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技术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
促进棉花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减少农业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研发出棉花种子包衣技术,并逐渐推广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棉花种子包衣技术,并逐步推广应用。
感谢观看
THANKS
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减少棉花的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成本。此外,种子包衣还可以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减少种子的浪费。
降低生产成本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使得棉花在更广泛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
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保护环境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干燥处理
将包衣后的棉花种子进行干燥,去除多余的包衣剂。
原料准备
选择优质棉花种子和包衣剂。
种子包衣
将棉花种子与包衣剂混合,进行包衣处理。
主要生产设备介绍
生产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原则
05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提高棉花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棉花的质量。这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
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2
3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仅限于棉花,还可能应用于其他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扩大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
提高效益
棉花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种子包衣实施方案
种子包衣实施方案一、背景种子包衣是一种用于种子保护和增强发芽能力的技术,通过给种子表面涂覆一层保护膜,可以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包衣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实施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种子包衣技术实施方案,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施步骤1. 选材准备在实施种子包衣技术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包括种子、包衣剂、包衣机、搅拌器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设备的操作正常。
2. 包衣剂配制根据种子的种类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包衣剂配方。
在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比例,确保包衣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包衣操作将种子放入包衣机中,按照配方要求加入包衣剂和辅助材料,启动包衣机进行包衣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包衣剂的均匀涂覆和包衣层的厚薄均匀。
4. 干燥处理包衣完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包衣层的稳定性和附着力。
可以采用自然风干或者人工烘干的方式进行处理。
5. 储存管理包衣完成的种子需要进行储存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选择干燥通风的储存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定期检查种子的状态。
四、实施效果通过种子包衣技术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2.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种子包衣技术的实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因此,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实施方案能够为种子包衣技术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2 新工艺的探索
新型涂覆技术的研究将改善种子包衣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
绿色制备的种子包衣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语
现状和未来
种子包衣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 用,成为改善种子性能的重要手 段之一。
社会的影响
种子包衣技术已经促进了农业的 发展、药物制备的进步和工业的 进化。
《种子包衣技术》PPT课 件
种子包衣技术是一种涂敷种子表面的技术,旨在改善种子的性能,增加其适 应性和有效使用率。本课件将介绍种子包衣技术的概述、基本原理、应用和 发展趋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概述
定义
种子包衣技术是一种针对种子 表面的改性技术,旨在增强种 子的性能,提高种子的适应性 和使用率。
应用
种子包衣技术可应用于各个领 域,包括农业、医学和工业等。 它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抗 逆性和保护性。
优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优势包括提高 了种子的适应性、增强了抗病 性、增加了使用效率、减轻了 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等。
种子包衣技术的基本原理
1
基本流程
种子包衣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材、包衣材料的配方、涂敷技术等步骤。
2
材料选择
包衣材料的选择对种子包衣技术至关重要。它必须具有保护性能、营养性能和适 应性能。
展望
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种 子包衣技术将会更加成熟,优化 和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3
机理
种子包衣技术的机理包括保护种子、调节植物生长和增强营养等。
种子包衣技术的具体应用
农业领域
种子包衣技术可用于涂覆杀虫剂、 涂覆肥料、提高种子的质量等。
种子加工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机械护理课件
目录
种子加工技术概述种子包衣技术详解种子包衣机械的种类与选择种子包衣机械的维护与保养种子加工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及种子包衣机械的前景展望
01
CHAPTER
种子加工技术概述
种子加工是指对采集的种子进行一系列处理,以满足种植需求的过程。
种子加工的定义
种子加工能够提高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源。
种子包衣的目的
种子包衣材料的种类
根据主要成分的不同,种子包衣材料可分为化学材料和生物材料两类。化学材料包括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合成物质,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天然提取物等生物源物质。
种子包衣材料的特性
具有高效性、低毒性和环保性,能够缓慢释放药效,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如玉米、小麦、水稻等。通过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种子包衣技术的效果
