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精编版]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

规范[精编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xxx-2012

建设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

安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forms supporting system in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

2012- xx-xx发布2013- xx-xx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前言

各类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广泛采用各类形式的支撑结构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为了规范各类满堂式与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的使用,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推广应用新技术,减少施工支撑架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确保城市和谐发展,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2]119号)的要求,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实践经验总结以及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 总体布置与结构形式;4. 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5. 设计计算;6. 构造要求;7.安装与拆除;8. 检查与验收;

8. 安全管理以及附录和相应的条文说明。

本规程第5.1.6、6.1.4、6.1.5、6.2.5、6.2.6、6.2.7、6.2.8、6.2.12、6.2.13、6.3.3、6.3.7、7.1.1、7.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渝中区捍卫路8号,邮政编码:4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如下:

主编单位: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xx

审查专家:xx

(按姓氏笔画排序)xx

目次

1 总则 0

2 术语和符号 (1)

2.1 术语 (1)

2.2 符号 (2)

3 总体布置与结构形式 (4)

3.1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形式 (4)

3.2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形式 (5)

4 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 (8)

4.1 荷载分类 (8)

4.2 荷载标准值 (8)

4.3 荷载设计值 (9)

4.4 荷载效应组合 (10)

5 设计计算 (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满堂式支撑架计算 (13)

5.3 跨越式支撑架计算 (16)

5.4 地基基础设计 (17)

6 构造要求 (19)

6.1 一般规定 (19)

6.2 满堂式支撑架构造要求 (20)

6.3 跨越式支撑架构造要求 (25)

7 安装与拆除 (27)

7.1 施工准备 (27)

7.2 地基与基础 (27)

7.3 立杆(柱)安装 (28)

7.4 横杆(梁)安装 (28)

7.5 模板安装 (29)

7.6 混凝土浇筑 (29)

7.7 支撑架拆除 (30)

8 检查验收 (31)

8.1 检查验收的阶段划分 (31)

8.2 检查验收的组织 (32)

8.3 构配件检查验收 (32)

8.4 基础检查验收 (33)

8.5 支撑架检查验收 (33)

8.6 预压试验检查验收 (33)

8.7 安全防护设施检查验收 (34)

8.8 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34)

9 安全管理与监测监控 (35)

9.1 安全管理 (35)

9.2 监测监控 (36)

附录A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37)

附录B 满堂支撑架钢管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38)

附录C 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立杆长度计算系数 (39)

附录D 万能杆件计算用表 (42)

附录E 贝雷梁拼装结构力学参数 (48)

附录F 模板支撑架验收记录表格 (49)

本规范用词说明 (51)

本规程引用标准名录 (52)

条文说明 (53)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0

2 Terms and Symbols (1)

2.1 Terms (1)

2.2 Symbols (2)

3 General Layout and Form Of Structure (4)

3.1 Form of Structure in Full Hall Supporting System of Forms (4)

3.2 Form of Structure in Striding Supporting System of Forms (5)

4 Design Load and Design Method (8)

4.1 Loads Classification (8)

4.2 Normal Values of Loads (8)

4.3 Design Values of Loads (9)

4.4 Load Effect Combinations (10)

5 Design Calculation (12)

5.1 General Stipulations (12)

5.2 Calculaion for Full Formwork Support (13)

5.3 Calculation for Striding Formwork Support (16)

5.4 Subgrade and Foundation Design (17)

6 Requirement of Details (19)

6.1 General Stipulations (19)

6.2 Detailing Requirements of Full Formwork Support (20)

6.3 Detailing Requirements of Striding Formwork Support (25)

7 Installation and Demolishment (27)

7.1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27)

7.2 Subgrade and Foundation (27)

7.3 Installation of Vertical Post (28)

7.4 Installation of Transverse Girder (28)

7.5 Installation of Formwork (29)

7.6 Concrete Pouring (29)

7.7 Demolishment of The Supporting Bracket (30)

8 Check and Accept (31)

8.1 Stages of Check and Accept (31)

8.2 The Organization of Check and Accept (32)

8.3 Check and Accept for Members and Accessories (32)

8.4 Check and Accept for Foundation (33)

8.5 Check and Accept for Supporting Bracket (33)

8.6 Check and Accept for Pre-Compression Experiment (33)

8.7 Check and Accept for Security Facilities (34)

8.8 Check and Accept in Using Process (34)

9 Safe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35)

9.1 Safety Management (35)

9.2 Monitoring (36)

APPENDIX A Wind Pressure Height Coefficient (37)

