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2015)发现本心与心性:认识其在心理治疗中的意义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本心与心性:认识其在心理治疗中的意义
傅文青李孟潮
(惟海法师指导)
苏州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心理治疗和禅修经验,提出中国文化对“心”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而西方文化是分析性的,缺乏整体心的概念。心理治疗不能仅处理心理内容,更应该培养来访者对本心、心性体认和涵养。我们通过证自证的方法提出了“心”的结构和七个特性:即整体心或混沌心,有本心、心性、心理和客体世界四部分构成;心性有七大特性:直接经验性、缘生性、灵明性、正向性或阳性、伦理性或良知性、整体性或超越性、精神能量性或心力强度。据此,提出了“心性疗愈观”:即从心性的本质特性出发,提出可通过激发心性本自具足的性德光明,用性德光明去疗愈心理创伤和化解情结烦恼。自性清净心是当下能呈现的,自给自足的。从心性层面上可照见,物之实相,即是物之在其自己;事物能被本心与心性如实觉知,心性能转化成般若智慧之力量。心性具有正向性或德性的果报,从而能疗愈病人的症状和德性匮乏性痛苦。
【关键词】心,本心,心性,心理,德性匮乏性痛苦,心性疗愈观
1 导言
心理治疗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在这种互为主体的关系中,双方以当下的、鲜活的心灵的交流,引导来访者的心理转化而产生疗效。心理治疗不同于学术研究,不能把病人的心理活动分割成“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来认识。心理治疗以整体的“心”为背景,从主观体验的视角来认识心灵的活动。整体的心灵如何运作,现代心理治疗并没有提出完整的理论,如精神分析似乎是一个整体理论,但从“本心和心性”的角度看也并不完备和究竟。
什么是“心”?这好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很多人未必能给其下完善的定义。科学心理学关于“心理”的定义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社会生活更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产物,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以脑为基础的功能性活动,但不等同于脑。
本文提出的“心”和“心性”也不等于“心理”,也不全是西方心理学中勉强提出的“元认知”概念。心本无形无相,明明灵灵,其中心理研究的是心的活动内容和产物,心性研究的是心本身或心的质。
2 东方文化对“心”的论述
2. 1 儒家论心
儒家对“心”的描述有人心、明德、仁、天理、良知、理性。《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意思是:心是肉体的精神性主宰,是主宰者,不是被指挥被主宰者。《礼记.礼运》上说:“人者天地之心”,意为人是世界的掌握者。《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核心,明德是此心之德,即仁。明德即是本心。孔子《论语·阳货》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指禀性与习性之间的差异。《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指,心的天生本性就有善德,有良知良能,属于儒家的心性论。《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又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是指尽心存心、知性养性的儒家修心方法论(《尽心》)。
王阳明:“性一而已,……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王阳明论“天地之心”,他讲到:“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从心理学原理角度看,这是从感应性经验而言的。
2.2 道家论心
道家的心性论,行守虚静,道崇天真。虚,通过“不欲”、“无心”去实现。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49章提到“无心”。道家贵真,《庄子》说,“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何谓真?真是天然本真。《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这是讲心的天然属性;《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
动人”,这是讲“真”的精神人格属性。吕洞宾《太乙金华宗旨》曰:“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所谓玄窍是也,人人具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意为本心本具智慧,皆因贤愚而有差别。本心还主宰者寿命的长短。
恬淡虚寂以守真,成为道家修道方法论,称之为真人之道。如《淮南子》:“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辩者不能说也,声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滥也,智者不能动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
这个“虚寂”的“真”,又称常心,是真常的本心,并且可能通过普通的心智而达到。如《庄子·德充符》云:“以其知(智)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其背后,就有一个从“知(智的通假)→心→天常真心”的层次,这正是道家的心性结构模式。
我国儒道先贤们对“心”、“性”的论述与见地,表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即中国文化对“心”有一个整体观,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的思路,没有整体“心”的观念。这提示可用于指导心理治疗的实践。
2.3佛教论心
佛教关于“心”的观点大约有三类六种:一类是常识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称为“心、意、识”。即“集起名心”;“意谓思量”;“了别为识”。二类是认知和心智意义上的心,主要有两种“缘虑心,指能攀缘境之识”;“慧心,印度把心智机能通称为慧(中国称为智)”;第三类哲学意义的心,是人人本有、与生俱来的真心,称为“自性清净心”,“性净明心”,是真如心。
3 提出关于“心”的结构与特性学说
3.1 心的结构与组成
基于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在学习佛教的理论和积累了一定的禅修经验后,我们尝试从丰富心理治疗的资源的角度,提出对人的“心”的结构和特性一些不成熟概念:
本心:自性清净心,是能生万法的本体心。《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本心是指人自身本来的心性,原初的心态,即与当前现实人心不同的原本心灵。生来具有,不生不灭,心量广大,周遍法界。但一般人的真心外面不可避免的混有“缘虑心或意识心”的成分。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让患者的心向自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