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死不救”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见死不救”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

历史文化系历史学1403班

组长:

组员:

日期2015年6月30日关于“见死不救”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背景导读

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街头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汽车先后2次碾轧,7分钟内10多名路人就从躺在地上受伤的孩子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人伸出援助之手。最后是在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帮助下,血肉模糊的小女孩才得到救助。司机肇事逃逸并不足为奇,一个人可能因为害怕不去救助亦能理解,但那十几个路人是谁?他们当时为何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事后为什么又集体选择了沉默?两岁女童遭两车连碾,十余路人“见死不救”,最终救人的拾荒者反被质疑想出名,“佛山女童事件”如今正成为社会道德沦丧的最新注脚。救人者反被诬陷、老人跌倒没人去扶、被解救登山者表示自己不需要帮助……种种怪象折射的是公共道德底线屡次被突破的现实。尽管有无数的声音在呼吁重建道德体系,恢复社会的道德信仰,然而,不管是批评也罢,建议也好,却无法挽救道德大厦的倾倒。面对近期最受关注热议的话题“佛山女童惨遭碾压”系列事件,社会道德将会何去何从?

二.调查目的

深入了解广东省佛山两岁女童惨遭碾压事件及一系列“见死不救”或者救人被讹事件,探究是什么挡住了道德重建的路,导致

社会道德的下滑,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呼吁社会公德意识的觉醒,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及道德观。道德——这个曾在中国社会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系,怎样才能从公众心底被重新唤回?

三,调查方式及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随机对中国大陆网民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4份,截止2015年6月29日共回收124份,回收率100%。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山广佛,年仅2岁的女童被2辆面包车两次碾压,7分钟内经过的10多名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被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佛山女童被碾压事件引发社会大众对“见死不救”现象的热议,不禁的让人们又想起:2006年1月20日的“彭宇案”,此事发生在中国江苏南京,一位老太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等车被车撞伤,被彭宇相救,事后却被讹。2011年8月16日天津的“许云鹤案”,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判处赔偿。人们对见义勇

为,见死不救或救的看法,以及是不是要对见死不救的人进行法律的制裁,对于弱势群体或者需要帮助的人群会不会主动地帮助,个人及社会应该对此类现象做些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做出问卷调查。问卷共向124位被调查者提出了12个问题。(见附一)六,调查结果

我们小组就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如下:从数据上来看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19岁到30岁之间,所占比例为91.1%,男女比例各占49.2%和50%。(1)“回家路上见到陌生人向你求助你会怎样?”46.8%的人选择“上前询问,看看有没有事,要不要帮忙。”48.4%的人选择“远观其变,看看情况再说。”“在什么情况下,您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59.7%的人选择“财产和安全没有受到威胁。”28.2%的人选择“个人的安全不受到威胁。”59.7%的人认为“伸出援助之手是责任。”上述的问卷回答可以看出人们在做出帮助别人的决定之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全和财产没有受到危害,但是人们对主动乐于助人,主动去帮助别人还是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或者是受到社会道德负面影响,不过仍然有59.7%的人“把乐于助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当做责任。”(2)关于“见死不救罪立法”时,46.8%的人赞

同,52.4%的人不赞同,赞同者多认为“只有立法才能约束大家的行为,减少见死不救的行为发生,才能让人在救人之前心无芥蒂。”不赞同者认为“救不救要看个人能力而为之,不能强人所难,这样只会让更多的骗子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调查中人们对于立法的观点都在社会事件中有所体现,“女童被碾压无人问津”就是赞同者的论据,“彭宇案,许云鹤案”又恰恰的显示出不赞同者的担忧。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就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乐于助人,勇伸援手救人的人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就是从立法的赞同与否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乐于助人的担忧与隐虑。个人和社会要共同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个有法可依的社会道德环境,从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人们也在期待着有一部法律来捍卫助人为乐的权利以及社会大众对助人为乐行为的赞同与尊重。

七,结语

随着社会生活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增加,生死事件经常发生,人们对生死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冷漠,对生命也变得不敬畏。就两岁女童被碾压、十几人袖手旁观这一事件,足见这些人对生命的冷漠,连救人的本能良知都丧失,对一个弱小生命见死不救,是

一种“旁观者效应”——见别人都不做救人的行为,因此内心的谴责感会减少很多,“反正别人也没有救”,这也说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这么多人选择沉默也与一些社会上“救人者反被冤枉”的风气有关,正是越来越多助人为乐的事情得不得应有的尊重,才造成了这么多“见死不救”的案例出现。

因此我们小组建议,要将生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让人们从小养成爱怜生命的意识。另一方面,很多人面临这种情况会不知所措。“人们会理性地思考,如果我救了她却因救护不当导致死亡,那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看到别人不帮忙,自己也不上前帮忙,这种“围观心理”往往非常可怕。

悲剧发生后的一切就更不忍多言了——或许有人会辩称“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且不说因为这些理由,就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

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冷漠、人与人间的互不关心,把悲剧面前人们的无动于衷,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和相关

案例的负面作用,这些并非没有道理,但任何社会、任何风气,都是从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倘若每个人面临类似情况时,都能首先要求“我”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体制弊端不能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也仍然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如果在目前情况下,尚无法要求别人、要求社会都快速改变,那么从自己开始,首先要求自己在碰到类似情况时多一份关心,是每个人都做到的。这样做也许不能立即扭转什么,但至少可以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这样做的人多了,更可在不经意的点滴间,让整个社会的风气改变。

附件一:

关于“见死不救”社会行为的心理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调查背景: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街头,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7分钟内10多名路人对此不闻不问。毫无疑问,小悦悦惨遭碾压,十余名路人漠视的事件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两岁女孩小悦悦惨遭车祸后,十余名路人就从躺在地上受伤的孩子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人伸出援助之手。最后是在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帮助下,血肉模糊的小女孩才得到救助,引起热议。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开始时间:2015-6-20 ,结束时间:2015-6-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