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南高考录取原则

2020河南高考录取原则
2020河南高考录取原则

2020河南高考录取原则

2019河南高考录取原则

33.高校录取新生工作在省招生考试委员会领导下,由省招办组织实施,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高校应在校内采取远程异地方式开展录取工作。录取期间,高校和省招办要保证相互通信联络的畅通。

34.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并将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高校招生章程中有关内容与国家和我省规定不相符的,以国家和我省规定为准。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做出解释,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省招办负责监督在本地区招生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违背录取规则等行为。

35.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远程网上录取的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省招办应主动与之沟通,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省招办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照该高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将考生电子档案设置为预录取状态,同时立即书面通知该高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

36.录取工作分批进行,依次为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非艺术类)。

(1)军队招飞安排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录取。如军队招飞未被录取,考生仍可参加提前录取批次的军队、公安、司法、民航及其他院校

的录取。

(2)参加本科提前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体育类、军队院校、

公安类(本、专科专业)、司法类(本、专科专业)、航海类本科专业、教育部直属高校免费师范类、免费医学定向就业类、外国语言文学

类(非英语)专业,经批准实行综合评价模式招生的高校(专业)、国

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经教育部批准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

(3)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安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

始前录取;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安排在本科一批结束后,本科二批开

始前录取;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在本科一批之前投档录取。

(4)参加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

经我省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

(5)参加本科二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除参加本科提前批和本

科一批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之外的其他高校本科专业。

(6)参加专科提前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专业。

(7)参加高职高专批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为:其他无特殊要求的普

通类专科专业。

37.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同一招生类型的招生计划原则上

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须与高校在同一地

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学校如有特殊需要希望调

整录取批次,应书面报省招办,经研究后确定。

38.艺术类本科录取依次为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A段、艺

术本科B段。原则上,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

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高校)、可不编制分省计划的高校以

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参加艺术本科提前批录取;

艺术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公办高校和经我省批准的高校的艺术类本科

专业参加艺术本科A段录取;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参加艺术本科B段录取。

39.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根据各录取批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统考成绩,按文、理科分别划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分别划定艺术及体育类本、专科专业分数线和文化分数线。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和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均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

40.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投档比例,省招办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

41.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本科提前批的军队、公安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普通类院校(非艺术、体育类)第一志愿批量投档比例,一般省外普通高校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20%确定,省内高校和军队院校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10%,后续补充投档按计划余额1:1投档。

42.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投档时,根据入选资格考生(含自主招生、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水平艺术团)高考成绩总分、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和高校模拟投档线进行投档。

43.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平行志愿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由高考成绩总分加上照顾政策分值后生成排序成绩,按排序成绩分科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排序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听力成绩排序。

省招办按计划数105%以内适当比例向高校提供上线生源情况,高校应根据本校计划和生源分布情况,合理提出调档比例意见,省招办根据高校调档比例意见进行模拟投档。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省招办根据高校最终确定的调档比例进行正式投档。

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后,未录满的计划向社会公布征集志愿。对计划余额不大的高校,在原分数线上征集;对计划余额大的高校征

集志愿时降分备档。征集志愿后线上生源仍不足的,降分投档,降

分幅度一般不超过20分。当次征集志愿的计划只按考生当次所报的

征集志愿投档。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后,根据计划余额和生源情

况进行补档。

44.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

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高校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

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

45.下列考生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20分投档;达到高校投

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

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46.下列考生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10分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侨眷(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居住在本省的眷属可参照执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参照此

条执行)。

47.少数民族考生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5分投档,达到高

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48.第45条、第46条、第47条加分规定不累加计算,即同时享受两种以上可以加分投档的考生只按加分较多的一项计算,最多不

超过20分。符合以上加分规定的考生,须经过本人申报,省、省辖市、县(市、区)招办审核并逐级公示后方予认可。未经公示的考生

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49.下列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由高校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

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

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

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

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

年的军人的子女。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

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

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高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

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3)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

(4)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

50.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计划的,可

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补充投档,定向西藏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40分以内补充投档。高校根据考

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实行平

行志愿的批次,根据计划余额征集志愿或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

计划后征集志愿,非平行志愿批次则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执行。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免费医学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等有

特殊要求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51.民族预科班招生随高校相应的批次录取。本科预科班、专科

预科班、民族班录取分数线分别不得低于所在批次有关高校提档分

数线以下80分、60分、40分。我省高校如果生源不足,剩余计划

全省统一调整使用。

52.对各批(不含艺术、体育等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农、林院校

的考生,以及报考军队院校飞行与指挥专业的检测与政审合格考生,如生源不足,可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内投档。

省外农林院校对此项规定是否认可,须在报送生源计划时明确意见,我省将随生源计划一并向社会公布。

53.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调整计划使用的管理和监督。高校应集体研究决定本校调整计划的使用,调整计划应安排在生源

人数多、质量好的省(区、市)使用。省招办根据高校提出的调整计

划数及其使用的有关要求,经核实确认后,于同批次投档前投放,

并在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照调整后的计划数、考生志

愿及分数进行投档。高校负责处理因调整计划使用不当造成的遗留

问题,不得降低录取标准指名录取考生,严禁利用调整计划指名录

取考生。省级招办不得为争取调整计划数随意放宽录取政策或降低

分数要求。

高校生源计划调整必须在其招生规模内,征得有关省级招办和高校主管部门的同意。未完成的生源计划,须在生源计划所在地公开

征集志愿录取。

54.对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

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55.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统考、保送、单独考试拟录取的考生等)标注录取类型后,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核准,并增补或

