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
1.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
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
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A.仰天山
B.蓝宝石
C.杨家埠
D.青云山
(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
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1)B
(2)D
(3)A
【解析】【分析】(1)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
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这里还只是邀请赵老师,还没有与张老师见面,故“久闻大名”使用不得体;② 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
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这里使用得体。
③荣幸:指荣耀而幸运。
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
这里使用恰当。
④ 光临寒舍:别人到自己家来了,主人欢迎时的谦称,这里使用不恰当;⑤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这里使用不恰当。
故①④⑥的表达都不得体。
(2)“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与“青”“蓝”相对,故排除AC。
“白浪”是一个名词,“青云”也是一个名词,而“蓝宝”却不是一个词语。
故排除B。
故选D。
(3)A“三十而立”出自《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出自《孟子》。
故答案为:⑴B;⑵D;⑶A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
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⑤认清文体,注意差别。
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⑶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________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
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________
(3)中秋节:
上联:________
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________
【答案】(1)①
(2)④
(3)③
(4)②
【解析】【分析】(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补写时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
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必须相关。
3.学校开展“古诗词大家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教材有变化)阅读[材料一],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材料一]统编中小字《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
”请你用微信回复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比赛邀评委)临淮中学将聘请县诗词学会的张梅老师担任本校的“古诗词诵读比赛”评委,聘期三年。
该校团委拟写了一份聘书,其中有两处欠缺。
请你针对这两处欠缺提出修改意见。
聘书
兹聘请张梅老师为我校“古诗词诵读比赛”评委。
2019年5月5日(4)(词牌知多少)在“古诗词诵读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
请你结合学过的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词牌填在横线上。
(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乙)远远游蜂不计家,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相见欢 D.如梦令
(甲)的词牌是________。
(乙)的词牌是________。
(5)(经典咏流传)语文老师根据[材料二]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二]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台,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阅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________
【答案】(1)示例:与2013版相比,2017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
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增长率比小学高。
(2)示例:刚开始学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才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人生内涵。
(3)①没写明聘期,应在第二行末尾加上“聘期三年”。
②没注明是哪个学校聘请张梅老师为评委的,应在聘书右下角日期的上一行写上校名。
(4)D(如梦令);B(浣溪沙)
(5)示例:咏诗词弘扬传统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这种表格的统计对象,即注意表格名称,然后看表格中的第一列,发现从时间上有两个年份,那么不同年份的数据之间的可以进行比对。
从横向看,这里涉及两个学段,这两个学段的数据也要进行比对,最后综合拟写答案。
(2)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说话要得体恰当。
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要有相应的称呼,这是同学,可以不用尊称,直接写称呼。
另外题目要求拟写鼓励性的话语,结合材料内容,应该写出学习古诗文的好处,内容要积极向上。
(3)此聘书有题目、正文内容、聘任时间,但是缺少聘期和发聘书的署名单位。
(4)甲词是南宋中叶女词人严蕊的一首写桃花的小令《如梦令》,故选D。
乙是宋代刘辰翁写的一首词《浣溪沙·春日即事》,故选B。
(5)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答案不唯一,“变形式”可对“咏诗词”,“演绎经典”可对“弘扬传统”。
故答案为:⑴示例:与2013版相比,2017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
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初中学生古诗词阅读增长率比小学高;
⑵示例:刚开始学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才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人生内涵;
⑶①没写明聘期,应在第二行末尾加上“聘期三年”。
②没注明是哪个学校聘请张梅老师为评委的,应在聘书右下角日期的上一行写上校名;
⑷D(如梦令);B(浣溪沙);
⑸示例:咏诗词弘扬传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答题时应注意语境,语言的运用,力求言之有理又有序,得体又简明。
劝告他人型口语交际: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
⑶本题考查聘请书的拟写。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聘请书书写的基本格式,然后按题意拟写内容即可;
⑷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题目中给出的四个词牌,课本中都出现过,作答时,可根据课文中相应词的内容与
格式来判断题目给出的两首词是什么词牌;
⑸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孙悟空武松林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____
【答案】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语言运用题。
是对文学名著及对联知识的综合考查。
把二字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是一道有创意的题目。
这里提供的几个名著中的人物,要联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例:草船借箭、司空降妖、武松打虎、黛玉葬花等。
结合对联的知识,以上联作参照,从某种意义上说本题也是仿写题了。
【点评】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
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此题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几个人物的融入。
5.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山渺远的水,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
【答案】近山远水皆有情(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偶的认识以及掌握能力。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表现力。
画线部分“临近的山渺远的水”可以简概括为“近山远水”,“皆有情意”简化为“皆有情”,这样就跟上句对应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
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即可作答。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小区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随机调查,统计如下表:
材料二:日本国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的早晨8点之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的地方,错过时间就必须要等到下一周。
韩国的垃圾回收除了定点定时,有的地方还要在垃圾袋上写上姓名。
在瑞典,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公众喝完饮料后只要将易拉罐和玻璃瓶自觉投入回收机中,就会凭收据领取相应的奖金。
(1)阅读材料一,请概括你从图表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2)某小区要张贴对联形式的标语宣传“垃圾分类”,上联已经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配合垃圾分类;
下联:________
(3)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二,请你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三条可行性的建议。
【答案】(1)①青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但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②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2)共建家园美好
(3)示例:政府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定点定期进行“垃圾分类”
的回收和培训;制定回收垃圾的奖惩制度)社会及学校等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不同的垃圾。
便于分类等。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这个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的数据,可以看出青年人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通过分析开始垃圾分类的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通过对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2)仔细分析上联特点,上联是由“配合垃圾分类”属于动宾短语,因此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个特点,另外还要注意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
