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会发言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报告会发言稿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石留营
2011年3月20日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1、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效率。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别人怎么教,我也怎么教,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被驱除殆尽,个别老师还在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新课改理念,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一些教师在“新理念”下依然独霸课堂,牢牢地控制着课堂,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套子中钻来钻去,而少了一份课堂上师生思想碰撞的精彩。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主动去阅读,主动去感受,主动去体验;而教师则要艺术地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进行心理的沟通,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形成全面而有深度的智力挑战,从而进行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

一句话: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其实就是在新课标下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研究。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发挥学生求知、教师育人的主阵地的作用、达到高效学习目的研究。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有时并不是不喜欢语文,更不是不喜欢咱们的语文课,而是因为咱们的语文课被我们自己给上得索然无味了。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则首先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艺术性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的去思考,去阅读,去创造。

从各个环节艺术性地激发学生兴趣,处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入手,在课堂上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有利于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创新课堂模式。

传统教学的模式是单一的,单调的。

教师往往受自己以往教学经验的束缚,不想也不愿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目的则要打造精品课堂,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材,先学后教,先体验再传授,认真设计教案和学案,这样便于教者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和接受的程度,在推敲各个教学环节中选择和优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学模式丰富多样。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题报告会发言稿4.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主题,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永远追求,因为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便也永无止境。

教师要不断的读书,充实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语言,灵活自己的思维,以充满激情而又流畅的语言去震撼学生,用自己的博学多知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灵活机智去调控课堂,所以唯有教师素质的提升才能有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断发展。

一个对自己对学生负责任的老师,除了在平时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电外,而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则更有利于我们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
(一)、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具体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认识和适应;教学过程的结构组织;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老
师与学生、讲解与训练、知识与能力等几种关系的处理;教学流程中如何进行导入、设疑、启发、诱导、巩固、拓展;教师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教态表达、书写示范等等方面。

(二)、研究重点
1、沟通学生的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其实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艺术。

学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创设和谐课堂,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轻松地去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例如,2007年我随市教育局送教下乡。

每到一个乡镇,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学生,我都首先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同学们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听课,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也在。

你们与我又素不相识。

这么多陌生的眼睛都在盯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

(稍作停顿)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此时的心情吗?
生:“非常高兴”
“有些紧张”
“感到幸运”
“有点激动”
师:这几位同学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其实呀老师的心情也是不平静的。

我也写了几句话,大家愿意看看吗?
生:愿意。

师:(打出课件)“马上就要讲课了,我的心情一直不平静。

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我很高兴;同时又有些担心:这堂课我能上好吗?最后我终于有了信心!”
我的这一段心理描写,写得怎么样?
生:棒(生大笑,鼓掌)
至此,与学生的交流就达到了目的。

下面的讲课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2、课堂导入的艺术。

开场道白,犹如乐器定调。

这个调定得如何,将决定全部演奏的成败。

语文课上攫人心魄、富于魅力的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

好的开头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

2008年我讲《鲁迅自传》这节课,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公元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陨落了。

他----就是鲁迅。

噩耗传来,国人痛惜。

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内,宋庆龄亲自主持葬礼。

鲁迅的棺木上,覆盖着一面白旗,旗上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

“鲁迅------民-族-魂”,这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

试问:鲁迅何以如此赢得国人的尊重?他有哪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鲁迅自传》这篇文章,一起走近这位巨人。

我的话音一落,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3、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问方式的巧妙与笨拙,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成败。

唤醒学生读书,思考的欲望,许多时候必须借助课堂上的巧妙提问才能完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

”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

“巧问”的“巧”,主要表现在提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难易把握准确,有较强的启发性,要恰时提问,提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问题,提倡“深题浅问”。

如教《背影》一课时,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后,我及时抛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这篇文章表达的是父子真情,是父亲对儿子的爱,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父爱”或“父子真情”“亲情”等来作为课文的题目呢?下面请同学们合作交流一下以“背影”作为课题的好处。

