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04d7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c.png)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大N2或H2的浓度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HI转化率_不__变_
3.A(s)+ B(g)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B的转化率__减__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衡2NO2
N2O4; △H<0.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不__变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__变__浅__后__变_深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气体的颜色_不__变_,NO2的平衡转化率_不_变__ , NO2的体积分数__不__变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体的颜色_加_深__,NO2的平衡转化率_增__大_ NO2的体积分数___减__小_____.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a700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c.png)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可以 02 调节化学平衡,提高产物的收率和质量。
在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化学平衡的计 03 算和分析对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
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平衡、水体中污染物的平衡等。
02 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 规律,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治 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图解法
通过作图和观察图像,利用平衡 常数和温度的关系,求出平衡常
数和温度的关系。
代数法
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的代数方程组 ,求解未知数。
微分法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未知数。
04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 01 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等。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05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原理,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 理解。
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实验 将通过具体反应来展示化学平衡的形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可逆反应的试剂等。
《化学平衡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化学平衡的原理 • 化学平衡的计算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
在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化学平衡的计 03 算和分析对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
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平衡、水体中污染物的平衡等。
02 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 规律,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治 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图解法
通过作图和观察图像,利用平衡 常数和温度的关系,求出平衡常
数和温度的关系。
代数法
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的代数方程组 ,求解未知数。
微分法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未知数。
04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 01 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等。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05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原理,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 理解。
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实验 将通过具体反应来展示化学平衡的形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可逆反应的试剂等。
《化学平衡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化学平衡的原理 • 化学平衡的计算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
化学平衡移动PPT精品课件
![化学平衡移动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65f3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a.png)
原理有助于指导实际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化学平衡移动作为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
究有助于推动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深入研究复杂体系的化学平衡移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化学平衡移动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复杂体系和多组
分体系,探讨更多实际应用中的化学平衡问题。
04
氧化还原平衡移
动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物质与氧化剂反应,失
物质与还原剂反应,得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
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子对偏向的物质,被还
子对偏离的物质,被氧
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原,发生还原反应。
化,发生氧化反应。
缓冲溶液作用及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的作用
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稀释的
缓冲溶液的组成
一般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
影响,使溶液pH值基本保持不变。
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按一定比例混合共轭酸碱对,调节pH至所
广泛应用于分析测试、生物实验等领域,
需范围即可。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感谢观看
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材
料,如荧光材料、磁性材料等
。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回顾
化学平衡移动基本概念
沉淀溶解平衡
阐述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常数,探讨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分析沉淀生成与溶解的条件,讨论溶
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化学平衡移动作为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
究有助于推动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深入研究复杂体系的化学平衡移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化学平衡移动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复杂体系和多组
分体系,探讨更多实际应用中的化学平衡问题。
04
氧化还原平衡移
动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物质与氧化剂反应,失
物质与还原剂反应,得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
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子对偏向的物质,被还
子对偏离的物质,被氧
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原,发生还原反应。
化,发生氧化反应。
缓冲溶液作用及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的作用
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稀释的
缓冲溶液的组成
一般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
影响,使溶液pH值基本保持不变。
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按一定比例混合共轭酸碱对,调节pH至所
广泛应用于分析测试、生物实验等领域,
需范围即可。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感谢观看
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材
料,如荧光材料、磁性材料等
。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回顾
化学平衡移动基本概念
沉淀溶解平衡
阐述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常数,探讨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分析沉淀生成与溶解的条件,讨论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27ff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b.png)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化学平衡》课件
![《化学平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d6a7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1.png)
把滴定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和化 学反应关系导出的计算公式
常用的滴定方法
如测定纯碱度、酸度或含量的 柿子水滴定法等等
pH指示剂的使用与选择