如共建家园美好。
(3)此题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二,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三条可行性的建议。
材料二讲的是日本和瑞典垃圾处理办法,因为现实生活中垃圾的处理需要政府的管理、市民的意识以及行动等,因此可据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此题答案是多样的。
故答案为:⑴①青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但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②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⑵共建家园美好
⑶示例:政府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定点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的回收和培训;制定回收垃圾的奖惩制度)社会及学校等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不同的垃圾。
便于分类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⑵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
生活中也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
⑶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7.九(1)班开展以“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年龄段12-25岁(100人)30-45岁(100人)45岁以上(100人)
喜爱倾听的人数比18%40%65%
感恩父母的人数比20%45%70%
(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
下联: ________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A说: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B说: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
C说: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时光老师来作专题报告。
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内容与格式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1)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共2分。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3)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4)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解析】【分析】(1)小题属于探究表格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在探究时,既要横排看,也要竖排看。
横排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竖排看,是“喜欢倾听”和“感恩父母”这两个类别。
再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类别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小题补对联,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本题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身份即可。
(3)小题仿写,只要和上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挫折”的意义即可。
改语病比较简单,就是关联词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是固定搭配。
(4)小题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邀请函。
邀请函在格式上和大多数应用文是一致的:题目“邀请函”三个字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定格,落款部分“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邀请函在内容上语言要得体,要告诉对方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故答案为:⑴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⑵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
⑶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⑷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运用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注意从中总结归纳共同点,在平时要学会自我方法,运用平时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注意对上联的理解,内容上要有关联,符合主题。
⑶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要求语句的连贯、衔接仿写能力和病句的修改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上下文的特点进行作答,掌握基本的病句修改的方法。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应用文的修改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常用应用文的格式,注意对例文的阅读和审视,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例文进行辨析和修改。
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其间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新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声音,比如陈力在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演唱者一张口就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场景中,又或者带到了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八个词语或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作宣传。
演离合悲欢当代常有观抑扬褒贬岂无前代事座中剧中人
【答案】(1)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上线。
(2)上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下联: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这个材料,可知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
从这句话提取出关键信息即可。
(2)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演悲欢离合“属于动宾短语,”悲观离合“是并列短语,故”演悲欢离合“应和”观抑扬顿挫“相对;”岂无“应和”常有“相对,”前代事“应和”句中人“相对,”当代“应和”座中“相对。
故上联应为: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下联应为: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故答案为:⑴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上线。
⑵上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下联: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9.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灯谜题
谜面:天女织彩霞
(打南京一特产)
谜底:_______
对联题
上联:乌衣巷
下联:______________
诗词题
春风知别苦,不追_______青。
——李白《劳劳亭》
A.松枝 B.柳条
(1)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
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________,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
”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2)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
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
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
③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
(3)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
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的毕业留言中。
请替轩轩写一段这样的留言。
(不超过50字)
【答案】(1)彩霞似锦
(2)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
;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天女纺织,用的是云,织出来的是彩霞,彩霞怎么样呢,联想到南京的纺织品特产“云锦”,因此彩霞似锦。
(2)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相关,平则相对。
“乌衣巷”是一个地名,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巷”是仄声,据此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本题要求写一段留言,只要能用在这两句诗,文从字顺即可。
如: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故答案为:(1)彩霞似锦;
(2)①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②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
③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短语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谜面、语境进行考虑,还要根据主谓短语的特点进行答题。
(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本题考查写留言的能力。
答题时只要能用上所给的诗句,语句准确、连贯,符合意境即可。
10.请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抄录诗句)请选择下列诗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________
(2)(活动二:分类整理)“活动一”中选择的诗词名句,需归入你整理的一个专题。
请为这个专题拟定名称要求:名称为偏正短语;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
(3)(活动三:拟写对联)教室的墙上要张贴一副勉励大家勤奋笃学的对联。
请你仿照上联对出下
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上联:读经读史读遍天下奇书
下联:________
(4)(活动四:吟唱诗韵)“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的曲子;二是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