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学ppt文档1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学ppt文档1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X线诊断的价值
• 肺血管纹理的异常、增多、减少 • 肺源性心脏病肺内病变的情况 • 胸部其他异常
心包、胸膜、纵隔、骨骼、血管及瓣膜钙化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心胸比率测量
LMB Left Atrium
LCx
LMB
Left Atrium
Descending Aorta
Descending Aorta
CT平扫图象
CT增强图象
Cardiac Anatomy
LAD Ascending Aorta LAD Right Atrium Ascending Aorta Left Ventricle Left Ventricle LCx LMB LCx LMB Left Atrium Left Atrium Descending Aorta Descending Aorta
Right Atrium
Left Ventricle
Right Atrium
LMB
CT平扫图象
CT增强图象
Cardiac Anatomy
RCA Right Ventricle Right Atrium Left Ventricle
RCA
Right Ventricle Left Ventricle
Right Atrium Left Atrium
Left Atrium Cardiac Vein Cardiac Vein
Descending Aorta
Descending Aorta
CT平扫图象
CT增强图象

胸部DR 胸部循环系统正常X线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DR 胸部循环系统正常X线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胃泡偏前
胸透
相反搏动点 心脏大血管后前位透视检 查,左侧心腰部与左心室段 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相接处 相当于左心耳所在位置相对 静止,称相反搏动点。
相反搏动点 肺动脉高压
正常左心耳位置
相反搏动点
下移
相反搏动点 左心室增大
相反搏动点正常
上移
左 室

正常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的测量
人体中轴线
H2
T
H1
主A
肺A 右肺V
肺A 左肺V
左心房
螃蟹右走心路房—右心横室行左心霸室道
下腔V
逆行性 左心室 侧位
收缩期
舒张期
左 冠 状 动 脉
升 主 动 脉 左 心 室
降右
主冠

起搏器导管脉造影导管经股动脉插管
状 动 脉
左 冠 状
升 主 动 脉
右 冠 状
动为什么前一张片上动
脉左心室左小,而后一脉
张片上心左心室大。
左前斜位
右前斜位
这是一张什么位置的片子?
片子放反了!
A 正位 B 左侧位 C 左前斜位 D 右侧位 E 右前斜位
为什么不说是左侧位片?
左前斜位
左侧位
最前面是肋心 前 间 隙 大
心 脏 呈 茄 形
脊 椎 呈 斜 位

胃泡偏后
最 前 面 是 胸 骨
心 前 间 隙 小
心 脏 呈 三 角 形
脊 椎 呈 侧 位
13秒
观察方法
可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影剂的充盈顺序 (二)解剖变化
分析造影所见时应注意它们的 形态、大小、位置及彼此间的相互 关系,特别要注意到它们在不同心 动周期中的改变。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
肺动脉主分支扩张。


肺外围动脉骤然变细。
肺门血管搏动增强。
早期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①肺野中外带纹理少、 细。
②肺门血管影增粗。
③右心室肥厚。
肺心并右下肺感染:
①慢支,肺气肿。 ②右下肺炎。 ③右心室肥大。 ④双膈粘连。
5.心包炎
(1) 心 包 积 液 (2) 缩窄性心包炎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放射科
一、循环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常规X线检查(透 视和摄片) CT和MRI检查 心血管造影检查 超声检查 核医学检查

二、循环系统应用解剖学、正常 X线表现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解剖表现。
正常心脏大血管解剖示意图
正常心脏血流动力学示意图
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肺循环异常X线表现。 主动脉异常X线表现。 心力衰竭的改变。
心胸比率


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 大横径之比称心胸比率。 是粗略估计心脏大小的 常用方法。 正常心胸比率等于或小 于0.5(50%),最大不 超过0.52。心脏增大分 度为0.51~0.55轻度, 0.56~0.60中度,0.60以 上重度。
间 质 性 肺 水 肿
(K氏B线)
间 质 性 肺 水 肿
肺泡性肺水肿
间质性肺水肿
肺泡性肺水肿
5、左心功能不全(左心衰表现)
肺水肿
肺静脉淤血。 肺门模糊。 肺水肿(间质
性+肺泡性)。
四、循环系统常见疾病X表现
风心病
冠心病 高心病 肺心病 心包炎 心肌病、先心病 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