APPENDIX B Axial Compression Stability Coefficient for Steel Pipe of Full Formwork Support (38)

APPENDIX C Efficient Length Coefficient of Standing Tube in Fastener Steel Tube Full Hall Formwork Support (39)

APPENDIX D Calculation Tables for Universal Members (42)

APPENDIX E Assembled Structur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Bailey Beam (48)

APPENDIX F Inspection Record Tables for Formwork Support (4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51)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in This Specification (52)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3)

1总则

1.0.1为了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规范各类满堂式与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使用,推广应用新技术,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涉及的支撑体系包括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撑架以及各种立柱-横梁跨越式支撑架。钢结构安装等其它承重支撑体系可参照执行。

1.0.3 模板支撑体系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立柱)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对于安装高度5m及以上、安装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还必须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0.4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和拆除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模板支撑体系forms supporting system

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或安装钢结构等安装的模板主、次楞以下的承力结构体系。

2.1.2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full hall supporting system of forms

在纵、横方向,由不小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连接件等构成的模板承力结构体系。其顶部的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撑轴心传力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

2.1.3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striding supporting system of forms

由立柱、横梁组成的稀疏立柱式高大模板承力结构体系或用于跨越既有道路(车行、人行)、桥梁等构(建)筑物的对下部空间有一定净空要求的模板承力结构体系,其组成部分包括基础、立柱结构和横梁结构等。本规范中亦简称为立柱-横梁式模板支撑体系或门洞式模板支撑体系。

2.1.4 立杆standing 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直接支承主楞的竖向支撑杆,主要采用扣件式或碗扣式脚手架钢管。

2.1.5 底座base plat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包括固定底座、可调底座。

2.1.6 可调托撑adjustable forkhead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插入立杆钢管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

2.1.7 水平杆horizontal 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的水平杆件,沿支撑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为纵向水平杆;沿支撑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为横向水平杆。

2.1.8 扫地杆bottom reinforcing 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贴近地(楼)面设置,连接立杆根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括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

2.1.9 封顶杆top reinforcing 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贴近立杆顶端可调节支托的底部设置,连接立杆顶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括纵向封顶杆、横向封顶杆。

2.1.10 斜杆slant tube

专用于碗扣式满堂支撑架中两端带有旋转式接头的通高布置的斜向杆件,

斜杆设置在有纵、横向水平杆的碗扣节点上。

2.1.11 剪刀撑top reinforcing tube

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中在支撑架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钢管扣件交叉斜杆。

2.1.12 立柱 standing column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于支撑横梁结构的构件或结构,包括扣件式钢管、碗扣式钢管、型钢(包括大钢管)或万能杆件组装件等。

2.1.13 大钢管 large diameter steel tube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作立柱结构的直径不小于200mm 的钢管。

2.1.14 横梁transverse girder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于将上部荷载传至立柱结构的水平梁式转换构件或结构,包括型钢、贝雷梁、万能杆件组装件等。

2.1.15 连接系linking system

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中用于增强结构整体性、稳定性的连接构件。

2.2 符 号

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G k ——模板支撑体系上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Q k ——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k ω——风荷载标准值;

0ω——基本风压值;

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Gk ——为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 k i S ——为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 ——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k N ——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

Wk N ——立杆中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c ——竖向荷载及风荷载组合下迎风面外侧立杆的轴压力设计值;

Gk

N

∑——立杆中由所有永久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之和; Qk N ∑——立杆中由所有竖向可变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之和;

w 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wk M ——风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k M ——风荷载作用产生的架体底部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k p ——立杆基础地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R——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C——构件或结构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

E——弹性模量;

G——剪切模量;

f——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强度设计值;

f——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k

[σ]——容许轴向应力;

[τ]——容许剪应力。

2.2.3 几何参数

φ——外径;

t——壁厚;

A——截面积,立杆基础底面积;

I——截面惯性矩;

W——截面模量;

i——回转半径;

λ——长细比;

l0——立杆段的计算长度;

l a——迎风面内立杆间距;

h——立杆步距;

a——顶步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

2.2.4计算系数

β——风振系数;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μ——风荷载体型系数;

s

γ——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

γ——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Q

γ——第i各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Q i

γ——结构重要性系数;

ψ——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 i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k——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立杆长度附加系数;

μ——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考虑整体构造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m——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修正系数。

f

3总体布置与结构形式

3.1满堂式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形式

3.1.1满堂式支撑体系主要有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和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主要由立杆基础、立杆、水平杆(包括扫地杆、封顶杆)、剪刀撑及斜杆、底座、可调托撑以及连接件(碗扣或扣件)等组合而成。各组件的构成如下:

基础:混凝土面层、条石、垫板基础等;

立杆:扣件式钢管、碗扣式钢管;

水平杆(亦称横杆):扣件式钢管、碗扣式钢管;

剪刀撑:钢管和扣件组成的成对交叉斜杆;

连接件:扣件、碗扣、立杆连接销、限位销、横杆接头等;

加固件:模板支撑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的水平连接件等。

3.1.2满堂式支撑体系应传力明确。

架体作业层顶部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承托直接传给立杆,立杆将轴心力传给基础,在不考虑水平荷载的情况下,立杆应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严禁承受偏心荷载;纵横向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起联系作用,用于减少立杆计算长度,提高立杆和架体整体稳定性。

3.1.3满堂式支撑架设置人行或车行通道时,为保证立杆的轴心受压受力状态,应采用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进行转换(图3.1.3),跨越式支撑架的布置与结构形式应满足本规范第3.2节的规定。

图3.1.3 满堂式支撑架下设通道时的跨越式转换构造

1—满堂式支撑架;2—跨越式转换支撑架

3.1.4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不应兼做施工脚手架,且不能将模板支撑架和施工脚手架相连接。

3.2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形式

3.2.1 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单跨或多跨门式或框架式模板支撑体系,其中横梁可以是连续式的也可以是简支式的。横梁结构上部也可以设置满堂式支撑架(图3.2.1-1)。上部满堂式支撑架的布置与结构形式应满足本规范第3.1节的规定。

图3.2.1-1 跨越式支撑架上部设置满堂式支撑架构造

1—跨越式支撑架;2—满堂式支撑架

跨越式支撑架宜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杆(构)件拼装。跨越式支撑架由支撑架基础、立柱、横梁以及连接系组成。各组件的构成如下:

基础:混凝土面层、路面、扩大基础、桩基础等;

立柱:脚手架钢管、大钢管(单肢或多肢格构柱)、型钢、万能杆件组件等,当单肢立柱不易满足抗压稳定性时,可以采用多肢格构式组合立柱;

横梁:脚手架钢管、型钢、贝雷梁、万能杆件组件或其它型式的桁架梁。

以单跨为例,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的组合形式如图3.2.1-2~图3.2.1-6所示。

图3.2.1-2 脚手架钢管立柱-型钢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1—脚手架钢管立杆基础;2—脚手架钢管组合立柱;3—型钢分配梁;4—型钢横梁

图3.2.1-3 型钢(大钢管)立柱-型钢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

—型钢横梁

1—型钢(大钢管)立柱基础;2—型钢(大钢管)立柱;3

图3.2.1-4 型钢(大钢管)立柱-贝雷梁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1—型钢(大钢管)立柱基础;2—型钢(大钢管)立柱;3—贝雷梁

图3.2.1-5 型钢(大钢管)立柱-万能杆件桁架梁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1—型钢(大钢管)立柱基础;2—型钢(大钢管)立柱;3—万能杆件桁架梁

图3.2.1-6 万能杆件立柱-万能杆件桁架梁组合跨越式模板支撑架1—万能杆件立柱基础;2—万能杆件立柱;3—万能杆件桁架梁

3.2.2 立杆(立柱)-横梁式的跨越式支撑架跨越人行道、车行道时,其结构形式、门洞的净空、净高和车辆限速要求尚应满足《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50-112-2010的规定,并应按照《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50-112-2010的要求设置锥筒、防撞砂筒、限高限宽门等交通防护设施。

4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

4.1荷载分类

4.1.1 作用于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

4.1.2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的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架体的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立柱)、纵向及横向水平杆(水平转换横梁)、水平向及竖向剪刀撑、扣件或碗扣及配件、可调撑托等自重;

2可调撑托以上的模板面板、连接件、紧固件、支撑主楞及次楞或钢桁架等的自重;

3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钢筋的自重;

4.1.3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

2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对支撑架体系产生的竖荷载;

3水平风荷载;

4.1.4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实际存在的可变荷载作用,如混凝土泵送对支撑架系统产生的水平作用力等。

4.2荷载标准值

4.2.1 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永久荷载标准值G k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架体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图纸、模板和支撑架体系构配件的理论重量确定;

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应按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乘以超方系数计算,混凝土超方系数取1.05,计算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时,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重力密度24kN/m3,对特殊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重度确定;

3 钢筋自重标准值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对一般楼面、屋面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

楼板可取1.1kN,梁可取1.5kN;

