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配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卫生医疗力量得到增强和充实。例如,从1990年至2000年,我国 卫生事业费逐年增加;卫生技术人员,医生和医院、卫生院床位 分别增长15.2%,17.8%和12.3%。 2、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展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开始建立。例如,我国城镇医疗保险改革于1998年 正式展开;1999年全国有近4%的城镇职工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 2001年预计有8000万职工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占城镇从业人员 总数的70%。 3、公共卫生环境状况逐步改善。例如,1991年我国农村饮用自来水 人口占农村人口仅为32.8%,1998年上升为50.4%。 4、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例如,传染病是危害我国人民群众 健康的重要疾病,经过我国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 来传染病的危害程度有很大的下降,198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 发病率为872.33/10万,到2000年已下降为185.98/10万。
解析:
政拨款的 ,但国家主张事业单位创收,因此,盈利也是他的目标。据 了解,南京市目前医院的收入50%来自于药品销售,还有50%主要依 靠医生的劳务收入和检查检验的收入。医院追求高档配置的资金投入 基本上都是数目庞大,动辄数千万,再加上医疗设备的运行成本又非 常高,作为医院不能完全承担这些费用,必须转嫁给自己的服务对 象——患者,这种盲目追求“档次”的行为,必然导致高额医检和重 复医检的事件经常发生。
卫生资源配置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原则 1.卫生服务领域的公平性一般为:卫生资源配 置的公平性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在我国, 卫生资源在人口配置和地理配置上已经达到较 好的公平性,但是其中我国卫生资源配置走向 市场化、政府投入不足与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对 其倾向较大。 2.效率: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 通常用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作为评价效率的指标。 下面请看案例
五.成本效益原则 资源分配的经济学方法:
技术 CBA CEA CUA(质量调 整生命年) CUA(伤残调 整生命年) 疾病负担 范围 绝对/ 全部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比较/ 部分 效益测量 价值,货币 定义结果 质量调整生命年 伤残调整生命年 质量调整生命年 /伤 残调整生命年 最大 每 一 美元 花 费 获 得的效益 每 一 美元 花 费 所 获得的结果 每 一 质量 调 整 生 命年的花费 每 伤 残调 整 生 命 年的花费 总 质 量调 整 生 命 年 / 伤残调整生命 年 贡献 价值 无 无 无 有 无 需要 资料 大量 有限 大量 有限 有限
受益程度
有
大量
对医用设备的分析:
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我们有选择性的对我院的部分大型 设备进行分析,如: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螺旋CT、全自动生化 仪、腹腔镜、体外碎石机、高压氧舱等大型设备逐月进行效益分 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月10日前对上个月各科室的大型设备 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将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在大型医疗设备 本上,内容包括:当月设备总收入、该设备治疗人数、该设备维 修情况,分别进行列表汇总,这样做到了对每个科室每个月医疗 设备的使用情况、效益情况一目了然,对每台医疗设备的使用情 况、效益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可以 知道收入和支出的范围能达到多少时,设备的月利润最高。 医院医疗设备资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所导致的资产实体 发生的价值损耗或贬值。这一损耗或贬值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 耗两类。所谓的有形损耗是指医院医疗设备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物理和化学的原因如磨损、锈蚀等而导致的资产实体发生的 价值损耗;而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进步与经济因素变化而带 来的贬值。这种损耗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生产同样功能的医疗 设备资产价值降低了,从而引起原有资产的贬值;另一方面则是 由于新功能医疗设备的出现,使原资产的功能价值降低了。这一 点,对于电子类医疗设备资产更为明显。
案例五:
我国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我国城 乡人口比例是“三七开”,但是卫生资源所占比例为“七三开”。1980 年农村医院床位占全国医院床位总数40%,到1995年下降为27.6%;1998 年全国每千人口床位数为3.52张,而农村卫生院的床位数只有0.81张,城 市居民人均医院床位数是农村居民的6倍。
首先,虽然南京市属和区属医院医院是事业单位,都是由国家财
当时,我国医疗资源缺乏政府的有效规划。对于医院来说,引进 “高、精、尖”检查设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体现它的实 力,因此出现了医院不顾高价、不管资源能否有效利用而盲目添 置设备。以PETCT为例,患者检查一次就需要花费近万元,像这 样的大型医疗设备,南京就有两台,且南京另外两家医院也正在 配备和安装PETCT这个大型设备,按市场价格,这四台PETCT大 型医疗设备,至少需要一亿元人民币。 医院之所以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主要是国家对此并没有严 格限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5年2月卫生部就出台规定, 国内所有医疗机构凡要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获得许可,但这个 规定形同虚设,事实上只要医院申请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卫生主 管部门几乎都同意,原因是购置设备的钱都是医院自己掏,卫生 主管部门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无奈地表 示,因为没有真正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南京目前医疗资源的配置 都是医院各自为政,缺少政府统一主导,因此,医疗资源浪费是 不可避免的。
三.以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
案例三:
根据国务院妇儿工委对1995年---1997年的调查,我国西部9省(区)的孕妇平均死 亡率高达177.96/10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远高于我国政府提出2000年实现 孕妇死亡率为47/10万的目标,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 仍然没有跨出贫困模式(即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和产褥感染)。卫生预防保健工 作仍比较薄弱,全国有近7.9%的婴幼儿没有免疫预防接种卡或登记本(城市为 3.8%,农村为8.8%),在贫困农村地区的比例高达13.0%;
年卫生医疗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为1.3%,同期 世界平均水平为2%。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低,存在着城乡差别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的状况,城乡之间卫生医疗方面存在着很大差 距,特别是边缘地区和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局 面相当严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卫生 医疗事业发展受到很大干扰,虽然卫生医疗资 源大幅度地向农村转移,农村地方基层医院(医 疗诊所)和合作保险有所增加,准医务人员(赤 脚医生)的数量成倍增加,但是总体卫生医疗水 平低,进展缓慢。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 学闹革命,延误了医务人员的培养教育,致使 卫生事业发展后续无人,严重影响我国卫生医 疗事业的发展。
