制坎子,上插特制铁架,穿宽大衣裳,用长袖遮护支架,似手惆状。

二是上装,由漂亮孩子扮演戏剧或神话传说中人物形象。

一般背者可扭动各种姿势,上装演员,多扮如单腿直立状,也可有简单表演。

背装可组成队伍,鸣锣开道,场面壮观。

与背装相同的有抬阁。

用杉木杆抬起演员表演剧情,也叫独杆轿,均为成人扮演。

如两人扮衙役抬一县官,前有肃静、回避牌,鸣锣开道,但见县官摇头晃脑,帽翅忽闪忽闪,手持一旱烟袋,不时地吸一下,诙谐有趣.逗人发笑。

河南省嵩县旧县镇西店村“背装”艺术团的艺人在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社火“背装”。

背装,又叫“背妆”、“背桩”,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河南省嵩县旧县
镇西店村的民间艺人,在吸取戏剧、曲艺、舞蹈、雕塑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

经过十几代人的继承、改进,背装已成为深受中原地区群众喜爱、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背装的表演形式独特,按故事情节分为若干表演小组,每个表演小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由男女儿童扮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由经过严格训练且熟练掌握
各种表演技巧的成年人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用各种造型艺术和“机关”巧妙
地将“上装”和“下装”连为一个整体。

背装属造型艺术,故事情节均源于民间传说和
历史典故,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

表演中,还要配以高跷、秧歌和乐队,热闹喜庆。

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河南省嵩县旧县镇西店村“背装”艺术团曾多次到
国内各地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安吉民间舞蹈“竹灯龙”再亮相
最近,安吉民间舞蹈“竹灯龙”又新添了“两条龙”——平安龙、吉祥龙。

由安吉
县昌硕街道芝里社区创作编排的民间舞蹈“竹灯龙”首次在生态博物馆广场亮相,首
演活动为“竹灯龙——平安龙、吉祥龙”举行了点睛仪式,吸引了社区近300名居民观看。

芝里社区历史悠久,舞龙文化底蕴深厚,距今5800年的菘泽文化遗址在社区
发现,明代的安吉洲志明确记载了芝里的起源。

有关龙的传说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五龙抢珠”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为保留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深入发掘
传统文化,对传统舞龙活动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创作。

并专门成立了社区舞龙协会,舞龙队员由外来民工组成。

协会请来老一辈人员进行讲述传承,并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同时结合安吉竹文化的`发展,与传统竹编灯笼工艺结合起来,将一个个灯
笼逐个连接制成了“竹灯龙”。

(闻铧)
彝族民间传统舞蹈: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

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

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

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

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

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

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

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

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又称跳乐。

中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曾根据该舞蹈的音乐,写了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特点
影响
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活”,“大三弦一响,脚
底板就痒”等谚语。

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上文艺舞台。

多次出省、进
京演出。

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中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到波兰华沙参加第三届
世界青年联欢节,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八十年代,“阿细跳月”乐曲被列为世界名
曲之一;1992年2月,由弥勒县西山地区彝族农民组成的阿细跳月艺术团破天荒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农民艺术团,列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大型文艺表演者之一,在昆明人民胜利堂一展让人心动、诱人迷恋的“阿细跳月”风采,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

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弥勒县组织200人的“阿细跳月表演团”参加世博会开幕式和开园仪式、中国馆日、闭幕式演出,原汁原味的阿细跳月再度辉煌;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悠扬、欢快的“阿细跳月”旋律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
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再次轰然奏响。

它再次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

火把节
解放后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不少人都知道夏季的“火把节”是彝族的民
族传统节日,甚至知道在节日的夜晚彝人要围篝火跳《大三弦舞》。

但彝族为什么
在“火把节”上要跳《大三弦舞》?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对此要想得到了解,就必须先知道“火把节”的来历和与它相关的彝族历法。

彝族早在13世纪,就创造
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阳历”,即如今天文学所称的“彝夏太阳历”。

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多余的5天多,作为每年的“过年”日。

彝族的新年和“火把节”关系密切,因“十月太阳历”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变换而测
定推算的。

北斗星星柄每转动一周为一年,星柄上指时,恰逢夏季的“大暑”节气。

再转半周,则时值冬季的“大寒”节气,彝族人民便把这两个节气统称为“星回节”。

同时把冬季的“星回节”定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节”则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火把节”。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热忱和最隆重的庆典迎接每个新年的来临。

“过年”,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欢乐的节日。

但在彝族,“过年”时没有什么庆典活动,
人们全部的热忱都放于制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节被俗称为“吃节”。

而每年农历六
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节气时的“星回节”,才是各地彝族进行隆重庆祝、热闹无比,俗称“玩节”的传统“火把节”。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区的人们,把“过年日”中
的6天,特别留出3天来放在夏季“火把节”时使用,以便使人们在“火把节”时更为
尽情、尽兴和难忘。

尽管各地区的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节日的形式不同,但由男
子每人弹拨用彩绸挎于肩上的大三弦乐器,一起欢跳《大三弦舞》,已成为彝族共同的娱乐形式之一。

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

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

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

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为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

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
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
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

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