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养生保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与养生保健
作者:邹嘉玉
来源:《老友》2008年第06期
太极拳集武术与保健为一体,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学说。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经络和精气神学说,是太极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练习太极拳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不仅为国人所崇尚,并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的认同。
从健身养生的角度来看,太极拳是一种老少咸宜的运动。太极拳动作松、柔、圆、活,以锻炼柔劲为主,是一种柔性功夫,适合于体力强弱不一者习练,运动时体能消耗小,呼吸平和,完全符合“长欲小劳”的要求,可达到“形劳而不倦”的锻炼的目的,不失为一套科学的养生之术。从医学角度看,太极拳对机体的锻炼作用有如下几方面:
1、提高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习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并要求上下相随、内外合
一、完整一气、前后连贯、绵绵不断,而使周身上下高度协调配合。这样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促进神经反应过程中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可以加强大脑的调节功能。
2、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由于神经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必然带动人体免疫器官与细胞的激活和提高,使其发挥较好的抗病及抗衰老的功能,进而达到却病康体的效果。
3、保持心、脑血管的健康,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为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为螺旋式的圆圈运动,在多方向、大幅度、缠绕绞转的运动过程中,能利关节、调百脉,使血管和淋巴液管得到合理充分的舒张,保持其弹性并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可达到益气活血,防止血脉瘀滞的症状发生。同时,由于行拳走架时,身体的各肌肉组织、关节在不断地运动,故可使心脏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气化与还原等作用加强。这样,就增强了心肌的供血供养,进而达到防止各种心脏疾病及动脉硬化,提高心脑血管的健康水平。
4、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与延缓衰老。练习太极拳对呼吸的要求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升吸降呼。而这种呼吸的方式是腹式呼吸,有利于提高胸廓及膈肌运动的活动度,增强肺组织的弹性,从而增强肺活量(通气功能),使氧气及时进入体内,废气(二氧化碳)充分地排出体外,促进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活动,提高健康水平。由于“气”是人体的重要生成物质,正如中医学所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景岳全书》);“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
5、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练习太极拳要求嘴唇轻闭、舌顶上颚,这有利于口腔唾液的分泌,帮助饮食的消化吸收;同时还要求“虚领顶功”、“气沉丹田”,由于气沉丹田的运动要求,使得膈肌在吸气时下降,呼气时上升,增加了腹腔、膈肌的活动幅度,起到了对消化器官的按
摩作用。从而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饮食的消化吸收。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防治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
毫无疑问,太极拳是一门养生保健的好功夫。但是,坚持太极拳运动必须注意如下几方面: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习拳若盲目急躁,一日热三日寒,则于事无补,反而成害。若以浓厚兴趣,良好心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将提高健康水平。
2、运动适量,避免疲劳。运动量取决于练拳时间、趟数、速度、架子高低等。一般以练拳后微微出汗而无疲劳和周身酸楚感为好。而且习练一段时间后,自觉精神、食欲有增,则为适度,反之过度则为害。尤其老年、体弱多病者,不可盲目急躁,一味追求观赏性,而架子过低,幅度过大,导致损伤骨骼、拉伤肌肉韧带,甚至损伤腰椎及膝关节而遗下伤病。中老年人行拳架子的高低必须适度和量力而行。
3、锻炼时间,因人制宜。锻炼时间从大多数人的实践来看,一般以晨练较好,冬季则尽量待日出,以避免受冻,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总之,从实践出发,视个人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必千篇一律。
4、环境选择,注重清静。锻炼地点应是空气新鲜、环境清静之所,若是绿化地带且阳光充足则为理想之境。避免嘈杂干扰,尤其是初学者,以免分散精力。同时,若有情趣相投者互为组合,则可营造一种锻炼氛围,并可相互促进,易于坚持不懈。至于雾天可否锻炼,则应视情况而定,若空气新鲜、无灰尘废气污染则无妨,反之则应避之。
责编/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