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合理规划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反思学习更新教学方法四方面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化学是初三学年开设的科目,受中考压力的影响,有的教师一言堂,拖延课堂,进行题海战术,牺牲学生休息时间进行课外辅导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让他们真正得到发展。

下面结合实践就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合理设计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调节、参照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2]。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首先研究《课程标准》,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有关教材内容的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

下面以《课题2氧气》为例谈谈目标的设计。

1、细化“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照搬,那里的目标通常是终结性的学习要求,不是一个课时能达到的,要把目标细化,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课题2氧气》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本校学生多数来源于城乡结合地区,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氧气也是学生
第一次学习元素化合物,如果制定太高的要求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基于此本课题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为:(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2)认识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碳、硫、镁、铁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会写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3)知道氧气的用途;(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氧气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5)认识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2、制定可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容易被虚化,如“通过情景体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科学猜想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等都是比较空的不好操作。

对于刚学化学的学生来说,《课题2氧气》“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成如下更切合实际些:(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2)通过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初步形成认识一种物质性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以后学习探索其它物质时,初步学会遵循一个合理的循序,学会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合理、全面、深入。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可以更加具体,与生活联系更紧密些:(1)利用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碳、硫、铁与氧气反应前后的共同特征,得出化合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

(2)通过列举缓慢氧化的例子,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
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困难学
生会充满热情,信心百倍,会想方设法克服,即使有再大的曲折也不觉得辛苦,学习的有效性会明显得到提高。

笔者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在化学课上要合理、适时地用好实验。

例如,在绪言课上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写密信”、“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使学生一接触化学就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有平时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只要学生提出申请且老师同意后都可到实验室做实验。

例如,在学第九单元《溶液》时,有学生就成功制取了较大颗的明矾晶体,在学习第十单元《酸和碱》时,有学生制取了叶脉书签等等,他们把实验成果拿到班里展示,营造了学习化学的氛围,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学阶段,学生得到的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限,化学教师要善于从熟悉的环境和事例中发掘实验素材,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学习《几种常见的盐》时,碳酸氢钠很陌生,总是记不住它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选用“可乐糖”这种学生很喜欢的零食,让学生吃一颗,会感觉到舌头上有许多的气泡跳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被激发了,此时抓紧时机让学生
看看“可乐糖”的成分会发现有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教师再进行点拨,学生便不难理解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着化学,只要用心去探究就能领略到化学的无穷奥秘,从而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激情,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3、适当的使用信息技术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利用”元素符号连连看”等网页小游戏进行元素符号的训练;又如在第七单元讲灭火的原理时利用动画把图像、声音、动画、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创设不同的火灾情景,让学生选用适合的灭火方法,学生的参与度高,对灭火原理的理解也比较深刻,不易遗忘。

也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模拟一些不适合用真实实验来展示的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进行步骤分解,不仅能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具体的经验,促使学生形成认识,理解原理。

如: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造成液体沸腾飞溅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对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适宜用讲授法为主。

有部分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方法,
效果会更好。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教学过程如下:
学生在自学、自探、共研中,通过实验、分析、推理等手段,自己得出结论、见解[4]。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地参与,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勤于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
1、教师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在教学活动中,上完课后反思本课题的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是否接受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反思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课堂教学中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失败,通过组内老师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课题2氧气》笔者的教学反思。

在氧气性质的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边演示边讲授的方法,而是采用的是分组实验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自做了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当时学生是十分兴奋,课堂气氛相当的活跃,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提高确实是有帮助,但是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基本操作还不熟练、规范,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学生实验耗费的时间多,实验成功率不高,特别是铁丝燃烧的成功率就更低,没有很好地达到预设的效果,总的来说本次课的效果还是没有采用边演示边讲授的好。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使教学变得更为有效。

2、学生反思。

除了教师需要反思,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要进行适当的反思。

学生的错误也正是学生知识上的盲点所在,让学生学会建立错题本,反思错误强化学生知识的形成。

除了建立错题本,还
有就是在学生实验报告中增加一项“我的反思”,例如,在做完粗盐的提纯后,梁梓欣同学在实验报告“我的反思”中写到:为什么我们组提纯出来的食盐有些黄,没有其他组的白?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过滤前没有把漏斗、烧杯清洗干净;(2)过滤时液面超过了滤纸边缘;发现过滤后液体浑浊没有重新过滤;(3)蒸发皿在蒸发前没有清洗干净。

在反思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找到了问题关键,不但体验到了解决困难的喜悦,而且加深了对这个实验操作要点的认识,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总之,初中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师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是构建化学有效教学的关键。

只要教师能深入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主体、注重个体差异、不断反思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一定能使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
陆昶,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思考与探索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孔令鹏、刘成坤,新课程下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研究与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