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本土性与国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建筑的特点
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的100多年间,中国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而新内容、旧形式和中外建筑形式能否结合、怎样结合,一直是近代建筑风格变化的主线。寻求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道路,一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
20世纪的中国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的陈规。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与同时输入的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相一致。20世纪中国建筑艺术包含两类内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纪念性比较强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以特定的形式表现某些特定的精神内涵,如银行、海关常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性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国粹的精神。二是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同时也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则更多地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80年代以后又兴起追求乡土风味的形式。
20世纪城市功能的急剧变化,给传统的环境艺术以根本的影响,原有的群体序列艺术和环境尺度远不能适应新的功能。首先,不同城市和不同街区对于开放性、公共性有不同的要求,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群体环境。如北京的使馆区,青岛、大连、哈尔滨的行政区,上海、天津、广州的金融商业区和高级住宅区,南京、长春的政权机关区以及各大城市的新兴商业街区等等。其次,随着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输入,也引进了城市和街区群体构图艺术,使得一些城市和街区出现了新的风格。开始是德国式、俄国式、英国式、日本式等等新小区建设,其后就扩大为整个城市自觉的整体经营。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新的规划,大多注意到新的环境艺术构图和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尤其以1929至1930年上海、南京的规划和1939年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的规划最为典型。50至6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起,表现城市个性的群体环境艺术手法开始成熟。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广州北部新区的开发,都是突出的例证。80年代以后,新兴市镇建设更注重群体艺术的价值,深圳、珠海以及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卫星城和居住小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都很突出。
浅谈建筑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协调发展
胡志强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各种社会形态都在变革之中,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国际趋势的强烈影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产生了剧烈的冲撞,“中国问题”始终难于向现代性问题转。文章结合现状来讨论了建筑本土化与国际化二者的互动关系,并就中国建筑的创作方向作了一些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化;综合发展;中西二元化;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5)07-0093-02
建筑中所谓的本土化意味着建筑地域性格的凸现,建筑民族文化的表现以及建筑民族精神与风俗的体现,并且其根本之义在于满足人们丰富的且日趋多样化的建筑审美需求;而国际化意味着建筑材料的先进、建筑技术的高超、建筑设计思维的创新和建筑文化的融合。本土性建筑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相对稳定的概念,其延续和发展取决于建筑师对具体地方语境的理解,而无法仅仅依靠某种特定的建筑思潮和设计手法来维系。现代主义是新时代的建筑进化,是今天用新技术,新材料模仿传统建筑形式的时代,毕竟前进、革新是建筑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起,现代主义建筑即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使“国际式建筑”与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相结合,二是如何为现代主义建筑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体验,使之具备传统建筑的象征意义。
一、我国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
在新世纪之初,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全球化趋势在获得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加入WTO和上海开始申办世界博览会的驱动下变得日益明朗起来,学习外语和“与国际接轨”成为官方和民间认同的普遍社会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化”标准将和“本土化”进行较量与整合,中国都市的面貌将进一步被刷新。“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两个概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建筑的“国际化”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方面,作为新的建筑文化之一,“国际化”直至今日在中国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建筑工程师为主导,加上业主的喜好与市场追求时髦思想的配合,“国际化”曾在有限的空间(主要是大中城市)与时间范围内(15至20年)得到略具成就的实践,但未能超越“创新文化”的层面;而另外一方面“现代型建筑”作为“国际化”建筑理论支撑的一种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完全局限于部分建筑师的小圈子里,其实践与理论影响短暂而相对肤浅,并且社会公众以西方建筑技术、鼓励制度、城市生活方式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由抵触、仇视、逐渐转向崇尚、羡慕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显然,中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形象工程发展成为“国内竞争本土化、国际竞争国际化”,竞争激烈程度将日益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建筑业有必要换一种思路,在继续增强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积极尝试“走出去”的战略。
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协调发展
中国正经历着高速的发展,建设是“大跃进状态”,库哈斯描述中国的建筑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最少的报酬设计了最大的量”因此,我们不要一味追随,要主动去独立思考,观察,去改变这种现象,也就是说要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才是建筑现代化的建筑艺术。首先,协调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一)从建筑形式和风格来看待建筑现代化,人们往往是不假思索地把建筑的现代性等同于钢结构,玻璃幕墙,快速电梯之类的东西,仅仅注意了单纯物质的层面,这仅仅是本土化与国际化形成的表面,从根本上抹杀了建筑的艺术性。实现建筑现代化应该在建筑中从独特的地域条件、现代精神与风格、独特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引发独特的方法来解决。
(二)将建筑作品与价值观念相联系,我国建筑的现代化首先应加强提高建筑价值和观念的实践。用徐志摩的几句诗:“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其实建筑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有点和这相似:交会点的灿烂,不是源自彼此的融合,而是源自彼此不同的方向。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不断思考、交流,将每一个设计当作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