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浅谈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词反映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本节教学目的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握人类认识运动中的辩证过程及其意义,为进一步学习真理的有关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奠定理论基础。
本节教学要点及其重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本节分三个内容来讲: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人类独有的现象,科学地改造世界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世界为基础。
而要正确认识世界,则必须首先弄清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问题的导出:什么是认识?人类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理解。
先验论者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不死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孔子则说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存在。
不可知论的代表任务休谟和康德则断言‚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在唯心主义贝克莱看来,‚存在就是被感知‛。
就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把认识理解为‚人对对象的感性直觉‛。
马克思、恩格斯则科学地说到,‚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为什么会有以上的分歧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与否。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研究综述模块一:研究概况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特别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推动了认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在许多问题上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分歧。
总体来说,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理性、非理性的内涵。
对于理性的界定,学者们一般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进行的;也有学者从理性、合理性、正确性三个概念间的联系出发对理性进行界定。
关于非理性概念的界定,是一个争论热点问题。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借助多种参照系,从心理学、认识论、价值论、文化学、社会学等多方而加以界说,而不能简单化。
二是关于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者们都予以肯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人的理性能力构成主体认识因式的主要框架;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建构功能;认识成果的表达必须借助于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是关于非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逐渐摆脱了过去对非理性的教条式的认识,开始意识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近年来成为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取得成果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
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这一研究似乎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即无限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四是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基本上已经达到共识,即二者相互契合、相互渗透,认识辩证运动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五是关于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些学者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认为,目前关于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研究和讨论中的一些思想混乱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出现了混乱。
模块二:论点摘要一、关于理性、非理性的内涵1、关于理性的内涵。
马哲23道题目答案

(一)必然与偶然及其辩证关系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依存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2)转化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逻辑与历史及其辩证关系1.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
2.逻辑是指关于对象的认识成果或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
3.辩证关系: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
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而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三)整体与部分及其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映现整体。
(2)部分受整体制约,脱离整体的部分就是去了他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3)整体功能不一定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三种情况:整体具有部分根本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理论方面:它是综合与分析相统一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
实践方面:它启示我们既要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又要注意调整局部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那些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的研究与把握。
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非理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包括影响主体认识的心理状态和不同于理性认识的非理性反映能力。
试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试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引言:介绍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讨论其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非理性因素分类:介绍非理性因素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如感性直觉、情感、信仰、经验等,阐述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
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关系:探究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平衡二者在认识中的作用,提高认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非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探讨非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如何避免非理性决策的负面影响,提高决策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五、非理性因素的启示和应用:总结非理性因素对于认识和决策的启示和应用,如何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和创新。
六、结论:对前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尊重非理性因素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论据。
第一章:引言认识是人类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类获取知识、理解事物本质的过程。
在认识中,除了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还包含非理性因素,如感性直觉、情感和信仰等。
这些因素常常被人忽视,但它们在认识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试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介绍非理性因素的分类、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以及非理性因素的启示和应用。
