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高成长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1 高成长型企业的界定
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累、整合并促进资源增值进而追求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

企业成长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

由于“量”的方面更容易识别和衡量,所以人们主要用销售额增长、产品产量和种类增加、就业人数增加、机构扩大或者以股票价格表示的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增加等来衡量企业成长。

其中,使用销售额增长衡量企业成长最为普遍。

美国公司杂志(Inc)自1982年起每年推出美国成长最快的500家私营企业排序,以企业5年间销售收入总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企业成长的基本指标,评选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

我国《当代经理人》杂志也推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以3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判定标准,同时参考其它相关财务数据。

但是,高成长的增长率界定目前尚未有定论,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成长本身的复杂性。

Flamholtz(1998)在与企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标志企5个不同增长类型的5种增长速度:年增长率低于15%为正常增长,15%-25%为快速增长,25%-50%为特快增长,50%-100%为超增长,100%以上为高速增长。

高成长型企业具有十大共同特质:
(l)所处的行业是朝阳行业或新兴行业。

这是高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其快速成长的充分条件。

(2)产权的多元化。

产权的分散能有效防止一股独大的现象,避免大股东对企业的过大影响而使企业的发展出现扭曲。

(3)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这是企业在高成长过程中的系统制度保证。

(4)主营业务的非多元化与专业化。

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是高成长的秘诀之一。

(5)卓越的企业战略和战略实施能力。

这可以保障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防止企业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

(6)卓越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7)有完整的创新体制和强大的创新开发能力。

创新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源泉,企业不会因为此消彼长而丧失生命力。

(8)多渠道的融资和再融资能力,这为企业的高成长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9)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及员工对文化的高度认同。

企业文化的建设最易让企业忽视,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高成长的秘诀之一。

(10)拥有杰出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

2 技术创新路径研究综述
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顾客满意的产品过程;技术创新过程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加工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是关键资源成长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是企业提高技术产品附加价值和增强竞争优势的过程。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竞争力最终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而且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合理定位,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路径。

2.1 国外技术创新路径相关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学者Uttorback和Abernathy构建的A一U模型。

他们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又可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即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

该模型构成了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路径与产业演化过程的分析框架。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的最初研究也是在A一U模型基础进行的,大多数学者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不同,是一个反向的A一U过程,即是一个从工艺创新到产品创新、从生产能力到创新能力演化的过程。

LinsuKim(1997)根据对韩国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三段式技术追赶跨越的模式,拓展了A一U模型。

他的研究表明:对于某一具体产业来说,后起国早期一般是从发达国家获取成熟的技术,由于缺乏深度生产运作的能力,这一阶段多是进行组装生产,生产出与先进国家标准无明显差异的产品;当产业界经过消化吸收后,本国企业可以从模仿性分解研究来开发相关产品,而无需国外技术的直接转让;在对一般生产技术进行较为成功的消化和吸收后,如果政府强调增加出口,加上本国科技与工程管理人员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对技术改进成为现实。

KeunLee等(2001)则进一步指出,后起国三段式技术发展路径不仅发生在
特定成熟技术的传播过程中,也发生在发达国家技术的转移与流动阶段。

后起国中那些已成功地获得、消化和吸收了引进的成熟技术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发达国家尚处于转移阶段的较高技术来重复这一过程,如果获得成功,就会最终积累本国的技术能力,在流动阶段就总结出新兴的技术,向发达国家的企业提出挑战。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学者或战略管理学者更多地开始关注在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行为及累积学识的机制上,有的也仅仅是概念性的应用而己。

与此不同的是,哈佛商学院多曼西·伦纳德·巴顿教授在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做出了推进。

她从知识管理人手,阐明了发达国家以技术作为核心能力的企业的能力与其日常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构建或是破坏核心技术能力的四种具体行为:(1)克服认知障碍,集成式解决问题;(2)用新的技术方法和工具;(3)尝试与模型化;(4)从外界的知识源和市场中获取技术。

