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石材的极限抗弯强度;
1——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
Wb——混凝土计算截面弹性抵抗矩;
B1—— 覆冰后风荷载增大系数
7
3
路径
3.0.1 架空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可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红外测量等新技术;
架空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微地形
2.1.19
配电自动化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及通信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
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2.1.20
馈线终端 feeder terminal unit
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的配电终端。
2.1.21
配电自动化终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微气象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3.0.2 架空配电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协调,
线路杆塔位置应与城市环境美化相适应。
3.0.3 发电厂、变电站等进出线密集区域,线路路径应统一规划,再走廊拥挤地段可采用同
杆塔架设。
倍数。轻冰区宜按无冰、5mm 或 10mm 覆冰厚度设计,中冰区宜按 15mm 或 20mm 覆冰厚
度设计,重冰区宜根据工程实际条件确定。
4.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 15 年~30 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
气温宜采用+40℃。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
1 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
2 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
3 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宜采用-5℃;
4 最低气温为-5℃的地区,宜采用 0℃;
5 最低气温为 0℃的地区,宜采用 5℃。
4.0.8 雷电(外)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 15℃,风速对于最大设计风速 35m/s 及以上地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
2.1.8
导线 conductor
通过电流的单股线或不互相绝缘的多股线组成的绞线。
2.1.9
地线 overhead ground wire
在某些杆塔上或所有的杆塔上接地的导线,通常悬挂在线路导线的上方,对导线构成一
个保护角,防止导线受雷击。
2 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宜采用+10℃。
4.0.11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 10m/s,气温可采用 15℃,且无冰。
4.0.12 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 5m/s,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且无冰。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
1 总则
1.0.1 为了在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
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 10kV 及以下交流架空配电线路(以下简称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 5220
(征求意见稿)
1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DL/T5220)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 2018 年度电网设计行业标准编制计划会议纪要
的通知》(能网设标[2018]32 号)的安排,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
区为中冰区,设计覆冰厚度为 20mm 及以上地区为重冰区。
2.1.6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 10m 高度处 10min 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
统计得出 30 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2.1.7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rare wind speed,rare ice thicknees
冰计算。
4.0.6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 5 的倍数
值;
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 3℃或大于 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 3℃~5℃后,取
与此数邻近的 5 的倍数值。
4.0.7 安装工况的风速应采用 10m/s,且无冰。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2 在农村地区不宜大于 1.5km,在山区或重冰区等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
长度不宜大于 1km。
3.0.10 重冰区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冰厚不宜超过 20mm。超过此值的地区,应通过技术经
济比较确定相关方案。
8
4 气象条件
4.0.1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所采用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
C——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规定限值
γf——基础的附加分项系数;
TE——基础上拔或倾覆外力设计值;
γ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γS——土的重度设计值;
γC——混凝土的重度设计值;
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
fa——修正后的地基承பைடு நூலகம்力特征值;
γrf——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Pmax——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
2.1.16
平均运行张力 everyday tension
年平均气温情况下,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或地线张力。
2.1.17
杆塔 support;structure (of an overhead line)
通过绝缘子悬挂导线的装置。
2.1.18
基础 foundation
埋设在地下的一种结构,与杆塔底部连接,稳定承受所作用的荷载。
d——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所有子导线外径的总和;
5
θ——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WS——杆塔风荷载标准值;
μS——构件的体型系数和;
AS——构件承受风压的投影面积计算值;
βZ——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
WI——绝缘子串风荷载标准值;
AI——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
第 2.1.2 条所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2.1.4
交通困难地区 difficult transport area
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2.1.5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
设计覆冰厚度为 10mm 及以下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 10mm 小于 20mm 地
1.0.5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2 术语
2.1 术语
2.1.1
配电线路 distribution line
作为配电用的线路。
2.1.2
居民区 residen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等人口密集区。
2.1.3
非居民区 non-residential area
年 2 月颁发的 DL/T5220-2005《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 DL/T5220-2005。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3 架空配电线路通过市区或森林等地区时,如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 2/3,
其最大设计风速宜比当地最大设计风速减少 20%。
4 架空配电线路邻近城市高层建筑周围,其迎风地段风速值应较其他地段适当增加,如
无可靠资料时,一般应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 20%。
4.0.4 导线的覆冰厚度,应根据附近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确定,导线覆冰厚度宜取 5mm 的
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
2.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WX——导线风荷载标准值,kN;
2
W0——基准风压标准值,kN/m 。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α——风荷载档距系数;
LW——水平档距,m;
βC——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
23.5m/s,,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山区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基本风速,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最
