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功法演练及治疗作用

八段锦功法演练及治疗作用
八段锦功法演练及治疗作用

八段锦功法演练及治疗作用

八段锦是调身为主的功法,练习中侧重肢体运动与呼吸相配合。据说在隋唐时期就有此名,但该功法大多认为是在南宋初年创编,文字记载见于宋代洪迈的《夷坚志》,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称上等的丝织品为“锦”。八段锦的名称是将该功法的八节动作比喻为上等的丝织品,以显其珍贵,称颂其精炼完美的编排和良好的祛病保健作用。该功法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调理脏腑,且其运动量恰到好处,既达到了健身效果,又不感到疲劳。现代研究认为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调节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内脏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可激发各系统的功能,纠正机体异常的反应,对许多疾病都有医疗康复作用。

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自清朝开始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动作繁难;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动作简易。以后为了便于诵记又编成歌诀,经过不断的修改至清光绪初期逐渐定型为七言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一、功法

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松静自然,凝神调息,舌抵上颚,气沉丹田,鼻吸口呼,两手由小腹向前伸臂,手心向下向外划弧,順勢转手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随吸气,缓缓曲肘沿任脉上拖,当两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翻掌上拖于头顶,双臂伸直,仰头目视手背,稍停片刻;随呼气,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复如起势。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复6~8次。

操作提示:两手上托时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当两臂沿任脉上托至与肩相平时不要耸肩,手臂至头顶上方时稍用力上托,使三焦得以牵拉。

该势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使手臂、颈、肩背、腰等部位的肌肉、骨骼、韧带得到调理,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手臂上举时配合吸气,可增大膈肌、肋间肌的运动,加大呼吸深度,使更多的富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大脑清醒,解除疲劳。此外,该式采用逆腹式呼吸法,腹壁的起伏对腹腔的内脏起到充分的按摩作用,促进腹腔、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

2.左右开弓似射雕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橫跨一步,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两膝做內扣劲,两足作下蹬劲,臀髋呈下坐劲,如骑马背上,两手空握拳,屈肘放于两侧髖部,距髖约一拳许;随吸气,两手向前抬起平胸,左臂弯曲为弓手,向左拉至极点,开弓如满月,同时,右手向右伸出为“箭手”,手指作剑诀,順势转头向右,通过剑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伺机待发,稍停片刻;随呼气将两腿伸直,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于胸前,再向上向两侧划弧缓缓下落两髋外侧,同时收回左腿,还原为站式;再换右足向右橫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操作提示:两臂自体侧抬起平胸时身体易出现前后晃动和耸肩,纠正方法是两足抓地,气沉丹田,沉肩坠肘。

练习此势重点是在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左右旋转运动,可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头部的血液循环。并同时对心肺进行有节律的按摩,从而增强心肺的功能。再加上伸臂、扩胸、转颈,使肩臂、颈部和胸肋部的肌肉、骨骼、韧带得到锻炼和加强。

3.调理脾胃需单举

松静站立同前,两臂下垂,掌心下按,手指向前,成下按式站桩,两手同时向前向內划弧,顺势翻掌向上,指尖相对,在小腹前如提抱式站桩,随吸气,翻掌,掌心向下,左手自左前方缓缓上举,手心上拖,指尖同右,至头上左方将臂伸直,同时右手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下两手作争力劲;稍停片刻,随呼气,左手自左上方缓缓下落,右手順势向上,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如起勢,如此左右交换,反复作6~8次。

操作提示:两臂上下争力时易出现上下用力不均,躯干倾斜等现象,所以操作时尽量用力均匀,保持立身中正。

这一势主要作用在中焦,由于两臂交替上举下按,上下对拔争力,使两侧的肌肉和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引,促进胃肠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五劳七伤往后瞧

松静站立同前,先将左手劳宮穴贴在小腹下丹田处,右手贴左手背上,配合順腹式呼吸,吸气使小腹充滿;随呼气,转头向左肩背后望去,想像內视左足心涌泉穴,以意領气至左足心;稍停片刻,再吸气,同时将头转向正面,以意领气,从足心经大腿后面上升到尾闾,再到命门穴;随呼气,再转头向右肩背后望去,如此交替6~8次。