甲基橙
pH范围:3.1- 4.4
溴酚蓝
pH范围:6.0- 7.6
酚酞
pH范围:8.3- 10.0
酸碱滴定曲线的解读
酸碱滴定时,溶液的pH值随滴定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绘制曲线,可以判断滴定反应的性质和本质。
其他方法
如利用强度法、光谱法等确定化 学平衡中物质的浓度等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等体积稀释
平衡常数Kc不变
等摩尔反应
平衡常数Kc不变
气态反应压力变化
平衡常数Kc不变
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温度
平衡常数Kc与温度有关,且温 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
压强
气压对气态反应有影响,但不 影响平衡常数的值
浓度
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1
作用
2
决定反应的达成程度和方向;提供反应
条件的确定方法
3
定义
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比例的 稳定值
表达式
Kc = [C]^c[D]^d/[A]^a[B]^b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浓度法
确定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 数表达式计算
压力法
在气相反应中,将平衡常数表达 式化为各气体分压之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氨水的制备
N₂(g) + 3 H₂(g) ⇌ 2 NH₃(g) △Hf° = -92.4 kJ/mol
甲烷的裂解
CH₄(g) ⇌ C(s) + 2 H₂(g) △Hr° = 75.0 kJ/mol
酸碱离子反应及其平衡常数计算方法
常用的滴定方法
如测定纯碱度、酸度或含量的 柿子水滴定法等等
pH指示剂的使用与选择
甲基橙
pH范围:3.1- 4.4
溴酚蓝
pH范围:6.0- 7.6
酚酞
pH范围:8.3- 10.0
酸碱滴定曲线的解读
酸碱滴定时,溶液的pH值随滴定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绘制曲线,可以判断滴定反应的性质和本质。
其他方法
如利用强度法、光谱法等确定化 学平衡中物质的浓度等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等体积稀释
平衡常数Kc不变
等摩尔反应
平衡常数Kc不变
气态反应压力变化
平衡常数Kc不变
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温度
平衡常数Kc与温度有关,且温 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
压强
气压对气态反应有影响,但不 影响平衡常数的值
浓度
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1
作用
2
决定反应的达成程度和方向;提供反应
条件的确定方法
3
定义
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比例的 稳定值
表达式
Kc = [C]^c[D]^d/[A]^a[B]^b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浓度法
确定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 数表达式计算
压力法
在气相反应中,将平衡常数表达 式化为各气体分压之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氨水的制备
N₂(g) + 3 H₂(g) ⇌ 2 NH₃(g) △Hf° = -92.4 kJ/mol
甲烷的裂解
CH₄(g) ⇌ C(s) + 2 H₂(g) △Hr° = 75.0 kJ/mol
酸碱离子反应及其平衡常数计算方法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ce0f5084868762cbaed58a.png)
b.当m+n=p+q时增大压 强(即△n=0的体系)。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压强)图(先拐先平,温度、压强均更高)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T2P2 T1P2 T1P1
t •首先判断压强高低:P1<P2 则:m+n<应吸热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AB3%
温度
A.
1×105Pa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1×106Pa
时间 C.
时间 B.
AB3% 100℃
500℃
压强 D.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200℃
300℃
P
吸 >
•正反应 热 吸 m+n p+=q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化学平衡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处理
由下列图象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A%
A%
0
T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压强)图(先拐先平,温度、压强均更高)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T2P2 T1P2 T1P1
t •首先判断压强高低:P1<P2 则:m+n<应吸热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AB3%
温度
A.
1×105Pa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1×106Pa
时间 C.
时间 B.
AB3% 100℃
500℃
压强 D.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200℃
300℃
P
吸 >
•正反应 热 吸 m+n p+=q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化学平衡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处理
由下列图象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A%
A%
0
T
无机化学教学5章化学平衡PPT课件
![无机化学教学5章化学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8446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3.png)
05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Ksp的表达式
Ksp = [Ca2+][CO32-] / [CaCO3],其中 [Ca2+][CO32-]和[CaCO3]分别代表溶液中钙离子、 碳酸根离子和碳酸钙的浓度。
Ksp的意义
用于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以及计算溶液中离子 的浓度。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温度
温度升高,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增大,沉淀溶解度 增大。
同离子效应
当溶液中存在与沉淀溶解平衡相同的离子时,会 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浓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改变会影响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进而影响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盐效应
当溶液中加入强电解质时,会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80%
影响因素
总结词
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
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平衡常数一般会增大;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较小,但在高压条件 下,平衡常数可能会有所增大;反应物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的特性,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浓度的 变化会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
详细描述
酸碱平衡常数(通常用K表示)是温度的函数,反映了在一定温度下,酸和碱达 到平衡时各自的浓度。这个常数对于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和预测反应结果至关重 要。
酸碱平衡的移动
总结词
酸碱平衡的移动是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的表现,受到温度、压 力、物质的性质和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详细描述
当一个酸碱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可能会因为温度、压 力、物质的性质或浓度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了解平衡移动的 规律对于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ppt课件
![化学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76a5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1.png)
知识精讲
定
等
动
变
动态平衡
条件改变,原平衡状态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υ(正)= υ(逆)
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就有可能改变化学平衡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逆
υ(正)= υ(逆)≠0
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二、化学平衡状态
0.7
0.7
......
从反应开始起,B、C的体积分数均为1/2,始终没有改变,不是变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
这些都不是某一种物质的数据,而是所有气体的整体量。
对于这三个量,若反应为等体反应,不能作为判断依据,若反应为非等体反应,则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9.733×10-4
1.486×10-2
49.54
0
0
1.520×10-2
1.696×10-3
1.696×10-3
1.181×10-2
48.49
0
0
1.287×10-2
1.433×10-3
1.433×10-3
1.000×10-2
48.70
0
0
3.777×10-2
4.213×10-3
4.213×10-3
c (HI)
c (H2)
c(I2)
c (HI)
1.135×10-2
9.04×10-3
0
4.56×10-3
1.95×10-3
8.59×10-3
8.298
0
0
1.655×10-2
3.39×10-3
3.39×10-3
9.77×10-3
8.306
定
等
动
变
动态平衡
条件改变,原平衡状态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υ(正)= υ(逆)
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就有可能改变化学平衡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逆
υ(正)= υ(逆)≠0
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二、化学平衡状态
0.7
0.7
......