2) 对楼面转换大梁、大跨度楼(屋)面梁以及桥梁结构箱梁等配筋率较

大的梁应根据工程施工设计图确定。

4.2.2 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 k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人员、设备及堆放施工材料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取1.0kN/m2;

2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采用2.0kN/m 2;

3 作用于架体上的水平均布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k z z s 0ωβμμω=

(4.2.2) 式中 k ω——风荷载标准值(kN/m 2);

z β——风振系数,取1.0;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照本规范附录A 的规定,根据架体所在地

的地面粗糙程度划分为A 、B 、C 、D 四类,按表A.0.1采用;

0ω——基本风压值,取0.25kN/m 2;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满堂式模板支撑架体形系数:

悬挂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模板支撑架体形系数s 01.3μ?=;0?为密目式

安全网挡风系数,取0.8;

无遮拦模板支撑架体型系数,应将架体视为空间多排平行桁架结构,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的规定计算。

2) 跨越式模板支撑架体型系数:

跨越式模板支撑架立柱顶部以上迎风结构的体形系数,应将架体视

为空间多排平行桁架结构,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第32项的规定计算。

注:1 满堂式模板支撑架应分别进行纵横两个风向的风荷载计算,架体部分和上部模

板部分应按照两个独立的迎风面进行计算,模板部分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积的形心,支撑架部分的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杆件节点处; 2 跨越式模板支撑架可仅考虑垂直于洞口方向的风荷载,并且仅考虑立柱顶部以上结构作为迎风面,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积的形心;

4.3 荷载设计值

4.3.1 满堂式和跨越式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万能杆件结构和贝雷梁除外)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4.3.2 计算支撑架结构或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γ:

1)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应取1.0;对支撑架结构的倾覆、

滑移验算,应取0.9。

2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

1) 一般情况下取1.4;对标准值大于4.0kN/m 2的可变荷载应取1.3;

2) 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

4.3.3 计算支撑架结构或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各种荷载均应采用标准值(分项系数均取1.0。)

4.4 荷载效应组合

4.4.1 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0S R γ≤ (4.4.1-1) 式中 0γ——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

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 ——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的取最不利值确定: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组合:

G Gk Q1Q1k S S S γγ=+ (4.4.1-2) G Gk Q Q k 10.9n

i i i S S S γγ==+∑

(4.4.1-3) 式中 G γ——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4.3.2条采用;

Q i γ——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Q1γ为可变荷载Q 1的分项系数,

应按本规范第4.3.2条采用;

S Gk ——为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 k i S ——为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 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 i 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n ——参与组合的各可变荷载数。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以下方式进行组合:

G Gk Q c Q k 1n i i i i S S S γγψ==+∑

(4.4.1-4)

式中 c i ψ——可变荷载Q i 的组合值系数,对于风荷载取0.6,其他可变荷载取0.7。

注: 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形的情况;

2 当S 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 Q1k ,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

效应组合;

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

向荷载。

4.4.2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S C ≤ (4.4.2-1) 式中 C ——构件或结构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

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 可仅采用各永久荷载产生的变形,按下式采用:

G k 1n i i S S G ===∑ (4.4.2-2) 式中 n ——永久荷载数。

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10.3.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程序执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并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10.3.2、模板支撑材料的材质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立柱底部设置垫板,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立杆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10.3.3、模板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堆料均匀。 10.3.4、模板存放高度不得超过1.8米,大模板存放必须要有防倾倒措施。 10.3.5、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要求,经现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时必须划定警界区域,设置监护人。 10.3.6、模板的搭设要求 10.3.3.1、模板支架应由架子工搭设和拆除,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0.3.3.2、模板支架必须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成支撑系统,严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设。 10.3.3.3、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的每根立柱底部均应设置木垫板、钢底座。当模板立柱支撑在砼楼板时,应对其楼板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10.3.3.4、模板支撑系统应按要求设置立柱和纵横向扫

