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中国工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与中国工业近代化
09034042 万振超
概述
早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内部就开始孕育了近代化的萌芽。这一时期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二是近代民主思想的萌发。然而明清时期同样也是中国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于近代思想的发展壮大的确造成了阻碍作用。但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还是艰难的持续了下来,一直到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这股萌芽势力才有了比较开阔的发展舞台。可是,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客观条件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没有得到良好的环境。同时,这也导致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发生于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而解除专制的镣铐,则是经济与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渗透,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晚清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认识到中国要发展自己的近代工业。于是,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与此同时,中国民间的地主、富商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官办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变迁,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化。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中关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使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这个时候的国际环境与清政府的赔款问题则更使得资本主义发展有了一个黄金时期。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上的政治结构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掌握国家政权,这就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是封建制度不复存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对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社会经济主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有限的。伴随辛亥革命的枪声,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及自然经济体制的崩溃与瓦解,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获得了自由,能够更多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其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思想发生了更全面的转变。西方的民族民主思想逐渐在社会各阶层传播开来,同时,“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这些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的思想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思想基础。
再次,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这一时期,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总的来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民国政府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政治、思想、文教等各方面的条件。在民国早期,更准确的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近代工业化在以上有力的条件下迅速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给工业近代化带来的影响
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资产阶级本身所具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的革命本身也带有不彻底的性质特点,这种不彻底同时也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首先,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从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些列措施中可以看出革命并没有彻底的终结中国的封建制度。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了。随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使得中国社会政治动荡,这就使得工业近代化面临众多困境,随后中国内部军阀的混战使得社会更是长期动荡,没有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政权来创造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
其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对待西方列强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那么的彻底。这就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要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在各方面都会受到牵制。我想,这是为什么中国近代工业化长期得不到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一)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二)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三)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四)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结语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化的重要开端,同时,这一革命实践本身就是近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辛亥革命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的地方,这里所描述的只是本人对辛亥革命与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一般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