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附件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是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运用各类创新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全面推动各层面科技创新合作,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安排,按照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要求、落实国家领导人外交承诺等任务部署,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编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一、专项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展本专项按照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不同特点分别细化任务部署。
通过支持重大旗舰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支撑科技外交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项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通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落实协议和承诺任务,确保国家科技领域外交主张、倡议和承诺落地,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升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本专项继续支持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签署的有关政府间协议框架下开展的各类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项目,项目任务涉及政府间科技合作层面共同关注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以及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的有关问题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额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额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日益密切。
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各种国际合作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
我国也不例外,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额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的背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而设立的重要资助计划。
其中,国际合作项目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推动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声誉和地位。
2. 国际合作项目资助对象国际合作项目资助对象包括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
在申请资助时,申请人需要明确自己的合作对象和合作形式,并提交相应的合作计划和预算。
3. 资助额度的确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额度根据合作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申请人需要根据合作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资助额度,并提供详细的资金预算与使用规划。
4. 资助额度的范围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额度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涵盖研究经费、交流费用、合作机构费用等各个方面。
申请人需要根据实际合作情况综合考虑,确保资助额度能够覆盖合作项目的各个方面。
5. 申请流程与条件申请人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提交国际合作项目的申请材料,并经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额度。
申请人还需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的相关条件与要求,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6. 资助额度的管理与监督国家对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额度的管理与监督非常严格,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资助额度的使用需要按照资金使用规划进行,同时需要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报。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中,资助额度的设定直接影响着合作项目的开展与成果。
申请人需要对合作项目的资金需求做出合理的评估,并在申请过程中提供详细的合作计划和资金预算。
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资助额度的管理与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促进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各级课题申报简明指南
各级课题申报简明指南一、国家级1、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网址: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首页时间及分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按接收申请的方式不同,分为集中接收项目和非集中接收项目。
每年集中接收项目接收申请时间一般于3月20日16时截止。
非集中接收项目接收申请时间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项目指南和通告要求时间接收。
专家推荐的原创探索类项目可随时提出申请,由相关科学部受理并分批组织审查和评审。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时间及分类:国家社科年度项目申报一般每年的3月10日截至,重大项目、专项项目和后期资助等项目,随时在网站发布通知,按要求组织申报。
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网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时间及分类:年度项目申报一般在每年3月1日截至,重大项目、专项项目和后期资助等项目,随时在网站发布通知,按要求组织申报。
5、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网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时间及分类:年度项目申报一般在每年3月1日截至,重大项目、专项项目和后期资助等项目,随时在网站发布通知,按要求组织申报。
二、省部级1.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语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等项目。
2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下简称“重点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重点计划旨在支持和推动关键科技领域的研发创新,提升我国在核心技术和战略产业上的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下是重点计划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研究领域和重点重点计划将聚焦于国家发展需要和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福祉等方面的需求,重点支持关键技术和领域的研发。
例如,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生物医药与健康、能源与环保、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
2. 目标和任务重点计划的目标是加强我国核心技术和战略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
具体任务包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解决重大科技难题、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等。
3. 支持方式和资金投入重点计划将采取多种支持方式和资金投入,包括项目立项资助、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支持等。
资金投入将合理分配,确保资源优先用于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研项目,同时注重支持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4.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计划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
5. 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计划将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和集聚全球优质科研资源,开展联合研发和科技人员交流,推动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6. 评估与监管重点计划将建立完善的评估与监管机制,对项目的进展和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加强绩效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和科技成果的成功落地。
总之,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促进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支持和推动关键科技领域的研发创新,提升我国在核心技术和战略产业上的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各类纵向项目申报时间一览表
各类纵向项目申报时间一览表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研发和创新,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会定期发布各类纵向项目的申报时间表。
这些项目通常需要通过审核和评审才能获得资助和支持。