地杆,模板立柱间距不应大于1.2m;应按规定增设纵横向大横杆,步距应由计算决定,但最大步距不得超过1.2m;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立杆高度不得大于50cm。 10.3.3.5、高度4m以下的满堂模板支架要按规定设置纵向剪刀撑,高度大于4m的满堂模板支架要按照规定设置纵向及水平剪刀撑。 10.3.3.6、模板工程浇筑砼前,施工、监理单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签字确认。浇注砼时,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控,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模板支架区域内;模板拆除前,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应核查混凝土强度报告,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签字手续。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091401班第5小组第二次小组讨论学习活动题目:建筑施工安全培训教学计组员:栗国晶,王必寅,王威,王玉波,孙划小杰 时间:2011-9-18评分1 2 3 4 5 6 一(项目管理 2005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就发生事故869起,死亡960人,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0.6%和29.4%,但是,六、七月份以来,事故又有所抬头,其施工伤亡事故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式仍然不容乐观。据事故调查显示:建筑工人安全意识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加大建筑工人安全培训是刻不容缓的。 培训目标主要是各大建筑承包公司。 二(确定教学问题 建筑业的速猛发展,必须从传统而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操作,如塔式起重机、井架龙门架物料提升机械等代替了人挑肩扛。机械化程度越高,而我们操作者的安全技术素质能否适应,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建筑业伤亡事故已由原全国排列第三位,跃入行业第二位,仅次于矿山。如何控制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模索和总结归纳,认为: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确保安全施工的关键之一是“强化对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而现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出现在一下几个地方: 1.工程各方建筑主体方面不够明确。 2.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3.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4安全生产监督力度不够。 三(学习需求分析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需求分析从内在和外在分析。内在方面是指建筑工人及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安全意识的强弱。管理者对于安全监督力度,安全生产的把关等人为因素。 外在方面是指从生产资金的投入,和建筑物的设计,工程各方建筑主体方面的问题。四(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1.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是施工企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筑业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涌现,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作为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要不断地学习,及时掌握新技术、新信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 2.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立企业 安全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不会在市场中走得太远。我国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是构造建筑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如何在管理中不断提高施工企业整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行为能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企业中建立一支既掌握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和标准,又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长期稳定的安全管理干部队伍;最大可能地消除施工生产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因素,进而保障所有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是开展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工作的重心。提高人的安全生产的素质和培养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大力发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唯一的出路。3.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生产 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大幅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实要求。在施工队伍中,农民工是主力军,约占一线工人的90%。他们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较差,施工经验较少,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积累一定的安全防护经验,才能真正做到“三不伤害”, 才能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伤害,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4.安全教育培训是贯彻落实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3、材料选用 3.3.8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25% 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4、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5.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5.6常用木胶合模板的厚度宜为12mm、15mm、18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浸泡,不蒸煮:剪切强度1.4~1.8N/mm2 ; 2、室温水浸泡:剪切强度1.2~1.8N/mm2 ; 3、沸水煮24h:剪切强度1.2~1.8N/mm2 ; 4、含水率:5~13N/mm2 ; 5、密度:450~880kg/m3; 6、弹性模量:4.5×103~11.5×103N/mm2 。 3.5.7常用复合纤维模板的厚度宜为12mm、15mm、18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静曲强度:横向28.22~32.3N/ mm2 ;纵向52.62~67.21N/ mm2 ; 2、垂直表面抗拉强度:大于1.8 N/ mm2 ; 3、72h吸水率:小于5%; 4、72h水膨胀率:小于4%; 5、耐酸碱腐蚀性:在1%苛性钠中浸泡24h,无软化及腐 蚀现象; 6、耐水气性能:在水蒸气中喷蒸24h表面无软化及明显 膨胀; 7、弹性模量:大于6.0×103N/mm2 。 4、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1.1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1.1采用。 表4.1.1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KN/)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0.5 公路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2.0.2 危险源辨识 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3 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2.0.4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2.0.5 风险评估 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6 特种设备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2.0.7 特殊作业人员 从事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 2.0.8 危险性较大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工程。 2.0.9 警戒区 作业现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的区域。 3 基本规定 3.0.1 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具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2公路工程施工应进行现场调查,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1》基本简介: 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计综合[1989]30号文和建设部司发(89)建标工字第058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1》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1》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沈阳建筑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1》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材料选用;4.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5.设计; 6.模板构造与安装; 7.模板拆除; 8.安全管理。其中设计的基本内容如下: 5.1.1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 5.1.2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2. 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

养护等要求。 3. 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4. 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性时,应符合相应材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5.1.3 模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和所承受的荷载; 2. 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大样图; 3. 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4. 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5. 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 6. 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5.1.4 模板中的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取1.0。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的相应规定。 5.1.5 模板中的木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其中受压立杆应满足计算要求,且其梢径不得小于80mm。