大设计风速可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 10%,且不应低于 25m/s。
2 架空配电线路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时,其最大基
本风速应较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
T ——拉线拉力设计值;
6
Vt—ht 埋深内的土和基础体积;
V —计算截面剪力;
Gf—基础的自重;
b—基础宽度;
l—矩形基础的长度;
ht—拉线盘的埋置深度;
hc—拉线盘上拔临界深度;
ß—上拔角;
ω——拉线拉力 T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1 ——拉线盘上平面与垂面的夹角;
M
——计算截面处弯距;
sc——石材的强度设计附加系数;
3.0.4 乡村地区架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河道、灌渠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
3.0.5 架空配电线路路径和杆位的选择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地带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
其他地段。
3.0.6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宜避开重冰区、导线易舞动区。
3.0.7 架空配电线路不宜通过林区,当确需经过林区时应结合林区道路和林区具体条件选
2.1.15
大档距 large distance
架空配电线路由于档距已超出正常范围,引起杆塔结构型式、导线型号均需要特殊设计,
且该档距中发生故障时,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如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山谷等)。
对于一般架空配电线路常规杆塔型式为水泥杆时,大档距一般指裸导线线路档距大于
100m,或绝缘导线线路档距大于 80m 的档距。
f——钢绞线强度设计值;
ψ1——钢绞线强度扭绞调整系数;
ψ2——钢绞线强度不均匀系数;
fu——钢绞线的破坏强度;
o——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Qi——第 i 项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SGK——永久荷载标准值;
SQiK——第 i 项可变荷载标准值;
ψ——可变荷载组合系数;
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验确定,如当地的气象与本规范附录 A 典型气象区接近时,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
4.0.2 最大设计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 30 年。
4.0.3 设计基本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 10m 高,统计所得的 30 年一遇 10min
平均最大风速,并应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在空旷平坦地区不应小于
2.1.10
耦合地线 coupling ground wire
与导线平行架设并接地、利用线间耦合作用以降低导线上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为主要目
的的地线。
2.1.11
10kV 主干线 10kV trunk line
由变电站或开关站馈出,承担主要电能传输与分配功能的 10kV 架空或电缆线路的主干
部分,具备联络功能的配电线路是主干线的一部分。主干线包括架空导线、电缆、开关等设
择线路路径,并应尽量减少树木砍伐。
3.0.8 架空配电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3.0.9 10kV 架空配电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 2km,对于 10kV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耐张
段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城镇地区不宜大于 1km,接入负荷较多的线路段宜缩小耐张段长度;
区可采用 15m/s,最大设计风速小于 35m/s 的地区可采用 10m/s。
4.0.9 内部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可采用最大设计风速的 50%,并不
宜低于 15m/s,且无冰。
4.0.10 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最低气温为-10℃及以下的地区,应采用-5℃;
备,设备额定容量应匹配
2.1.12
10kV 分支线 10kV branch line
由 10kV 主干线引出的,除主干线以外的 10kV 线路部分。
2.1.13
弧垂 sag
4
一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2.1.14
档距 span length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1.0.3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应顺应智能配电网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
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
技术和产品。
1.0.4 本规范规定了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
Wb——混凝土计算截面弹性抵抗矩;
B1—— 覆冰后风荷载增大系数
7
3
路径
3.0.1 架空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可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红外测量等新技术;
架空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微地形
2.1.19
配电自动化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及通信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
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2.1.20
馈线终端 feeder terminal unit
安装在配电网架空线路杆塔等处的配电终端。
2.1.21
配电自动化终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微气象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3.0.2 架空配电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协调,
线路杆塔位置应与城市环境美化相适应。
3.0.3 发电厂、变电站等进出线密集区域,线路路径应统一规划,再走廊拥挤地段可采用同
杆塔架设。
倍数。轻冰区宜按无冰、5mm 或 10mm 覆冰厚度设计,中冰区宜按 15mm 或 20mm 覆冰厚
度设计,重冰区宜根据工程实际条件确定。
4.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 15 年~30 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
气温宜采用+40℃。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
1 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
2 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
3 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宜采用-5℃;
4 最低气温为-5℃的地区,宜采用 0℃;
5 最低气温为 0℃的地区,宜采用 5℃。
4.0.8 雷电(外)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 15℃,风速对于最大设计风速 35m/s 及以上地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
2.1.8
导线 conductor
通过电流的单股线或不互相绝缘的多股线组成的绞线。
2.1.9
地线 overhead ground wire
在某些杆塔上或所有的杆塔上接地的导线,通常悬挂在线路导线的上方,对导线构成一
个保护角,防止导线受雷击。
2 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宜采用+10℃。
4.0.11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 10m/s,气温可采用 15℃,且无冰。
4.0.12 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 5m/s,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且无冰。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
1 总则
1.0.1 为了在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
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 10kV 及以下交流架空配电线路(以下简称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 5220
(征求意见稿)
1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DL/T5220)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 2018 年度电网设计行业标准编制计划会议纪要
的通知》(能网设标[2018]32 号)的安排,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
区为中冰区,设计覆冰厚度为 20mm 及以上地区为重冰区。
2.1.6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 10m 高度处 10min 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
统计得出 30 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2.1.7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rare wind speed,rare ice thicknees
冰计算。
4.0.6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 5 的倍数
值;
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 3℃或大于 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 3℃~5℃后,取