以下是国内常见的各类纵向项目申报时间一览表,供参考: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申请截止日期:3月15日、9月15日-项目评审时间:4月-8月、10月-次年3月-结果公布时间:11月、次年6月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项目申报日期:每年1月15日、7月15日-项目审核和评审时间:2月-6月、8月-12月-项目结题验收时间:次年7月、1月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申报日期:每年4月15日、10月15日-项目评审时间:5月-9月、11月-次年3月-项目结题验收时间:次年9月、3月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SSF):-申请截止日期:3月15日、9月15日-项目评审时间:4月-8月、10月-次年3月-结果公布时间:11月、次年6月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日期:视具体重大专项而定,通常每年3月、9月-项目审核和评审时间:4月-8月、10月-次年2月-项目结题验收时间:次年7月、1月6.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项目申报日期:视具体项目而定,没有固定申报时间-项目审核和评审时间:根据具体项目而定-项目结题验收时间:根据具体项目而定以上是常见的国内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一览表,具体项目和时间可能会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请在申报前及时关注相关政策和通知。
此外,除了以上纵向项目,还有一些行业、省市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也需要定期申报,其中的申报时间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想要申请这些项目的科研人员和团队来说,及时获取和准确把握申报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申报,才能有机会进入审核和评审环节,从而获得资助和支持。
希望以上的纵向项目申报时间一览表能给有需要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的通知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0.04.27•【字号】•【施行日期】2020.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的通知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企业:按照《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0〕107号)的要求,为做好2020年度项目的申报及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申报要求。
请各申报单位在线完成申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
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后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纸质件一式2份)报至省科技厅。
申报单位为企业的,须由科技主管部门统一推荐报送(附加盖科技主管部门公章的推荐函和推荐项目清单)。
2.申报时限。
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0年5月6日8:00至6月13日16:00;纸质材料受理时间截止到2020年6月20日18:00。
3.注意事项。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联系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处王和平联系电话:************181****6260电子邮箱:****************附件: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附件:“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附件:“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0年度港澳台项目申报指南甘肃省科技厅2020年4月27日。
河海大学3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立项
853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Developments in Fluvial Sedimentology,1987,39:27⁃35.[9]YUAN Saiyu,TANG Hongwu,XIAO Yang,et al.Turbulent flow structure at a90⁃degree open channel confluence:accountingfor the distortion of the shear layer[J].Journal of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2016,12:130⁃147.[10]王协康,王宪业,卢伟真,等.明渠水流交汇区流动特征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38(2):1⁃5.(WANG Xiekang,WANG Xianye,LU Weizhen,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structure at open channel confluences[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06,38(2):1⁃5.(in Chinese))[11]刘同宦,郭炜,詹磊,等.主支汇流比对交汇区域水流脉动特性影响试验[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3):6⁃8.(LIU Tonghuan,GUO Wei,ZHAN Lei,et al.Experiment on the influence of discharge ratio of main flow of tributary on flow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onfluence area[J].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09,29(3):6⁃8.(in Chinese))[12]刘盛赟,康鹏,李然,等.水流交汇区的水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32(4):14⁃18.(LIUShengyun,KANG Peng,LI Ran,et al.A numerical study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fluence flow[J].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12,32(4):14⁃18.(in Chinese))[13]ZHONG Qiang,LI Danxun,CHEN Qigang,et al.Coherent structur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smooth open channel flows[J].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2015,15(3):653⁃672.[14]陈凯霖,冯民权,张涛.基于PIV技术的明槽交汇区流场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8,37(11):43⁃55.(CHENKailin,FENG Minquan,ZHANG Tao.Experimental study on open⁃channel flow confluence based on PIV technology[J].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18,37(11):43⁃55.(in Chinese))[15]KÄHLER C J,ASTARITA T,VLACHOS P P,et al.Main results of the4th International PIV Challenge[J].Experiments inFluids,2016,57(6):97⁃167.[16]LANDRETH C C,ADRIAN R J.Impingement of a low Reynolds number turbulent circular jet onto a flat plate at normalincidence[J].Experiments in Fluids,1990,9(1):74⁃84.[17]陈启刚,陈槐,钟强,等.高频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原理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8⁃139.[18]CHEN Huai,ADRIAN R J,QIANG Zhong,et al.Analytic solutions for three dimensional swirling strength in compressible andincompressible flows[J].Physics of Fluids,2014,26(8):193⁃208.)(收稿日期:20190308 编辑:高建群 ㊃简讯㊃河海大学3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立项 近日,科技部组织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立项工作,河海大学刘斯宏教授主持的 土工袋减隔震技术研发与示范”㊁吉伯海教授主持的 钢结构桥梁疲劳失效维护技术及其工程标准化”和韩光洁教授主持的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产线实时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立项,将分别与广岛大学㊁九州大学和朝鲜大学在工程与技术领域㊁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开展实质性科技创新合作工作㊂这是河海大学首次获得该类别专项资助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通过支持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㊁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㊁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从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㊂(本刊编辑部供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
附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运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全面推动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安排,按照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要求和落实国家领导人外交承诺的任务部署,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编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一、专项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展本专项按照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1—组织和多边机制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不同特点分别细化任务部署。