操作提示:头向左右转动时幅度要一致,与肩齐平,避免脊柱跟着转动。

此势能使整个脊柱、两大腿,乃至全身均得到运动,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疲劳,从而使脏腑气血得以调整,可用于防治高血压、颈椎病、眼病。

5.摇头摆尾去心火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橫开一步成马步,两手反按膝上部,手指向內,臂肘作外撑劲;呼气,以意領气由下丹田至足心;吸气,同时腰为轴,将躯干摇转至左前方,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作撑劲,目视右足尖,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腰摆;稍停片刻即呼气,如此左右腰摆6~8次。

操作提示:此势操作时易出现躬腰低头太过,转身角度太过或不及。纠正方法为转动角度头与左右足尖垂直为度,屈膝左右转动幅度一直,大约90o,腰部要伸展。

练习此式势强调入静放松,以解除紧张。该势结合呼气时以意引气由下丹田至足心,并意守涌泉,可引气血下行,以泻心火,使头脑清醒。同时运动腰、颈部的关节,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经气的运行,可用于防治颈椎、腰椎疾病,以及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症。

6.两手攀足固肾腰

松静站立同前,两腿绷直,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拖肾俞穴;先吸气,

同时上深后仰;然后呼气,同时上体前俯,两手顺势沿膀胱经下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意守涌泉穴;稍停后,随吸气,缓缓直腰,手提至腰两侧叉腰,以意引气至腰,意守命门穴,如此反复6~8次。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身体后仰太过,弯腰屈膝现象。纠正方法身体后仰以保持平衡稳固为度,上体前俯时两膝要伸直,向下弯腰的力度可量力而行。

此势的动作重点在腰部,腰为肾之府,长期运动腰部可起到和带脉,通任督的作用。具有强肾、醒脑、明目的功效。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者,操作时头不宜过低。

7.攢拳怒目增气力

松静站立如前,吸气左足橫出变马步,兩手提至腰間半握拳,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随呼气,将左拳向左前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过左拳瞪虎是目视远方,右拳同时向后拉,使左右臂争力;稍停片刻,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虛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回左足还原为站式。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耸肩、塌腰、闭目等现象。纠正方法松腰沉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脊柱正直,怒目圆睁。

该势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能增强肺气,增加肌力,具有强筋健骨之功。

8.背后七颠百病消

松静站立如前,膝直足开,兩臂自然下垂,肘臂稍外作撑,意守丹田,随吸气,平掌下按,足跟上提,同时,意念头向上虛顶,气贴于背,随呼气,足跟下落著地,手掌下垂,全身放松如此反复6~8次。

操作提示:足跟提起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十个脚趾稍分开着地。百会上顶,两手下按,使脊柱尽量得以拔伸。患有脊柱病变者足跟下落要轻,不可用力过重。

功中两脚跟有节律的弹性起落,通过震动,使椎骨之间各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并使浊气自涌泉排出。同时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防治椎体病变。

