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案
区政府: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与服务的行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形成中心城区新特色的需要,是小城区做大贡献的需要,也是我区实现从“服务立区”到“服务强区”转变的必由之路。

从市场需求、硬件设施、环境氛围等方面看,我区已具备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条件。

从江东的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大力发展以知识和信息密集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有利于优质税源的培育,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快我区都市经济的发展。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政协三届九次常委会议经过专题协商讨论,就发展我区生产性服务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导,明确发展方向
要制定发展规划。

建议结合“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对《宁波市江东区服务业发展规划》进行修订,完善有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制定好江东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重点是围绕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
产业发展方向,完善、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结合东部新城开发建设规划和“中提升”战略的有关定位,注重与相关产业规划的有效衔接,设置企业进驻要求,突出效益产出导向。

要明确发展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并要适当超前于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

目前宁波市的制造业正从“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日益旺盛,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

为此,建议到“十一五”末,我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超过50%,占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要接近海曙区的水平。

要确立发展定位。

一是我区生产性服务业要服务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在宁波市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能源、钢铁、修造船等临港大工业布局的背景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保障。

江东作为宁波市的核心城区要立足宁波的港口优势和产业优势,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为宁波市企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服务。

二是我区生产性服务业要服务长三角制造业发展。

目前,长三角地区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70%以上,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经进入低谷和调整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需要尽快培育研发、设计创意、信息传输、产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功能。

我区要
因势利导,着眼于为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服务,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突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步伐
要重点发展和培育创意产业与科技信息服务业。

一是以产品设计为重点,实现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以宁波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和宁波书城建设为契机,引进各类创意机构,构建创意产品展示和交流平台,改革和完善创意设计产业投融资体制,加快发展创意产业。

二是提高科技信息服务业技术水平。

积极承接国家级高新区的功能辐射,大力引进大公司研发中心,引导外迁的骨干企业把研发中心设在江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到我区设立或共建公共创新服务机构。

推进虚拟制造、系统集成和信息管理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积极发展以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开发、网络应用、数字增值、系统集成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深度融合。

要巩固和提升物流业与会展业。

一是加快集聚高端物流企业,打响“物流江东”品牌。

充分借助国际航运中心和其周边各类高档商务载体的建设,积极发展航运交易、航运咨询、航运融资、海事法律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引进世界航运物流巨头,培育壮大本土物流企业。

重点促进物流和周边制造业的联动,使我区成为与宁波—舟山港区相配套的航运商务中心。

二是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打
造“东展西会”发展格局。

推进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加快临时展、常年展展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引进和培育各类高层次办展企业,充分发挥家博会、浙洽会等重点展会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积极扶持电子、通讯设备、家具、服装等专业会展品牌。

吸引外商投资会展业,共同创办有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展会,提高江东展会的国际知名度。

充分发挥喜来登和香格里拉等酒店高端会务资源的优势,提高大型会议的承办和服务能力。

要做大金融、中介与国际贸易业。

一是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抓住东部新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和三江汇金融街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吸引境内外各类大型金融机构到江东集聚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多种形式股权及风险创业投资机构进驻江东,发展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壮大证券投资基金,畅通非上市股份制企业产权流通渠道,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

争取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发展。

三江汇金融街要以金融后台服务等辅助功能作为主导发展方向,着力发展贸易融资、信用担保、信贷等业务,稳步发展证券、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综合类、衍生类业务,并集聚与之相关的商业、文化娱乐、商务等配套功能。

二是提高中介业专业化水平,提升中心城区竞争优势。

针对宁波
市临港经济、制造业发达的特点,大力推进海事、海商、船务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业务发展,强化非诉讼业务,鼓励和指导企业参与商务谈判、收购、并购、合作、融资、专利、论证、产品检测等业务。

大力发展决策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税务、法律服务、经纪代理等机构,加快发展产品认证服务机构。

完善提升人力资源中介服务。

积极发展专业营销机构,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是充分发挥载体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国际贸易。

积极利用外资和民资共同参与,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平台建设和招商进程,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平台优势,拓展国际销售、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功能,积极吸纳周边乃至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

