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复合材料表界面的分析表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PPH正庚烷溶液的紫外光谱
25
碳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分析
还原剂,消除自由基,证明等 离子处理产生的大部分是游离 基,不是酚羟基
图6-25 等离子处理时间对自由基浓度的影响
在等离子处理初期,自由基浓度迅速增加,处 理5分钟后,自由基浓度增加渐趋平缓。
27
图6-26 UHMWPE纤维表面活性的衰减
经等离子处理后的UHMWPE纤维暴露在空气中,表面自 由基的浓度随时间而衰减,表面活性在逐渐减小。
复合材料界面受到因 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 的热残余应力。热残 余应力的大小正比于 两者的热膨胀系数之 差Δα和温差ΔT, 也与基体和纤维的模 量有关。
29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除了热残余应力以外,复合材料界面还存在树脂基体固 化的收缩残余应力。如环氧、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在 固化中,都伴随着体积收缩,固化收缩会在材料内部形 成很大的固化收缩应力,导致材料过早界面脱粘破坏或 脆性断裂。
28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当复合材料从成型温度冷却到室温,或者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增强 纤维和基体树脂都要发生热胀冷缩,而纤维与树脂的膨胀系数可能相 。 差数百倍(如碳纤维5.0*10-7,环氧树脂5.5*10-5/°C),形成复合材 料后,纤维受到压应力,树脂则受到拉应力,界面受到剪切应力。
微量冲击分析是一种以一定速度对 微小试样进行冲击,记录下冲击过 程中冲击锤受到的反作用力与冲击 时间对应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纤维必须是单向的。
试样的尺寸通常为υ0.5×10 mm的 圆柱状试样。
测试时试样呈简支梁状况进行冲击。
39
冲击载荷与冲击时间对应关系曲线
E1(U1)为基体变 形,纤维变形及表面能 变化等所需的能量;弹 性能量 E2(U2)为纤维拔 出和纤维与基体脱粘所 需的能量。塑性能量 界面结合强度越弱, 则U2越大。但当界面结 合弱到不能有效传递载 荷时其值又下降。
在基体固化的初始阶段,基体处于流动态或粘流态,形成不了界面应 力。随着固化进行,基体转变成高弹态,界面应力可通过基体的高弹 形变和普弹形变松弛。如果交联度过高,界面应力的松弛可能需要相 当长的时间。 当基体进入玻璃态而还远离固化终点时,固化收缩产生的巨大内应力 无法松弛,界面应力和外界应力的共同作用可能在材料的薄弱部分产 生局部裂纹,大量裂纹的产生可松弛部分的界面应力。当材料强度不 足以抵抗界面应力时,只能通过材料的失稳、破坏来松弛界面应力。
40
未处理碳纤维复丝(曲线D )的 总冲击承载量很小,而且其中
主要的弹性承载能(U1 部分),
不仅小且后倾。表明在冲击的 过程中纤维一直在滑移,不断
有新的纤维变形和基体变形。
而主要的塑性承载能(U2部分) 不仅占有较大的比例, 而且也 拖延较长的时间。再次表明冲 击过程中不断出现脱粘和纤维
不同处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冲击载 拔出 荷与冲击时间的对应关系
DPPH与自由基的反应
24
6.3.3 增强纤维表面自由基的表征
DPPH自由基的 吸收峰517nm
DPPH是一种稳定自由基,其 乙醇溶液呈紫色,在可见光 区最大吸收峰为517nm。当 DPPH溶液中加入自由基清除 剂时,溶液颜色变浅,517nm 处吸收光度变小。吸收度变 小程度与自由基被清除程度 呈线形关系
碳纤维、有机纤维等先进纤维表面处理的目的 都是为了加强纤维与基体界面结合。通常经过
表面处理总是使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加
2
未处理碳纤维的表面 形态
低温等离子处理碳纤 维表面形态
3
6.2 增强纤维表面形貌的分析表征
图6-9
未处理UHMWPE纤维的电镜照片
4
6.2 增强纤维表面形貌的分析表征
图6-10 电晕处理(左图)和低温空气等离子处理( 右图)UHMWPE的电镜照片
