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与生活
作为一名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我选修老师的“策略思维——带你走进博弈的奇妙世界”这门课程,是为了了解和学习一种思考方法,了解博弈论。我很早就对博弈论感兴趣,电影《美丽心灵》讲述了纳什传奇的一生,纳什的故事让博弈论在我心中显得非常神秘和高大上。看完电影后,我就一直对博弈论很好奇,但是也没有自己去学习。有幸选到老师的这门课程,可以让我跟随老师学习博弈论。
在学习之前我认为博弈论是一门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很有趣的课程,但是实际上的博弈论与我的想象又有区别,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而且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尽管由于有些地方因为数学能力有限,不尽得懂,但我觉得自己起码已经揭开了这种方法的面纱。博弈论课程除了让我全面系统的了解了博弈论这门学科外,也让我认识到博弈论的深奥,需要自己去领悟。
1.对博弈论的认识
1.1博弈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明确了博弈的具体定义,博弈就是策略性的互动决策,是一些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进而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在互动局势中必须具有策略思维,否则就可能无法洞察局势而导致失败。同时,博弈大致有以下两种分类:按照博弈各方是否同时决策可以分为:同时决策博弈(静态博弈)、多阶段博弈(动态博弈)、同时决策博弈与多阶段博弈的混合博弈。按照大家是否清楚各种对局情况下每个人的得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自由组合一下,就会发现博弈的四大部分: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通俗的理解:“囚徒困境”就是同时决策的,属于静态博弈;而棋牌类游戏等决策或行动有先后次序的,属于动态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如果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准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多种经典的博弈模型: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市场进入阻挠、斗鸡博弈(懦夫博弈)等。不同的博弈模型都用其简单的表述,描述了复杂的问题。
2.2生活中处处存在博弈
其实博弈现象不只现身于经济领域,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所以博弈论的思想不仅仅能够用来分析经济从而获得最大的盈利,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博弈论的观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获得最优的策略。
夫妻吵架也是一场博弈。夫妻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强硬或软弱。博弈的可能结果有四种组合:夫强硬妻强硬、夫强硬妻软弱、夫软弱妻强硬、夫软弱妻软弱。根据生活的实际观察,夫软弱妻软弱是婚姻最稳定的一种,因为互相都不愿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感到难过,常常情愿自己让步。夫强硬妻强硬是婚姻最不稳定的一种,大多数结局是负气离婚。夫强硬妻软弱和妻强硬夫软弱是最常见的一种,许多夫妻吵架都是这样,最后终归是一方让步,不是丈夫撤退到阳台里点根烟,就是妻子避让到卧室里号陶大哭。
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无限的,博弈方会选择相互合作的模式。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你去菜场买菜,当你对某种菜的质量、口味等有疑虑时,卖菜的阿姨常会讲:“你放心,我一直在这儿卖呢~”这句朴实的话中其实包含了华丽的“博弈论”思想:我卖与你们买是一个次数无限的重复博弈,我今天骗了你,你们今后就不会再来我这儿买了,所以我不会骗你的,菜的质量、口味肯定没问题。而你在听了阿姨的上述一句话后,常常也会打消疑虑,买菜回家。总之,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强调了一个同样的思想,只有存在长期关系,人们才更可能合作。其实博弈论大师克莱珀斯等人早已经证明,即使是有限次博弈,只要次数足够多,那么人们就有动力通过合作行为树立起合作的声誉来获取长期的好处。
而我自己认为从博弈论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博弈中的思维逻辑和分析问题的方式。
2.博弈论课程的收获
2.1逆向归纳法与重复剔除
在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逆向归纳法,从每一个结果开始反向推测,在每一个子博弈中策略都在该博弈上构成纳什均衡。同时运用重复剔除的方法,剔除不可置信威胁,即剔除劣的战略,从而得到最优战略。我们在生活和学校中往往习惯了顺向的思维,而有时候逆向思维是更容易得出最优的策略。而不可置信威胁更是到处存在,其实小朋友就很懂得利用这一点,在小朋友们为了达到目的在哭的时候,爸妈往往会放狠话,例如说再哭把你丢出去,或者不要你了之类的,但是很多小朋友并不受威胁,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话是不
可信的,所以为了达到目前他们会选择继续哭泣。又例如在动物身上也可以看见,俗话说“会叫的狗不咬人”,也是这样,狗遇见同类会吠叫是一种威胁,但是这种威胁是不可置信的,真正凶猛的狗在下口之前是不会吠叫的。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这样,例如跟好朋友相约见面,确定了时间,并且说明迟到了就不会等,但是实际情况是即使她迟到了身为好朋友还是会等下去。
2.2信息传递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就是一个完全信息的假设了,但是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别人。自信时往往会高估自己而不可一世,自卑时则相反会高估困难不敢前行。信息的传递成为一门学问,正如课本中的经典模型,如何发出信号将自己去他人区分开来是十分重要的。信息的不完全是现实的常态,口头上的说明并不一定能够取得人们的信任,行动才是最好的方法,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行为主体都是类型依赖的,特别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参与者只知道一个先验概率,根据先行动中的行为来修正概率,得到后验概率,之后进行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都是生活在不完全信息中,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敌是友”,我们只能根据他的行为来判断,但是“坏人”还是可能做好事的,信息的不完全使得我们要断进行判断,不断修正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概率。我们根据他人的行为来自己的行为,往往是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同样也会“以牙还牙”, 能够“以德报怨”的人实在是不多见得。同样在生活中,一个朋友是酒肉朋友还是值得两肋插刀的知己,我们一下子并不能区分,但是我们会通过他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类型,在动态博弈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
2.3策略的选择
博弈论也可以说是在其他人做出选择的情况下,自己根据他人的选择,做出最优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博弈达到的均衡也是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怎么做出最优选择呢?是在理性的情况下,利己的情况下的选择。但是在实践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一定能够选择到最优,甚至是选择了劣策略。这时人往往会后悔,懊恼。有时利己的选择却会给他人带来损失,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冲突,这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得与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的博弈,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利益必须争取,什么利益敬而远之,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如同毕业后是选择工作放弃读研,还是选择读研放弃工作的问题。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