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 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内环境是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 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 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 经 体 液 免 疫 调节网络
方法步骤
pH逐渐减小 pH逐渐增大 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材料1和2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讨论( P10 )
• •
1. 更像缓冲液。 2.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 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 • 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 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 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 • 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 明显。
毛细淋巴管壁
【点拨】①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 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②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
1、请回答下列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血浆 ) (2)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 血浆和组织液 点睛1:淋巴细胞可以存在淋巴中,也可以随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中. ( 淋巴和组织液 ) (4)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血浆 ) (5)口腔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 (6)小肠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组织液)
点睛2:正常情况下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 不同点 进入组织液。 细胞 存在部位 相同点 组织 化学成分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外液 较多的 _______, 蛋白质 ________, 是细胞直接 而组织液和 组织液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中蛋白 生活内环境, 质很少。 三者基本成 相近 分____ 淋巴 淋巴管 淋巴细胞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概 念
概念 内 环 境 成 分
稳 态
理化 特征
调节机制 意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1.生物的细胞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直接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生活环境不稳定。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直 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生活环境相对 稳定。
体
废物、食物残渣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体
消 循 食物 化 营养 营养 物质 系 物质 环 统
空气 呼
吸 系 CO2 统 气体 统
O2
系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2
O2 营养物质
O2
CO2
代谢终产物
泌尿系统
皮 肤
尿液
汗液
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 外 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相同点: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液体环境中
考点一、体液、内环境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 (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 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许多的离子和化合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易错提示】
①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 境”是相对于个体的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 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②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 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C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 皮肤
B
B
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优化150
考点四、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
1.稳态的概念和实质 a.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叫做稳态。
b.实质:内环境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b. 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关系
• 1、血浆中含有哪些物质? 血浆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 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 2、血浆中哪些离子的含量比较多?他们主 要起什么作用? Na+,Cl-;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 3、 HCO3-、 HPO4-起什么作用 ? 调节血浆的酸碱度
阅读教材P4末段总结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 异同点。
蛋白质 ______.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_________,相当 770KPa
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HCO3- 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 HPO4- 和_______有关.
调节机制: 食物过碱
考点五、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
血浆蛋白少或组织液中的微粒多
5. 下图示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 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 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源引起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考点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酸碱度 温度 渗透压 1.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的理
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溶质微粒 2.渗透压 指溶液中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溶液微
高 大 粒越多,则溶液浓度越_____,对水的吸引力越_____,溶液
高 渗透压越_______.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源于______和 无机盐
(2)不属于内环境中成分:一般是指存在于细胞内的 物质和分泌到肠液中的物质。分为三类: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
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注意比较: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成分
①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 蛋白质含量很少。 ②淋巴循环有回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的作用。
(五)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 化水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①消化系统: 少量水、盐。 完成物质的运输(营养、O2、代谢终 ②循环系统: 产物、激素、抗体等)。 ③呼吸系统:吸入O2进入内环境,排出CO2的唯一 途径,也排出少量水。 ④泌尿系统:排出水、盐、尿素的主要途径。 ⑤皮肤(器官): 排出少量水、盐、尿素 。
神经存在的物质是 ①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 ②抗体与抗原反应 ③淋巴因子 ④神经递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口诀: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胞内物质 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
D
4、
点睛4:内环境能发生的反应只有:缓冲物与酸 碱性物质的反应、抗原抗体的反应、神经递质 与受体的结合。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 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 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
2、稳态的调节机制
调节能力有限 稳态失调 外环境变化剧烈
生病 空调病就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所引起的。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 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 难以集中、头痛等。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 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分泌紊 乱等。
D
考点六.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7.35—7.45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在___________间, 变化范围很小!
