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学习要点解读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学习要点解读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11月15日举行,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在此对权威人士各种场合有关RCEP的发言进行归纳梳理,供学习参考。

一、全球最大自贸区诞生,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盟首脑会议特邀中日韩领导人共商危机应对,由此衍生出“10+3”合作机制,形成东亚区域合作潮流。此后,东盟一直致力于自贸协定的谈判。

2012年,东盟10国发起RCEP谈判,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

自启动以来,历经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2019年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宣布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将启动法律文本审核工作,印度因“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暂时没有加入协定。

2020年11月15日,RCEP各成员国如期签署RCEP。RCEP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据介绍,根据RCEP规定,协定生效需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现在协定已经签署,接下来RCEP 各成员将各自履行国内法律审批程序,努力推动协定早日生效实施。

协定签署是各方8年努力磋商的结果,也是深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起点。

二、RCEP成员国之间经贸往来紧密、产业互补性强,形成了承上启下的产业链体系

RCEP成员之间经贸往来紧密。

据货物贸易统计数据,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4.4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