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考试复习(重点中的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翼点:颞窝窝底由额骨、顶骨、颞鳞和蝶骨大翼组成。这四骨连结的骨缝呈“H”形,称为翼点。此部骨质薄,内面(有时为骨质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2、肝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的吻合:

①食管静脉丛:(位于贲门和食管下段的粘膜下层内,静脉丛上端汇入食管静脉,下端注入胃左静脉)

肝门静脉高压时: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奇静脉→上腔静脉

静脉丛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②直肠静脉丛:(位于直肠粘膜下层,上份经直肠上静脉至肝门静脉,中、下份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至髂内静脉)

肝门静脉高压时: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静脉丛曲张:突入肠腔成痔,破裂便血

③脐周静脉网:(位于脐周浅筋膜内,小部分流入附脐静脉,大部分流入上、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高压时: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上腔静脉

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下腔静脉

静脉丛曲张:“海蛇头”

④腹膜后隙的吻合:(脾静脉及肠系膜上下静脉的小属支,在腹膜后隙以及腔静脉的小属支构成广泛的侧枝吻合→Retzius静脉)肝门静脉高压症时:经扩张的Retzius静脉分流至上下腔静脉广泛,复杂,分流手术困难

肝裸区也存在门、腔吻合

3、胆汁流动:肝分泌胆汁→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肝胰腹壶→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腔

↓↗

胆囊管↔胆囊

4、描述面神经:因腮腺分为三段:①腮腺前段:从茎乳孔到进入腮腺以前的部分,长约1—1.5cm向前行超过茎突根部浅面,此处虽被腮腺覆盖,但并未进入腮腺实质,此处可显露神经干。

②腮腺内段:行经腮腺内部,分上下两干,分支交织成腮腺从,行于颈外动脉浅面。

③腮腺后段(五分支):颞支:越过颧弓至颞部,支配眼轮匝肌、额肌、耳廓肌

颧支:颧弓下缘向上达外眦,支配颧肌、眼轮匝肌

颊支:眼裂和口裂之间水平向前,支配颊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

下颌缘支: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下唇诸肌

颈支:在颈阔肌深面行向前下,支配颈阔肌

五支经腮腺上缘、前缘、下端浅出后的部分呈放射状,走向各区域支配表情肌。腮腺手术应注意方向,勿切断面神经。面神经干穿腮腺的行程可以横过耳垂上部的一段短水平线表示。面神经出茎乳孔后的损伤可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面部或腮腺手术应注意切口的方向和深浅。

5、面部危险区:鼻根和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域。

面静脉通过面眦经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在咬肌前缘处通过面深静脉经翼从与海绵窦交通,面静脉一般无静脉瓣,血液可逆流,面部如有细菌感染,如处理不当,有可能由面静脉通过眼静脉或翼从扩散到海绵窦,导致栓塞性海绵窦炎或化脓性脑膜炎。

6、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板。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呈V形,分内囊前脚、内囊

膝、内囊后脚

内囊前脚:(额部)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有额桥束、丘脑前辐射通过

内囊膝:介于前后脚之间,V转角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内囊后脚:(枕部)位于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豆丘部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桥束、丘

脑中央辐射,豆状核后部有枕桥束、视辐射,豆状核下部有颞桥束、听辐射。

内囊广泛损伤,患者将会出现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偏身运动障碍(锥体束受损)、双眼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

7、小脑分叶:原裂(首裂):V形,小脑上面前中1/3交界处;后外侧裂:小脑下面绒球后方深沟,分界绒球小结叶与后叶

绒球小结叶:小脑下面前方,由半球表面的绒球和蚓部前端的小结构成,二者之间以绒球脚相

连,又称原小脑,前庭小脑。(接受同侧前庭神经初级平衡觉纤维、前庭神经核的纤维经小脑下脚传入的

信;其传出神经经顶核或直接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同侧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中继后组成前庭脊髓束和内侧

纵束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控制躯干肌和眼外肌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

球运动。损伤:平衡失调,站立不稳。

前叶:小脑上面,原裂以前。与蚓垂和蚓垂体一起称旧小脑,脊髓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经小脑上、下脚传入的本体感觉冲动;传出纤维主要投射至顶核和中间核,中继后投射到前庭神经核、

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经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以及红核脊髓束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调节肌

张力。新损常伴有旧损:肌张力地下、腱反射减弱、共济运动失调和意向性震颤,如手

轮替运动障碍。

后叶:原裂后大部,新小脑,大脑小脑(除蚓垂和蚓垂体外)。(接受皮质脑桥小脑束在脑桥核中继后经小脑中脚传入的信息;发出纤维在齿状核中继后经小脑上脚进入对侧的红核和丘脑(丘脑腹前核

和腹外侧核)后者再传到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经皮质脊髓束至脊髓)控制骨骼肌随意、精细运

动的协调性。

8、基底核:(选择题)大脑白质中,脑底部。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豆、尾合称纹状体。

豆状核:板栗形,岛叶深面。被两层白质分为三部,外一大,为壳;内二叫苍白球。

尾状核:羊角形,与侧脑室相邻,末端连杏仁体。

屏状核:岛叶和豆状核间的薄层灰质,与豆状核之间的薄层白质为外囊。

杏仁体:侧脑室下较前端,海马旁回前方的钩内。

纹状体(属于椎体外系的皮质下中枢):尾状核和壳→新纹状体,接受大脑皮质、椎体侧束支及黑质的传入纤维。苍白球→旧纹状体,传出纤维除到黑质外主要到苍白球,处于大脑皮质和新纹状体的控制下,传出纤维经主要经丘脑腹前核和腹外侧核投射到额叶皮质,对运动进行调节。

9、大脑皮质区域分工:

①第I躯体运动中枢:位干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其投影为倒置的,投影比例与其功能复杂程度有关。

②第I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旁节央小叶后部。其投影亦是倒置,投影比例与上同。

③视觉中枢:在枕叶内侧面,距状沟周围。

④听觉中枢:位干颞横回。

⑤语言区:优势半球有说话、听话、书写、阅读四个语言区*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失写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失读症)。

10、甲状腺:为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新陈代谢和机体的生长发育。

㈠位置: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深面,喉下部和气管上部前外侧

界于C5 to T1 椎平面间

上端平甲状软骨中点

下端平第6气管软骨环

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