通过支持重大旗舰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支撑科技外交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项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通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落实协议和承诺任务,确保国家科技领域外交主张、倡议和承诺落地,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升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签署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以及双(多)边政府共识,本专项共支持了我同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塞尔维亚、欧盟、德国、希腊、以色列、蒙古、印度尼西亚、南非、埃及、金砖国家、芬兰、法国、比利时、英国、匈牙利、波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的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推动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创新合作,对于促进科技外交、推动开放创新、提升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能力、全面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国际合作发挥了旗帜性、引领性作用。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转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转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4.06.12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6.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转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
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赣江新区管委会创发局、南昌高新区管委会,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为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的支持,现将《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年度第三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和《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见附件)转发给你们。
请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各有关单位申报,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材料。
详细指南信息请登录国家科技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https:///)。
省科技厅合作处联系人:兰明学、梅玉欣*************
附件:
1.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2024年度第三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6月12日。
项目分类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其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含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及艺术科学、教育学、体育学单列学科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及各类专项项目等、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体育学科还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艺术门类学科还包括国家艺术基金、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
具有项目主管部门指定课题编号
与国防科技相关的国家重大专项计划、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口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口863)、中央军委系列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军委科技委创新研究、基础加强计划、人才计划等项目,军委装备发展部领域基金、共用技术、预研基金等,军委装备发展部的各种联合基金、各军兵种装备基金等,军委其他部委发布的研究任务等)、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计划项目、国防军工单位合作项目(到学校财务经费≥300万元)
B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
C类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其他国际合作项目
其他纵向项目(到学校财务经费≥20万元)
中央各部委设立不足5年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
其他纵向项目
D类
可列入岗位任务内容,不作为职务晋升要求
横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其他B类项目认定见下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铁路局科技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部委科技计划项目、装备预研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其他纵向项目(到学校财务经费≥100万元)、国家国资委直管企业(到学校财务经费≥100万元)、各类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到学校财务经费≥20万元),国防军工单位合作项目(到学校财务经费≥100万元);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含专项项目)、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含专项项目)、连续设立5年及以上的中央各部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模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模板一、项目基本信息1. 项目名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 项目编号:(填写编号)3. 项目负责单位:(填写单位名称)4. 项目合作单位:(填写合作单位名称,如有多个合作单位,可另起表格列出)5. 项目起止时间:(填写起止时间)6. 项目总经费:(填写总经费,包括国家资助资金和各合作单位自筹资金)7. 项目负责人:(填写负责人尊称、职称、通联方式)8. 项目通联人:(填写通联人尊称、职务、通联方式)二、项目背景与意义1. 项目背景:简要描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项目的来源和立项依据。
2. 项目意义:阐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意义,包括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三、项目内容与目标1. 项目内容:详细描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目标、任务分工、工作计划、预期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2. 项目目标:明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包括科研创新、技术突破、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目标。
四、项目进展与成果1. 项目进展:简要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完成的工作、正在进行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的内容。
2. 项目成果: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果,包括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研究报告、试点应用等方面的成果。
五、项目管理与组织1. 项目管理:详细描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项目组织结构、工作分工、责任分工、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2. 项目组织:说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包括项目组成员名单、职务分工、通联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六、项目预算与资金管理1. 项目预算:列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预算表,包括各个支出科目的具体金额和资金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4.03.31•【文号】国科发资〔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24〕2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务局,有关单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为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保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现将修订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科技部财政部2024年3月3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重点专项设立第三章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第四章重点专项管理和总结验收第五章多元化投入与资金管理第六章监督与评估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保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高效、科学、规范和公正管理,按照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立项管理等制度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第三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按照重点专项、项目分层次管理。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可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引言概述: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是指各国在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的一项重要计划。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各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展科技项目,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正文内容:1.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的意义1.1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1.2 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1.3 解决全球性科技问题1.4 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影响力1.5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2.