3、血流动力学改变
★肺动脉狭窄: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血量减少
★室间隔缺损: 右心室→左心室血量增多(与肺动脉狭窄的程 度有关)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和左心室血液→主动脉
右室流出道
隔 束 壁束
法乐四联症的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示意图
4、X线平片表现: (1)心影呈“靴型”; (2)右心室增大肥厚; (3)肺动脉段凹陷,心尖园钝上翘; (4)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增宽; (5)肺少血+网状侧枝循环形成。
二、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
位置异常 形态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小异常 主动脉异常 肺血管异常
(一)位置异常
心脏移位(外因) 心脏异位(发育异常)
胸外心 胸内心、右位心、镜面心
(胃泡)
镜面右位心指全内脏转位,犹如照镜子一样
(胃泡) 右旋心
右位主动脉弓
(二)形态异常
左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1 心右缘下段向右增大、膨出,位置偏高 2 (左前斜)右心房段膨出、延长,>1/2
心前缘
右心房增大
(四)主动脉异常
(1) 形状改变:增宽、迂曲、延长
(2) 密度改变:增高或钙化
(五)肺血管异常
1、肺充血
▲概念: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 ▲ X线表现: (1)肺动脉段突出; (2)肺门增大,边缘清晰,透视搏动增强,显示
狭窄 ➢ 瓣膜纤维化,牵拉粘连,瓣膜移位,产生关
闭不全
3、常见病变举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见于20-40岁,女性多见 症状:心悸、气短、咯血、体动脉血栓栓塞 体征:心尖部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及舒张期震 颤,其中二尖瓣第一音亢进和开瓣音在定性 上有重要意义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PPT精品课件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PPT精品课件
容积扫描,无时间间隔,空间、密度、时间分辨率 高。
可用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阴影重建、容积重建、仿 真内窥镜技术对数据重建取得满意图象。
必需增强
(四)CT血管造影术(CTA)
CT增强扫描时,在受检的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 峰期进行连续容积扫描,运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 重建受检血管成立体图象的技术。
2. X线摄影 后前位(正位)(远达片) 右前斜45º(第一斜位) 左前斜60º(第二斜位) 左侧位
CT检查
(1)电子束CT检查(EBCT) 扫描速度快(50ms)
(2)常规CT检查 (3)多层螺旋CT(MSCT) (4) CT血管造影术(CTA)
CT检查要求
CT扫描速度要快,选用MSCT和EBCT,普通CT 不行。
应用: 1. 胸、腹主动脉的各种动脉瘤,先天或后天性
狭窄; 2.下腔静脉狭窄或梗阻; 3.肺动脉血栓栓塞。
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
显示心脏、大血管钙化。包括心脏瓣膜、心 室、血管壁和腔内血栓、心包及冠状动脉钙 化。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 心脏肿瘤或血栓。 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及室壁瘤附壁血栓。 肥厚型心肌病。 心包疾患:积液、肿瘤、心包增厚、缩窄。
MRA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利用快速MRI技术和特定MRI成像序列在连续 层面上获得血流的高信号,信号强弱取决于血液 流速,呈白色高信号
1)清晰显示血管畸形; 2)血管腔、血管壁的情况; 3)是夹层动脉瘤的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显 示撕裂的内膜片、真假腔;
4)肺血管病变。
(四) 心血管造影检查 (angiocardiography)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引言
心脏和大血管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循环(大循环)

胸部DSA 胸部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DSA 胸部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体静脉 右心室 左心房
腔静脉 肺动脉 左心室
右心房 肺静脉 主动脉
肘静脉 肘静脉 肘静脉 肘静脉 肘静脉
循环时间
右心室
4秒
左心室
11秒
胸主动脉 12秒腹主动脉 源自3秒脑13秒观察方法
可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影剂的充盈顺序 (二)解剖变化
分析造影所见时应注意它们的 形态、大小、位置及彼此间的相互 关系,特别要注意到它们在不同心 动周期中的改变。
右 颈 总 动 脉
右锁骨下动脉
右 头 臂 干
左 颈 总 动 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前 斜位
逆行性
升主动脉
DSA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 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 下动脉
左前 斜位
逆行性
升主动脉
右头臂 主动脉弓
DSA
干动脉 正片 positive
正位
胸 主 动 脉