2019最新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019最新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 总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 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 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 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 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 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 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面板 surface 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 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 支架 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 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 连接件 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 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 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 模板体系 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可简 称为“模板”。 2.1.5 小梁 minor 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 主梁 main 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 支架立柱 support 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 配模 matching 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 早拆模板体系 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2.1.10 滑动模板 glide shuttering 模板一次组装完成,上面设置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并从下而上采用液压或其他提升装置沿现浇混凝土表面边浇筑混凝土边进行同步滑动提升和连续作业,直到现浇结构的作业部分或全部完成。其特点是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能好、操作条件方便和工业化程度较高。 2.1.11 爬模 crawl shuttering 以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为支承主体,依靠自升式爬升支架使大模板完成提升、下降、就位、校正和固定等工作的模板系统。 2.1.12 飞模 flying shuttering 主要由平台板、支撑系统(包括梁、支架、支撑、支腿等)和其他配件(如升降和行走机构等)组成(它是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因其外形如桌,故又称桌模或台模。由于它可借助起重机械,从已浇好的楼板下吊运飞出转移到上层重复使用,故又称飞模。 2.1.13 隧道模 tunnel shuttering

房屋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房屋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 术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2077房屋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formwork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概述 **工程,由地下*层、地上*层组成。根据本工程钢筋工程的施工隐患主要如下: 1、模板加工过程中 1)触电2)机械伤害 2、模板安装过程中 1)高空作业2)邻边作业3)模板倒运4)高空抛物5)火灾 3、拆除作业过程中 1)高空抛掷2)作业区防护3)倒运 针对上述隐患,编制此模板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具体安全措施 一)管理方面 1、现场教育

钢筋工进场后立即进行三级教育,明确现场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现场存在的危险源,提高工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班组施工前,工长、技术员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实行全员签字手续。 2、现场巡查 模板安装和拆除工作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正式工作之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每天施工前,由班组长负责对所要施工的项目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找出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工人进行交底,提前预控。 3、所有进场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帽。 二)模板安装技术措施 1、模板加工机械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并由专人管理,使用前进行安全用电操作交底。工人操作时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 施工机器使用前,需检查机械是否正常运转。 2、使用电锯的操作者,必须由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切断电源。模板加工场地范围内的锯末、刨花等易燃物应及时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培训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 一、为什么要培训? (一)、国家强制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21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23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建筑行业的特种工有:电工、架子工、起重机司机、信号工、司索工、焊工、高处作业拆卸工、场内机车驾驶、机械操作工等。 (2)、安监总局第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第3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第13条:非煤矿山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15条:非煤矿山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16条:矿级安全培训内容包括:①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②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③从业人非煤

矿山还应当增加事④有关事故案例等。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第17条: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①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②所从事的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③所从事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④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⑤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⑥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⑦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⑧有关事故案例;⑨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18条:班组级岗前培训内容: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②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③有关事故案例;④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二)是由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的 建筑行业的特点有: 1、产品是固定的,人员是流动的。任何一栋建筑物,从建成后就不会再移动了,而我们的施工队伍却不可能不动,那样是会饿死人的!我们施工队伍不仅在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之间移动,同时还要随季节流动; 2、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建筑施工大多为露天作业,一个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露天作业要占70%。虽然越来越多的机械被用于建筑施工,但是如抹灰工、瓦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任然是手工为主。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精选全解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 总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面板 surface 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 支架 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 连接件 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 模板体系 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可简称为“模板”。 2.1.5 小梁 minor 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 主梁 main 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 支架立柱 support 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 配模 matching 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 早拆模板体系 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滑动模板 glide shuttering 模板一次组装完成,上面设置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并从下而上采用液压或其他提升装置沿现浇混凝土表面边浇筑混凝土边进行同步滑动提升和连续作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题库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题库 、判断题:(40 题) 1、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2、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 3、模板及其支架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4、模板结构构件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2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 5、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可以混用。(? ) 6、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7、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 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 ~3/1000 。(√) 8、当层间高度大于5m 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 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9、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10、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时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11、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12、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 2.0m 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13、木料应堆放于下风向,离火源不得小于30m,且料场四周应设置灭火器材。(√) 14、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15、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 1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17、多层悬挑结构模板的立柱应连续支撑,并不得少于 2 层。(?)