与此数邻近的 5 的倍数值。
4.0.7 安装工况的风速应采用 10m/s,且无冰。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2 在农村地区不宜大于 1.5km,在山区或重冰区等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
长度不宜大于 1km。
3.0.10 重冰区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冰厚不宜超过 20mm。超过此值的地区,应通过技术经
济比较确定相关方案。
8
4 气象条件
4.0.1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所采用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
C——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规定限值
γf——基础的附加分项系数;
TE——基础上拔或倾覆外力设计值;
γ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γS——土的重度设计值;
γC——混凝土的重度设计值;
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
fa——修正后的地基承பைடு நூலகம்力特征值;
γrf——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Pmax——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
2.1.16
平均运行张力 everyday tension
年平均气温情况下,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或地线张力。
2.1.17
杆塔 support;structure (of an overhead line)
通过绝缘子悬挂导线的装置。
2.1.18
基础 foundation
埋设在地下的一种结构,与杆塔底部连接,稳定承受所作用的荷载。
d——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所有子导线外径的总和;
5
θ——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WS——杆塔风荷载标准值;
μS——构件的体型系数和;
AS——构件承受风压的投影面积计算值;
βZ——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
WI——绝缘子串风荷载标准值;
AI——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
第 2.1.2 条所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
2.1.4
交通困难地区 difficult transport area
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2.1.5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
设计覆冰厚度为 10mm 及以下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 10mm 小于 20mm 地
1.0.5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2 术语
2.1 术语
2.1.1
配电线路 distribution line
作为配电用的线路。
2.1.2
居民区 residen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等人口密集区。
2.1.3
非居民区 non-residential area
年 2 月颁发的 DL/T5220-2005《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 DL/T5220-2005。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3 架空配电线路通过市区或森林等地区时,如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 2/3,
其最大设计风速宜比当地最大设计风速减少 20%。
4 架空配电线路邻近城市高层建筑周围,其迎风地段风速值应较其他地段适当增加,如
无可靠资料时,一般应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 20%。
4.0.4 导线的覆冰厚度,应根据附近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确定,导线覆冰厚度宜取 5mm 的
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
2.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WX——导线风荷载标准值,kN;
2
W0——基准风压标准值,kN/m 。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α——风荷载档距系数;
LW——水平档距,m;
βC——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
23.5m/s,,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山区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基本风速,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最
大设计风速可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 10%,且不应低于 25m/s。
2 架空配电线路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时,其最大基
本风速应较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
T ——拉线拉力设计值;
6
Vt—ht 埋深内的土和基础体积;
V —计算截面剪力;
Gf—基础的自重;
b—基础宽度;
l—矩形基础的长度;
ht—拉线盘的埋置深度;
hc—拉线盘上拔临界深度;
ß—上拔角;
ω——拉线拉力 T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1 ——拉线盘上平面与垂面的夹角;
M
——计算截面处弯距;
sc——石材的强度设计附加系数;
3.0.4 乡村地区架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河道、灌渠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
3.0.5 架空配电线路路径和杆位的选择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地带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
其他地段。
3.0.6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宜避开重冰区、导线易舞动区。
3.0.7 架空配电线路不宜通过林区,当确需经过林区时应结合林区道路和林区具体条件选
2.1.15
大档距 large distance
架空配电线路由于档距已超出正常范围,引起杆塔结构型式、导线型号均需要特殊设计,
且该档距中发生故障时,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如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山谷等)。
对于一般架空配电线路常规杆塔型式为水泥杆时,大档距一般指裸导线线路档距大于
100m,或绝缘导线线路档距大于 80m 的档距。
f——钢绞线强度设计值;
ψ1——钢绞线强度扭绞调整系数;
ψ2——钢绞线强度不均匀系数;
fu——钢绞线的破坏强度;
o——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Qi——第 i 项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SGK——永久荷载标准值;
SQiK——第 i 项可变荷载标准值;
ψ——可变荷载组合系数;
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验确定,如当地的气象与本规范附录 A 典型气象区接近时,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
4.0.2 最大设计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取 30 年。
4.0.3 设计基本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 10m 高,统计所得的 30 年一遇 10min
平均最大风速,并应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在空旷平坦地区不应小于
2.1.10
耦合地线 coupling ground wire
与导线平行架设并接地、利用线间耦合作用以降低导线上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为主要目
的的地线。
2.1.11
10kV 主干线 10kV trunk line
由变电站或开关站馈出,承担主要电能传输与分配功能的 10kV 架空或电缆线路的主干
部分,具备联络功能的配电线路是主干线的一部分。主干线包括架空导线、电缆、开关等设
择线路路径,并应尽量减少树木砍伐。
3.0.8 架空配电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3.0.9 10kV 架空配电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 2km,对于 10kV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耐张
段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城镇地区不宜大于 1km,接入负荷较多的线路段宜缩小耐张段长度;
区可采用 15m/s,最大设计风速小于 35m/s 的地区可采用 10m/s。
4.0.9 内部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可采用最大设计风速的 50%,并不
宜低于 15m/s,且无冰。
4.0.10 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最低气温为-10℃及以下的地区,应采用-5℃;
备,设备额定容量应匹配
2.1.12
10kV 分支线 10kV branch line
由 10kV 主干线引出的,除主干线以外的 10kV 线路部分。
2.1.13
弧垂 sag
4
一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2.1.14
档距 span length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1.0.3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应顺应智能配电网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
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
技术和产品。
1.0.4 本规范规定了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