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的实施方式2.1 联合研究和开发项目2.2 人员交流和培训计划2.3 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2.4 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2.5 国际合作机构和平台的建立3.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的案例分析3.1 欧盟的“欧洲研究理事会”项目3.2 美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3.3 中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4 日本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计划”项目3.5 韩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4.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的挑战与对策4.1 语言和文化差异4.2 法律和知识产权问题4.3 资金和技术不对等4.4 项目管理和合作机制4.5 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5.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的未来发展趋势5.1 加强跨国合作和联合研究5.2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5.3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交流总结: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联合研究和开发项目、人员交流和培训计划、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各国可以共同解决全球性科技问题,提升自身科技实力和影响力。
然而,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也面临着语言和文化差异、法律和知识产权问题等挑战。
未来,我们应加强跨国合作和联合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交流,实现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
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
13 牙种植体表面取向性纳米磷灰石形成机理及骨整合研究 14 基于IVIM骨髓微环境异质性的影像组学预测急性髓细胞白血 病预后研究
15 基于多维数字化分析的腭皱同一认定标准研究 16
益肾汤经结肠透析调控SIRT1/NF-Kb信号通路干预CRF肠粘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屏障损伤的研究
2018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 拟立项项目清单(专项类)
10 基于混合式脑机接口和深度学习的手势识别研究 11 肺部序列CT影像智能检索诊断方法研究 12 原子分辨率无耦合的量子探针电荷精密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 13
基于电磁层析成像(EMT)与电磁感应频谱(MIS)的有色金 中北大学 属分类回收关键技术研究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1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15 压力容积调控工程装备势能液电协同储用关键技术与研发
2018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 拟立项项目清单(专项类)
序号 16 项目名称 井下环保型高水基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的润滑性能优化控制 技术研究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环界石油钻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承担单位 负责人 寇保福 闫献国 张斌珍 崔艳霞 董志国 张克维
基于无铅压电材料/石墨烯复合的柔性超声换能器阵列设计及 太原理工大学 其在光声成像系统中的应用示范 中加合作大阵列红外焦平面探测成像阵列芯片技术开发项目 矿井中多目标气体传感机理及传感器的研制 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及自动检测系统 近红外光谱日常膳食营养智能分析云管理平台联合研发 频谱域多通道量子态的生成及其在超冷分子相干操控中的应 用 山西国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中北大学
十四五 科技计划体系
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工程建设为主,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科技计划,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 基础研究计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4. 创新平台计划: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建设一批高水平、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5. 创新人才计划: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6.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通过加强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以上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主要内容,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日益增强,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成为了各界瞩目的焦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由我国政府设立的一个重大科技项目,旨在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发展。
制定和实施一项科学合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的相关内容,包括主要目标、重点领域、政策措施等,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主要目标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 加强基础研究,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成果;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发展;4.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重点领域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领域涵盖了许多关键的科技领域,主要包括: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2. 生物医药与健康3.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4. 先进制造与材料5. 海洋科技与极地探索6. 航空航天与交通运输7. 农业与农村发展8. 环境与资源保护9. 前沿交叉与原始创新以上这些重点领域将成为未来科技研发的重点方向,相关科研人员和机构应当结合国家实际和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相关研发工作中,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三、政策措施为了实现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总体目标,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推动科技研发工作,具体包括:1.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2. 减轻科研人员的行政负担,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3. 搭建科技合作评台,促进各方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应用;5. 强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6. 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
以上政策措施将有力地支持和推动科技研发工作的开展,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一直走在前列。
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在科技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作为我国科技研发的重要支柱之一,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2023年度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科技研发的重点之一。
在这个项目中,涉及到了许多关键性的领域和技术,旨在推动科技创新,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解析。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作为当前我国科技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项目的开展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必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项目内容与重点我们来关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的具体内容与重点。
这一项目涉及到了许多关键性的领域和技术,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
这些领域都是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热点,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
在这些领域中,我国拥有丰富的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三、项目成果与应用前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的开展,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并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些成果将有望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带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这些成果也将有望推动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将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动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级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级别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1.1 概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该计划通过重点研发项目的实施,着力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瓶颈,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
