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目前,细菌鞭毛染色方法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可分为碱性复红法、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B法、镀银染色法和荧光蛋白染色法6类,前5类方法的媒染剂成分中均含有单宁酸,染色原理通常是采用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做媒染剂,并使其沉淀于鞭毛上而使“鞭毛肿胀(tar and feather)”,鞭毛直径加粗,进一步染色后即可在油镜下观察。
1. 碱性复红法和副品红法:1926年由Gray首创,其媒染液成分包括20%丹宁酸水溶液
2.0ml,硫酸钾铝饱和水溶液5ml,饱和氯化汞水溶液2ml,3%碱性复红乙醇(95%)溶液0.4ml,临用前混合,且需过滤后方可使用。
染片时,媒染剂染色约6min,具体时间尚需在试验中摸索确定,染色液是抗酸染色Ziehl-Ne elsen石碳酸复红染液,染片时需要1小片吸水纸盖在涂片上,染色3min。
由于该方法媒染剂混合物不稳定、操作复杂、经验性强。
Leifson于1930年建立了副品红法,并于1938年和1951年两次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称为Leifson方法。
染色试剂由3种溶液组成:A为1.5%NaCl水溶液,B为3%单宁酸水溶液,C 为乙酸副品红0.9g,碱性副品红0.3g溶解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
使用时把等体积A和B混合,然后再加2体积C与之相混。
该试剂冷藏可保存1~2个月。
2. 结晶紫法:又称Ryu法,1937年由Ryu建立,1982年由Kodaka等进行了改良。
媒染剂:5%石碳酸1 0 ml,2g单宁酸和10 ml饱和硫酸钾铝。
染色剂:饱和结晶紫乙醇溶液,即12g结晶紫溶于100 ml无水乙醇中。
使用时把10份媒染剂与1份染色剂混合,染色5min。
1989年,Heimbrook等使用改良的Ryu
染色试剂,采用湿片技术进行鞭毛染色,虽然可以观察到细菌鞭毛,但效果不好。
Ryu染色方法优点是试剂比较稳定,目前Difco公司已经研制出该方法的商品试剂盒,但染色效果亦不甚理想.
3. 维多利亚蓝B法:1990年由Inoue等报道日本制药株式会社Shionogi Seiyaku研制出一种细菌鞭毛染色商品试剂盒。
其试剂组成包括维多利亚蓝B、苯酚、单宁酸和硫酸钾铝,染色约需7min。
该试剂保存期约为6个月,关于其染色效果虽然有过一篇文献评述,但却没有采用评分法进行评价,很难判断其染色效果。
4. 镀银染色法:1958年Rhodes根据Fontana的螺旋体改良镀银染色法,建立了一种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法。
试剂分为媒染剂和银染剂。
媒染液:10%单宁酸10 ml加5 ml饱和硫酸钾铝水溶液,再加1 ml苯胺饱和水溶液形成沉淀,通过摇动又能重新溶解,加入5%FeCl3水溶液1 ml形成黑色溶液,稳定10 min后使用。
银染液:配制5%AgNo3水溶液100 ml取出10 ml备用,再缓慢加入浓氨水(比重0.880)使形成的沉淀刚好重新溶解,最后把备用的10 mlAgNo3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直到摇动后呈现轻微而稳定的薄雾状溶液为止,避光保存,可稳定数周。
用媒染液染片3~5min,蒸馏水充分洗涤后,再把银染液滴加至涂片上。
加热至接近沸腾,染色3~5min。
由于Rhodes镀银染色法媒染液成分复杂、操作繁锁,所以1965年Blenden等改良了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法的配方。
试剂A:100 ml蒸馏水中加入5 g单宁酸,1.5 gFeCl 3,15%福尔马林2 ml,1%NaOH溶液1 ml。
试剂B:使用2% AgNo3,其他同于Rhodes,但试剂不稳定,要求在4h内使用,并用要用氨水调pH至10。
试剂A染片2~4min,试剂B染色30 s,不需加热。
由于以上两种镀银染色方法都要使用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并且需用无菌蒸馏水悬浮菌液制片,未采用评分法评价镀银染色方法。