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一层不含固化剂的环氧树脂,然后与含固化剂的环氧树脂复合, 在固化过程中,固化剂沿涂覆在纤维表面的环氧层向纤维表面扩散。柔性固化剂含量 越低,树脂模量越高。这样就使得界面层的模量从纤维表面一侧向树脂基体一侧递减 ,直至与树脂基体相同。该界面层不但提高了纤维间剪应力的传递能力。而且也改变 了界面的破坏模式。 35
第六章
复合材料界面的分析表征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复合材料界面的分析表征 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扫描电镜、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动态力学分析、 原子力显微镜等,在复合材料界面分析表征 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为揭示界面的本质、丰 富界面的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1 增强纤维表面形貌的分析表征
6.1.1 高性能纤维表面处理后的形态
5
6.2 增强纤维表面形貌的分析表征
铬酸处理后UHMWPE纤维的电镜照片
6
6.2.2 增强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后的表面形态
将玻璃纤维于450℃高温灼 烧除去表面浸润剂后,用特 定偶联剂进行处理,再用臭 氧辐照,然后将玻纤臵于水 和烯烃单体同时共存环境之 中,一定条件下,可引发烯 烃单体接枝聚合,在玻纤表 面接枝上聚烯烃
13
6.3 增强纤维表面化学、组分功能团 及化学反应的分析表征
增强纤维经表面处理后,表面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
,表面产生了一些活性功能团,通过功能团的化学
反应,增强了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结合。分析表征增 强纤维的化学组分、官能团和化学反应,对于揭示 复合材料界面的本质,探索复合材料界面的机理, 丰富复合材料界面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界面应力的另一原因是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有很 大的模量差别,在外力场的作用下,纤维与基体间常 常发生剪切应力集中,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30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有自发释放的趋势。当界面 应力大于基体的屈服强度时,应力可通过基体塑性形变而被松弛掉。
6.4.2 复合材料界面的动态力学分析
扭辫分析是动态力学分析(DMA)的一种方法。将纤
维均匀地编织成三股、四股或六股的辫子,作为被检测 聚合物的支承体,被测物浸渍附着在辫子上成为复合材 料试样,支承物和被测物之间存在界面。由于受到界面 束缚的影响,聚合物的性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反映出
复合材料界面的特性。
A. 接枝聚丙烯酰胺碳纤维; B. 接枝聚丙 烯酸碳纤维; C. 氧等离子处理碳纤维; D. 未处理碳纤维
41
氧等离子处理(曲线C)碳纤维 复合丝试样的冲击载荷曲线主 要弹性承载能U1差不多比未处 理者增加近3倍,表明基体变形 更大,也有更多的纤维发生形
变。相反塑性承载能U2却小到
可略视的地步,几乎没有什么 纤维拔出和与基体的脱粘,充
10
6.2.2 增强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后的表面形态
氧等离子处理后,不接触空气,原位接枝聚苯 乙烯分子链的碳纤维照片
11
6.2.3 复合材料破坏断面的纤维形貌
PBO纤维单丝拔出试验的断口形貌
12
6.2.3 复合材料破坏断面的纤维形貌
当复合材料破坏时,纤维断裂的形貌与界面结合的强度有密 切联系。若界面结合过于牢固,界面结合强度大于复合材料 强度,纤维不发生任何脱粘就与基体树脂同步破坏,断面齐 整,没有纤维拔出,试样呈现典型的脆性断裂。这样的界面 未能起到松弛应力的作用. 若界面结合很弱,纤维与树脂完全脱粘,纤维断裂时从基体 中被拔出,纤维表面光滑,几乎看不到基体的残迹。若纤维 与基体界面结合适度,当复合材料破坏时,界面脱粘和基体 破坏同时发生,从基体中拔出的纤维表面,可粘附有许多基 体树脂残迹.
