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篇一: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送审稿)
为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积极营造“合力兴工、创新强工”工作氛围,以创业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集约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工业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企业现代化、
发展集约化为导向,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城市,致力于推进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到20XX年,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取
得“五个新”成效:
——产业结构有新优化。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优势产业规上产值占比比
20XX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规上产值占比比20XX 年提高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税率达到9%左右,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
力争全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高新技术研发)中心40家,新创
国家级品牌50只,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业经济核
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集群培育有新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绍兴纺织、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重点产业集群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积极进展,生产性服务业取得快速发展。企业结构更趋合理,配套协作更加紧密,培育形成“十百千”梯队型企业群体。
——集约发展有新成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资源利用
效率和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力争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废水排放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
——体制机制有新优势。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民营企业管理体系,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机制、市场化运作的要素配臵机制、创新多样的投融资机制,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施内容
(一)以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提升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五大优势产业,着力拓展清洁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新兴领域,努力构建“5+3”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班子、一个协会”的要求,落实规划要求,加强产业引导,集中财力资源,加大培育扶持,努力实现我市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及市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围绕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实施一批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风电设备及零部件、高性能纤维、生物医药、
轨道交通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和产业化项目,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推进清洁能源和新材料2个千亿元级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科技局牵头,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及市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3.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把集群提升作为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按照“一个集群、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个区域品牌、一批重大项目和若干家重点骨干企业”的要求,推进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重点抓好绍兴纺织等省级产业集群示范试点工作,把绍兴建设成为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和研发中心;推进绍兴黄酒、诸暨大唐袜业、上虞精细化工、嵊州电器厨具、新昌轴承等10个左右重点集群提升工作,培育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有产业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及市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二)以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
1.重抓项目推进。围绕“三年建设计划”,实施产业升级投资工程,突出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实施重大工业项目500项,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其中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20只左右。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力争转型升级类项目投资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类项目投资
比重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
2.重抓项目引进。坚持市外引资和市内投资双轮驱动,加大产业招商、定向招商和央企对接、科技对接工作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水平高、示范带动强的重大项目。牢固树立“留商即招商”理念,进一步激发市内企业投资信心,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力争三年累计引进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外资25亿美元,引进内资200亿元。
外经贸局分别牵头)
3.重抓项目服务。健全项目推进机制,落实领导联系、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制度,市县联动举办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合力营造项目推进良好氛围。完善企业解困机制,健全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要素保障机制,深化银企“双推”工程,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统筹安排用地指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市有关部门配合)
(三)以自主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1.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各级各类科技型企业,力争全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鼓励加大研发投入,每年争创省级以上企业技术(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0家以上,全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鼓励企业产品创新,每年开发省级以上首(台)套产品10只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