第二章:非理性因素分类感性直觉是指个人直接通过感觉、观察等途径获取对事物的认识,而不考虑事物的本质和概念。
感性直觉常常能够使人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
情感是指对某种事物的情感倾向和态度,情感的存在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积极的动力和影响,还可以对认识过程产生影响。
信仰是人们基于自身的价值观、信仰体系和世界观等构成的对某种特定事物的信仰,信仰可以调整人们的认知方式,使认识更符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经验则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不断的亲身体验、交流沟通等方式在不断积累的个人和社会经验。
虽然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常常受到质疑,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探究非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探究非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摘要:非理性因素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的恒常因素,诸如想象与直觉、灵感、顿悟、情感与意志等作为人类智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认识途径和手段,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突破性和持久性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直觉;想象;灵感;顿悟;情感;意志所谓的非理性因素,是相对于理性因素而言的,是指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或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及通过非逻辑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
长期以来,非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阐发,非理性认识作为人类固有的一种认识能力,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本文对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探究。
1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创造作用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新颖性、探索性的特点,它不仅需要有更强烈、更饱满的激情作为内在的动力源泉,而且需要在这种激情的强烈刺激下产生直觉和灵感,使疑难问题得到奇迹般的解决。
直觉原意是凝视,其认知意义是不经过其它程序而直接悟出理性结论,做出综合判断,从而达到发展和创新的目的。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是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使与其有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述的东西相符合,柏格森十分重视直觉思维与科学创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直觉思维为根本的“创造进化论”。
直觉判断即当人的思维在刚刚接触外来实体或抽象信号刺激时,就做出直接理解,直接辨别、直接判断结论,它是人的思维洞察力敏感程度的表现,它与一个人的经历、经验,大脑存储的知识、预感能力等积累都有密切关系。
直觉的想象是科学创新不可逾越的阶段,直觉想象的创新作用在四个方面最为突出,一是在想象中提出科学假说,在思维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构建思维。
二是在想象中提出新的科学概念,新概念的提出即是对旧有概念的革命,又是认识的创新。
三是想象作为创造模型的重要手段,在科研中发挥着其它思维过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议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小议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作者:梁建伟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非理性因素主要包括直觉、灵感、情感、意志、想象、联想、信念等,它们在人的认识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和理性因素一样,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人类认识的内在动力,对人们的认识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直觉;内在动力;调节作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28-01非理性因素的主要内容是指凡非逻辑范围内所不能包容,而又在认识进程中发挥有效作用的思维形式和认识能力。
如直觉、灵感、情感、意志、想象、联想、信念等。
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内在动力作用首先具有诱导、意向作用,这是指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的先导和启发作用。
一切精神活动,包括非理性因素的活动都具有某种反映的性质。
它对事物的反映和把握在程度上虽然是模糊的,或是在潜意识中的,但是在过程上、时间上却是先于理性的逻辑思维,并对理性思维具有诱导性和调整性的作用。
一方面非理性因素通过直觉洞察和灵感顿悟的结果引出理性逻辑思考;另一方面非理性因素则通过自身的结果为理性思维指明方向或使理性思考调整原有的认识方向。
非理性因素能够超越眼前的事物而直觉到事物的意义,成为理智不可缺少的先导。
情感与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融于情感之中,它具有引导认识主体去认识存在的意向的功能。
情感以他的目的性规定了认识主体对认识的选择,情感以他的倾向性规定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
可见情感从认识主体的主观态度上规定了主体认识的意向性,而直觉是通过对客体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把握规定了主体认识的意向性。
其次具有评价、选择作用,人的认识之所以要追索事物的客观本质,其目的事要了解客观事物对主体所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要确定对事物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则必需参照主体的价值尺度和标准。
人的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恰是以主体内部一种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参与认识活动的,因而对认识具有了内在的评价和选择作用。
浅谈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重大作用

与理 性相 比, 非理性 因素 在认识过 程 中的活动和作用 方 式具有 两个方 面的显著特点 。第一 , 性思维 具有严密 的逻 理
辑 性 , 在 感 性 认 识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概 念 , 后 运 用 概 念 进 行 它 然 判 断 , 按 照 确 定 的 逻 辑 的 格 进 行 推 理 。 与 此 不 同 , 理 性 并 非 思 维 是 以愿 望 、 机 、 趣 、 验 、 动 、 向 等 非 逻 辑 的形 式 动 兴 体 冲 倾
观 事 实 。人观 规 律 , 性 理
索 。尤其是 1 8世纪中叶以后 , 社会生 活 的激剧 变化 , 科学新
成 果 潮 水 般 涌现 , 验 论 和 理 性 论 的 激 烈 争 论 , 蒙 主 义 在 经 启 对 宗 教 的犀 利 批 判 以 及 对 于 人 的 自由 平 等 的 充 分 论 述 成 为
发 生 作 用 。认 识 的 主 体 是 处 于 一 定 社 会 历 史 条 件 下 并 且 具
[ 中图分类号 】B 1 07
在人 的思维过程 中 , 理性 因素与非 理性因素往 往是交织 在 一起共 同发挥作 用 , 两者 相互 补充 , 同形成 对事 物 的认 共 识 。西方理性哲学 的传统 渊源 流长 , 从古 希腊开 始的理性先
活动 。
界 和科学界逐渐成为一 种思潮 , 人们通 过种种理性 的论证 和 实证的手段去验证这 种非 理性 因素在 认识 活 动中 的重大作 用 。人 的非理性 因素在认 识 中的作 用被 揭示 出来 , 非理性 “
因 素 ” 一 概 念 站 在 了人 类 认 识 活 动 的 风 口浪 尖 上 。 这 认 识 论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在 马 克 思 看 来 , 的 认识 和 实 践 活 动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认 识 本 身 是 一 个 人
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

●文史哲园地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刘文洲摘要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非理性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确揭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将有助于认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认识理性非理性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界定可忽视。
