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
目的通过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中极高血糖病例的临床动态观察,提高临床医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认识。
方法对2012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个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患者入院静脉血糖示:104.4mmol/L,血气分析及尿常规提示酮症酸中毒,伴有淀粉酶、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升高及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立即给予降糖、补液、抗感染、持续血液透析等治疗,3d后实验室各项指标亦逐渐好转,病情稳定。
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导致体内严重代谢紊乱及胰腺外分泌腺的破坏,并可继发横纹肌溶解从而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直接威胁生命安全,需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标签:1型糖尿病;暴发性;实验室指标;动态观察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由2000年日本学者Imagawa等[1]提出,该病以急骤起病、严重的代谢紊乱、胰酶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多数患者胰岛相关自身抗体为阴性,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
目前该病在亚洲人中多见,其中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均有相关报道[2],而在白种人中报道甚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极高血糖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
1.2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及多个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糖、肾功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血白细胞及中性粒比例的动态观察,结合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发病机制相关的胰岛B细胞功能、病毒学进行检测。
2 结果
2.1临床表现①患者为青年男性,起病急,病程短;②本次发病主因”反复腹胀、腹痛、恶心、呕吐3d”入院(而在入院前3d出现口干、多饮、多尿);③腹部CT提示:肝胆脾胰、双肾、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
④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3.2实验室指标动态变化①血糖动态变化患者入院后查静脉血糖为10
4.4mmol/l,尿常规及血气分析提示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持续静脉小剂量胰岛素降糖、大量补液,并给予血液透析,于两日后血糖逐渐降至10~20mmol/l (见图1)。
②淀粉酶动态变化据图2可看出,患者入院当天测淀粉酶为583.5U/l,于入院后第2d达峰值926U/l,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③电解质肾功动态变化患者入院后立即查电解质提示血钾升高、血钠、血氯正常,给予血液透析后复查电解质提示低钾,血钠较前有所升高,考虑此时仍存在高血糖所致的脱水状态;
而入院后肾功提示:肌酐轻度升高,尿酸升高明显,考虑急性肾功能不全,经血液透析、大量补液于入院2d后逐渐恢复正常(见图3~4)。
④横纹肌溶解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从图5中可知,患者入院当天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均明显升高,病情发展迅速,肌红蛋白于入院8h后迅速达峰值14327.8,经血液透析及药物治疗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⑤胰岛功能动态变化发病时测空腹C肽0.24ng/ml,治疗1w后时测空腹C肽<0.05ng/ml,治疗1月后复查空腹C肽0.33ng/ml。
⑥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检测:病毒学检测:弓形虫抗体IgM(-),风疹病毒抗体IgM (-),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单纯疱疹病毒I型IgM(-),单纯疱疹病毒II 型IgM(-);弓形虫抗体IgG(-),风疹病毒抗体IgG(+),巨细胞病毒抗体IgG (+),单纯疱疹病毒I型IgG(+),单纯疱疹病毒II型IgG(-);糖尿病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糖化血红蛋白7.6%。
图1 血糖动态变化示意图
图2 淀粉酶动态变化示意图
图3 电解质动态变化示意图
图4 肾功能动态变化示意图
图5 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动态变化示意图
3 讨论
目前国际上关于FT1DM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标准,其中2004年Tanaka等[3]提出根据发病时HbA1c和血清C-p水平作为简单实用的FT1DM诊断标准,符合发病时HbA1c<8.0%+空腹C-p水平≤0.03nmol/ml,或HbA1c<8.0%+OGTT 时C-p释放试验五点C-p水平之和≤0.54nmol/ml,即可诊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
但这种标准是否科学,是否适合中国人,尚不得而知,本研究中患者除具有Imagawa等在2000年提出的FT1DM的临床特征外,亦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与自身免疫型T1DM患者相比,FT1DM患者表现了更明显的流感样和胃肠道症状[4],而在本研究中,该患者以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并伴有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胰酶明显升高,在该病的诊断中极易误诊为急性胰腺炎。
对于该病例,多次行腹部CT均未见胰腺异常改变,且随高血糖、脱水、高渗及应激状态纠正后,胰酶可自行回落至正常水平,因此胰腺外分泌异常为FT1DM区别于自身免疫型T1DM的特征性表现,且通过动态观察胰酶变化亦有助于进行鉴别。
在发病年龄上,该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为FT1DM常见人群,日本全国性调查显示90%的FT1DM发病者为成年患者,男女发病比率无明显异常[5]。
FT1DM患者均表现为血糖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中患者起病时血糖高达104.4mmol/l,在FT1DM的相关病例报道中甚少见到,而极高血糖水平引起的严重脱水、高渗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使患者的病情异常危重,需立
即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通过动态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可见随血糖水平的逐渐下降,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肌酐均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本研究中对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动态观察,起病时空腹C肽<0.05ng/ml,而在经过胰岛素治疗1月后复查空腹C肽为0.33ng/ml,提示FT1DM患者的胰岛破坏较大,经胰岛素治疗后胰岛功能较难恢复,而自身免疫型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后胰岛B细胞功能可有所好转,这也是FT1DM与自身免疫型T1DM的区别之一。
FT1DM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其发生是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包括病毒感染、妊娠、药物超敏反应,另外包括体液及细胞免疫、易感基因背景等因素。
在FT1DM的相关研究中,已报道的病毒有人疱疹病毒6、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B病毒、流感B病毒,在感染以上病毒的FT1DM患者体内其病毒的IgM抗体多为阳性,但病毒宿主身体上某些因素发挥了比病毒感染本身更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对相关病毒进行检测,其IgM抗体均为阴性,该患者近期亦无相关感染症状出现,基本可排除该例患者FT1DM的发生与近期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另外,有研究显示FT1DM患者中只有4.8%GADAb阳性,没有ICA和IA-2Ab 阳性,因此根据ADA/WHO的标准FT1DM区别于自身免疫相关的T1ADM型,被归为T1BDM型,但是FT1DM是否与自身免疫相关尚不清楚。
本研究病例中该患者GADAb阳性,与自身免疫型T1DM一致,Imagawa A等报道在FT1DM 患者死亡后尸体解剖可观察到胰腺炎,以上均提示FT1DM的发生中可能有自身免疫的因素存在。
总之,FT1DM较自身免疫型T1DM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胰岛素缺乏更严重、预后更差,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临床中需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在其发生时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
参考文献:
[1]Tan F,Loh WK.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a report of 2 cases from Malaysia[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90(2):e30-32.
[2]Kawasaki E,Eguchi K. Is Type 1 diabetes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the same as among Caucasians?[J].Ann N Y Acad Sci,2004,1037:96-103.
[3]Tanaka S,et al. Distinct diagnostic criteria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based on serum C-peptide response and HbA1c levels at onset[J].Diabetes Care,2004,27(8):1936-1941.
[4]Zheng C,et al.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exhibits distinct clinical and autoimmunity features from classical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Diabetes[J].Metab Res Rev,2011,27(1):70-78.
[5]Sano H,Terasaki J,Tsutsumi C,et al. A case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influenza B infection[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79(3):e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