逆行性

升主动脉
DSA
左冠状动脉 左圆锥支 左前降支 左室壁支
左旋支 左斜角支
观察结构
冠状动脉
左侧 正位
左冠状动脉 左斜角支 左旋支
右前斜位
左前降支
观察结构
左侧
左圆锥支 左室壁支
右冠状动脉 右后降支 左室后支
观察结构
冠状动脉
右侧
右圆锥支
左前斜位

观察结构


奇静脉
静 脉
股静脉插管
下腔静脉
右心房
上腔静脉
肺动脉脉
左肺
右 下 肺
右肺 动脉
主 动脉肺 动脉


干右

《循环系统》幻灯片PPT

《循环系统》幻灯片PPT

根 本
肺动脉血流量减少

变 常见疾病
——

➢右心排血受阻或兼有右向左分流畸形

环 异
➢肺动脉阻力-压力升高

➢肺动脉分支狭窄、阻塞、发育不良
X线表现
肺纹理〔动脉〕变细、稀疏,肺静脉相
根 本
应缩小

变 肺门动脉正常或缩小
——
肺 严重肺血减少可有侧支循环

减 肺动脉段可凹陷、平直或突出

外表粗糙呈绒毛状,无明显渗液 渗出性心包炎或心包腔积液 心包腔内有数量不等的渗液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增厚,粘连和钙化而限制心脏活动,心功能异常
血流动力学
心包压力升高,使心脏舒张功能受限,体、 肺静脉回流受阻
右心受压:右心衰表现 左心受压:左心衰表现
心 包 积 液〔pericardial effusion〕
➢肺门动脉扩张的标准:成人右下肺动脉直 径>1.5cm,儿童超过胸锁关节水平气管横径
肺 门 缩 小
肺门增大,肺动脉扩张 肺门增大,边缘模糊
肺血管改变
➢肺血增多

本 病
➢肺血减少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高压
➢肺动-静脉高压
正常肺循环〔 normal pulmonary circulation〕
根 肺野中外带肺纹理主要为肺动脉分支影,内带 本 同时可见肺静脉和支气管分支 病 变 同大小的动静脉支,动脉支密度较高
X线表现
二尖瓣损害以狭窄为主: “二窄〞表现 相应的肺循环高压征象 偶可并存轻度左室增大 二尖瓣损害以关闭不会为主: 50%病例能反映出“二漏〞的征象 严重“二漏〞 肺循环高压和右心室增大
X线表现

呼吸循环系统影像诊断—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呼吸循环系统影像诊断—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间质性肺炎:胸部X线正侧位片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可见弥漫分布交织成网格状阴影
间质性肺炎:CT肺窗表现
两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网格影及蜂窝影,其内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影
√CT是肺部疾病首选和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对支气管扩张诊断价值有限,CT可明确诊断 √CT不仅可诊断支气管扩张,而且可确定类型及并发改变 √X线对各种肺炎发现与诊断有提示作用,系较常用方法 √CT对各种肺炎以及各期的肺炎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尖瓣狭窄 左上M型超声,右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左下CT,右下MRI
Part 03
先天性心脏病
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X线
①肺血增多,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动脉扩张,外围分支增多增粗;②心影增 大,右心房、室增大,尤其右心房增大是房间隔缺损的重要征象;③合并重度肺动 脉高压时,肺动脉段和肺门动脉扩张更趋明显
1. 中央型肺癌
◆ 早期影像学表现
√X线:多为阴性,偶可 见局限性肺气肿或阻塞 性肺炎改变 √CT:可见支气管壁不 规则增厚、管腔狭窄、 腔内结节等
早期中央型肺癌:CT增强
CT增强图像:可见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厚壁的局限性增厚,向腔内突出(↑)
1. 中央型肺癌
◆ 中晚期影像学表现
→X线:直接征象-肺门区肿块,可见分叶、毛刺或中央坏死等 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CT检查
心肌梗死MRI检查
Part 02
瓣膜病
二、心脏瓣膜病 X线
二尖瓣狭窄:两肺淤血,心影呈二尖瓣型,左心房及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循环高压改变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狭窄胸片可无异常表现,中重度狭窄可见升主动脉扩张;如主动脉瓣钙化较多, 可于胸片主动脉瓣区显示高密度钙化影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 左侧位:心后食管前间隙
变小,心后缘下段后膨凸
超过下腔静脉后缘15mm
精选课件
57
——
基 本 病 变
左 心 室 增 大
精选课件
58
——
基 本 病 变
左 心 室 增 大
精选课件
59
主动脉扩张


aortic dilatation

变 • 升主动脉向右前弯曲
——
大 • 主动脉弓顶高达或超过胸锁关节
中度:食管前后壁 均受压并移位(止 于胸椎前缘)
精选课件
重度:食管明显 向后移位与胸椎 重叠
50
——
基 本 病 变
左 房 大
精选课件
51