非理性的本质含义是指不能用逻辑思维概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的认识能力,狭义上包括进行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然而,作为认识主体人类的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和本的人,能否准确客观地反映客体,其影响因素是十分能等众多因素;广义上还包括幻想、想象、猜测、顿众多的。
其中理性与非理性是一对重要因素。
悟、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因素,这些因素各自以不同理性是人类经过漫长历程发展起来的高级属的方式,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性,它积淀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和人类千百年来人类认识的全面发展。
积累的各种各样使社会有序化的规范。
人的思维、人的活动中普遍有效的认识方式,构成人类理性的二、理性、非理性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框架。
故理性是一种逻辑地分析认知世界,把握事理性是人类独有的特质。
理性使人在认识活动物本质,深入地进行独立探究,并进行设疑、判断和中用观念把握认识客体的本质。
人对客体从现象到选择的能力。
它追求普遍有效性和事物的完整性、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不能脱离人的能动思维操作,而合理性。
它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应付现实的思维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和逻辑程序,认能力,更是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自身诸种复识活动中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逻杂而对立素质中的一股整合力量。
辑思维方法的运用,都以其理性的严密程序性和规非理性与理性有同样长的历史,与理性对立而范性使人从客体的表面深入到客体的本质。
为了准存在。
非理性,从字面上看就是“不是理性”之性,由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此引而常常被理解为“不要理性”、“否定理性”,甚至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从而使认识客体以“丧失理性”,从而与理性一样发展为价值评判词,被观念的形式内化在认识主体的大脑中,完成对客体认为与低贱、野蛮、疯狂等同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一、探讨非理性因素作用的必要性在传统的认识论研究中,人们往往较多地注重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而忽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
随着发展带来新问题的激化,理性因素作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而非理性作用的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凸显。
1、非理性因素容易被忽视和曲解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当中,一方面,为达到预期的目标,人们普遍比较关注理性思维的指导作用,把理性思维指导看成唯一的和最正确的,因而忽略了非理性认识因素的作用。
理性主义者片面强调理性因素的至尊地位并认为非理性因素是理性实践的巨大障碍,而非理性主义者把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看成是决定一切的东西。
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关系,否定了人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能动性反映的本质作用。
2、新问题解决的迫切需要认识活动的更新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想要占取主导地位获得发展必须加大创新。
在创新中正是由于创新主体具有情感、直觉等非理性心理形式,才使得主体有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冲动。
非理性具有突破性、非逻辑性的特征,在创新中非理性因素发挥的作用是别的因素无法取代的。
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们很难在社会中正确把握自己,社会竞争越激烈,就越要稳定的心态。
只有加大对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的培养和消极作用的抑制,才能促进人的精神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作为主体能动性体现的非理性因素,必然成为当今认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人的选择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在做出一系列认识活动中的选择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诱导作用,当人们面对一个感兴趣的对象时,会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它引导人们进行发明创造;激励作用,积极的情感会激发认识主体的积极性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和生机;调节作用,非理性因素具有灵活性和跳跃性,能在认识过程出现断裂的情况下及时地做出反应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实现认识的新突破。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从理性认识至课堂教学的无声脱胎换骨。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五)重新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1.重新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它就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重新认识,存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存有概念、推论、推理小说三种主要形式,就是重新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低级和高级的关系(1)两者矛盾和区别就是含义、特点、形式和地位相同,所以“津津乐道不等同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无法立刻认知它”。
(2)两者的统一和联系。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感性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关键意义(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重新认识的真正任务就是达至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认识解决的是本质问题。
2.从感性认识至理性认识脱胎换骨的条件(1)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实事求是思维的加工,将多样的感性材料予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建制作工夫,导致概念的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鹏程至理性认识。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1.重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脱胎换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精品]哲学马原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精品]哲学马原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f163e808a1284ac8504350.png)
14
想象和直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5
想象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对于承担创造性劳 动的理论家,不应当吹 毛求疵地说他是“异想 天开”;相反,应当允 许他有权去自由发挥他 的幻想,因为除此以外 就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达 到目的。
16
想象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12
13
想象和直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 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 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 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
25
22
认识定势妨碍认识向纵深发展
• 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里斯特列(燃素说 ) • 拉瓦锡 (氧气)
→
23
非理性与非理性主义
同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 因素的制约,强调人应当在理性因素的主 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24
小结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认 知过程和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对 这个过程人们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我们 必须重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但理性认识在认识过 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起推动、定向、 调控和补充作用。
