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制管理背景下,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的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区制管理背景下,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9-04-08T11:23:59.84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作者:陈树彩

[导读] 学区制管理模式,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均衡配置学区内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构建抱团发展、合作共生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陈树彩梧州市里秀小学 543000

【摘要】学区制管理模式,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均衡配置学区内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构建抱团发展、合作共生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学区制;均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225-01

梧州市万秀区作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自治区试点地区,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教育团队化、办学特色化、装备现代化,突破均衡发展、规范办学、文化建设、学期教育、办学水平、教育技术六项,努力探索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模式,圆满完成试点预定目标,以高分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一、学校教育现状分析

2013年梧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新的万秀区共有47所(其中一所为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学生23000多人,遍布在3个乡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市区学校19所,学生16000多人,平均班额60人以上,进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29.8%,农村小学25所,学生5000多人,初中2所,学生1000多人,市区初中由市教育局直接管理。

当时的万秀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市区学校校园窄、班额大、择校热;农村学校布点多、装备缺、质量弱,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教师素质、管理水平、装备配置等方面差距很大。

二、我们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学区

以原来的教育团队为基础,适当考虑地理位置远近和河东、河西片区的资源整合利用,把全区46所学校以“1+X+Y”的形式分成振兴学区、工厂学区、一小学区、二小学区、民主学区、中山学区、中学学区7个学区,其中1是指一所教育质量好、规模大的龙头学校;x是指与龙头学校紧密结合的市区学校;y是指农村学校。

(二)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学区长负责制

由万秀区教育局、原学校、学区三个管理层面,形成三级管理网络。各学区设一名学区长,一名视导员。学区长对学区内的学校实行统一管理,协调各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促进均衡发展;视导员负责对本学区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沟通协调重要事项。

1、建立学区议事决策制。学区定期召开学区长会议,商议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组织、协调、督促学区内各项工作,定期向区教育局和中心校汇报落实情况。

2、统一教学管理。学区实施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统一的课程课时,教师可以跨校任教,采取城乡送教、轮岗走教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定期集中,或者分片、分科进行,促进城乡之间均衡发展,提升教师素养。

3、学区内学校以‘‘同案异校”等形式开展体育、艺术、科技、少先队、第二课堂、校外教育等活动,进行校际间的学生活动交流。市区学校老师和农村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学区课题的研究,挖掘教师的潜能,提升科研能力。

(三)共享教育资源

各学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归属学区集体分享使用,学区长协调各学校做好资源的增配、管理、使用、调整,向边远、规模小的学校倾斜,充分发挥各校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共享。

(四)均衡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

按照标准化办学要求,建设学区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学区学校软硬件资源共享,重点投入薄弱学校。建立新的教师管理体制,多种形式统筹使用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交流,满足学科需要,市区学校教师达到均衡合理配置,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五)强化教师流动,优化队伍建设

根据“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原则,配强配足管理层力量,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教师培训每年达到100%,加大学区内管理层的交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开展自主交流、统筹交流、蹲点交流、轮岗交流、挂点交流、送教交流、结对交流等,促进教师对口交流,实现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六)打造鲜明特色的学校,锻造活力新学区

学区内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如“书香蝶韵”二小、“童心”一小、“启源”塘源小学、“和雅”太和小学、“灵美”凤凰小学、“诚信”泗马小学、“礼秀”里秀小学、“君子”竹坡小学等等,学区制管理改革打造了一所所鲜明特色的学校,锻造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新学区,培养一名名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办学领路人。

(七)规范招生工作

根据控制班额和“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学区来统一招生、统筹学位分配,严格招生纪律,严控择校行为,确保区内适龄儿重接收义务教育的权利,努力控制大班额,疏导择校热。

(八)激励措施

依据政策健全各项激励机制,依据考核成绩,对七个学区兑现 “以奖代补”,评选“优秀学区”“学区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学区长”“学区工作先进校长”“学区工作积极分子”等,作为绩效工资发放、职务晋升、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的主要依据。

三、学区制管理改革带来的变化

经过4年多的学区制管理改革,学区内学校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声誉、师资水平、学生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容校貌也发生明显变化,优化了办学条件,特别是规模小的农村薄弱学校,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实验

室、仪器配备达标的仪器室,音乐室、体育室等,校园文化凸显学校特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化解了“择校热” 问题,解决“超大班额”现象;城乡学校做到均衡配置学区内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每年市区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教师派出到市区学校挂职学习,学区内学校青年教师互调,交流学习已成常态,在管理、教学方法、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真正做到共享资源;教师素质逐年提高,教学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大手拉小手,缩小了校际差距,形成一套适本地区学区化管理的有效模式,促进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学校差距大幅度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渐趋高位”,教育教学水平保持梧州市内领先地位,多家国家级、自治区级媒体争相报道。学区制管理团队成员在2018年到北京、广州等地进行学区制管理改革的经验交流,受邀到广西贺州市、百色市开展学区制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