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
解放日报记者龚丹韵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薛理勇,以研究上海的路名而著称,相关著作不少,每本还不重复。

总有各种论坛邀请他讲述上海路名的故事,而他不用讲稿,完全信口拈来。

采访时,他说:“你现在能够在网上查到的上海路名故事,基本都是参考我的著作。


上海马路的路名是怎么形成的?薛理勇分为了以下几种一
一讲述。

以建筑类型来取路名早期的道路,没有管理机构和命名法则,路名的取名多约定俗成。

居民怎么叫呢?如附近有教堂就被叫作“教堂街” (今江西中路),“佈道堂街” (今福州路),附近有庙就被叫作“庙街” (今山东路),有的马路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路名,这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

不过,当这些建筑物消失后,那些至今还保留的路名,能够让人回忆起曾经的建筑、曾经的历史。

黄浦区老城厢内有条“巡道街”,得名于曾设在这里的衙门。

第一任来上海的道台王澄慧,初来乍到,就购进东门内民地14亩,建巡道衙门。

这个衙门大门向南,于是门前的那条路被叫作“道前街”,西侧的路被叫作“巡道街”。

小刀会起义后,这里成为主攻对象,衙门建筑全部毁坏,后又原址重建。

辛亥革命后,最后一任道台出逃租界,原衙门作为上海革命政
府警察厅机构,“道前街”被改为“警察厅路”,解放后改为“金坛路”。

今天,如果想找衙门旧址,它不在巡道街上,而在金坛路25号处。

又比如,老城厢的“三牌楼路”。

过去这条路上真的有三座牌坊。

它们记录了刘氏一族跌宕起伏的人生。

明朝时期,上海刘氏家族出了一对兄弟,哥哥刘铣在北京因贪污罪被关入大牢,弟弟刘钝买通狱卒,代兄坐牢。

哪料到没良心的兄长回到上海,谎称弟弟在路中病故。

或许冥冥中注定好人有好报,不久,刑部想在犯人中找一个擅书法的人,选中了刘钝,当事官得知原来他是代兄受过,感动之余,减轻了他的罪责后放他回家。

刘钝终于回到上海,一切真相大白。

长兄从此无颜面对家人,远走他乡。

刘钝的儿子后来官至福建建宁知府,为纪念父亲,在家乡上海建立了两座牌楼:应奎坊,隐指父亲应刑部之请书写文字的事情;昼锦坊,借喻父亲衣锦回乡。

今天的昼锦路,也由此得名。

而另一座清显坊是刘琛所建,如今的文献上已查不到此人的资料。

《图画日报》中描绘的阁老坊
四牌楼路,是得名于文庙甬道上有四座牌楼。

小刀会起义后,文庙学宫在清军与小刀会的交战中被毁,牌楼就此消失。

老城厢内还有条“大夫坊”,是上海顾氏宅前的牌坊。

而现在的光启路,旧名“阁老坊街”,阁老当然是指徐光启。

随着城市
发展,这些分散的牌楼,成为城市交通的拦路虎,被一一拆除,只有路名还留在那里。

以江南水乡的河道取路名上海属江南水乡城邑,多河道水渠,人们外出近行靠轿子,远行靠舟楫,所以至今有许多路名,仍然以“浜”等河道为名,河道沿路有桥梁,现在叫“大木桥” “打浦桥”的地方,如果连起来看,说不定还能画出过去河道的影子。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码头”。

比如王家码头。

王家码头路附近原有一条小路叫“荷花池弄”,昔日荷花十里,观者如云,是上海城厢一大景观。

荷花池是当时浙宁会馆花园内的池塘。

1853年,太平天国向苏南浙北推进,切断了部分运河航运。

红顶商人胡雪岩受邀来上海创设了“浙江海运局”,出面重新改组原旅沪宁波海运同乡组织成了“浙宁会馆”,承办漕运,一时风头无量,荷花飘香闻名上海。

然而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漕运局势平稳,改归轮船招商局承办,浙宁会馆就此衰落,荷花池也被填平。

咸丰五年,王氏兄弟成为浙江海运局的负责人,在此地兴建住宅,声势浩大,于是住宅边的路被叫作“王家嘴角”,通往黄浦江的路被叫作“王家码头街”。

其实北面的盐码头街,多少也与王氏家族有关。

道光年间,上海的盐业基本结束,食盐改由浙江供应。

王氏后人王维圻由于督办漕运有功,光绪五年还兼办浙盐运输,于是他选择了离家不远的黄浦江,作为浙盐入口,从此这个码头被叫作“盐码头”,通往码头的路就叫“盐码头街”了。

王家码头路如今,王氏旧宅早已不留痕迹,唯有“王家码头路”,还能让人想起宁波王氏曾经的显赫。

中心城区的路名由来1846年,租界建立了一个叫“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负责规划租界内的马路。

因规划在先,租界的道路与上海老城厢相比,显得井然有序,犹如棋盘。

于是,上海人把租界的道路统称为“棋盘街”。

若干年后,棋盘街的每一条马路都有了自己的路名,“棋盘街”或“老棋盘街”就特指今天的河南中路。

租界筑的第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

以后,租界先后在这条路的南面筑了平行马路,上海人就把第一条马路叫作“大(沪音du)马路”,大马路向南的马路依次被叫作二(沪音ni)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即今天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