从反应开始起,B、C的体积分数均为1/2,始终没有改变,不是变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
这些都不是某一种物质的数据,而是所有气体的整体量。
对于这三个量,若反应为等体反应,不能作为判断依据,若反应为非等体反应,则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9.733×10-4
1.486×10-2
49.54
0
0
1.520×10-2
1.696×10-3
1.696×10-3
1.181×10-2
48.49
0
0
1.287×10-2
1.433×10-3
1.433×10-3
1.000×10-2
48.70
0
0
3.777×10-2
4.213×10-3
4.213×10-3
c (HI)
c (H2)
c(I2)
c (HI)
1.135×10-2
9.04×10-3
0
4.56×10-3
1.95×10-3
8.59×10-3
8.298
0
0
1.655×10-2
3.39×10-3
3.39×10-3
9.77×10-3
8.306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b894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c.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速率—时间图像 1.计算平衡浓度
例: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 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练 习
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当其 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D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变式练习
•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T-v变化曲线的是
• A.4NH3(g)+5O2(g) 4NO(g)+6H2O(g);ΔH<0 • B.N2O3(g) NO2(g)+NO(g);ΔH>0 • C.3NO2(g)+H2O(l) 2HNO3(aq)+NO(g);ΔH<0 • D.2CO(g) CO2(g)+C(s);ΔH<0
•正反应放热
T
P1
P
•m+n<p+q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温度)平衡图像
mA(s)+nB(g) q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 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V(B)%与
化学平衡经典完整ppt课件
![化学平衡经典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a73dd779563c1ec5da71ff.png)
①增大水蒸汽浓度 ②加入固体炭 ③增加H2浓度
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 不移动,CO浓度不变 逆向移动,CO浓度减小
结论: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增加或减
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 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精选PPT课件
27
思考与交流
(3)如图是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2NH3
v—t图
v v正 v’正 = v’逆
v逆
0
t1
t
精选PPT课件
5
二、化学平衡
1、概念: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
的程度时,v正 = v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反应达到限度的状态,即化学平衡
精选PPT课件
6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⑴逆: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动: v正>0; v逆 >0
2NH3(g),
①t0时反应从哪方开始?
②t1、t2分别改变的 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t0
t1
t2
精选PPT课件
28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3: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①密闭容器中,加2molSO2,1molO2,画出达到平衡时 的v-t图 ②平衡后的某个时刻t1,缩小容器的体积(即增大压强), 此时v正、v逆如何变?为什么?
(1)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2)当m+n不等于p时,体系总压强不变√
(3)当m+n等于p时,体系总压强不变 (4)当A有颜色(B、C都无色)时,体系的颜色和
深浅不变√
精选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1]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A(g)+ 3B (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F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 E.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已达到平衡的是 ( C )
A.单位时间n内 mo生 Al2,同 成时生 nm成 oAl B B.容器内总压不 变随 化时间的
C.单位时间 2nm 生o的 成 lAB ,同时n生 mo的 成 lB2 D.单位时间 nm生 o的 lA 成 2,同时n生 mo的 成 lB2
2、 在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A(g) +3B(g) 已达到平衡的是 ( AB)
平
时进行, V正 = V逆 ≠ 0
衡
定:现象,即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发展,即条件改变时,可能V正≠V逆,原平衡就要受
到破坏
.
思考.05春MCE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C
①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2
(2) SO2的转化率。 94%
练习2(96.全国)在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
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
B的物质的量 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 )
A. 40%
B. 50%
C. 60%
.
D. 70%
练习
1、在 2SO2 + O2 2SO3 反应体系中 加入由18O构成的氧气,反应进行一段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1、本质: V正 = V逆
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
mA(g) + nB(g) = pC(g) + qD(g) + Q
第二节 化学平衡
溶解
溶质(s)
结晶
溶质(aq)
.