二、应用

站式八段锦可强身健体,舒筋活络,对病患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治。如肝郁气滞,表现为胸闷、急躁易怒,两胁胀痛,头晕耳鸣等,当疏肝理气,可选练一、二势经常练习。脾虚气滞,表现为脘腹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应健脾理气,可用二、三势。心肾不交,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当交通心肾,补肾清心,用五、六势。清阳不升可用四、七势;肝阳上亢可用四、八势。心脑血管病者,选练前四节为宜;呼吸系统疾病者,多练一、二、三、七式;消化系统疾病多练三、五式;颈腰椎病者多练四、五、六式。无病之人作为防病保健可以全套锻炼.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谱 (1)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谱和功效 各位经发俱乐部会员朋友们,在太极拳班我们不仅学习太极拳,还涉及到其他健身功法,这就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现在,我们把八段锦的功效、练习要点、口诀和图谱发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锻炼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也请大家按照正确姿势,在业余时间勤加练习,更好地发挥这些健身功法的作用。 一、八段锦简介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它动作简单易行,健身功效确切显著,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锦,是指精美华贵的丝织品,这里表示整套练习柔和连绵,滑利流畅。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二、八段锦歌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 响。八段锦的歌诀为: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八段锦图谱及功效 1、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 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2、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预备式 简易口诀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动作解说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十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 抱球时大拇指往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 沉肩垂肘,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简易口诀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动作解说 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颏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通正。 易犯错误 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 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颏先向上注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功法作用 根据中医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这一式动作,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简易口诀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动作解说 ●第一个动作: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 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第三个动作: 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 第一节:功法源流 八段锦,代代传,功法成于宋朝前,南宋李氏起居郎,夜半时起坐着练。群众喜练立八段,明清时期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挖掘整理谱新篇。 第二节:功法特点 轻松柔和体舒展,缓慢圆活气连贯,放松肌肉和脏器,紧在两个动作间。松紧结合得适度,轻灵活泼动静兼,神与形合气寓中,神为形主意在先。 第三节:练习要领 松静自然排杂念,准确灵活和规范,练中有养养中练,循序渐进不间断。

第四节:动作说明 一、手型、步型 (一)基本手型 1、握固: 拇指抵掐无名根,其余四指拢掌心。 2、掌: 自然掌:五指微屈自然伸,掌心微含稍开分。八字掌:八字掌,立手腕,拇指食指直角边,其余三指要屈收,一二指节向里弯。 3、爪: 五指并拢屈成爪,拇指一节弯就好, 其余四指一二节,屈指内扣紧拢靠。 (二)基本步型(马步): 开步站立左脚分,上身正直腿半蹲, 如同骑在马背上,尾闾内扣前裹臀。

二、动作分解 预备势: 身体中正并步站,两臂下垂目视前,重心移到右腿上,先提左跟再脚尖,左脚落地先脚尖,平行开立同肩宽,两掌侧摆臂内旋,屈膝外旋抱腹前。 预备势动作要点: 下颚微收头上领,双唇轻闭舌上顶,沉肩虚腋胸宽舒,收腹裹臀上身正。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指交叉胸前翻,两手上托眼上观,下颏内收臂贴耳,抻拉三焦防疾患。两掌下落划立圆,松腕舒指要沉肩,上体中正保垂直,松腰微屈要沉髋。 动作要点: 两掌上托胸舒展,对拉拔长是关键,两掌下落松腰髋,沉肩坠肘松手腕。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右)脚向左(右)开步站,两掌交叉于胸前,掌心向内左(右)在外,马步蹲裆弓拉满,八字掌神向左(右)看,右(左)掌成爪拉平肩,起身右(左)掌右(左)划弧,并步两掌抱腹前。 动作要领: 拉爪五指并,臂与肩膀平, 八字掌沉肩,屈腕掌心空。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两腿挺直穿左(右)掌,内旋外旋左(右)上方,掌心向上肘微屈,同时右(左)掌按髋旁。松腰沉髋重心降,两腿微屈落左(右)掌,屈肘外旋落腹前,右(左)掌上捧看前方。 动作要点: 掌根用力,舒胸展体, 上撑下按,拔长腰脊。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

一、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 古八段锦 [1] 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

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编辑本段二、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 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 点及练习要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收集整理)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练功群众喜爱。为了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规范性,更好地满足功法展示活动的要求,对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各式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做如下归纳,供广大习练者参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 (一)动作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功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势正招圆。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每式中均体现了这一风格。如“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式,两手自胸前开弓至两侧,再由两侧弧形下落,动作以横平为起点,以半圆为路径,在方正中体现开弓时抻拉之力,回收时松柔之美。上述八段锦的功法特点是在动作进入熟练阶段后,自然而然进入的一种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的状态。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将在下文细述),先求动作方整,再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二)呼吸方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如“两手托天