• 实验原理分析: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 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 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 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 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动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血钙过低影响骨发育,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 老人:骨质疏松症 血钙过高: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3、体内的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引起尿毒症等疾病。)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D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 HPO2 、葡萄糖、氨基酸 4 解析 血红蛋白、H2O2酶、载体,这些大分子物
外液 血浆
和组织
血管中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吞噬细胞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3)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内环境中的物质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①营养成分: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 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维生素、血浆蛋白等 ②调节成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代谢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C02、水分、尿素等
•内环境 考点三、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 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A、B、C、以及数字各代表什么?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 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质不是内环境成分。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 点睛3:不是内环境成分的有:酶、细胞组成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载体、递质小泡、血红蛋白等)、重金属、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大分子等 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NaCO3)
H2CO3
NaHCO3 乳酸钠 CO2
肾脏
体外
酸性物质 NaHCO3 (乳酸)
肝脏 代谢 肺呼出
意义: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 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_________左右。 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意义:为各种酶的提供适宜的温度,保证各类 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为7.35—7.45间, 变化范围很小!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
(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
Na2HPO4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消 化 系 统 碳酸钠
③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 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体液之间的数量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P9
思考与讨论提示
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 是生化反应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 种反应出现紊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 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 2.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 水较多地渗入细胞,造成肿胀,使细胞代谢紊 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 组织肿胀等症状。 3.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 体内缺氧。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 稳态。
2.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 经 体 液 免 疫 调节网络
方法步骤
pH逐渐减小 pH逐渐增大 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材料1和2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讨论( P10 )
• •
1. 更像缓冲液。 2.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 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 • 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 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 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 • 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 明显。
毛细淋巴管壁
【点拨】①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 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②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
1、请回答下列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血浆 ) (2)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 血浆和组织液 点睛1:淋巴细胞可以存在淋巴中,也可以随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中. ( 淋巴和组织液 ) (4)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血浆 ) (5)口腔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 (6)小肠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组织液)
点睛2:正常情况下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 不同点 进入组织液。 细胞 存在部位 相同点 组织 化学成分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外液 较多的 _______, 蛋白质 ________, 是细胞直接 而组织液和 组织液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中蛋白 生活内环境, 质很少。 三者基本成 相近 分____ 淋巴 淋巴管 淋巴细胞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概 念
概念 内 环 境 成 分
稳 态
理化 特征
调节机制 意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1.生物的细胞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直接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生活环境不稳定。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直 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生活环境相对 稳定。
体
废物、食物残渣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体
消 循 食物 化 营养 营养 物质 系 物质 环 统
空气 呼
吸 系 CO2 统 气体 统
O2
系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2
O2 营养物质
O2
CO2
代谢终产物
泌尿系统
皮 肤
尿液
汗液
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 外 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相同点: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液体环境中
考点一、体液、内环境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 (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 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许多的离子和化合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易错提示】
①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 境”是相对于个体的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 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②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 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C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 皮肤
B
B
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优化150
考点四、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
1.稳态的概念和实质 a.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叫做稳态。
b.实质:内环境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b. 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关系
• 1、血浆中含有哪些物质? 血浆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 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 2、血浆中哪些离子的含量比较多?他们主 要起什么作用? Na+,Cl-;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 3、 HCO3-、 HPO4-起什么作用 ? 调节血浆的酸碱度
阅读教材P4末段总结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 异同点。
蛋白质 ______.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_________,相当 770KPa
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HCO3- 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 HPO4- 和_______有关.
调节机制: 食物过碱
考点五、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
血浆蛋白少或组织液中的微粒多
5. 下图示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 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 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源引起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考点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酸碱度 温度 渗透压 1.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的理
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溶质微粒 2.渗透压 指溶液中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溶液微
高 大 粒越多,则溶液浓度越_____,对水的吸引力越_____,溶液
高 渗透压越_______.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源于______和 无机盐
(2)不属于内环境中成分:一般是指存在于细胞内的 物质和分泌到肠液中的物质。分为三类: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
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注意比较: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成分
①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 蛋白质含量很少。 ②淋巴循环有回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的作用。
(五)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 化水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①消化系统: 少量水、盐。 完成物质的运输(营养、O2、代谢终 ②循环系统: 产物、激素、抗体等)。 ③呼吸系统:吸入O2进入内环境,排出CO2的唯一 途径,也排出少量水。 ④泌尿系统:排出水、盐、尿素的主要途径。 ⑤皮肤(器官): 排出少量水、盐、尿素 。
神经存在的物质是 ①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 ②抗体与抗原反应 ③淋巴因子 ④神经递质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③④
口诀: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胞内物质 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
D
4、
点睛4:内环境能发生的反应只有:缓冲物与酸 碱性物质的反应、抗原抗体的反应、神经递质 与受体的结合。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 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 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
2、稳态的调节机制
调节能力有限 稳态失调 外环境变化剧烈
生病 空调病就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所引起的。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 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 难以集中、头痛等。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 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分泌紊 乱等。
D
考点六.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7.35—7.45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在___________间, 变化范围很小!
• 实验原理分析: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 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 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 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 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动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血钙过低影响骨发育,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 老人:骨质疏松症 血钙过高: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3、体内的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引起尿毒症等疾病。)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D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 HPO2 、葡萄糖、氨基酸 4 解析 血红蛋白、H2O2酶、载体,这些大分子物
外液 血浆
和组织
血管中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吞噬细胞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3)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内环境中的物质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①营养成分: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 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维生素、血浆蛋白等 ②调节成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代谢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C02、水分、尿素等
•内环境 考点三、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 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A、B、C、以及数字各代表什么?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 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质不是内环境成分。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 点睛3:不是内环境成分的有:酶、细胞组成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载体、递质小泡、血红蛋白等)、重金属、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大分子等 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NaCO3)
H2CO3
NaHCO3 乳酸钠 CO2
肾脏
体外
酸性物质 NaHCO3 (乳酸)
肝脏 代谢 肺呼出
意义: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 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_________左右。 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意义:为各种酶的提供适宜的温度,保证各类 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为7.35—7.45间, 变化范围很小!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
(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
Na2HPO4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消 化 系 统 碳酸钠
③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 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体液之间的数量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P9
思考与讨论提示
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 是生化反应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 种反应出现紊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 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 2.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 水较多地渗入细胞,造成肿胀,使细胞代谢紊 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 组织肿胀等症状。 3.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 体内缺氧。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 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