2
非理性因素的含义
(2)广义上的非理性因素。人的认识过程中 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 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 灵感等等,虽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 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 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因而在广义上也属 于“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作用: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得出错误的认识。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
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
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作者:董智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3期摘要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因此,正确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关系,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认识中图分类号:GB804 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Non-rational Factor in UnderstandingDONG Zhi(College of Marxism,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AbstractThe non-rational factor both has positive one side in person's understanding, and has negative one side. Therefore, processes the rationality correctly with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relations, displays the non-rational factor the positive role,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regarding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instruction practice.Key wordsnon-rational factor; rational factor; know人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作为一个有意志、有情感、有认知能力的认识主体,主体活动的任何心理因素包括非理性因素必然会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作用。
马原2023辨析题

马原2023辨析题认识的发展过程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常考点,易出辨析题】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要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的辩证法。
(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第一,理性指导下的感性深刻。
正如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
第二,感性支撑下的理性丰富。
正如黑格尔说,同一句格言,年轻人的理解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的理解有内容。
4.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根本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根本否认感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知识延伸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有唯物与唯心之分。
唯物主义经验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区分在于:是否承认感性经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唯物主义唯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区分在于:是否承认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易出选择题、辨析题】(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必要性: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表面肤浅;理性才能解决本质问题,内在深刻。
因此,感性必须上升到理性并接受理性的指导。
2.基本条件:第一,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必要性:第一,从实践方面看,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就是盲目的实践;第二,从理性认识本身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易错提示理性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说明了理论只有在与实践结合中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什么也实现不了,为了实现理论就需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些说法不是讲理论不重要,而是讲脱离实践的理论、不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毫无价值和意义。
试论非理性因素的认识论意义

试论非理性因素的认识论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注意实践和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然而日益趋向微观方向发展的当代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都越来越多地揭示了非理性因素和认识的联系,证明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认识活动中,注重对理性因素进行探讨的同时,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揭示认识发展的动力机制,深化认识运动的全过程,认识主体系统和微观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性是指认识运动过程中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狭义的理性仅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逻辑思维形式。
广义的理性包括狭义的理性,与非理性相对应。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以情感、意志为主,并包括信念、习惯、潜意识等在内的意识形式,这些因素之所以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并不是说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只能起干扰作用,而是指它们相对于理性因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动特点。
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动力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动力作用,是指情感、意志等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对主体认识具有的指向性、积极性所产生的影响。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标、选择手段、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情感、意志又具有指向性、倾向性的品格,这就决定了情感、意志在认识活动中,会成为推动认识主体认识事物,追求真理的力量。
情感在认识中的动力作用表现为:其一,影响认识活动的指向。
人的思维总是有一定指向的、总是为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而展开的,它所产生的影响除主体的知识、经验、思维模式等理性因素外,还有主体的求知欲、好奇心、惊讶感、美感、偏好等情感因素。
这些非理性因素形成了主体信息加工中的非逻辑性选择。
湖南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湖南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非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认识过程其实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有的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过程起干扰破坏的消极作用C.总的说来,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要大于理性的作用D.有的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答案】:C2.当前,我国GDP已超过日本,称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