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三)意念方面 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不同的习练阶段,其意念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要点和动作规格上,这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段,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的风格特点和呼吸的配合上,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肌肉感觉由紧到松;在功法熟练自如阶段,意念活动随呼吸、动作的协调而越来越自然,做到形与神和,意与气和。在松静、愉悦的心理条件下,在似守非守的意念活动中解除各种紧张状态,做到功法自然流畅,从容自如。 各式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预备势 动作要领:两臂侧起时掌心向后,在体侧45°时转掌心向前;合抱于腹前时立项竖脊,舒胸实腹,松腰敛臀,放松命门,中正安舒,如坐高凳。 易犯错误:两臂侧起时耸肩;抱球时掀肘,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八段锦动作口诀及要领

一、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二、八段锦功法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 xx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盘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xx百病消 三、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 治病)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 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xx似射雕作用:

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 调理脾胃 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 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 强身) 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 xx肾(去心火即强身) 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 xx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 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 练内气 背后xx百病消作用: 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四、《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xx呼吸守xx。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xx,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xx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xx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xx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xx,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xx去,xx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xx。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xx,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xx,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xx。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详细解读

健身气功——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继承、创新、发展。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 健身气功——八段锦 锦——指的是上等的丝织品,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着珍贵而又精美的饰物。有一套动作优美、编排精炼、祛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气功功法,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它由八组动作组成,人们就把它称之为——八段锦。 前言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 “八段锦”据传出自八仙中的汉钟离,由吕洞宾刻画在石壁上得以流传。也有人说它是岳飞所创。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挖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时候出土了两千一百年前的导引图,导引图是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动作汇编,而导引术就是现代气功的一种。马王堆汉墓的导引图共描绘了四十几个运动姿势,其中,至少有四个与后来广泛流传的八段锦中的动作相似,它被学术界看作与八段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八段锦”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夷坚志》记载: 郑和七年,李似炬为起居郎……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常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 在宋代,八段锦的体式已经有坐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八段锦后来形成了很多流派,并得到广泛传播。清朝末年,人们首次把八段锦编辑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绘制图象,它的歌诀这样概括了八段锦的动作做法和锻炼目的: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后,八段锦的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一个有历史传承,有功法理论,有真实健身效果的传统气功功法就被定型了。 为了让祖国气功文化中的这块瑰宝在当代继续造福人民,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2001年成立了健身气功课题组,将八段锦作为一个子课题,以传统八段锦为依据,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对传统八段锦重新加以编创,同时,科研人员又运用现代体育和自然科学知识对八段锦的健身效果进行了科学研究与试验。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人体型态学等方法的引入,使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编创被赋予了理性和科学的新内涵。而健身气功八段锦编创工作的完成和推广,也证明古老的八段锦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长河湮灭,反而在今人的努力下焕发出了更绚丽的光彩。 特点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它安全可靠,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它的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则要求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指的是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去,节节贯穿,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不僵不滞,速度均匀,无停顿断续之处。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这里的“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精神的放松主要是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形体上的放松是指关节、肌肉及脏腑的放松。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五进教学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教案 【简介】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从北宋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 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八段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以人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要素的民族传统运动方法。中国传统健 身方法有很多种类,八段锦只是其中之一,历史悠久,对于防治疾病有奇效,该功法之所以 有治病强身的奇效,主要是能够打通人体的经络系统,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八段锦最 大的特点是在练习的时要求手臂的旋转,通过两臂的内外旋转来加大对手臂的扭矩,从而加 大对手臂的压力.八段锦练习当中,处处体现锦缓的特征。即运动强度小,时间较长。较长时 间的缓慢动作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特点】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动作要领讲解】 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 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 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 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 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见右图)。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一:接预备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两臂内旋向上托 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见右图)。 动作三: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 方。 动作四:身体重心缓缓下降; 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 心向上;目视前方。本式托举、下落为一遍,共做六遍。 练功时,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抻拉;两掌下落要松腰沉髋,沉肩坠肘, 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八段锦功法口诀及作用