每个项目都被精心选择,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持续的研发工作,这些项目力图在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级别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从计划的背景、意义、影响以及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能够深刻理解该计划对于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背景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正文部分,首先将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背景,包括它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重要地位。
其次,将详细阐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意义,包括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影响,包括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重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还将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展望进行探讨,包括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通过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背景和意义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需要明确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根据文章标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级别",以及目录所示的文章结构,可以推断该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1. 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目标,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重大装备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重点领域,围绕核心关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与国际社会开展持久、广泛、深入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升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具体立项条件:
结合各行业和部门提出的重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需求,支持中外机构合作实施先进技术适用性研发和示范应用项目。
发挥我国的比较技术优势,支持开展合作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示范,通过实施联合研发重点解决相关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各部门、各地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亟需解决的科技难题,促进技术、产品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
重点支持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城镇化发展、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领域以及其他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方向。
2.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通过政府间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协定或者协议框架确定,并对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总体外交工作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政府间科
技合作项目。
重点资助领域主要包括:
(1)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 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先进能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保护与高效开发利用;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节能减排技术。
(2)农业、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重大慢性疾病与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生物医药开发与利用;绿色农业关键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引进、利用与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
(3)信息、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产业技术升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4)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海洋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资助科学技术人员立足国际科学前沿,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成果共享的原则开展实质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以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资助体系包括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和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 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重点合作研究项目)资助科学技术人员围绕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组织或参与的国际大型科学研究项目或计划以及利用国际大型科学设施与境外合作者开展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
申请人应根据各科学部在《指南》中发布的鼓励研究领域,围绕重要科学问题提出创新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充分体现合作的必要性和互补性。
合作双方应具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基础(如已合作发表研究论文、较长期的人员互访交流等),对方应对合作研究给予相应的投入。
合作研究过程中要注重成果共享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境外资助机构(或研究机构和国际科学组织)共同组织、资助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的双(多)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项目。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境外40个国家(地区)的85个对口资助或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
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对口资助或研究机构就合作与交流方式、领域、资助项目类型、资助强度和评审程序等进行商议并达成一致,由双方同时在各自的网站上发布《组织间项目指南》,组织科学技术人员进行申请和评审。
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包括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组织间合作交流项目和组织间学术会议项目。
2. 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
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境外
资助机构(或研究机构和国际科学组织)共同组织、资助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的双(多)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项目。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境外40个国家(地区)的85个对口资助或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
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对口资助或研究机构就合作与交流方式、领域、资助项目类型、资助强度和评审程序等进行商议并达成一致,由双方同时在各自的网站上发布《组织间项目指南》,组织科学技术人员进行申请和评审。
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包括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组织间合作交流项目和组织间学术会议项目。
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组织间协议框架下,与境外基金组织(或研究机构和国际科学组织)共同组织和资助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的双(多)边合作研究项目。
组织间合作交流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组织间协议框架下,鼓励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在项目实施期间开展广泛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活动,加快在研科学基金项目在提高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的进程,提高在研科学基金项目的完成质量。
该类项目可划分为以人员互访为主的合作交流项目和学术会议项目。
通过以人员互访为主的合作交流活动与国外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关系,为今后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学术会议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组织间协议框架下,支持科学技术人员在华举办或出国参加双(多)边国际(地区)学术会议,以加强国内人员对国际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的了解,建立和深化国内外同行间的合作关系,加强科学基金研究成果的宣传,增强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