进一步加强与余姚、慈溪、鄞州等周边县(市)区的产业衔接,利用其服装、塑料、家电等产业的强大优势,合作在江东设立产品销售中心,搭建交易平台。

要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

加强服务外包企业的集聚载体建设,重点培育以信息技术外包、航运物流外包、创意产业和专业服务外包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外包企业集聚楼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增强产业组织、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接单能力。

推动有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鼓励工商企业将非核心服务业外包,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

三、抓好载体建设,实现统筹发展
推进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

要加快推进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和配套的商务商业设施建设,加大对国际金融服务与咨询业巨头的招商力度,培育金融业务和信息平台汇集、金融资本集散、区域金融创新等功能,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抓住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契机,加大标志性商务办公楼和酒店式公寓建设的力度,推动海关、海事、边检、进出口检验检疫等部门入驻联合办公。

积极参与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建设。

要充分利用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地域优势、市区共建的资源优势,因势利导,积极有为,使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成为我区的强势产业,力争在XX年完成设计街区主体建筑的建设,争取在5年内集聚以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动漫、数字游戏等软件设计为主体的百家工业设计创意机构、千名工业设计创意人才,初步形成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和生产智力产品为特征的设计之都、创意人才积聚地、自主知识产权的密集地,为我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能级提升发挥独特作用。

进一步利用好楼宇等载体功能。

波特曼国际高端航运中心要在加快集聚世界航运业前20强企业的基础上,吸引其他境内外知名航运物流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集聚,
成为全市国际高端航运物流企业的集聚洼地。

区科创中心要加快科技信息类企业孵化壮大,努力建成国家级孵化器,促进全区科技公共平台建设全面提速。

信息产业园信息平台要充分发挥浙江信电、成功多媒体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信息产业园楼宇功能的完善和提升,有效集聚科技信息企业和机构。

宁舟工业小区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有关楼宇、道路和其他配套工程,鼓励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上中下游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同时在五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中要为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载体。

四、落实工作举措,营造发展氛围
要以招商推进发展。

一是强化总部经济招商。

要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在我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发挥总部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引领功能。

二是强化产业招商。

要着力开展对上、中游航运物流企业招商,积极引进国际航运品牌企业;依托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着力推动世界模具协会宁波研发中心、诺基亚公司设计中心机构等进驻;加大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延伸金融产业链。

三是强化楼宇招商。

要紧紧抓住资金、信息、管理、营销和研发等要素向江东集聚的态势,着力引进能量大、效益好、辐射强的
企业,提升楼宇企业的规模能级;注重产业链的配套集聚,打造特色商务楼宇。

要以政策支撑发展。

一是参照执行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审批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二是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抓紧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

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或跨领域的服务联盟,研究制定本行业行为规范和自律规则,建立健全业务流程、服务内容、市场价格和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四是建立生产性服务业认定体系,组织认定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重点跟踪扶持。

五是建立生产性服务业投融资保障体系,拓宽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设立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主导的不同性质的基金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金融保险行业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供有效支持。

六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强化知识产权中心登记、展示、发布、保护、策划、交易、服务等功能。

要以人才推动发展。

一是着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企业家,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储备库。

二是进一步发挥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周边高校资源的作用,制定生产性服
务业人才分类开发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紧缺人才的教育实践。

三是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力争使我区成为全市和长三角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

要以联动促进发展。

一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都市工业联动发展。

要构建都市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机制,通过积极构建信用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专业分工、信息和知识共享,提升互动优势,完善信用机制,促进企业间的良性合作关系;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工业互动模式,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群,提供更好的专业性服务,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优势和竞争力,促进两者互动深化。

二是做好市、区联动文章。

要加强与市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协调关系,争取支持,为我服务。

要以责任落实保障发展。

与都市经济其他门类的发展一样,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和责任分工来落实规划、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服务。

建议建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各主要经济部门和街道参与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科学分解有关工作任务,细化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资助计划。

政府各部门、
行业协会要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做好相应的管理服务工作,真正实现一个主要领导、一个指导文件、一批相关部门和一套产业政策的“四个一”工作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