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农区与牧区留守妇女生活现状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农区与牧区留守妇女生活现状比较研究摘要:通过对甘肃的夏河和卓尼两县进行田野调查,用比较的方法探讨农牧区留守妇女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得出由于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原因,使同为藏民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藏族农牧区;留守妇女;生活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99-02
一、基本情况分析
甘肃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又称甘南,其中夏河、碌曲、玛曲为纯牧业县,卓尼等其他藏区为农业县或农牧混合县。

人口都相对较少,资源丰富,但气候相对寒冷,农作物一年一熟。

(一)人口学特征
2010年底,夏河县的人口为8.05万人,而妇女约有3.9万余人。

在妇联的联村联户走访中,140多人属于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大夏河两岸。

打工地主要集中在县城里的基础设施建筑工地上,也有去拉萨、青海、临夏和兰州的。

主要是卖酸奶、酥油、毛皮等,少数去修建铁路。

卓尼县恰恰相反,外出务工的相对较多,男女都有。

据统计数据显示,卓尼县到2005年时,人口为101285人,根据访谈现实,70%以上的家庭都有外出务工的现象。

年轻人很少在家闲着,都出去打工,很多都是夫妻双方外出,这样就影响了留守妇女的比例。

务工的地点主要是在内蒙古、新疆等,兰州也有一部分,去西藏的
反而很少。

主要是在工地上打工,从事其他行业的较少。

(二)负担及地位对比
“妇女家庭地位是指女性在家庭中拥有与控制家庭资源的能力和享有的各种权力与威望。

它相对妇女社会地位而言是一个微观层面概念范畴。

”[1]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妇女地位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在家中掌握的权力来决定的,通俗地说就是谁说了算。

在调查中,两个县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多数老人在时老人说了算,老人不在时夫妻共同协商。

这样看来女性的地位在提高,在家中有一定的话语权。

在夏河和卓尼的留守妇女的负担有所不同。

夏河县的妻子在家做饭、背水、捡牛粪、打酥油、挤奶、喂养小孩、照顾老人等。

在丈夫外出后,妻子还担起放牧的任务,以及处理家中大小事务的职责。

这给妇女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既不能放弃作为妻子所属的“内”角色,又必须承担原先丈夫部分所属的“外”角色。

在卓尼县有田地的主要是本地人,也就是世世代代在此生存的,而其他的家庭没有土地,或者把土地租给别人,妇女就只照顾孩子和老人,做些家务活即可,生活负担相对较轻。

即使有土地要耕种的,在农忙时丈夫会回到家中帮助妻子一起劳动,过了农忙再回到工地上。

总体上说这里的妇女负担较轻,生活状况较好。

总体说来,夏河县和卓尼县的妇女地位有着明显的差异,负担也不尽相同。

(三)娱乐及宗教信仰情况
夏河县留守妇女的娱乐活动是拉家常。

只要妇女可以参加的宗教活动,她们一定会去参加,每天她们都去寺院转古拉(转经筒),这是她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卓尼县的留守妇女看电视是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再者就是去找人聊聊天。

她们很少去当地的寺院——禅定寺,除非有特殊的事情求助寺院。

一位当地学者说“这边有合作医疗,可以省下很多钱。

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有什么事去寺院。

不吉祥的事情去寺院算算。

现在较少,医学管不了了才去看。


随机采访1的妻子说:“我们还有新社会的脑子呢,不像以前。

即使有事情,到寺院让喇嘛看得少,那边太麻烦。

喇嘛算的也麻烦。


由此看出,夏河县的藏民们对藏传佛教很虔诚,但是在卓尼藏民心中藏传佛教已经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也很少去寺院。

夏河县的留守妇女的娱乐活动较少,主要与宗教有关。

而卓尼县的留守妇女的娱乐活动较多,懂汉语,生活圈较广。

(四)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
研究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网络不可绕过。

夏河县妇联一位人员说:“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很和睦。

离婚的不多,可能受宗教影响,除非是丈夫在外面有孩子了,没法过才离婚。

如果家中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帮忙,不必找政府等机关,也没有人去欺负她们。


卓尼县一位学者讲:“留守妇女遇到困难向邻居亲戚求助。

孩子要是不听话了,妇女就打电话给丈夫,让丈夫批评下。

如果夫妻吵架了,一般找亲戚,找家族的长辈,最多的还是找孩子的舅舅,特别严重的才找村委会。


卓尼县留守妇女这样说:“他出去我不担心他找别的女人,只是担心他的安全,老板有没有克扣工资等。


在访谈中,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比较和睦,家庭关系也可以,而那些婚外恋等较少,只是个别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思想比较保守。

在家庭关系方面,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看家庭教育情况,而婆媳关系也各不相同。

留守妇女在丈夫外出之后遇到困难大多数找邻居帮助,也有找亲戚的,除非大事才找村委会。

(五)内心世界
留守妇女的内心世界主要指作为留守妇女,她们遇到困难或受委屈时,怎样进行发泄,以及她们的真实想法等。

笔者发现丈夫外出对留守妇女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夏河县的一位留守妇女说:“男人就是家里的主心骨,不在家时,我的心空荡荡的,有了委屈也没人说,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扛着,哎!”
卓尼县的一位留守妇女这样说:“我在家里主要是担心他的安全问题,我不担心他在外面找女人。