经过种子包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此外,种子包衣技术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种子加工的重要性
种子加工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简单的筛选、晒干等方法处理种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子加工技术逐渐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
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种子加工技术的起源
种子加工技术的分类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种子加工技术可以分为干燥、去芒、去壳、分级等类型。
关于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探讨与分析
关于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探讨与分析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包衣技术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麦种子包衣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本文探讨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意义、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对小麦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意义1.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小麦种子包衣技术可以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增加种子的大小和重量,提高播种精度和均匀度,从而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
2.保护种子:种子包衣可以降低种子对外界条件的敏感度,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减少因外界环境变化而造成的种子损失。
3.促进生长发育:种子包衣中添加适量的营养元素和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
4.防治病虫害:种子包衣中添加适量的杀菌剂和抗病素,可以提高种子的抗病虫性能,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二、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现状1.包衣剂种类丰富: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各种类型的小麦种子包衣剂,包括有机包衣剂、无机包衣剂、生物包衣剂等,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小麦生产需求。
2.包衣技术标准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麦种子包衣技术已经逐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3.包衣技术与机械化播种的结合:现代化农业已经将种子包衣技术与机械化播种相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4.包衣技术服务的全面化:各地农业部门针对小麦种子包衣技术提供了全面的服务指导,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绿色环保:未来小麦包衣技术应趋向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土壤的伤害。
2.自动化智能化:未来小麦包衣技术应朝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高效节能:未来小麦包衣技术应注重节能减排,提高小麦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
4.多功能性:未来小麦包衣技术不仅要具有提高播种质量的功能,还应具备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等多功能性。
种子包衣技术
三、种衣剂的类型及其性能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种子包衣的新制剂,主要由杀虫剂、杀 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 成膜剂或粘着剂等加工制成的药肥复合型的种子包衣新产 品。 种衣剂以种子为载体,借助于成膜剂或粘着剂粘附在种子 上,很快固化为均匀的一层药膜,不易脱落。播种后种衣 剂对种子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吸水后膨胀,不会马上被溶 解,随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成长,有效成分逐渐被植株 根系吸收,传导到幼苗植株各部位,使幼苗植株对种子带 菌、土壤带菌及地上地下害虫起到防治的作用,促进幼苗 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目前种衣剂按其组成成分和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农药型、 复合型、生物型和特异型等类型。
(三)生物型 这是世界上新开发的种衣剂。根据生物菌类之间 拮抗原理,筛选有益的拮抗根菌,以抵抗有害病 菌的繁殖、侵害而达到防病的目的。从环保角度 看,开发天然、无毒、不污染土壤的生物型包衣 剂是一个发展趋向。 (四)特异型 特异型种衣剂是根据不同作物和目的而专门设计 的种衣剂类型。有人用过氧化钙包衣小麦种子, 使播种在冷湿土壤中的小麦出苗率从30%提高到 90%。
2.经济安全 由于种衣剂紧贴种子,既能杀死种子内部和表面的病虫, 同时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使周围有害生物难以存活, 因此药力集中、利用率高,比叶面喷洒、土壤处理、毒土、 毒铒等方法省药、省工和省种。由于种子包衣在小范围内 隐蔽施药,对大气、土壤无污染,不伤天敌,有利于综合 防治,且使作物地上部药物残留量减少,有助于高毒农药 实现低毒化。 3.残效期长 种衣剂包覆种子后,农药不易迅速向周围土壤扩散,而是 缓慢释放,加之与土壤广泛接触,又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 的影响,因而残效期比其他施药方法大幅度延长,优良种 衣剂残效期长达40~60d。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1)
提高种子抗寒性
3
提高种子抗病性
4
提高种子抗虫性
5
提高种子抗盐碱性
3
包衣技术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突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包衣材料:从单一材料到复合材料,提高了种子的抗病性、抗虫性和抗逆性
包衣工艺:从手工包衣到机械化包衣,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包衣技术:从单一技术到多种技术相结合,提高了种子的适应性和发芽率
包衣设备:从简单设备到智能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05
质量检测:对包衣后的种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和包衣效果满足要求
包衣技术的作用
提高种子发芽率
保护种子免受病虫害
02
促进种子生长
04
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
2
包衣技术的应用
提高种子质量
提高种子的抗病性
01
提高种子的抗虫性
02
提高种子的抗逆性
03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04
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提高种子质量:包衣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节约:包衣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保护环境:包衣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汇报人:稻壳儿
THANK YOU
演讲人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
01.
包衣技术的原理
02.
03.