八段锦功法作用 1、双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防止肩部疾患及颈椎病。 2、左右开弓似射雕:调节经脉之气,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提高手 腕及指关节的灵活性,矫正驼背预防肩颈等疾病。 3、调理脾胃须单举:刺激经脉,调解脏腑,具有调解脾胃对脾胃起按摩作用,预防治 疗肩颈疾病。 4、五劳七伤向后瞧:扩张胸腔、腹腔,刺激五脏六腑,改善脑血液循环,预防眼疾, 解除中枢神经的疲劳。 5、摇头摆尾去心火:刺激脊柱、督脉,舒经解热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对生殖、泌尿系统的牵拉,预防生殖泌尿系统的慢性病,可起到 固肾壮腰的作用。 7、攥拳怒目增气力:刺激手部三阴三阳经脉,肌肉结实有力,气力增加。 8、背后七颠百病消:刺激足部经脉、关节,保持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全身 气血畅通。 八段锦功法动作要点 预备式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口诀及图解 (A3打印版)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预备式及口诀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图6)。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7)。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图8)。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离约10厘米;目视前方(图9)。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预备式: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动作要点 1.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低上,双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臂,上体中正。 2.呼吸徐缓,气沉丹田,调息6~9次。 易犯错误 1.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斜向地面。 2.塌腰,跪腿,八字脚。 纠正方法 1.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 2.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能与作用

宁静新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健身气功八段锦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一:接上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朝上;目视前方(图10)。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图11)。 动作三: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图12). 动作四: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十指慢慢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本式托举、下落为一遍,共做六遍(图13)。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第一式: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动作要点 1.两掌上托要舒胸展开,略有停顿,保持伸直。 2.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 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继续上举时松懈断劲。

八段锦文字解说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一 https://www.360docs.net/doc/d33000880.html,/01gmrb/2006-04/19/content_405457.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19 04:07来源:光明日报八段锦功法从宋朝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 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八段锦练习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练功动作轻松自如,舒展大方,路线带有弧形,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一招一式的变化和姿势的衔接连续流畅,无停顿断续之处。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八段锦功法练习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放松而不松懈,在动作的衔接上用力适当,缓慢进行。习练者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舒适自然,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并保持肌肉的牵引伸拉。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八段锦功法每式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本功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到达强身健体的功效。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二 https://www.360docs.net/doc/d33000880.html,/content/2006-04/22/content_410355.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22 02:25来源:光明日报 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 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 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 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见右 图)。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三 https://www.360docs.net/doc/d33000880.html,/content/2006-04/24/content_410356.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24 01:30来源:光明日报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一: 接预备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 视前方。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

【功法基础】八段锦(国体版)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要点口诀 本文作者多年来坚持习练健身气功,颇有心得,特别是对八段锦的动作要点、活动部位,锻炼的效果有深切体会。作者通过对照教材和自身体会,经多次修改写出此口诀,希望能对习练者有所帮助。 预备势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 身松体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 动作柔和要自然,屈膝切莫超脚尖, 沉肩坠肘腋下虚,深长细匀息连绵。 两手托天理三焦两臂垂落手翻转,十指交叉捧腹前, 缓慢上托看掌举,平视上撑意通天。 十趾抓地臂撑展,两手下落松双肩, 调理三焦经络通,平衡阴阳五脏安。 左右开弓似射雕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 一手坐腕往外推,一手后拉似射箭。 伸展两臂转头看,并步站立要自然, 开合运动上焦处,揉按心肺防病患。 调理脾胃须单举一手上托臂外旋,一手翻撑向下按,

两肘微屈用内劲,上撑下按目前看。 掌根用力胸扩展,松腰沉髋原路还, 调理中焦健脾胃,静力牵张利肝胆。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臂伸直垂手腕,两肩下沉往外旋, 从掌到肩渐用力,两肩后张转头看。 肩胛内合臂伸展,松肩屈膝掌下按, 刺激大椎调中枢,消除疲劳全身安。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下蹲臀收敛,微微起身往前看, 移身倾体再看足,头摇尾摆对称转。 俯身移动缓慢旋,颈尾对拉活动髋, 扭动脊柱调心肾,水火相容身心安。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臂前伸向上展,指尖相对向下按, 掌插背后往下推,两手足攀抬头看。 以臂带身要缓慢,两膝挺直不可弯, 摩运体后膀恍经,固肾壮腰利心肝。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握固抱腰间,缓慢前冲瞪双眼, 旋臂变掌手缠绕,扣指卷握收腰间。