案例二:
在1949年至1978年期间,我国实行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在卫生保障方面建立 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较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卫生医疗事业的建立, 许多严重的传染和寄生虫病被控制并被消灭。 我国1961年消灭了天花病,比其它国家早10年。 到1978年,平均死亡率下降63%。建国初期我 国居民平均寿命只有40岁,1975年达到65岁。 参照国际卫生医疗保健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 对应关系,我国在卫生医疗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超过人均GAP和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
小结:
1、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上升幅度较缓 2、卫生事业发展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 需求 ,近年来我国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 数和医生数增长较为缓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 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3、医疗保健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尚未扭转。。 我国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仅体现在数 量上,更主要表现在质量上,高素质的卫生医 务人员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农村、边远地 区或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观。 由于我国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一定程 度影响、制约了落后地区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保证重点兼顾全局原则 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
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利用与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不相匹配
卫生资源配置倒三角的弊端:
* 卫生费用急剧上升 * 卫生资源使用的低效率 * 卫生服务分配的不公平 *卫生服务总体质量的降低 *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下降
小结:
区域卫生规划 以提高区域内人民健康为目的、 以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为出发点,以社 区服务和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为重点,优先发 展和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调整和配置 资源的方式。
其次,当年国家没有严格限制。南京医科大学有关专家指出,
根据此案例,我们小组总结出的结论为:
即使此案例是09年,但我国经济体制短时间 不会有太大变化,对于市场化对我国卫生资源 配置的公平性及效率的影响将持续下去,目前, 仅能改善的为加大政府投入好人加大体制健全 力度。
二.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我国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虽然社会经济 发展存在着波折起伏,但是总体上进展 良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二个 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工业化经济发展初 级阶段,人民卫生医疗事业进入恢复、 建立、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 了很大提高。
小结:
以上我国卫生医疗发展的主流状况。然而, 在我国卫生医疗的显著成绩背后也存在亟待解 决的问题。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卫生 保健改革和规划目标:即在2000年全体人民都 能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总体上达到与小 康水平相适应的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初级 卫生保健。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GDP) 翻两番目标已提前实现,而卫生医疗发展目标 尚未完全实现。相对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卫 生医疗发展相对迟缓,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 需求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案例一
2006年01月, 据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区二级以上医院 争相购置大型设备,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年,南京市属和区属医院 共有CT38台、核磁共振7台、DSA心血管造影装置10台、加速器3台,这还不 包括在南京的部队医院、省属和部属医院,如果加上这些医院,那将远远 不止这些,仅CT恐怕就要突破50台。南京目前三级医院基本上家家都有CT, 就连部分二级医院也不甘落后,而添置一台大型CT机最少需要400万至1000 万不等的价格,这个数目对于门诊量非常少,每天没有几个病人就诊的二 级医院和区属医院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案例四:
我国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DP) 年递增率达到10%左右,人均GDP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取得举世瞩目 成就。然而,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国家卫生事业费 支出逐年有所增加,但是占财政支出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 1995年和1997年分别为2.79%、2.59%和2.45%。
但是,我国卫生医疗投入仍比较低,196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阶段:从1979年至现在,社会经济体 制处于转轨时期,经济步入快速、健康发展阶 段,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和人民健康水平均有所 发展,新型的医疗保障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我国 卫生医疗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卫生资源配置
Your Subtitle Goes Here
小组成员:吴天雪、杨再桃、黄小容、 杨琪、叶玉洁
医疗卫生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 展,使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长足发展,缺医少药的 落后状态得到了明显好转,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 著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 合理和不公平问题,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资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和个 人对卫生部门综合投资的总称,是卫生部门为社会及人 群提供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卫生服务活动的基本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