右心房增大

right atrial enlargement

变 • 正位:右心房/心高比值>0.5
——
大 • 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圆弧状膨突 小 • 左前斜位:前缘超过右心缘长度的一半,与右室段成角 异 常

变 • 右上纵隔升主动
——
大 脉旁增宽的带状
小 影或弧形影

常 – 见于右心衰
精选课件
64

心脏外形异常

abnormal cardiac contour

变 心脏房室、大血管选择性扩张或心脏旋转所致
• 二尖瓣型 • 主动脉型 • 移行型 • 普大型 • 其他:靴形心、8字心、
怪异形
精选课件
65
精选课件
69
精选课件
70
精选课件
71
左旋心
镜面右位心,DR12498
右旋心
精选课件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一)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一)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一)循环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循环系统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循环系统的影像诊断是常用的医疗手段,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影像诊断技术循环系统影像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CT、MRI和核磁共振等。

这些诊断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无创伤等优点。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诊断技术。

二、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能够检测心脏的大小、形状、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指标,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检查心包、动脉和静脉等其他相关器官的病变。

三、CT和MRICT和MRI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多维显示的优点。

在血管造影方面,CT和MRI可以观察动脉和静脉血管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等信息,对血管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四、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和对某些病理改变的高敏感性。

对于一些血液供应较差的组织,如心肌、脑、肝脏等组织,核磁共振可以更好地检测内部病变和改变。

五、影像诊断的应用循环系统影像诊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肌病、心包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等。

影像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部位和性质。

六、总结循环系统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它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开展更精准的医学预防工作。

影像诊断是当前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正常直径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三维重建见点状钙化
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CT检查
电子束CT 超速CT(EBCT/UFCT) 每层扫描时间50ms 优点:显示心血管形态、钙化、腔壁、房室隔、
瓣膜运动;计算心室容量、心搏出量、 射血分数等
临床应用:
MRI检查
基本病因:不合并右心排血受阻的左向右分流或双向
分流畸形 心排量增加
X线表现:肺(动脉)血管纹理增粗、增多,肺静脉扩张
肺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动脉扩张 扩张的血管边缘模糊 肺野透亮度正常
基本概念:
“肺门舞蹈” 肺动脉高压:
肺充血
肺血减少(肺缺血)
基本概念:
肺动脉血流量减少
基本病因:右心排血受阻或兼有右向左分流畸形
循环系统
检查方法
常规X线检查(X-ray examination) 透视(fluoroscopy):
多方位观察;实时观察搏动情况 摄影(radiograpy): 远达片 距 2M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侧位
心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位
左侧位
左心造影
CT检查
第三、四代全身CT
平扫:8-10mm无间隔逐层扫描
显示心脏大血管断层形态、钙化
增强:含造影剂血流显示内腔
CT检查
螺旋CT(SCT)和多层螺旋CT(MSCT)
一次屏气(≤20秒)完成大范围检查
螺旋CT血管造影(SCTA)
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成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增强CT可清晰显示夹 层破口及真腔、假腔。

循环系统诊断影像学

循环系统诊断影像学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
身各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
动脉和静脉,实现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02
血管结构
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其中内膜由内皮细胞和其下基膜
组成,中膜由平滑肌细胞和其周围基质组成,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外
影像学在循环系统诊断中的重要性
提供直观证据
影像学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示心脏、血管等循环系统的结构 和病变情况,为医生提供直接的视觉证据,有助于准确判 断病情。
辅助诊断决策
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医生可以对循环系统疾病 的类型、严重程度、预后等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制定出针 对性的治疗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
超声心动图
详细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心衰诊断的重要工 具。
CT和MRI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CT和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 息,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急性心衰患者的影像学评估
X线平片
观察心脏大小、形态及肺部血管变化,初步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
超声心动图
详细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心衰诊断的重要工 具。
心肌运动异常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室壁运动异 常,如运动减弱、不协调等。
心肌代谢异常
核素心肌代谢显像可评估心肌代 谢状态,显示心肌缺血或坏死区
域。
心肌病变
心肌肥厚
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到心室壁增厚, 评估心肌肥厚的程度和范围。
心肌运动异常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室壁运动异 常,如运动减弱、不协调等。
心肌代谢异常
核素心肌代谢显像可评估心肌代 谢状态,显示心肌缺血或坏死区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大片状模糊影,斑片状、蝶翼状阴影 • 见于左心衰竭、尿毒症。
55
B
B C A
心包病变
• 心包积液 • 心包增厚 • 心包钙化 • 心包肿块
57
心包积液
心 影 增 大 , 呈 烧 瓶 形 。
58
心包积液
59
心包钙化
• 缩窄性心包炎 • 心包蛋壳样钙