目录
包衣技术的应用
包衣技术的发展
1
包衣技术的原理
包衣材料的选择
包衣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牢固地粘附在种子表面
包衣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无污染
包衣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种子萌发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分析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种子包衣技术是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的植物保护技术,即通过机械或人工方法来将有杀虫、杀菌、供给营养、调节生长等成分的种衣剂包裹在种子表面,使种子外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代替种子原本的包衣为种子的生长过程提供更有效的辅助。
种子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子包衣技术能够为种子带来的保护和生长辅助的效果优于普通拌种,药效长、药效稳定且不容易形成药害,因为种子包衣技术中往往还会使用成膜剂和缓释剂。
一、种子包衣的用途种子包衣有利于植株的茁壮成长,种子前期的萌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由包衣提供,种子在土壤中会遇到的致病微生物、害虫能够通过包衣上的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抵御,两项叠加能够有效辅助农作物种子的茁壮成长。
种子的成活率、萌发率、出苗率高,植株的幼苗生长就会更加茁壮、健康,为收获季节农作物的丰收奠定基础。
应用种子包衣技术能够有效节约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劳动强度,提高种植生产效率。
种子包衣还能够提高农药、化肥的针对性,使药物能够直接针对种子、植株根系进行投放。
这样的用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用药效率,节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的负面影响,保护自然环境。
二、种子包衣技术的主要类型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种子包膜,另一种是种子丸化。
种子包膜是指种子与种衣剂混合后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膜,包膜能够适应种子的形状,不会对种子的质量形成影响。
种子包膜技术通常应用在外部形状比较规则的常见农作物种子中,比如粮食作物、部分蔬菜作物。
种子丸化与种子包膜不同,是一种针对种子进行处理的技术。
种子丸化需要把种子加工成大小、形状一致的状态,这样种子表面可以有层次的分布种衣剂,这一技术常用于形状不规则、种植价值高的种子。
种子丸化相较于种子包膜而言更要求机械操作的精确性,是农业精细化种植的重要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包衣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整齐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作 物的产量和质量。
包衣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可以提高种子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满足消费者 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03
种子包衣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促进作物的生长
包衣材料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提高作 物的产量和品质。
减少农药使用量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将农 药直接作用于种子表面,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农药的使用量
。
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种子包衣技术开始发展,最初是为了 解决种子的病虫害问题。
20世纪70年代
随着农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种子包 衣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种子包衣技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种子包衣技术的作用 • 种子包衣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01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种子包衣技术的定义
01
种子包衣技术是指将种子与特定 的包衣材料混合,形成一层保护 膜,以保护种子并促进其生长的 技术。
02
胶囊化包衣
将种子包裹在由多种材料 制成的胶囊中,以提供更 好的保护和促进发芽、生 长的作用。
微丸化包衣
将种子制成微小丸粒,表 面包覆一层保护性材料, 以提高种子的流动性和均 匀性,便于机械化播种。
04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范围
农业领域
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领域 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提 高种子的发芽率、抗逆性 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应用领域拓展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
信息化技术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播种数据的 采集、处理和分析,为精准农业提 供数据支持。
无人机播种
利用无人机进行播种作业,可大幅 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适用于大规 模种植和复杂地形区域的播种。
04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研究 展望
深入研究包衣材料的组成与作用机理
总结词
提高包衣效果
详细描述
深入研究包衣材料的组成与作用机理,探索 不同成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为优化包衣材 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包衣效果。
探索新型播种方式和智能化播种技术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提高播种效率和精度
针对现有播种方式的不足,研究新型播种方 式和智能化播种技术,提高播种效率和精度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精准农业。
加强包衣播种技术的田间应用与效果评价
增加播种密度
