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农 业灌溉 ;分 类 ;地 下滴 灌:科 学 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7 2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 17 — 4 2 ( 0 1 0 — 3 4 2 6 4 0 3 2 1 )一 5 0 1 —
0引 言
方 向 以及 喷 洒的 时问 ,能 够避 免产 生地 面 径流 和深层 渗漏 损 失,
2 1 年 第0 期 0 1 5
吉 林 农 业
J LI AGRI I N CULTURE
NO . 5. 2 1 0 01
( 总第2 5 ) 5期
( u lt ey C muai tNO.5 ) v 2 5
浅谈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王 露 ,闽 瑞 ,张 亚 东, 张丰 丽
( 州大 学,河 南 郑州 4 பைடு நூலகம்0 ) 郑 500
分 配上 很 不均 匀 ,变 率 非常 大 。从 南方 到北 方 ,从 东边 到西 边 , 又 因重 力作 用 向下流 动 ,从 而使 作物 重 要根 系部位 充分 吸水 得到 0 0m 降 水量 不 断减 少 ,形 成 东南 部地 区潮 湿 多雨 ,水资 源丰 富 ,西 北 单位 面 积节 水增 产 的灌溉 方 式 。管道 埋深 一般采 用4  ̄ 5 c ,间 距一 般控制 在 1 0 10 m 内。每 条渗 水管道 的长度 ,所用 管径大 0 —5 c 以 部 干燥 少 雨 ,水 资源 短缺 的 格局 。就全 国范 围 而言 ,南 方水 多 , 水 资源 总 量 占全 国的8 % 1 。人 口占全 国 的5 . % 4 7 ,耕 地只 占全 国的 小 ,供水 水 头大 小等 ,要 根据 灌水 强度 要 求和 农 田坡 降而定 , 以 3 .% 5 9 :北 方 ( 含 内陆 区 )水 资源 总量 只 占全 国的 1 . % 不 4 4 ,耕地 能满 足 田块 首尾 渗水 均匀 为准 。 该方法 能 使土壤 湿 润均 匀 ,为农
年 的运行历 史 。
1灌 溉 历 程
农业 灌溉 经 历 了一个 由人工 灌溉 到机 械 自动 化灌溉 的过程 ,
由地 面灌 溉传 统 灌溉 技术 到 利用 水 资源 作 用于 作物 根部 节 水灌 溉 技 术 的过 程 。
1 1 传统 灌溉 技术 .
传 统 灌溉 技术 是指 水 从地 表面 进 入 田间 ,靠重 力作 用 与毛 细
管 作用 浸 润土 壤 的方 法 。 目前该 方法 在 全世 界普 遍 使用 ,占全世
界灌 溉 的9 % 0 以上 ,特别 是像 我 国这样还 处在 发展 中 的第三 世界 。
12 3 滴灌 滴 灌是利 用专 门的管 道系统和 设备将 低压水输送 到灌 ..
溉地 段 并缓 慢地 滴 到作物 根 部土 壤 中的 一种灌 溉方 式 。它使 作物
摘要 :我 国农 业灌 溉在 改革开放 以来得 到 了 飞速 的发展 ,文章介 绍 了4 农业 灌溉方 法,地 面灌 溉、喷 灌、地 下灌 溉和 地下 滴灌 , 种 但 是我 国仍是 一个 水资 源非常短 缺 的 国家,只有 走 节水型 的道路 才能保 障我 国粮 食安 全, 因此 我 国应 大力发展 农业 节水 灌溉技术 。
我 国 是一个 农 业大 国 , 自古 以农立 国 。改 革开 放 以来我 国工 并且 便于 实现 机械 化 、 自动化 ,节 省 大量劳 动 力 ,更 重要 的 是喷 业有 了突飞 猛 进 的发展 ,然而 不 论工 业 化如 何发 展 ,农业 发 展依 灌淋 洒到 农 作物 上可 以冲 掉植 物 茎叶 上的 灰尘 ,有利 于 植物 呼吸 旧是 我 国 的一个 重 点发 展对 象 。 随着 农村 人 口的不 断减 少、 城市 和 光合 作用 ,利于农 作物增 产 。
我 国处在 亚 热带 地 区 ,地形 非常 复杂 。东临 太平 洋 ,南靠 大 地 层下 面 ,使 灌溉 水作 用在 田间作物 根 部吸 水层 ,这 就形 成 了地 西 洋 ,又 受季 风 影 响 ,气候 多 变 ,并且 各地 降水量 在地 区 、 时程 下 灌溉 系统 。地 下 灌溉 主要 依靠 土壤 毛 管吸 渗作 用 向四周扩 散 ,
却 占全 国 的5 .% 8 3 ,人 口占全 国 的4 .% 3 2 。北 方 水资源 短缺 严 重 ,
这是 制约农 业发 展的 重要 因素之 一 。
作物 生长 创造 良好 的环 境 , 能减少 地面 蒸发 水量 ,保持 土壤疏 松 状 态 , 改善土 壤通 气和 养 分状 况 ,因此 能避 免地 表土 壤板 结 ,节 约 灌溉 用水 量 。但 是它 需要 埋 设很 密 的管道 ,工 程造 价 高,所 需 田间工 作量 大 ,在 我 国仍处 于 小面 积适 用阶 段 ,但 在 某些 发达 国 家 已经 普遍 采用 ,例如 该设 施在 美 国东 南滨海 平 原地 区 已有 十 余
主要 根 系分 布区 的土 壤含 水量 经 常保 持在 最优 状态 ,保 证土 壤一
水 分一 植 物 三者 的协 调关 系 。滴灌 是 目前最 先 进的 灌水技 术 ,具 有省 水 ,省 工 ,省地 ,省 肥 的特 点 ,并且 能控 制温 度和湿 度 ,保
持土 壤结 构 ,使农 作 物增产 增 收 。滴灌 在干 旱 缺水地 区 有 比较 广
化 的规模 不 断 扩大 ,发 展农 业 又 一次被 提 上议 程 ,而 农业 灌溉 又
是 发展 农业 的重要 基础 条件之 一 ,受到各 方 面的关注 。
122 地 下 灌溉 地 下灌 溉系统 是一套 复杂 的工程 ,首先要设计 灌 ..
溉 线路 ,再设 计管 道 ,最后 将 各个 管道 埋设 在所 设计 的灌 溉线路
然 而随 着 生产 力 的不 断提 升 ,人 口的急剧 增 长 ,该 灌溉 方式 有很
多弊 端 ,譬 如 消耗 大 量人 力物 力 ,特 别是 对 于水 资源 尤 为短缺 的
我 国 ,该方 式又 易 引起 土 壤板 结 ,所 以我 们应 该 寻求 节水 且利 用 率高 的灌 溉 技术 ,利 用 同样 的 水量 甚 至更 少 的水量 获 取更 多 的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