因此1977年,West等对镀银染色法进一步改良,制备涂片时直接使用血平板,评价染色效果首次使用5分制,通过该评价方法证明了加热银染液染片可以提高染色效果。
试剂配方:媒染液为饱和硫酸钾铝水溶液25 ml,10%单宁酸50 ml,5%FeCl3水溶液5 ml,5℃保存,染色液配制同Rhodes,但需避光5℃保存。
媒染液染片4min,银染液滴加至涂片上加热至微冒蒸汽,染色4min。
同时West等还对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染色效果评价,包括半固体动力培养基、血琼脂平板、TSA(trypticase soy agar)斜面,其中半固体动力培养基和TSA斜面25℃,培养18~24h;血琼脂平板35~37℃,培养18~24h。
评价结果血琼脂平板35~37℃,培养18~24h不适于细菌鞭毛染色,而半固体动力培养基和T SA斜面25℃,培养18~24h适合于细菌鞭毛染色,同时也证明了使用福尔马林处理标本制备涂片并不能
有效阻止鞭毛脱落。
由于镀银染色法媒染液不稳定,需避光5℃保存,1992年Porter等继续改良该方法,其试剂配方同West等的方法,只是媒染剂避光室温可保存数月,延长媒染剂染色时间为8 min,染色液不需加热,只染30 s,制备涂片程序略有不同。
使用TSA平板,36℃培养24h,但遗憾的是Porter等只使用了1种细菌(奇异变形杆菌)进行研究。
于是1994年Finegan等进一步证实使用过期媒染剂进行镀银染色可以增强鞭毛染色效果,并使用4种细菌(绿脓假单胞、奇异变形杆菌、黏质沙雷菌、枯草芽孢杆菌),用trypitcase soy肉汤及其琼脂平板,26℃培养24h。
试剂配方仍不变,媒染液放置1、2、4、8、16周后进行染色,媒染液染色8 min,银染液染色30~60 s,不需加热。
这4种细菌均染色成功,从而证明媒染液可至少放置16周。
5、鞭毛的负染:具体操作:菌悬液,直接滴在铜网上,1-2分钟后,吸去多余的菌液(似干非干的程度),再滴上0.1%的磷钨酸溶液,1分钟后,吸去多余的染液,然后就可以在电镜下观察了。
一般染色后十五天之内看电镜。
时间太长效果不好。
这是我试验用的方法。
6、我喜欢用银染法,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细菌鉴定,以下是我一些染色心得:首先染色用玻片一定要干净,洗液泡过之后蒸馏水冲洗干净。
涂片的时候菌千万别涂得太多。
第一部染色时,可将玻片置于水浴锅内,温度保持在35度,盖上盖(主要是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染色液变干不利于冲洗,这步非常有用)。
一定要将第一步使用的媒染液冲洗干净,否则影响染色效果,背景可能非常脏。
其他的步骤参考书上的资料进行,一般没什么问题。
我用这种方法染单鞭毛的弧菌,效果非常好。
注意事项:
1. 要注意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①用点接法在新配制的牛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平板上接种。
一般一个平板点接3~4处。
经比较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出来的菌体活动度大,鞭毛长且多,易于染色,这可能与半固体培养基更适于菌体运动、鞭毛生长较好有关。
用点接种法在平板上接种更易于挑取边缘幼龄的菌体。
②培养时间要严格掌握,一般培养9~12h较好,菌龄超过15h,鞭毛染色效果较差,这可能与老龄菌体活动度降低、鞭毛易脱落有关。
2.染色过程中的细节也应充分注意:①取菌要取菌落边缘的幼龄菌体。
②取菌后的接种环在载片上的蒸馏水中轻轻沾几下即可,不要用力太猛,更不能用接种环大幅度涂开;将载片稍倾斜,使菌液散开即可,否则鞭毛易脱落,造成染色失败。
③鞭毛染色的玻片只能自然干燥,不能用热风吹干,不能热固定,这是由于加热后菌体易变形,鞭毛易脱落,影响观察。
④A染液染3~5 min,其后用蒸馏水(自来水效果差)冲洗时一定要充分,否则加B染液后,背景很脏,鞭毛不易被观察到,影响实验效果。
⑤加B染液后,将玻片稍加热(但不能太热,更不能沸腾或蒸干)使其微冒蒸汽,30~60 s,染色效果较不加热为好。
⑥B染液染完后,用蒸馏水冲洗比用自来水冲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