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
1前言
柴油机的微粒排放不同程度地危害人类和破坏
其生态环境,所以净化柴油机的微粒排放问题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介绍世界各国开发的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并分析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2柴油机微粒排放
柴油机排放物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0、IlC、NO:、微粒等,而微粒的成分主要包括碳烟颗粒(占30%)、可溶碳氢有机物(占35%)、硫及水(占35%).由于排放的微粒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吸
附有多环芳香烃、苯并花等)且微粒直径小(只有0.01一0.05林m)、重量轻,故能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易被人体吸人并沉积在肺胞中,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为此,世界各国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欧洲限制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有关法规列于下表.
由于喷人燃烧室的嫩料与空气混合不完全,高
温燃料及嫩气历经高温聚合及分解反应,产生了高分子量的HC,经过进一步的凝聚作用,产生了碳烟颗粒,虽大部分在随后的富氧区烧掉,但终究因混合不完全仍有约1%的碳烟颗粒没被烧掉,重的颗粒随即排出.可溶碳氢有机物来源于未燃的燃油和机油.碳氢有机物在冷凝过程中吸附在碳烟颗粒的表面,成为柴油机微粒排放的一部分.为了达到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减少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技术措施.
3柴油机微粒排放的主要净化措施
3.1机内净化措施
机内净化着眼于降低燃烧室内碳粒初始粒子的
形成、通过改进发动机结构或增加附加装置达到微粒净化的目的.
3.1.1燃烧系统的优化
燃烧过程对微粒产生的影响最大,也是研究的
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a.燃油喷射系统的优化与喷油有关的参数
主要有喷油量、喷油嘴端压力、喷油嘴结构和喷油提前角.喷油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嫩油的雾化和混合气的质量,最终影响微粒排放特性.例如,增加喷油嘴孔数、采用电控技术和提高喷射压力可以使燃油在燃烧室内更均匀地分布,减少燃油碰壁,将有利于减少微粒排放,但会引起N0,的增加;
b.嫩烧方式的改进为了减少微粒排放,日
本、美国都在研究预混合燃烧方式的柴油机,这样,可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尽量避免在高温缺氧情况下燃油裂解成碳粒的可能性;
c.进气旋流的优化在高压喷射的情况下采
用低涡流比有利于减少微粒排放.这是由于涡流比大,提高了进气速度,而降低充气效率.但在发动
机实际运行时,低转速时要求较高的进气旋流;而
高速时要求有较低的进气旋流.采用可变涡流进气
道技术可使运行中的涡流比在0.2一2.5之间变化,使发动机性能及微粒排放特性在整个范围内得到优化;
d.四气门技术采用四气门结构,使活塞上的
嫩烧凹坑和缸盖上的喷油嘴布置在燃烧室中央,改善了进气涡流和油雾分布,使燃烧状况明显优化,同时也改善了活塞和喷嘴的冷却条件,从而减少微粒排放:
e.采用陶瓷材料用陶瓷材料制成的燃烧
室、活塞顶和缸套可以提高嫩烧室的绝热效果.用
陶瓷材料制成气门摇臂等运动部件,可减少摩擦阻力、降低机油耗量,从而减少微粒排放.
3
.
1
.
2进气增压与空气冷却技术
进气增压与中冷可以增加进气量,这样姗料在
最大扭矩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氧,而避免达到临界空燃比。使用变截面增压器(vCT)并配合先进的控制系统,可有效地降低微粒排放量.
3,1.3降低机油消耗量
在柴油机排放的微粒中,未燃机油占很大比
重,所以必须降低机油消耗量.为此,须对活塞、
活塞环、缸套等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配合间隙的优化研究,特别是热变形条件下的研究,以达到降低机油消耗的目的.
3.1.4燃料的改进措施
a.降低含硫量在燃烧过程中,柴油中的硫约
有98%转化为S0。,其余的2%成为硫酸盐颗粒.
部分s0:被进一步氧化并与嫩烧过程中生成的HZO结合,形成HZSO.和硫酸盐(如C‘50‘等),增加了微粒的排放量.当嫩料中的S从0.12%下降到0.05
%时,微粒排放量将减少8%~10%,但进一步减
少S对微粒的排放量不再有影响.美国1993年10
月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所用的柴油,其硫含量不得高于0.05%,1996年已全部供应低硫柴
油.日本也于1997年全部供应低硫柴油;
b.降低燃油比重燃油比重直接影响非直喷
式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即微粒排放量随燃油比重的增加而增加:
c.燃油的乳化采用油包水型乳化燃油,这样
由于油中水的急剧汽化使油滴变得更加细小,有利于扩散然烧,可有效降低微粒排放.
3.2机外净化措施
机外净化即排气后处理,将柴油机排气引人专
门的后处理装置中,消除其中的部分微粒后再排人大气.主要的机外净化措施示于图1.
机外净化措施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微粒的过薄技
术,即用耐高温的过滤材料制成特定结构的过滤体,将排气中的微粒截留在过滤体内,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过滤体的材料和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a.通过特性好,排气阻力尽可能小;
b.抗热冲击性好,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c.热稳定性好,能承受很高的热负荷;
d.过滤效率高;
e
.
适应再生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过滤材料有壁流式蜂
窝陶瓷、泡沫陶瓷、陶瓷纤维等.
随着过滤体内微粒的不断积累,柴油机排气阻
力增加、背压升高.当背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将
导致柴油机功率和过滤效率下降.所以必须及时清
除过滤体内积存的微粒.
众所周知,当柴油机在最大负荷、转速的工况
下,气缸排气口的温度可达到500一600℃,此时
柴油机排气微粒开始迅速氧化、升温直至着火燃烧,以此减少微粒,从而达到过滤体的排气阻力和过滤效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过滤体的“再生”. 目前过滤体的再生方法主要是:“热再生”,即利
用全负荷再生、喷油助燃再生、电加热再生、电自加热再生、节流再生等,此外,也开发了如逆向喷气再生、振动再生等非加热再生方法,也就是利用外部热源使积存在过滤体内的微粒升温、自燃,以减少过滤体内的微粒.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