通过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也可以增加 植株间的竞争,促进植株的抗旱性。
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可以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 水分消耗。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发展 趋势
新型包衣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01
02
03
生物降解材料
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种 衣剂,可提高种子的透气 性和吸水性,促进种子萌 发和生长。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 和化学性能,可提高种衣 剂的防护作用和药效持久 性。
组合式种衣剂
将多种功能材料组合在一 起,形成多功能种衣剂, 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品 种的种植需求。
总结词
完善技术体系
详细描述
加强包衣播种技术的田间应用与效果评价,完善技术 体系,为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可靠支撑。同时 ,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开展针对性 的应用研究,提高技术的适应性和普适性。
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种子加工技术》模块7
2.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概况 (1)起步较晚,1976年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对 甜菜种子包衣进行了研究
(2) 1980年毛达如等人进行了夏玉米包裹肥衣试验, 取得显著增产效果。
(3)1981年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研制成功适用于我国 牧草种子飞播的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种子加工技术》模块7
4)中国农业大学1980年开始研制种衣剂,并已成功地 研制出应用于多种作物和不同地区的不同型号的种衣剂, 1991年获发明专利,开发了“北农”牌种衣剂。 (5)其后,全国许多省市相继开发了种子包衣剂,如 天津“芽”牌种衣剂、江苏“华衣”牌种衣剂和浙江省 种子公司的“ZSB”生物型种衣剂等。(6)近年来,我 国种子包衣率明显提高。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种子加工技术》模块7
பைடு நூலகம்
• 3.种衣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 (1)农药型种衣剂会污染土壤和造成人畜中毒,德国已 禁止使用克菌丹农药型包衣剂、美国在研究高效低毒型包 衣剂、生物型包衣剂和多聚糖类种子包衣剂。波兰已研究 成功植物型杀菌成分的天然无毒包衣剂。
• (2)开发天然无毒种子包衣剂是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趋 向。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种子加工技术》模块7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3)1941年,美国缅因州种子科技人员利用小粒蔬菜和花卉包衣种子进行 机械播种。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提高播种效率
采用先进的播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效率,缩短播种时间 ,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实现精量播种
通过采用精量播种技术,可以实现种子的精确分布,提高种子的 利用率和成活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发 展趋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方向
01
02
03
智能化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种子包 衣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 动识别、分拣和包衣,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环保化
发展环保型种子包衣剂,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 体的危害,同时提高农作 物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多样化
针对不同农作物和不同地 区的气候条件,开发多种 类型的种子包衣剂,满足 不同需求。
大豆种子包衣及播种技术的实 际应用案例
种子包衣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通过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等农作物的抗 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促进种子萌发
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改善种子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促进种 子的萌发和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提高作物抗逆性
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应用
大豆种子包衣技术在大豆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使用特定的包衣材料 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种子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效果
大豆种子包衣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和传播,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大豆种植的效益和效率 ,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技术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合,使每粒种子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药膜(不增加体积),形成包膜种子。
种子包衣技术的优点• ①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②省种省药,降低生产成本• ③利于保护环境• ④有利于提高种子商品性⑤对于籽粒小且不规则的种子,经丸化处理后,可使种子体积增大,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播种。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一、种子包衣的概念和作用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物质称“种衣剂”。