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本文的写作方法的探讨上来。

再如我教童话《巨人和孩子》这一课,我领着学生齐读课文的倒数第二段:
“每天下午,孩子们一放学就来找巨人一起玩。

可是巨人喜爱的那个小男孩再也没有来过。

巨人对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友善,然而他更想念那个小男孩。

还常常提起他:“我多么想见到他啊!”巨人常常感叹道。


读完后,我顺手抛出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丢进思维的漩涡里:这个小男孩,他是谁家的孩子?他有兄弟姐妹吗?父母都是干什么工作的?现在又住在哪里?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巨人为什么那么想念他?巨人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他是如何想念小男孩的?巨人在想念小男孩时应该有哪些语言、动作、心理,面部神态如何?请同学们然后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

同学们思考一分钟后,就畅所欲言,效果很好。

4、课堂对话的艺术
课堂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去参与教学活动中,民主地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交流,以致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激溅起智慧的火花。

在平等交谈中,让学生摆脱被“牵“的处境,拓宽思维空间,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点拔,善于调控,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对话氛围。

我在教《伤仲永》时,有一段教学语言是对话,大家听一听:
师: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得“泯然众人”,责任在谁?
生:他爸爸。

师:为什么?
生:他爸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邑人“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师:看来方仲永的爸爸商品经济意识很强,早在宋代就下海了。

为什么?
生:生笑。

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其父当负主要责任。

是不是别人就没有责任了?
生:方仲永的妈妈也有责任。

师:为什么?
生:她应该劝说丈夫。

师:有道理。

你知道“贤母教子”的故事吗?
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师:很好。

你的知识面很广。

除去他父母之外,还有谁应负点责任?
生:方仲永的邻居也有责任。

师:哪一家邻居?
生:借给方仲永“书具”的那一家。

师:你说说看。

生:他既然借给了“书具”,就应该进一步帮助方仲永,劝说他爸爸。

师:对。

他应该这样去劝说:“我说老方呀,你可不能整天这样拉着孩子到处乱跑啊,这样会葬送掉孩子的大好前程啊。

我听说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依我看快点把孩子送到二中去上学,将来肯定会前途无量啊!”
生:生大笑。

5、课堂朗读的艺术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应该是充满感情的,老师要能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和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同乐同悲。

语言要么高昂,要么激愤,要么低沉,要么沮丧……课堂语言还应该是丰富的,富有文采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行美的熏陶。

如我在教《海燕》一文时,我就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给学生进行范读: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再如《最后一次讲演》朗读时就应该走进作者,把自己变成闻一多,怒视敌人,慷慨激昂。

我给大家试读一段: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如果这一段不这样去处理,而是和颜悦色的读: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岂不会让人捧腹大笑!
6、教学方法的艺术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组合,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

方法艺术要因文而设计,因人而设计。

但不管怎样,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融合下面几种教学方法:(1)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相结合。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讲课文时,一要善于设疑、启疑、激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析疑、辨疑。

学生要在一系列的释疑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二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尽量多地提供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训练语文能力。

三要精心设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在解题中训练思维,培养思维的习惯。

(2)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学习语文的特点重在感悟、领会,因此传统的诵读、背诵、评析指点等方法不能少。

但现代教学呼唤教学手段的改革,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把传统教法与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

我们如今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3)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这种学法指导本身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很广,包括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学习阶段。

但学习方法指导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要把学法指导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7、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创造。

板书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运用板书有助于提纲挈领,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
图,它是文章结构教学的有效手段。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形成思维过程。

精美的板书设计,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欣赏一个精美的板书,简直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板书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简洁、准确、美观。

我把自己认为较好的几个板书设计推荐给大家:
1、《背影》的板书设计: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板书设计:
3、《故乡》的板书设计:
4、《陌上桑》的板书设计:
5、《范进中举》的板书设计:
6、《我的叔叔于勒》的板书设计:
结语: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是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教师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学生观、质量关、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教育科研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水平,这不仅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项城二中语文教师的毕生追求!
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