这些旧名至今仍有人在使用。

当时规定,这里南北方向路名是中国省份名,东西方向路名是中国城市名。

不过外国人熟知的中国城市,一般都是开放的口岸,所以汉口、九江之类的名字,成为首选。

《图画日报》中描绘的马路上电车往来之快捷此外还确定了美租界道路的命名原则,使用上海周边城镇名命名,如青浦路、昆山路、乍浦路、吴淞路、南浔路等,就是当时命名的。

以中国行政地名作为城市道路名称是上海的首创,这一方法逐渐影响到全国的大城市。

法租界则是另外一种取名方法。

早期,法租界的路名随意性很强,还带有中国地名色彩,如永安街、兴圣街(永胜路)、吉祥街(江西南路)、紫来
街(紫金路)、典当街(金门路)、火轮磨坊街(盛泽路)、东自来火街(永寿路)、西自来火街(广西南路)、老北门大街(河南南路)、郑家木桥街(福建南路)、公馆马路(金陵东路)等。

1900年,法租界扩张成功,立即对新界规划建设。

仅两三
年中,这里就新筑了20余条马路。

为新马路取名也成为棘
手的事。

法租界不愿学公共租界以中国行政地名作为道路名,便以中国的山名作为该地区南北向道路名,以中国河流名作为东西向道路名。

然而不久,他们就感到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山川太少,可以
用作路名的更少,山川名往往只有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取名者也“山穷水尽”。

1906年,法租界公董局否定了这一办法,改用对法租界作出贡献的外侨名字,如法国驻华公使、驻沪领事、公董局总董、法国名人作为路名。

直到租界结束后,法租界的路名才改回了中国行政地名或山川名。

解放后,这些带有殖民色彩的路名被一一抹去。

一批有纪念意义的路名出现在中心城区里,比如瑞金路、淮海路,等等。

洋泾浜
从洋泾浜到延安路洋泾浜原名“洋泾”,是黄浦江的支流,大致上相当于今天的延安东路。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中,河流名称一般都用三个字,如张华浜、薛家浜、吴淞江。

“洋泾”
是两个字,民间便叫它“洋泾浜”。

上海开埠后,这条不起眼
的小河瞬间成为英租界与法租界的分界河,知名度与日俱增。

沿河就成为租界最早发展的地段之一,如上海的第一家西式茶楼“丽水园” (今上海自然博物馆),第一家京戏馆“满庭芳” (今广东路上)都首先在洋泾浜出现。

久而久之,人们便把洋泾浜比作租界。

这里既不同于西方文化,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

后来词义不断扩大,上海人把一切不伦不类的事讲作“洋泾浜”,如“侬只洋泾浜”。

1914年,河道淤塞、水浜发臭,加上上海交通发展的需要,英法租界联合出资填平洋泾浜,使其成为通衢大道。

工程足足进行了两年。

可完工后,新问题又出现了,道路如何取名?英国的取名方式,法国人不高兴,法国人的方式,英国人也反对,最终双方妥协,取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AvenueEd-wardVII。

西门街头景象上海市档案馆提供
EdwardVII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通情达理又不拘小节,访问法国时,本来在任何场合都应该使用英语,但他在巴黎的一次国宴直接用法语致辞,成为很难得的法国人喜欢的英国国王。

这条路的中文译名是“爱多亚路”,1943年被改为“大上海路”,1945年又被改为“中正东路”,直到上海解放后才正式更名为“延安东路”。

熟悉上海老道路的老驾驶员们一定知道,外滩的东西向马路一般到西藏路为止,如汉口路、福州路,唯独这条延安东路,直通成都路口,这就是填洋泾浜筑马路留下的印记。

很多人搞错的是,今天西藏路以西的
延安东路和中路,原来是“长浜”,并非都是洋泾浜。

这条路、这个名字,已经超出了路名的范围,成为一种文化特指,也是上海人记忆中从浜到路的城市变迁缩影。

刚铺成柏油路的西藏路,右侧即跑马厅
西藏中路的几度更名提到洋泾浜,那自然还会想到西藏中路,它原本是连通苏州河与洋泾浜的小河,没有名称。

它的历史十分曲折。

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后,英美法租界联合组织了一支准军事化的商人武装——上海万国商团。

为了阻止清军越过租界打城内的义军,租界就把西边的小河拓宽挖深,挖出来的河泥堆成了一道护体,被叫作“护界河”。

战争打响后,一个英国士兵在“护界河”边上摔了一跤,溅了一脚的泥水,英国记者在叙述时把这次战争讲成“泥脚之战” (Muddy Feet),可排字工怎么也搞不清“泥脚”什么意思,自作聪明改成“泥城之战”(Muddy Flat),于是这条河被叫做“泥城河”了。

为了跑马,租界先后在泥城河上修建了三座木桥,知名度很高。

1912年,公共租界填泥城河筑路,它与附近的西藏路合并为一条马路。

不过更多上海人,可能知道西藏中路的旧名是“虞洽卿路”。

虞洽卿是浙江宁波人,15岁时就来上海创业。

1930年他出任工部局的华董,1936年,他的七十寿辰暨旅沪五十五年纪念活动举办,宁波同乡会在西藏路480号宁波同乡会大楼为他庆祝。

工部局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决定将租界最
繁华的道路西藏路重新命名为“虞洽卿路”。

宁波同乡会附近的西藏路南京路口搭起了竹子、鲜花做的牌楼。

1943年,这条路被更名为西藏中路。

不过虞洽卿是“海上闻人”,旅沪宁波人的杰出代表,所以“虞洽卿路”虽仅存7年,许多老人仍喜欢称西藏中路为“虞洽卿路”。

除标注外以上图片均摘自薛理勇《街道背后——海上地名寻踪》
上海马路现在这样起名上海是一座发展中的城市,各种新开发区域、新道路不断出现。

那么现在的上海路名是怎样起的呢?起名的原则是“好记好找、通俗易懂”。

要做到这四个字可不太容易,记者从上海市地名办了解到,如今上海为道路起名还会考虑以下细节:第一,不能同名,连谐音都不行。

第二,尽量延续传统规律,又有所发扬。

第三,保护历史地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