有时候觉得心烦,没地方发泄。

他刚走的时候,觉得特别不适应,经常会哭,现在好多了,已经习惯了。


“在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在家庭经济和农业生产方面承
担了沉重的劳动负担且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也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压力。

夫妻相隔两地,对于留守妇女其他方面的心理感受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2]从调查的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看在夏河和卓尼的情况差不多,主要还是生理压力带来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是哭泣,孤独和压抑。

二、两县留守妇女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生产方式的区别是造成两县藏族留守妇女差异的主要原因。

夏河县是甘南州的纯牧区,宗教氛围浓厚,放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人们的思想观念较农区相对落后,人们还是希望留在自己家中,不愿去打工。

游牧经济的这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使得人们不愿外出务工。

即使外出了,留守妇女还是干那些较为繁重的劳动。

不仅要放牛羊,还要照顾老人孩子等一系列的劳动。

卓尼县是农牧混合区,汉化比较严重。

这几年由于城镇的扩建使得周边的农田大量被占用,很多人家没有了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外出务工成为一种趋势。

思想相对开放,不需要干超负荷的体力活,她们心理负担少。

妇女的地位与日俱增,很多家庭妇女说了算,有独立的个性。

(二)思想观念的迥异
思想观念的差异不仅仅是影响藏族农区和牧区留守妇女存在差别的原因,还是藏区很少外出务工的原因。

在采访夏河妇联的相关人员时,她认为:
“我们县的留守妇女少,外出打工的更少,主要是观念比较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不会汉语,更没技术。

我们动员了很多次,都不愿意出去打工。


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观念对于劳动力输出阻碍较大,对留守妇女的地位和生活也有影响。

夏河县的妇女们认为丈夫就是天,即使丈夫在家无事可做,游手好闲,也比不在家好。

即使受了气、挨了打也只是一味地忍受。

而卓尼地区留守妇女的思想较进步。

她们不再一味地委曲求全,而是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甚至自己也外出务工。

这种思想观念使得对于宗教不再那么信任,没有事情也不会去想到寺院,这也造成了两县的留守妇女之间的差异。

(三)务工能力的差异
务工能力主要是指,对外出务工所需要的语言、技术、知识等的掌握,这些能力有利于务工人员进入务工地,更好地进行工作。

夏河县妇联一位工作人员讲道:“在教育方面,主要是通过扫盲班来对妇女培训,教授汉语。

这些留守妇女懂本地的汉语方言,但是不会说。

县上有汉族学校也有藏族学校。

很多藏族的父母选择了汉族学校,希望孩子学些汉语,以后好找工作。

汉语学校主要集中在县城,而在牧区还是很少。


夏河县的人们懂汉语的少,一些人能够听懂但是不会表达,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的能力。

而在卓尼县,人们都会说汉语,这样她们出去打工完全掌握了沟通语言的能力,外出务工的人员多。

留守妇女在家中通过电视等大众媒体,对外界进行了解,也可
以作为娱乐方式,这对留守妇女生活现状也是一个改善。

对于技术的掌握可以为外出务工增添筹码,夏河县的调查中留守妇女谈到自己的丈夫没有掌握什么技术,只能出去干体力活,而卓尼地区的一些留守妇女的家庭中丈夫懂得一些技术,在工地可以干比较轻的活,而且收入较高。

这就使得他们的妻子可以减少对其担心,减轻了留守妇女的心理负担。

三、小结
在经过数月的田野调查后,笔者认为藏族农牧区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都长期存在,并且影响到了留守妇女生活的状况,所以不能像有些文章提到的那样一概而论。

夏河县为代表的藏族牧区留守妇女和以卓尼县为代表的藏族农区留守妇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样也有些相同的因素,这些相同的因素是留守妇女们的共性,而差异是个性。

在研究留守妇女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外出务工已然成为不可抵挡的浪潮,而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原因,留守妇女这个群体也将长期存在。

在中国其他农村地区留守妇女的研究成果卓著,但是对于藏族地区的留守问题的研究较少。

主要原因还是藏族地区的留守情况相对较少,但笔者认为藏区留守是必然的一个趋势。

在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草定蓄等保护环境政策出台后,越来越多的牧民将减少放牧的面积和牲畜量,而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减少耕地面积,这样必然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这批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中去,成为外出务工人员,可称为“农民工”或“牧民工”。

他们的妻子因
为家中要照顾老人孩子及剩余的土地等,不得不留守,成为留守妇女。

在丈夫外出后,妇女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产生了一些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这部分群体,并且能够区分对待农区和牧区的留守妇女,找出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7.
[2]叶敬忠,吴慧芳.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2.
(责任编辑:陈雅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