种衣剂不同于以往的浸种和拌种药剂。
浸种和药剂拌种,种子表面上的药剂在播种入土后遇水会溶解,药效很快降低或很快消失。
而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形成固化的膜,种子入土后遇水膨胀而种衣不会被溶解,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种衣上的有效成份会逐步释放,并被根系吸收传导植株的各部位,延长了药剂的有效期。
种子包衣有综合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危害,抗旱,防寒作用,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促进作物生育,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
种子包衣还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便于机械作业,省工省时,节约用种等作用。
二、种衣剂类型种衣剂按其中所含药剂的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剂型,即单含一种作用的药剂,比如有防病的杀菌种衣剂,防虫的杀虫种子剂,肥料种衣剂,除草种衣剂,有蓄水作用、提高抗旱能力的抗旱种衣剂,调节生长、用于调节杂交制种双亲花期的种衣剂等。
另一类是复合剂型,就是具有两种以上作用的药剂,即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起到防病治虫、抗旱、促进作物生长作用的种衣剂。
我国目前已研制出24种复合剂型。
可广泛应用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西瓜、蔬菜、西洋参、当归、观赏植物、花卉等经济作物。
三、种子包衣办法种子包衣之前,必须经过精选,棉花种子要经过脱短绒处理,以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
种子包衣技术
03
种子包衣技术工艺流 程
原料选择与准备
01
02
03
活性成分
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 好的农药、微生物菌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活性成 分。
载体
选用与种子相容性好、吸 附性强、成膜性好的高分 子材料作为载体,如聚乙 烯醇、明胶等。
添加剂
根据需要添加增稠剂、乳 化剂、分散剂等,以改善 包衣液的物理性能和稳定 性。
促进农业生产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 此,种子包衣技术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汇报范围
01
02
03
04
05
种子包衣技术的 定义和分类
种子包衣技术的 作用和优势
种子包衣技术的 研究进展…
种子包衣技术存 在的问题…
种子包衣技术的 发展趋势…
包衣液制备
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 包衣液。
种子处理
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进行清洗、干燥等预处理。
包衣
将种子浸入包衣液中,使种子表面均匀覆盖一层包衣液, 然后通过干燥、固化等工艺使包衣液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 坚韧的保护膜。
质量控制与检测
质量控制
在包衣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包衣液质量、包衣厚度等关键参数,确保产品 质量稳定。
检测
对包衣后的种子进行外观检查、活性成分含量检测、发芽率试验等,确保产品符 合质量标准要求。
04
种子包衣技术关键要 素分析
原料特性及作用
01
02
03
04
活性成分
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生 长因子,促进种子快速、健康
玉米种子的包衣措施
物理型玉米种子包衣
物理型玉米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将玉米种子与杀菌 剂、杀虫剂、微肥等混合在一起制成包衣剂。
物理型玉米种子包衣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可有效提高 玉米的抗逆性,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03
玉米种子包衣的制备 方法
生物型玉米种子包衣的制备方法
01
02
03
筛选菌种
选择对玉米病虫害有高效 拮抗作用的菌种,如芽孢 杆菌、木霉菌等。
玉米种子的包衣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概述 • 玉米种子包衣的种类及作用 • 玉米种子包衣的制备方法 • 玉米种子包衣的应用范围及效果 • 玉米种子包衣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 研究展望与结论
01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概 述
玉米种子包衣的定义
玉米种子包衣是指将特制的种衣剂涂 敷于玉米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薄 膜的农业技术措施。
果。
02
成本问题
玉米种子包衣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和材料,成本较高,对于一些贫
困地区和农民来说,难以承受。因此,需要寻找更加经济、实惠的包衣
材料和技术。
03
法规问题
玉米种子包衣涉及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遵守相关
的法规和标准。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的法规建设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
权益和安全。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和 推广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经历了 从简单的种衣剂到复合型种衣剂 的发展过程。
02
现在,玉米种子包衣技术已经广 泛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成为 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之一。
02
玉米种子包衣的种类 及作用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均一型
分层型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10
缓释型包衣
缓释型包衣是利用特殊处理方法,或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包衣剂有效成分( 如农 药、肥料等) 互作,使有效活性成分按照预先设定的浓度和时间持续而缓慢地 释放到环境中,并能长时间维持一个特定的浓度,达到 提高药、肥利用效率 ,延长药、肥作用时间的目的。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12
种子包衣技术的作用
