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符号学,语言学习]从语言符号学角度谈语言学习的体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语言符号学角度谈语言学习的体验性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但目前的语文教学依然如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所批评的那样“到头来却是大多数人过不了关”。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语言的体验性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而造成语言体验性学习的缺失和疏漏,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一、语言学习需要“体验”
尽管语言的起源有“感叹说”“劳动喊声说”“摹声说”“唱歌说”等不同说法,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与人们的生活体验密不可分。
这就告诉我们,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的生活、生命之外的,而是糅合了思维认识、情感体验、现实世界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就汉语言文字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形表义、以象见意,它是有形象、有画面的,不仅描摹了自然万物的真实状态,更融合了人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和想象,表现出一种蕴含情感、情绪的生命“意象”。
这种“意象”的把握,是“理解”难以承受的。
倘若只有“理解”,我们获得的仅是文字意义,触摸不到语言的律动,感受不到语言的音韵,欣赏不到语言的色彩,享受不到语言的情趣,语言学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语言学习仅靠“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借助“体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情感,进而感悟蕴含于字里行间的鲜活的情绪联想和引申意义。
二、语言体验的课堂操作
1.重视表象的生成,在想象中体验。
汉语言文字虽然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但却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能够照亮人们心中的想象之路。
因此重视发挥想象对促进学生语言体验的独特功能,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当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学生从没有过相应的经验的时候,更要重视表象的生成,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播放视频、现场模拟、调动生活背景等途径,把语言想象成画面,感受到语言的具体、形象、生动。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杰作。
其中“月出惊山鸟”一句,虽字数寥寥,且又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意象生动,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充满着迷人的画面美、意境美和动态美:一钩弯弯的月儿不甘寂寞地游走在蓝蓝的天幕之上,把如水的月光泻在沟沟壑壑、坡坡峰峰,一下子把早就栖息窝巢静待入眠的鸟鹊给搅得躁动不安起来。
这样的场景学生当然不可能有生活经验,诗歌的凝练性也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
所以,我们必须启发学生对“鸟惊”的原因进行合理的想象,再结合朗读,使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这样,学生对语言蕴含的感受和体验更鲜明、更深刻。
2.强化角色转换,在移情中体验。
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情感位移到文本中的人或物上,站在其位置或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从而强化形象的构筑和情感的体验。
哲理性、情景交融的散文教学时常用此法。
比如教学《生命的壮歌》之《生命桥》时,学生总是很难走进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内心世界,此时可采取角色转换、换位体验,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那只用厚实的肩背托起年轻羚羊的老羚羊,或者是那只脚蹬老羚羊,跃过山涧的年轻羚羊。
进入角色的学生,果然获得了与先前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年轻羚羊”说,我“猛蹬”在老羚羊的背上时,感觉到我的双腿好像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一下子有了力气,借着这股力量,我就轻巧地落到悬崖边上;“老羚羊”却说年轻羚羊的这一“猛蹬”,我虽然很疼,身体下坠得更快,可是一想到年轻一代能脱离危险,心里是甜的,死了也
值!教师趁热打铁,追问道:“年轻羚羊,望着老羚羊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你最想对它说的是什么?”或者追问“老羚羊,你回头遥望着因你挺举而获救的年轻羚羊,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学生完全进入人物内心,仿佛自己就是那一只只“老羚羊”“年轻羚羊”,他们的表达和朗读个个发自肺腑,充满深情。
就这样,蕴含在文本字里行间的人物形象、崇高精神,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上,学生因而也获得了情感、语言和能力的共同提升。
3.开展读写互动,在实践中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文教学应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写互动的活动经历中去体验,以加深理解,产生阅读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写感悟、仿写法,还是补空白、练表达,都要整体考虑、通盘安排,突出读写重点,不能泛泛而写。
例如,《燕子》第一自然段采取了总分结构,紧紧抓住最能突出燕子特点的羽毛、翅膀和尾巴三个关键部位,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燕子的独特外形特点。
总分结构的段落和写法,早在三年级上学期的课文中读过、学过,学生当然不感到陌生,但是,选择典型部位写出事物的特点,是这一阶段的学生难以注意到的。
为此,教学可分两步进行:先读这段话,让学生学着这样来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大部分学生能用上总分的写法,但是写出来的内容让人读了猜不出到底是哪种小动物。
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就觉得不理解。
就在这不愤不悱之际,教师提醒学生带着这样的困惑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思考讨论:为什么作者不写燕子的其他部位,而只写了它的羽毛、翅膀和尾巴?再和自己写的比一比,到底不一样在哪里?学生一下子醒悟过来了:原来介绍动物、人物的外貌特点,不一定要什么都写,抓住最能体现事物特点的内容或方面来写就可以了。
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知道该怎么修改自己写的话了。
就这样,两次的读写迁移,两项的训练目标,学生就在尝试、犯错、纠正的操作实践中,对如何写好动物的外形特点有了深切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