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一)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朝正反应方向进 行,又可朝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A、无论正反应或逆反应都不能进行到底,故反
应方程式中用
表示
B、只要反应在进行,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 一定不能为零。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浓
反
度
应
2
速 V正
率
V正 = V逆≠0
1
V逆
0
时间
0
C(SO3)
C(SO2) C(O2) 时间
反应速率— 时间图
浓度— 时间图
从反应开始至平衡前:
v正 始终大于v逆,随反应进行,
二者差距逐渐减小,最终
v正 = v逆 ≠0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 浓度逐渐增大,最终二者浓度 均不再变化(而非相等)。
此时反应并未停止,只是.表观上各成分保持稳定。
三、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义(35页)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化学平衡状态。
(二)化学平衡特征
逆:对象,即针对可逆反应
化 等:本质,即 V正 = V逆
学 动:特点,即平衡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正、逆反应同
13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基本思路: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 再根据题意求解。
转化率 已达平衡的反应中,反应物转化量与投入量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常用符号“α ”表示)。
当反应A3B 2C达平衡时:
AAA的 的投 转入 化量 量100%(注意:分子、分母单位 必须相同 )。
.
例;在恒温(800℃)、恒容(1L),有催化剂的条件下,
催化剂
CO + H2O 高温 CO2 + H2
向甲容器中加入 1mol CO、1mol H2O 向乙容器中加入 1mol CO2 、 1molH2 一段时间后,到达平衡,测得两容器中各物质浓度CO=0.4mol/L,
H2O=0.4mol/L, CO2=0.6mol/L, H2=0.6mol/L, 求:甲容器中CO的转化率;乙容器中CO2的转化率。
2C(g)
A.C的生成速C率 的与 分解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单位时间a生 mo成 的 l A,同时生 3am成o的 l B D.A、B、C的分子数之 1: 3: 比 .2 为
3、下列哪些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 + 3H2
2NH3
已达到平衡的是( AC )
A. 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 B. 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C. 三个H—H键形成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D. 六个N—H键形成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
5、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6、若某物质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
mA(g) + nB(g) = pC(g) + qD(g) + Q 对 m+n ≠ p+q 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 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改变 2、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3、若为恒容体系,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2、这一瞬间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改变? 对下一时刻的速率带来什么影响?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改变?
速率如何变化?
4、v正 递减、v逆 递增将导致二者之间出现什么的结果? 5、在v正 = v逆 后,v正会继续减小吗?v逆 会继续增大吗?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呢?
.
可用下图定性形象表示:
②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 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 等,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 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 恒压)均保持不变。
变----不变则平
.
练习1、 在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
A2(g)+B2(g) 2AB(g)
本 1、 v A耗 = v A生 v B耗 = v B生 v C耗 = v C生 质 2、 v A耗 ﹕ v B生 = m﹕n … …
v D耗 = v D生
1、A、B、C、D的浓度不再改变。
现 2、A、B、C、D的分子数不再改变。
3、A、B、C、D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象 4、A、B、C、D的转化率或生成率不再改变。
.
[小结]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 (1)υ正 = υ逆 (本质特征)
① 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 消耗速率。
② 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一正一逆成比例
.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 持不变(外部表现):
①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 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
平衡状态,且v正 >v逆的点是(C )
.
V
V正
达到平衡
V逆
V正=V逆
t1
t
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的速率变化
.
(二)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 N2+3H2
2NH3
v正 :正反应速率。 v N2耗 ﹕ v H2耗 ﹕ v NH3生 = 1﹕3﹕2 v逆 :逆反应速率。 v N2生 ﹕ v H2生 ﹕ v NH3耗 = 1﹕3﹕2
.
二、化学平衡的建立
2SO2 + O2 起始:2mol 1mol
2SO3
1、反应刚开始时, v正 、v逆 为何值?
时间后,含18O的物质有( D )
A、仅氧气 C、仅氧气与SO3
B、仅有SO3 D、氧气、SO2与SO3
2、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2 mol L和2 mol M相混合,发生如下
反应:3 L ( 气 ) + M ( 气 ) x Q ( 气 ) + 2 R ( 气 ) 当 达 到 平 衡 时 ,
生成0.8 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中,
解: 起
催化剂
CO + H2O 高温
1
1
CO2 + H2 00
甲 转 0.6 0.6
0.6 0.6
平 0.4 0.4
0.6 0.6
Hale Waihona Puke 起00乙 转 0.4 0.4
平 0.4 0.4
11
0.4 0.4
.
0.6 0.6
练习1;500℃,101.325kpa 下,将 20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 一密闭的反应容器中。达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SO3的体积 分数为91%。求(1)反应混合物中SO3的体积分数。 5.82%
正确的是( AC )
A、x值为2
B、M的平衡浓度为0.2 mol/L
C、L的转化率是60% D、L的平衡浓度是0.6 mol/L .
3、化合物A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 两种平衡:A ( 固 ) 2 B ( 气 ) + C ( 气 ) , 2 C ( 气 ) D ( 气 ) + 3 E ( 气 ) 。 经测定,这时C的浓度为0.01mol/L,E的浓度为0.015mol/L, 则B的浓度为( D ) A、0.02mol/L B、0.025mol/L C、0.03mol/L D、0.0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