【免费下载】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试题 (一)单选 1、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作配筋的结构中,承受混凝土重量的模板,应在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的()后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当在已拆除模板的结构上加置荷载时,应另行核算。 A、25% B、50% C、80% D、100% 2、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使混凝土内外温 差降低到()以下时方可拆模。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A、15℃ B、25℃ C、35℃ D、45℃ 3、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 底模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A、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 B、先从一头开始,向另一 头C、先从跨中开始,先拆一半再拆另一半D、以上都可以 4、飞模拆除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 A、50% B、75% C、90% D、100% 5、隧道模板拆除导墙模板时,应在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后,方准拆模。 A、1.0N/mm2 B、1.2N/mm2 C、1.5N/mm2 D、2.0N/mm2 6、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层,连接件应放在 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A、2 B、3 C、4 D、5 7、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当为满堂模板、钢支架 及特别潮湿的环境时,不得超过()。()

A、220V 、110V B、110V 、36V C、36V 、12V D、36V 、36V 8、当钢模板高度超过15m时,应安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不得大 于()。 A、3Ω B、4Ω C、5Ω D、6Ω 9、当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 止露天高处作业。()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雨、雪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及冰雪() A、5 5 B、5 6 C、6 5 D、6 6 10、冷弯薄壁型钢焊接时,当Q235钢和Q345钢焊接时,宜采用与() 钢相适应的焊条。 A、Q235 B、Q345 C、Q390 D、都可以 1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 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A、10mm B、12mm C、15mm D、18mm 12、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 于()。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13、模板中的木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 的规定,其中受压立杆应满足计算要求,且其稍径不得小于()。 A、40mm B、50mm C、80mm D、100mm 1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做支撑模板的立柱时,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 垫板厚度不得小于()mm A、30 B、50 C、60 D、100 15、支撑梁、板的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柱,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 横水平方向应按()程序设扫地杆。 A、横上纵下 B、纵上横下 C、纵横谁在上在下都可以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38270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2、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 以上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3、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上行走。 4、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 5、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与规范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与规范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施工机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7、《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9、《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安技术规范》JGJ88-92 10、《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 1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1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1994 13、《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92 劳工科的安全责任 一、凡新进单位人员,必须通知安全科进行安全教育和体格检查,否则不得直接分配工作,并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合理发放。 二、凡单位内的特殊工种(电工、起重要、电焊工、架子工、机动车和公司内车辆架驶员、塔吊司机等),必须培训考核取得操作证后,方准上岗工作,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随便调动工作。 三、把安全生产作为职工技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列入职工转正、定级、评奖、升级的考核条件。 四、制订奖励制度时,应将安全方面的要求列入考核内容之一,对

重视或忽视安全生产的集体和个人预以奖励、表彰或扣发奖金、批评处分。 五、要关心女工劳动保护工作,尽量不要安排不宜于女工生理健康的工作,对女工应执行“四期”(即月经、怀孕、生育、哺乳期)保护的规定。 六、对不宜于高温或者有害物质操作的工人,或因病确实不适宜原工作的职工,应及时适当调离,并妥善安排工作。 七、合理分配劳动力,注意职工的功逸结合,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对节假日加班,要做好报批手续。 八、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伤鉴定工作,在发生职工死亡事故后,根据有关政策,参加死亡事故的善后处理。 保卫科的安全责任 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和本企业有关安全消防的各项政策、法令、指示、规定,负责有关消防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训练。 二、负责制订本单位安全消防措施,消防器材合理分配设置,组织专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迅速实施。 三、参加本单位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工作,有权对火灾、火警事故的责任进行追究。 四、负责对易燃、易爆、有毒等物品的运输储存、使用的安全管理,发现有特殊情况或不安全时,有权暂时停止,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五、组织定期或专业性的安全保卫检查工作,对其不符合要求的应坚决制止,对问题严重的部门和责任者要给予处罚。 六、对全公司节假日和平时值班人员进行安排时,要同时负责安全工作。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1 安全作业条件 1.1.1 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1.1.2木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达到规定的技术等级要求。 1.1.3 木工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机械“操作证”。 1.1.4 作业前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 1.1.5 木工机械设备经检验合格,安全装置齐全,试运行符合安全要求。 1.1.6 现场的作业环境及安全设施符合安全施工规定要求。 1.1.7 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1.8 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1.2 安全施工 1.2.1模板制作: 1)模板制作前,应检查模板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模板专项技术方案的规定要求,对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材料的不能使用。 2)作业前应检查所用机械及电源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应试机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木工机械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机械性能,熟悉操作技术,严禁机械无人负责或随便拆改安全防护装置。 4)使用的工具不得乱放,使用完毕应随时放入工具箱。 5)成品、半成品、木材应堆放整齐,不得任意乱放,木材码放高度不超过1.2m为宜,木工机械周围的安全操作空间内禁止堆放材料。 6)木工车间、木库、木料堆场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废料应及时清理归堆,做好落手清,以免发生意外。