拧腰顺肩要自然,五指伸直旋手腕, 肝血充盈气疏泻,强健筋骨力增添。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脚并拢松腰肩,吸气提踵呼气颠, 百会上领趾抓地,下落咬牙震地面。 脚跟提起要稳健,轻微震颠除病患, 气随血脉养全身,经络通畅合家欢。收势周身放松并步站,双手摆动收腹前, 两手相叠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体态安详身舒展,调整呼吸气归元, 心情愉悦莫浮躁,离前搓手再浴面。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功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八段锦功法【图】 八段锦分解图示 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动作口令 预备式口令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左右开弓似射雕口令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令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五劳七伤往后瞧口令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摇头摆尾去心火口令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两手攀足固肾腰口令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攒拳怒目增气力口令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八段锦功法特点

八段锦功法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八段锦习练要领 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八段锦动作要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 ( 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于丹田。如此托按 4 ~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此式以调理三焦为主。有关三焦的部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 [ 上焦为胸腔主纳,中焦为腹腔主化,下焦为盆腔主泄。即上焦主呼吸,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泄。它概括了人体内脏的全部。《难经·六十六难》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原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原气即是人生之命。十二经之根,通过三焦激发于五脏六腑,无处不至,它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因而对三焦的调理,能起到防治各内脏有关诸病的作用。特别是对肠胃虚弱的人效果尤佳。上举吸气时。胸腔位置提高,增大膈肌运动。我们通过 X 光透视观察证明,它较一般深呼吸可增大一至三厘米,从而加大呼吸深度,减小内脏对心肺的挤压,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心脏,使肺的机能充分发挥,大脑清醒,解除疲劳。另外,上举吸气,使横膈下降,由于抬脚跟站立,自然使小腹内收,从而形成逆呼吸,使腹腔内脏得到充分自我按摩;呼气时上肢下落,膈肌向上松弛,腹肌亦同时松弛,此时腹压较一般深呼吸要低得多,这就改善了腹腔和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平时,人两手总是处于半握拳或握拳状态,由于双手交叉上托,使手的肌肉、骨骼、韧带等亦能得以调理。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脉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等极佳方法。用以治疗预防脉管炎时,要取高抬脚跟的作法,每次要反覆练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要点与功法作用 预备式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目视前方,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两脚稍曲,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长体中正。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要点: 两掌上托,力在掌根,下颌先向上再内收,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功法作用: 脐以下为上焦,胸隔至脐为中焦,胸隔以上为上焦。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治肩部疾患,颈椎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要点: 侧拉之手五指并拢曲紧,肩臂放平,八字撑侧撑,沉肩坠肘,曲腕竖指,掌心弹空,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 功法作用: 展肩扩胸,刺激督脉和背部腧穴,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协调能力,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要点: 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撑根。 功法作用: 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刺激位于胸斜部的相关经络,及背部腧穴。具有调理脏腑经络的作用。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小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

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要点: 下颌内收,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悬臂两肩后张,转头悬臂弧度要大。 功法作用: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尽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好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的腧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还可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肌群的收缩力,增大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预防眼肌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要点: 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正中,摇转时,脖颈与尾闾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上体右倾,尾闾斜摆,上体前俯,尾闾向后画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闾与颈部对拉拨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俯身时,下颌不有意内收或上仰,颈椎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 功法作用: 心火,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盛的疾病,两脚下蹲,摇动尾闾,可刺激脊柱、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达到舒经去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屈,反转及回旋,可使整个头、颈段,腰部、臀、腹部肌群参与收缩,增加颈、腰、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要点: 两掌向下,摩运,不要低头,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 功法作用: 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及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一、八段锦起源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 一、八段锦起源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伸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能够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神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本功法每势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了意动形随、神形兼备。 气寓其中,是指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习练本功法时,呼吸应顺畅,不可强吸硬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