分表明了强结合的界面特征。
不同处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冲击 载荷与冲击时间的对应关系
A. 接枝聚丙烯酰胺碳纤维; B. 接枝聚丙烯 酸碳纤维; C. 氧等离子处理碳纤维; D. 未 处理碳纤维
42
聚丙烯酸接枝碳纤维(曲线B) 复合丝试样的弹性承载能U1很
大,其时间对应上与氧等离子
处理者相近,也没有明显表现 出纤维滑移的征状。与氧等离
a. 纯玻纤 b. 接枝聚苯乙烯的玻纤 c. 为b与a的差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6-19 聚苯乙烯接枝玻璃纤维的红外光谱
19
接枝聚丙烯酸碳纤维(萃取后)与纯碳纤维 的FT-IR差谱
20
特点:表层几十纳米,灵敏度高,定量分析,给出结构信息
4). XPS法
图6-21 聚三氟乙酸的C1s峰
21
XPS谱图的分峰解析
22
110 100 90
强度
冲击强度,kJ/m2 层间剪切强度,Mpa
80 70 60 50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界面厚度/um
冲击和剪切强度与AN/MA界面厚度关系
34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在高模量的增强纤维和低模量的的基体之间引入中间模量 的梯度过渡界面层,也可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31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消除界面应力的有效方法是引入膨胀性单体,如对于环氧 树脂复合材料引入双螺旋环化合物 SOC(spiro ortho
carbonates) ,与环氧树脂共聚,以控制树脂的固化收缩 ,提高材料性能。
当螺旋环原碳酸酯 化合物进行开环异 构化聚合时,生成 的聚醚碳酸酯体积 不收缩反而膨胀.
XPS测定的碳纤维表面官能团含量与氧等离子处理时间的关系
23
6.3.3 增强纤维表面自由基的表征
一般认为,增强纤维在低温等离子或射线辐照等处理中,表面 会产生活性自由基,依靠自由基与氧的反应在纤维表面引入含 氧的活性官能团,或者利用自由基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在纤 维表面引入接枝聚合物。如何表征纤维表面的自由基?
32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40
冲击韧性/(J/cm2)
30 20 10 0 0 5 10 15 20
膨胀单体含量,质量分数/%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冲击韧性与膨胀单体含量的关系
33
6.4 界面力学性能的分析表征
减缓界面应力的另一方法是设计柔性的界面层。 在石墨纤维表面聚合上一层柔性的聚合物界面层共聚的单体为丙 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通过调整界面层的厚度可显著 改进石墨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6
1). 化学分析法
羧基加羟基分析
R-COOH + NaOH R-OH + NaOH R-COONa + H2O R-ONa + H2O
碳纤维与稀碱溶液在密封的三角烧瓶中浸泡一周,然后用 稀HCl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即可测得-COOH和-OH量,已知 -COOH量,差值即为-OH量。
17
2). 热重法
涂敷聚苯乙烯树脂的玻璃纤维辫子的动态 力学扭辫曲线
有时界面效应表现为 树脂的玻璃化转变峰向高 温侧移动,Tg升高。纤维
的表面活性越大,界面结
合越强,Tg上升得越多。 碳纤维经辐照处理后,
使环氧复合材料的Tg有所
升高,辐照剂量越大,Tg
碳纤维/环氧树脂的扭辫动态力学谱
升高得越多。
38
6.4.3 微量冲击分析
36
6.4.2 复合材料界面的动态力学分析
曲线b在92℃处出现一 个尖锐的聚苯乙烯玻璃化转 变损耗峰,而曲线a上,在 聚苯乙烯玻璃化转变损耗峰 高温一侧还有一个小峰,一 般称为α’峰,也叫做界面峰。 界面粘结强,则试样承 受周期负荷时界面的能力损 耗大,α’峰越明显。
37
a-接枝玻纤
b-未接枝玻纤
7
6.2.2 增强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后的表面形态
过氧化偶联剂处理前后接枝苯乙烯玻纤的表面形态
8
6.2.2 增强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后的表面形态
接枝玻纤表面与聚苯乙烯浓溶液的浸润状态
9
6.2.2 增强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后的表面形态
氧等离子处理后,经80℃与苯乙烯反应4小时,接枝聚 苯乙烯分子链的碳纤维照片
14
1). 分析方法
热重法
红外光谱法
化学分析法
XPS法
15
1). 化学分析法
羧基分析:
2RCOOH Ca( Ac) 2 ( RCOO)2 Ca 2HAc
将碳纤维与0.15mol/L的乙酸钙溶液一起回流24小时, 然后用0.02mol/L的NaOH溶液滴定溶液中的H+,即可 测得表面的-COOH量。
根据-COOH在500~800℃分解成CO2,R-OH 在900~1000℃分解成CO,由热失重测得CO2和 CO的量,可以求出表面-COOH和-OH的量。
18
局限:灵敏度较低,含量一般要大于5%。
3). 红外光谱法
差谱中的2922-3025cm-1 峰归属于脂肪与苯环上CH伸缩振动吸收,696cm1归属于苯环上5邻氢的CH弯曲振动吸收,充分证实 了接枝聚苯乙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