防虫保苗 增强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节约成本 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种子学(吕世琦)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13
种子包衣技术国内外进展
国内发展历程:
西汉 《汜胜之书》 清代 杀菌剂处理棉种 1976年原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对甜菜种子包衣进行了研究 1980年 北京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系统研究 “九五”期间国家将种子包衣技术列为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我国种衣剂的应用面积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全国种衣剂应用面积不到150万hm2
(5) 包衣方法多样化
种子学(吕世献
[1]颜启传. 种子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83 - 292. [2]王少先,彭克勤,萧浪涛,等. 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研究进展 [J]. 种子,2002,21( 5) : 32 - 35. [3]马文广,郑昀晔,李永平. 种子引发与催芽包衣丸化技术在 我国烟叶生产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11 ( 1 ) :211 - 215. [4]赵磊磊,聂立水,朱清科,等. 种子包衣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 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 23) : 126 - 131. [5]Taylor A. G. ,Grabe D. F. and Paine D. H. Moisture content and water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pelleted and film-coated seeds [J]. Seed technology, 1997( 19) : 24 - 32. [6]西山雄悟. 凝胶包衣种子[P]. 2002,中国专利: 公开号 CN 1406459. [7]Nishiyama Y. Gel-coated seed [P]. 2011,US patent: No. 7921598 B 2. [8]Vytas M. ,Audrone M. ,Regina R. ,et al. Phosphorus seed coating as starter fertilization for spring malting barley[J].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and PlantScience,2008,58: 124 - 131. [9]韩萍,杨双,朱玉芹,等.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J]. 玉米科 学,2002,10( 4) : 80 - 84. [10]Peltonen J. ,Aksela R. and Weckman A. Coated seed and method for coating seeds[P]. 2006,US patent: No. 200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是我国九十年代广泛推广的一项植物保护技术,它具有综合防治、低毒高效、省种省药、保护环境、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深受欢迎。
所谓种子包衣是采取机械或手工方法,按一定比例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
随着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
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和生长,包衣中的有效成分逐渐被植株根系吸收并传导到幼苗植株各部位,使种子及幼苗对种子带菌、土壤带菌及地下、地上害虫起到防治作用。
药膜中的微肥可在底肥借力之前充分发挥效力。
因此,包衣种子苗期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种子包衣明显优于普通药剂拌种,主要表现在综合防治病虫害、药效期长(40—60天)、药膜不易脱落、不产生药害等四个方面。
种子的包衣方法,主要有机械包衣法和人工包衣法两种。
机械包衣法适宜大的种子公司用包衣机进行包衣。
人工包衣法简便的人工包衣法有三种:
(1)塑料袋包衣法:把备用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塑料袋套在一起,取一定数量的种子和相应数量的种衣剂装在里层的塑料袋内,扎好袋口,然后用双手快速揉搓,直到拌匀为止,倒出即可备用。
(2)大瓶或小铁桶包衣:准备有盖的大玻璃瓶或小铁桶,如可装2000克的大瓶或小铁桶,应装入1000克种子和相应数量的种衣剂,立即快速摇动,拌匀为止。
倒出即可备用。
(3)圆底大锅包衣:先将大锅固定,清洗晒干,然后称取一定数量种子倒入锅内,再把相应数量的种衣剂倒在种子上,用铁铲或木棒快速翻动拌匀,使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均匀迅速地固化成膜后取出,装入聚丙烯双层编织袋内,妥善保管备用。
不同型号的种衣剂适用不同的农作物。
尽管种衣剂低毒高效,但使用、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或人身中毒事故。
因此,尽量不要自行购药包衣,而应到种子公司或农业站购买采用机械方法包衣的良种,在存放和使用包衣种子时仍要注意以下事项:
1、存放、使用包衣种子的场所要远离粮食和食品。
严禁儿童进入玩耍,更要防止畜、禽误食包衣种子。
2、严禁徒手接触种衣剂或包衣种子。
在搬运包衣种子和播种时,严禁吸烟、吃东西或喝水。
3、装过包衣种子的口袋用后要及时烧掉,严防误装粮食和其他食物、饲料。
4、盛过包衣种子的盆、篮等,必须用清水洗净后再做它用,严禁再盛食物。
洗盆和篮的水严禁倒在河流、水塘、井池边,可以将水倒在树根、田间,以防人、畜、禽、鱼中毒。
5、如发现接触种衣剂的人员出现面色苍白、呕吐、流涎、烦躁不安、口唇发紫、瞳孔缩小、抽搐、肌肉振颤等症状,即可视为种衣中毒,应立即脱离毒源,护送病人离开现场,用肥皂或清水清洗被种衣剂污染的部位,并请医生紧急救治。
1 种衣剂的类型与特点
1.1按种衣剂处理后种子形状是否改变分为薄膜种衣剂和丸化种衣剂
薄膜种衣剂种子经薄膜种衣剂包衣后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重量一般增加2%-15%。
可以抑制种子发芽,且此类种衣剂的一些多聚物对种子易产生毒害及抑制作用。
我国现已研究、推广应用的种衣剂基本属于此类型。
丸化种衣剂包衣后改变种子的形状及大小,种子重量一般增加3~50倍,便于机械化播种且可增强良种的抗逆性。
目前我国因存在价格、发芽率不能保证等问题,还没有商品化的丸化种衣剂。
1.2按种衣剂的使用时间分为预结合型种衣剂和现制现用型种衣剂
预结合型种子与药物先包衣成形,经历较长的贮存期,播前产后一包到底,种衣剂的作用发挥较为充分,但配方制作技术复杂,药物和种子能长期共存而又无害的机遇较少。
现制现用型只在播种前几小时或几天内用种衣剂包覆种子,起消毒、杀菌、健苗及防治苗期病虫害的作用,该种衣剂所涉及问题相对较少。
目前我国种衣剂多为此类型。
1.3按种衣剂应用范围分为多作物种衣剂和单一作物种衣剂