60
22
右前斜位
前下缘前突, 心前间隙下 段缩小
23
24
右心室增大示意图
正位
左侧位
正位:左心缘腰部消失,相反搏动点下移,心尖圆隆、上 翘;左侧位,心影后突,与前胸壁接触面延长
见于二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
25
向左上翘, 心腰消失, 右缘右突
右室增大,PA位
26
27
28
29
30
食道受压移位
5
食道受压移位
右前斜位
6
7
左主B上抬, 气管分叉角增大
左前斜位
8
9
右心房增大示意图
后前位:心右缘膨隆、延长;左前斜位:心缘右房段延长、 凸出;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呈圆弧形膨凸 见于右室衰竭、房间隔缺损等。
10
右心缘 右突延长
右房增大,PA位
11
12
后下缘 后突
右前斜位
13
可见肺动脉段和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 呈扩张性搏动,称为肺门舞蹈 • 肺野透明度正常。 • 见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 缺损、室间隔缺损
34
肺循环改变
常见疾病:
•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 亦见于其他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甲 亢、贫血等。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心脏各房室增大的共同影像学表现:
心脏某个房室增大,即在心脏四位片上表现为代表该心房或心室段的延长、突出以及心脏表面标志的移位和周围间隙的缩小。
心脏表面标志:相反搏动点
周围间隙:心前间隙、心后间隙、心后食管前间隙、主动脉窗
高血压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动脉导管未闭 常见原因:
01
02
1
右下肺动脉变细,肺动脉段凹陷
2
肺纹理普遍细小、稀疏、减少, 肺野透明度增高
3
严重病例可见侧支循环形成,出 现网状肺纹理
4
(2)影像学表现:
肺少血
202X
肺少血
汇报人姓名
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向血管外渗出导致肺间质和肺泡腔内的液体含量增多
毛细血管压力的改变:心源性肺水肿、肾源性肺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毒气体刺激、淹溺 淋巴系统的引流障碍:低蛋白血症、淋巴管受阻
轻度增大: 51∼0.55 中度增大: 56∼0.60 重度增大: >0.6
心脏大小的判断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胸廓横径 ≤0.5(正常范围)
四、心脏各房室增大 心脏增大是心脏疾病的重要征象,包括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张
心肌肥厚:由肺循环或体循环的阻力增加 以及心肌的损害所致 心腔扩张:由容量增加引起,主要来自分 流或回流;负担过重或最早受损害的心腔 首先扩张,这一特点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心房的扩大一般无单纯的代偿性心肌肥厚
水肿液主要积聚在肺泡壁、小叶间隔、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及胸膜下结缔组织 多为慢性,见于左心衰竭引起的肺静脉和毛细血管高压,也是肺瘀血的进一步发展
间质性肺水肿:
1
2
影像学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达片后前立位实例
升主动脉 及上腔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左心室
45o右前斜位
组成:
心前缘——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右心房
基本概念:
心前间隙 心后间隙 食管压迹
45o右前斜位实例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食道压迹
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三、CT检查:
❖ 第三、四代全身CT 平扫:8-10mm无间隔逐层扫描 显示心脏大血管断层形态、钙化 增强:含造影剂血流显示内腔
❖ 螺旋CT(SCT)和多层螺旋CT(MSCT) 一次屏气(≤20秒)完成大范围检查
❖ 螺旋CT血管造影(SCTA) 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成像
CT检查应用:
❖ 心包疾患(缺如、畸胎瘤、增厚、积液等 ) ❖ 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特发性心肌病等) ❖ 心脏肿瘤(粘液瘤、心肌肿瘤) ❖ 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瓣膜病变) ❖ 大血管疾患(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肺动脉栓塞
60o左前斜位
组成:
心前缘——
右心房 右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全貌
60o左前斜位实例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左侧位
组成:
心前缘——
升主动脉 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 右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左心室
基本概念:
胸骨后间隙 心后食管前间隙
右心室
左侧位
左心房 左心室
搏动
规则、有节律性 心左缘的搏动主要代表左心室的
四、MRI检查
❖临床应用
1、主动脉疾患及畸形 2、心脏和心旁肿瘤 3、原发性心肌病,尤其是肥厚型 4、心包疾患 5、缺血性心脏病 6、先天性心脏病 7、肺血管疾患 8、心脏瓣膜病等
❖MRI检查的价值评价
优势: 1、正常和病理解剖形态 2、多方位成像技术 3、电影MRI动态观察 心室容积 心肌重量
等)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T 增强检查