2.2 国内技术创新路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一些观点:
许庆瑞(2000)所研究的“路径”是指达到战略目标所拥有的不同的战略方案和未来机会的吸引力之间的通道,技术路径取决于企业积累的优势能力和出现的可能性机会。

丁响(2001)则认为要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地位相适应的,我国的技术创新路径应该是自我创新和模仿创新结合,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创新路径。

而在技术创新的具体过程中,好的技术创新路径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与之相适应,因此构建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技术创新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张蕊(2002)认为技术创新路径一般有两种即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

为了避免陷入“落后一引进一再落后一再引进”的模仿创新陷阱,应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模仿、消化和吸收,尽早实现应用型和成本节约型的模仿创新。

而目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最终日标,通过渐进地消化、吸收,逼进乃至获取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争取早日实现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的自然转移。

朱华桂、吴林海(2003)认为技术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从市场定位与创新模式两个视角考察技术创新路径,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合作研发是技术创新的三种现实路径模式。

付亚玲(2005)分析了在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模式下知识螺旋的特点,并以知识螺旋和技术知识成熟度为两个维度构建了技术知识定位矩阵,然后在矩阵中比较了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的知识分布图的区别,并分别分析了技术创新路径组合的四种模式:高层次混合创新、高层次二次创新、自主混合创新、自主二次创新。

刘文勇(2006)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出发,认为技术落后是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模式发展所而临的关键障碍。

对于中国而言,我国的技术创新路径应该是走一条动态的“引进一模仿一学习一再创新一提高R&D能力一自主创新”之路是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对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的能动作用。

汪建成等(2007)分析了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集成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之后指出,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高起点、滚动引进技术,引进时注重产品选型,引进技术重点在于后期学习培训和消化吸收,坚持中方主导,利用中国市场与跨国公司间的竞争,与跨国公司进行反复博弈,坚持以项目为平台,针对合同进行联合设计,提高中方人员技术研发能力等是主要的成功因素。

国内外学者重点从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探讨了技术范式对技术路径方向、内容的规定性,强调了创新活动自身技术的强选择性,而较少涉及企业特征、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选择机制的其它方面。

仅仅依据技术路径原理,往往忽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技术的同时也被锁定在了由发达国家引领的技术轨道上,导致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技术标准都受制于外国企业,大量的技术引进也导致对原有技术的抛弃,使原有的创新能力不断减弱。

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开始从自主创新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路径问题,但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分析创新传导机制某一或某几个环节对创新效果的独立影响,缺乏对企业持续创新路径的深层次动态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本文将对于企业如何结合自身技术特征,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开展创新并形成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成长企业百强 [J].当代经理人,2009(1):97-98.
[2]单宝.解读高成长企业[J].经济管理,2006(09):40-44.
[3]王中亮.高成长企业的形成条件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6(7):44-49.
[4]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段小华,鲁若愚.技术创新路径的概念与类型[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1(4):38-40.
[7]文丰,王玉.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及传导机理[J].经济管理,2006(07):39-44.
[8]罗公利,高冠军.我国石化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4):36-41.
[9]高冠军.我国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0]袁立波.高成长型企业具有十大共同特质[J].证券时报,2004.
[1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2]丁响.南北贸易、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01(4):31-34.
[13]张蕊.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J].天府新论,2002(2):18-22.
[14]朱华桂,吴林海.定位与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4-108.
[15]付亚玲.技术知识定位矩阵在技术创新路径组合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5(6):61-67.
[16]刘文勇.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优化与升级[J].当代财经,2000(5):80-83.
[17]汪建成.毛蕴诗,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管理,2007(5):8-11.
[18]陆东辉.动态复杂环境下高成长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持久竞争优势探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9]陈莎莎.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0]Eric G.Flamholtz,Yvonne Randle.企业成长之痛—创业型公司如何走成成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1]James Utterback,William J.Abernathy.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J].Omega,1975(3):63-69.
[22]G.Dosi.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Research policy,1982(7):40-47.
[23]Linsu Kim,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In
Catching- up at Hyundai Motor [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06-521.
[24]Keun Lee,Lim C .Technological regime,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2001(30):459-4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