多作物种衣剂适用于多种作物,其不仅应用范围广,而且有广谱的防病治虫效果。
单一作物种衣剂只适用于一种作物种子包衣,用于其他作物有时可产生药害或效果下降。
如棉花、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西瓜、油菜、番茄、菠菜等专用种衣剂。
其虽只适用于一种作物,但针对性强(特别是微量元素与生长调节剂),防病治虫效果常高于多种作物种衣剂。
1.4按种衣剂组成成分分为单元型种衣剂和复合型种衣剂
单元型种衣剂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配制的种衣剂。
如杀虫种衣剂、防病种衣剂、除草种衣剂等。
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能及时彻底地解决生产上的某一突出问题,药用效率高、效果好。
国外种衣剂多属此类型。
复合型种衣剂是为解决2个或2个以上问题,利用多种有效成分复配而成的,我国目前开发研制的多为此类型种衣剂。
我国的药肥复合型种衣剂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5按种衣剂剂型分为粉剂种衣剂和水剂种衣剂
粉剂种衣剂商品化的丸化种衣剂和部分薄膜种衣剂为粉剂制剂,由于其粘着性相对较差,对种子处理操作人员不安全等原因,已逐步减少使用。
丸化种衣剂在包衣过程中用水进行喷雾包衣,最后用填料包封外层,对操作人员安全。
丸化种衣剂一般制为粉剂。
干粉种衣剂为粉体均匀且有一定细度,成膜物有一定粘度的制剂。
使用时直接与种子混拌均匀,然后喷少量水,使种衣剂和种皮潮解,形成膜状包衣。
水剂种衣剂是将粉剂种衣剂加入少量悬浮剂或悬乳剂,对水稀释成的制剂。
成膜剂多为聚苯乙烯。
水剂种衣剂成膜性强,使用时用一定的药种比包衣,不可稀释,20rain内成膜,保证药剂在种子表面的牢固附着与均匀分布。
2 我国种衣剂存在的问题
2.1 种衣剂选型不当目前的种衣剂不能包治所有种传、土传病害,如玉米常见土传7种病害中,现已登记使用的种衣剂主要针对丝黑穗病和黑粉病防效好,而对霜霉病和斑点病等效果较差。
因些在生产上表现为盲目使用,不能针对不同作物的病虫害选择剂型,是造成防效较差的主要原因。
2.2 不能严格控制使用剂量种子处理药剂都有一定毒性,在生产、运输、经销、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量不准,致使防效不高或药害时有发生。
2.3 包衣种子播种需要良好苗床包衣种子贮藏性能的关键因素受含水量和药剂比例大小影响较大,含水量高及用药量过大都可能导致包衣种子发芽率下降。
另外,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低洼盐碱地或黏重土壤,覆土过深或过浅,气温过低等,都可能造成药害,影响包衣种子的正常生长。
2.4 种衣剂产品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我国种衣剂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理化性状、悬浮性、稳定性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影响有效成分的发挥和商品性。
同时国内种衣剂企业产品技术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种衣剂生产、销售较为混乱,且非法销售比例很大,严重影响了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3 对未来我国种衣剂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高毒向低毒方向发展
目前种衣剂中的杀虫剂如克百威、甲拌磷等均属于高毒农药,对人、畜安全隐患极大,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迫切需要高效低毒杀虫剂来更新或取代。
3.2 有效成分由低含量向高含量方向发展
悬浮型种衣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为13%-35%,60%左右的成分为水,给运输和使用带来不便,有效成分由低含量向高含量转化后,可以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3.3 由单一型向多种剂型发展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种衣剂剂型基本上为悬浮型液体,在运输、贮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剂型应向包括悬浮型液体在内的多方向发展,如干粉型、超微粉体型等,以适应不同层次的使用和需求。
3.4 研究开发的种衣剂种类由大田作物向其他作物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种衣剂的种类主要为用于粮、棉、油等大田作物,随着西部的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研究开发的种衣剂种类将直接面向国家政策积极扶持、重点投入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牧草、中药材等植物上。
3.5 种子丸粒化技术将迅速发展
种子丸粒化技术因其具有防治病害、能方便地在其中加入微肥、激素和保水剂等、提高种子质量、实现精量播种、节省费用等优点而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热点。
油菜、烟草、甜菜、蔬菜、牧草等小粒或不规则种子的成功丸粒化及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它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开辟了新的思路,以前被认为的技术难点将逐步突破。
包括玉米种子、带绒棉种、水稻种子在内的丸粒化技术已在进行田间试验和一定面积的示范。
这些将促进丸粒化技术的完善并推动它的迅速发展。
3.6 将生物防治剂大量引入种衣剂
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环境污染、对有益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等问题,为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已经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随着研究和开发的深入,将会探索出越来越多的生物防治方法。
4 对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应用的展望
与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种子包衣已经发展成为种子领域中的一个成熟产业相比,我国的种子包衣还需要进行全方位地提高,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可喜的是国家对这个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种子企业对其的关注不断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理论的完善,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整个种业领域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为种子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为农民减少投入、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