1.2.2模板安装 1)作业前应检查现场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要求,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开始作业。 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3)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4)安装2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有安全防护防施。 5)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及监护。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7)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总则 1.0.1 为了统一我国建筑施工各种安全标准、规范、规程的技术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的施工。 1.0.3 建筑施工安全与卫生分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现场环境与卫生三方面内容,本规范仅对第二方面内容作出统一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应另执行其它标准及统一规定。 1.0.4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工人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及其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1.0.5 企业应建立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定、监督实施程序,对施工方案及需设计计算部分应建立审核制度,和安全技术资料归档制度。 1.0.6 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如:爆破、起重吊装、深基础、高支模作业和高层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架)、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的拆、装、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以及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有图纸、计算书和单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应加强监理监督。 1.0.7 企业应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施工队长、工长应按工程进度向有关班组进行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应向班组进行施工要求和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1.0.8 企业应该建立验收确认制度,对脚手架、高支模、施工用电、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起重机、施工机械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安装后,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对外购的设备、设施、产品,在正式使用前,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认。 1.0.9 企业应对参加施工的职工,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正确使用。

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及标准

建筑施工有关安全规范及标准 1、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2、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3、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4、GB50720-201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5、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6、JGJ/T188-2009《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7、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8、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DB42/535-2009《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 10、DB42/553-2009《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程》 11、JGJ 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2、JGJ160-200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13、GB5725-2009《安全网》 14、GB2118-2007《安全帽》 15、GB6095-2009《安全带》 16、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7、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8、JGJ 128-200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9、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0、JGJ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21、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2、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3、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4、JGJ 180-2009 《建筑放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25、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26、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7、JGJ 128-200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8、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9、JGJ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30、JGJ88-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31、GB10055-200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 32、JGJ215-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33、GB5144-2007《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34、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35、GB6067-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总贝y 1.0.1为了统一我国建筑施工各种安全标准、规范、规程的技术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的施工。 1.0.3建筑施工安全与卫生分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现场环境与卫生三方面内容,本规范仅对第二方面内容作出统一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应另执 行其它标准及统一规定。 1.0.4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工人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及其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1.0.5企业应建立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定、监督实施程序,对施工方案及需设计计算部分应建立审核制度,和安全技术资料归档制度。 1.0.6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如:爆破、起重吊装、深基础、高支模作业和高层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架)、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的拆、装、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以及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有图纸、计算书和单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应加强监理监督。 1.0.7企业应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 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施工队长、工长应按工程进度向有关班组进 行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应向班组进行施工要求和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1.0.8企业应该建立验收确认制度,对脚手架、高支模、施工用电、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起重机、施工机械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安装后,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对外购的设备、设施、产品,在正式使用前,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认。 1.0.9企业应对参加施工的职工,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 品,并教育正确使用。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全解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 G J162-2008) 1 总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面板 surface 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 支架 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 连接件 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 模板体系 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可简称为“模板”。 2.1.5 小梁 minor 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 主梁 main 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 支架立柱 support 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 配模 matching 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 早拆模板体系 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2.1.10 滑动模板 glide shuttering 模板一次组装完成,上面设置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并从下而上采用液压或其他提升装置沿现浇混凝土表面边浇筑混凝土边进行同步滑动提升和连续作业,直到现浇结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定(2021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定(2021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定(2021版) 1承重模板支撑搭拆前,应根据施工条件、荷载大小、支撑高度及使用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上级技术部门审批并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 2承重排架搭拆操作人员(架子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核合格,持证操作。 3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悬空支拆模时,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底用,挂设点必须牢靠。 4作业前,对有关防护设施、手持电动工具、作业工况、使用的料具及用品等进行检查,必须符合安全作业规定。 5支拆模时,在支拆模作业区域内应设置安全警戒线,并设专人进行监护,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6遇风力在六级以上或雷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处支拆模

作业与滑升模板作业。 7委托外加工的立柱钢模板、盖梁等侧向钢木组合模板等在出厂前应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堆放应稳固。 8木模板制作加工,应在现场搭设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木工棚,木工棚内严禁吸烟并应配置消防器材。 9对进场的木工机械应安装在木工棚内,在使用前,应对木工机械及其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破损、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的木工机械。严禁使用一机二用的多功能联合木工机械。 10木工机械设备用电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地接零或接地保护。 11对已加工成型的木模板应按规格堆放稳固防止倾倒伤人。 12上下传递模板及支撑材料等应有可靠的立脚点,上方与下方的工作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面。用绳索捆扎吊运模板支撑材料时,应检查绳索与绳扣的强度以免断绳坠物伤人。 13墩台支拆模时,模板与坑壁之间应有不小于1m的作业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