RV RA
LV LA
RV
RA
LV
LA
心包积液 (上图)Βιβλιοθήκη 心包钙化 (下图)RV
RA
LV
A
S
LA
D
正常心脏 房间隔缺损
MSCT 冠状动脉成像
RCA
LAD
LCX
正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
正常右冠状动脉(RCA)
右冠状动脉(RCA)狭窄
右冠状动脉支架
主 动 脉 造 影
4、 冠状动脉造影
主要用于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左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大血管 正常影像学表现
解剖 Anatomy
正常血流动力学
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 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 →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关于 心脏及大血管
关于循环系统
心脏及大血管
循环系统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
1、熟悉和掌握循环系统正常X线、CT及 MRI表现 2、熟悉和掌握循环系统异常X线、了解循 环系统异常CT、MRI表现 3、熟悉和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的影像学诊断 及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
循环系统
关于影像及影像医生
➢ 手-写 师傅 ➢ 手+脑=专家 ➢ 手+脑+心+现代医学影像学=艺术家 ➢ 技术成熟=最熟悉你的人请你看片 ➢ 心理成熟=你能为最熟悉的人看片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搏动,心右缘的搏动代表右心房 的搏动 左心室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 反,两者的交点称为相反搏动点 ,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 重要标志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右心房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相反搏动点 左心耳
左心室 心尖 心包脂肪垫
五、心血管造影
1、 右心造影: 适用于:三尖瓣疾病,法洛氏四联症,
肺动脉疾病,腔静脉梗阻性疾病
右 心 室 造 影
2、左心造影:
适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心室间隔缺损,永存房室共道,左心室病变
左 心 室 造 影
3、主动脉造影
主要适用于了解主动脉本身的病变: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主动脉与肺动脉或主动脉与右心室的异 常通道(PDA等)
➢ 检查方法 ➢ 正常影像学表现 ➢ 基本病变 ➢ 常见疾病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透视:多体位、动态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轮廓及搏动 情况。不作为常规应用。
2、摄片:平静呼吸时屏气 ;常规四位摄片: 正位(后前位):靶片距离—2m 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向左旋转45~60 °, 食道吞钡 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向右旋转60° 左侧位:食道吞钡
心搏出量 射血分数等计算
4、心脏功能评价 心肌组织标识 血流标记;
心肌灌注
5、MRA(增强和非增强) 劣势:检查时间长;封闭环境;
磁场对心室肌兴奋性的影响;禁忌症
ASD
RA
L V
LA
MRI 白血技术
MRI 黑血技术
ASD
右心房 左心房
房间隔 左心房
心肌标记技术










MRI冠脉造影
❖ 彩色多普勒:对心血管内血流方向、速度和状态进行显 示
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二尖瓣波群)
RV RA
LV LA
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四腔心切面)
RV
LV
LA
二维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V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V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ASD
R V
L V
RA
LA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途径:右心房(心脏)→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左心房(心脏)
远达片后前立位
位置:
右 1/3 ;左 2/3
组成:
右心缘—— 上 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下 右心房/下腔静脉
左心缘—— 上 主动脉结 中 肺动脉段(心腰) 下 左心室
不同体位心、大血管结构投影示意图 (体位摆位示意图)
正位
2m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
(1)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与搏动,了解心脏舒 缩功能和瓣膜活动显示心血管内的血流状态。
(2)主要分为三种检查方式: ❖ M型超声: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力 ❖ 二维超声:基本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能 实时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连续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