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白石坡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④⑤;4.4;2.4×103; 22.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
作用效果越明显;甲、丁;不能;木板受力后形变不明显;
三.计算题
23.
; 24.
;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1/31 12:50:17; 用户:qgjyus er10 292;邮箱:q gjyus er10292.219 57750;学号 :21985298
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 静止后,有 72g 的酒精溢出,则 A 在水中静止时受
到的浮力为
N,A 的密度是
g/cm3(酒精的密度是 0.8×103kg/m3,g 取 10N/
㎏)。
第4页(共8页)
14.(3 分)质量为 48kg 的人,如果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150cm2,那么,他站立
第8页(共8页)
绳与桌面上质量为 0.4kg 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 0.5N 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
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6N 的砝码时,木块正
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 0.7N 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做
(选填:“加
速、匀速、减速”)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由于
杯子的总质量约为 0.4kg;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同他一起解答这些问题。
(1)水对杯底的压力;
(2)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第6页(共8页)
24.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 1.0×10﹣3m3、重 6N 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400cm2 的圆 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A.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乙球密度等于 1.0×103kg/m3 C.乙球对杯底有压力作用 D.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8.(3 分)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 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 大小关系( )
为 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 p1′;将瓶倒置后,如图 2,水对瓶盖的压强为 p2,瓶盖对
桌面的压强为 p2′,则( )
A.p1>p2 p1′>p2′
B.p1=p2 p1′<p2′
C.p1<p2 p1′<p2′
D.p1=p2 p1′=p2′
6.(3 分)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15.(3 分)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它将
(选填“浮起一些”或“下沉一些”)。
16.(3 分)质量为 600g 的物体漂浮在酒精中时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为
N;如果要使物体刚好全部浸入酒精中,则需要在物体上方加一个竖直向下的、
湖北省荆门市白石坡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3 分*10=30 分) 1.(3 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 8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 2.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3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8N 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3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2.(3 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 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继续运动,木块所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12.(3 分)如图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密度不同
的三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PA、PB、PC 的关系是
;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A′、PB′、PC′关系是
。
13.(3 分)将一小物块 A 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 静止后,有 81g 的水溢出,再将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第2页(共8页)
7.(3 分)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同时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最终甲球悬浮在水中, 乙球下沉入水底,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4.(3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
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之比为( )
A.4:1
B.4:3
C.1:2
D.8:1
5.(3 分)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1,水对瓶底的压强
第3页(共8页)
A.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2.8×104Pa
B.石料受到的重力为 900N
C.石料的密度为 1.8×103Kg/m3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 500N
二.填空题
11.(3 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
p 酒 (填
“大于”、“等于”、“小于”)。
18.(2 分)将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19.(2 分)物体从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匀速滑下,请画出此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0.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 U 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 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第5页(共8页)
的关系;
(2)实验 2 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3)实验 3 是想验证同一液体
相同时,液体内向个方向的压强都
。
2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
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的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g 取 10N/kg)
22.(3 分)小明同学用了海绵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
甲、乙所示的实验。
A.p 甲>p 乙
B.p 甲=p 乙
C.p 甲<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3 分)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量一物块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5 牛,将其体积的 浸入水
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9 牛,则( ) A.若把物块置于水中,它将漂浮在水面,所受浮力为 18 牛 B.若把物块置于水中,它将沉于水底,对容底部产生的压力为 3 牛 C.物块的密度约为 0.83×103 千克/米 3 D.物块的密度约为 1.2×103 千克/米 3 10.(3 分)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 0.5m/s 的恒定速 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 g 取 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 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 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3 N D.4~6 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3.(3 分)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的花纹
B.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第1页(共8页)
C.
二.填空题
11.0.5;加速;惯性;0.6; 12.PA<PB<PC;PA′=PB′=PC′; 13.0.81;0.9; 14.15680Pa;
31360Pa; 15.不变;下沉一些; 16.6;4; 17.0.6×103;等于; 18.
; 19.
;
20.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深度;相等; 21.排开液体的体积;
(1)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
(2)实验甲和乙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实验
能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4)甲、丙
(填能和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是因为
。
三.计算题
23.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如图所示,于是他 利用家中的皮尺测得水深 12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 2×10﹣3m2;又估测出水和
大小为
N 的压力(ρ 酒精=0.8×103kg/m3)
17.(3 分)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
为
kg/m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 0.8×103kg/m3 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 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 p 酒 的关系为 p 水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第7页(共8页)
湖北省荆门市白石坡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段考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 分*10=30 分)
1.C; 2.D; 3.C; 4.A; 5.B; 6.B; 7.C; 8.A; 9.C; 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