这启示我们要()。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引进外资力度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答案】:A3.以下归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六部:吏、户、礼、兵、刑、工B.五音:宫、商、角、徵、羽C.五等爵:公、侯、伯、子、男D.五经:《诗》《书》《礼》《易》《论语》【答案】:D4.人类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A.脊髓1/ 12C.大脑D.心脏【答案】:B5.唐宋八大家中的唐朝诗人是()。
A.王安石B.苏轼C.韩愈D.欧阳修【答案】:C6.下列诗句的作者,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答案】:C7.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是()。
A.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不平衡的关系B.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C.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案】:D8.下列文种中,一定属于肯定态度的是()A.复函B.批复C.意见D.批转性通知【答案】:D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A.酒2/ 12C.苏州D.庄稼【答案】:A10.关于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主观主 义 ; 错误 的信仰 会使 人一 叶障 目, 迷 于法轮 功等邪 教 。 痴
纯 粹的理 性或非 理性在人 的精 }I 4世界 中是不存在 的, 理性 因
人类 认 识活 动中 居主导地 位 。 理性 示 了人类 认识 世界 , 改造 世 素和非理 性 因素是健全人 格 的基本组 成部分 , 也是两种 巨大 的人 界 的能力 , 但理 性思维 绝非人 类 的全部 , 理性 因素是 对理性 逻 非
总和 , 包括 : 机 、 动 兴趣 、 感、 情 信念等等 。 理性对 人的认 识活 动 消 极的一 面等 等 。 非 另一方 面 , 消极否 定的 非理性 因素 会对教 育对
消极情 感会 阻碍人 们 的认识 行为 , 导人 们背 诱 的发生 与停止起 着重 要 的控 制和 调节 作用 。 同时 , 非理性 因素 对 象产 生不 良影 响 。
具有广 博精 深知 识的人 , 而且 出应当 是具有 坚定 难 以下 咽, 无理情 就会 失去存 1 的意 义 。 在思 想政 治教 育巾 , 芏 ” 理 智 力高度 发达 、
性 与非 理性 二者缺 一不 可 。笔 者在 此着 重 认识 一 下非理 性 因素
的作用 。
马克 思说过 :在 社会历 史领域 内进 行活动 的 , “ 全是 具有意 识 在实 践中住 往对非理性 教育操 之过 急 , 忽视 了在思想 政治教 育中
性, 保持 良好 的精 神状 叁 。l , 另外 实 人 的全 面发展 要使人 的理
性 因素与 非理性 因素协 调发展 , 一个全面 发展 的人, 仅应当是 “ 不 的信念 、 顺强 的意志 、 尚的 想的人 ” 高 。 近年来 , 想政治 工作者 逐渐注 意 到非理 性因 素的 作用 , 思 但 非理性 因素 会的 消极作 用 。 ~方 面, 完全 摆脱 理性约 束 的非理性
2016考研政治马哲模拟试题及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单选题

1、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于使⼈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切变种进⾏⽆情的⽃争。
”这句话说明()A、有些真理⽆法通过实践来检验B、实践标准的形式具有多样性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 2、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活实践是产⽣神秘主义理论的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句话,那⼀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然。
”这⼀论断说明() A、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们只需通过认识“⼀切科学的抽象”就可以认识⾃然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4、“⼈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运动员登⼭⼀样,每登⾼⼀步,就接近顶峰⼀步。
与登⼭不同的是,⼈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它揭⽰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了真理是发展过程C、它否认了⼈的认识能⼒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5、“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这主要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 A、仅仅反映了⾃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B、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真理 C、不是对⾃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D、只是对⾃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性认识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B、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级阶段 C、前者的源泉是实践,后者的源泉是书本知识 D、前者是⾃⼰亲⾝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他⼈那⾥(包括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 7、马克思说:“⼈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个理论的问题,⽽是⼀个实践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理性是相对理性而 言的,非理性并不是 排除理性,反对理性, 理性和非理性是统一 的,没有纯粹的理性, 也没有纯粹的非理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A.非理性因素对认 识辩证过程具有激 活,控制和驱动作 用(动力、诱导、 激发)
B 非理性因素对认 识辩证过程具有调 节作用 表现在: →促成思维定势的 形成 →解除思维 定势 。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 思维的等能力,是知、情、意三类 意识要素中“知”的层面。它在人 的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预见 的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非 理 性 因 素 包 括 的 方 面
意志
情感
欲望
非理性 习惯
动机
本能
信念
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 理性与非理性共同发 挥着作用,理性因素 起主导作用,占支配 地位。人的认识过程 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 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目录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如何正确利用非理性因素
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定义
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定义
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从广义上来看: 一类是“情”和“意”意识层面中包括 动机、欲望、习惯、本能等具有不自觉、 非逻辑性特点的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 认知。 另一类就是指诸如想象、幻想、灵感、 直觉等在人的认识能力中不能被逻辑思 维的概念所包概括的主体心理认知,作 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题的认识和实 践活动中,并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影 响。
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 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 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 要的认识能力
诱导作用
激发作用
怎样正确利用非理性因素
二、与人为善
一、常保持好的情绪 1 心理宣泄法 2 注意转移法 3 逆向思维法 4 自我暗示法 5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D 对善和美的价值 追求。
C 参照作用。每一事物都有 多方面的规定性。人们在判 定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 需要时,是通过参照主体的 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 把与自已的需要密切相关的 对象突出出来,作为认识的 客体。
动力,诱导和激发的作用
动力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 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 因素。 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 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 的极可贵的品质。
三、以一种积极的态度 对待身边的事
四、对生活永抱希望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