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片《辛亥革命》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
论影片《辛亥革命》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
学生姓名刘彦志
班级、学号121111203
指导教师蔡淑华
2013 年 12 月
摘要:史诗巨作《辛亥革命》从台词设计艺术、蒙太奇运用艺术、对比衬托艺术、环境渲染艺术、细节刻画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塑形创造,使得影片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倍增。
关键词:《辛亥革命》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由全国政协办公厅支持拍摄,长影集团、上影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出品,投资过亿元的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史诗巨作《辛亥革命》于2011年在全国各地上映,引发了强烈的观众共鸣与社会反响。影片中对各色人物形象的塑造精彩纷呈,让我们见识了影视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多角度塑造的艺术手法。
“艺术”一词在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二个义项为“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1]而本片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可谓苦心孤诣,虽没有开辟性地第一次使用某些艺术手法,但对已有的影视文学艺术手法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巧用活用了多种艺术方式来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台词设计艺术、蒙太奇运用艺术、对比衬托艺术、环境渲染艺术、细节刻画艺术。
一、台词设计艺术
台词原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但电影与戏剧的关系密切,“或许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向戏剧与电影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影与戏剧处在混杂、连体的状态中电影观念中风靡一时的所谓影戏观,或可表明两者之间那种不可分离的关系。”[2]后来伴随着影戏观的深入发展,台词的概念也就广泛的应用到影视文学作品中。
辛亥革命的台词出自编剧王兴东、陈宝光之手,其台词设计延续了两位编剧的一贯风格。为了使台词能为不同层次的观众所了解,不因台词的晦涩而削弱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影片的编剧煞费苦心。在尽可能贴近那个时代、那个人物、那种境遇的前提下,影片将台词尽可能地多借用历史上的白话文原文或者适当改编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一)秋瑾的不屈之词
在对悲剧人物的塑造上,台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请看影片一开始鉴湖女侠秋瑾的一段台词,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
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这一段台词的设计不可谓不精彩,在顽固派的屠刀前,她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豪气干云地解释革命在自己心中的含义——“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是何其宝贵的,而能让眼前的这个弱女子视死如归的唯有她心中那对革命的忠诚与信仰。这段台词将秋瑾对中国革命的热忱和希冀淋漓尽致地刻画展现出来。再看秋瑾与行刑官极短的对白,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了。‛
‚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其子其子”,这是秋瑾博爱精神的体现。舍小家而为大家,古往今来,能有几人?秋瑾的回答,寥寥数语,却又大义凛然,令人由衷的钦佩。
(二)林觉民的大义之词
再看剧中另外一位重要的悲剧人物林觉民。我们对林觉民的熟知应该大多源自初中那篇流传千古的《与妻书》,但影片却并未将这篇《与妻书》作为刻画林觉民的主要手段。还是台词的设计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铁骨铮铮,有血有肉的好男儿。试看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与审讯他的湖广总督张鸣岐的一段对话,
‚张鸣歧,你为什么躲在暗处?你怕什么?‚
‚我怕什么。‛
‚你怕我年轻,我选择了死,可是我依然年轻。你虽然苟活,可你已经老了。你读过《天演论》吗?物竞天择。你有没有想过,当今世界列强,有哪个国家不是因为革命才得以强盛的?中国岂能不思革命?‛
‚国家大事,不是你们这些人……‛
‚孙文先生说过,中国积弱,在今天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王室宗亲,贵族官吏,因循守旧,粉饰虚张。而老百姓呢?个个都是苟且偷生,蒙昧无知,堂堂
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
‚年轻人,朝廷也不容易啊……‛
‚朝廷?朝廷把香港割给了英国,把台湾割给了日本。这是朝廷该干的事?!这样的朝廷留有何用?‛
‚我审你,今天倒变成你审我了……
‚因为你对我无从审起。‛
‚林觉民,本官有意对你法外施恩……‛
‚不必了,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
‚可你这么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面对眼前这位封疆大吏的审讯,林觉民依旧铁骨铮铮,他讥笑像张鸣岐这样的“国之栋梁”,他鞭笞着腐朽清政府,他期盼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尤其是最
后一句,‚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力拔山兮气盖世,不求生但求死,这难
道是寻常人所能做到的?这段台词的设计让人感慨林觉民气概的同时,又不禁有泣下沾襟,司马青衫之感。
(三)孙中山的深情之词
此外,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几段演讲的设计也令人拍案叫绝。其中在美国旧金山募捐集会上对华侨华人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
‚诸君,今日的募捐,原本为的是在广州的起义。然而就在刚才,我得到消息,广州的枪声停了,起义失败了。电文上说,起义失败,骨干尽皆牺牲。诸君没有见过他们,这些死去的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合一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
……
‚在场诸位,大多是我华侨同胞,你们心里最清楚,咱们这张与生俱来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