调整相应计划。省招办核准后形成录取考生数据库,并据此打印相

应录取考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作为考生被有关高校

正式录取的依据,予以备案,并寄送给录取高校。

高校根据经省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经校长签发并加盖本校校章后,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和资助政策办

法等相关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高校、中学等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扣押考生录取通知书。

56.考生纸介质档案(包括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和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等),由县(市、区)招办统一管理,不得交

由中学代管。档案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已录取考生的纸介质档案经县(市、区)招办密封后,由考生本人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县(市、区)招办领取,报到时交给录取高校。领取档案时考生和县(市、区)招办工作人员双方要履行签字交接手续。

各级招办要加强对纸介质档案的管理,不得将未经省招办核准录取的考生档案提供给高校或个人。档案保存期为录取结束后半年,保存期满县(市、区)招办将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退回其毕业中学,高考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等按秘密级材料销毁。

57.除按规定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外,对属于考生个人信息及有关录取过程中需要阶段性保密的工作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或向社会公开,严禁非法传播、出售。

58.我省普通高校录取的本省新生,入学后一律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学生毕业后,凭《毕业证》、《就业报到证》、接收单位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被外省高校录取的新生,按国家规定执行。

59.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通过省级招办或高校指定的信息发布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

高校根据经省招办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单和本校核发的已录取考生所持录取通知书,按有关规定及要求为新生办理入学等相关手续。

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高校应将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名单(含考生号)按生源所在省(区、市)分别汇总,于本校规定的正常报到截止日期以后20日之内报送有关生源所在省级招办。严禁高校为未报到考生注册学籍。

省招办根据高校报送的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考生名单,在本省录取考生数据库中对相应考生予以注销,并对此部分考生另行建立《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考生备案数据库》,报教育部备案。

填报志愿是考生自我承诺与高校的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对录取

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

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

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

个人电子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为对考

生品德衡量的依据。

单独组织招生考试的高校须在相关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向省招办报送有关拟录取数据和书面报告。

录取结束后省招办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上报录取数据库(包括统考、保送、单独考试录取的考生等),作为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依据。

常规录取工作结束后,我省本、专科层次招生均不组织补录。

61.由于网络传输、工作失误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招生遗留问题,

由省招办和高校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2020年高考改革新内容.doc

2020年高考改革新内容 两会闭幕,关于未来高考命题方向和改革趋势,教育部又发出了哪些声音?下文是我收集的关于20xx年高考最新消息,欢迎阅读! 20xx年新一轮高考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表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力图实现促进教育公平、高校科学选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操作层面上要遵循规律、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考试制度未来怎么改? "从上海和浙江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情况看来,将来6月份只考语文和数学,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钟秉林说,"未来高考,不再进行文综、理综统考,而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课程中自选3科,平时参加等级考试,加权赋分,计入高考成绩。" 未来高校如何录取学生? 在钟秉林看来,未来高校录取学生时,在语数外统考成绩和学生自选3科成绩的基础上,将更加看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 同时,对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注册入学和破格录取等多

元录取方式仍将继续探索。"重要的是所有录取工作都要放在阳光下进行"。 20xx年高考小目标 20xx年高考已经开启倒计时,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透露了今年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的一些想法,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目标"。 而对于高考改革的前景,他也表示有信心,因为教育改革是有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但是效果的显现是突发式的。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1. 准备把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经验全面推广 第一,抓好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2. 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进行高考改革试点 第二就是今年面上的高考招生改革,要做到这么几点: 一个就是确保安全,就是安全性,确保安全,考试过程的安全和招生信息的安全,这两大安全非常重要。 另外,今年我们准备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这四个省市,开始进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试点,探索一些新的路子。 3. 搭建各学段教育互通的立交桥 这样,我们想,经过这么三五年时间的努力,能够建立起一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这么一个高等教育考试招

河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公布).doc

河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已公布) 8月23日,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有关情况。来自中央、省市共34家新闻媒体参加通气会。 会议发布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材料。 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王继东对《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省教育厅基教二处处长刘林亚对《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解读;省招办副主任杜习民就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综合改革前期我省招生录取方式的过渡性调整、招生录取机制的变化等进行了说明;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副处长王丽霞对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和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措施进行了说明。通气会上,新闻媒体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和现场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问题进行答复并接受采访。 《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河南省情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明确,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共有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促进升学机会公平。逐步增加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农村学生升入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简称“选考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高中所有学习科目的必修内容。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合格性考试、一次选考科目考试。 进一步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全省规范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含技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依据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创新导向,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新高考改革方案范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高考改革方案1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官网发布了新高考方案。北京新高考改革具体有什么内容呢?小编今日整理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内容,希望对考生了解新政策有所帮助! 1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统考科目 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英语考试 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増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成绩构成 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责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通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录取方式 实行高考志愿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平行志原投档。在总结本科一批与本料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经验基础上,2019年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对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分別制定测试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练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

2011河南省高考分数段统计(文、理)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招分数段统计表(理科) (统计表中“考生人数”为加入政策性照顾分后对应总分及以上考生累计人数)分数考生人数 720 1 708 2 707 4 706 5 702 7 701 8 700 12 699 13 697 14 696 18 695 20 694 23 693 25 692 29 691 33 690 35 689 41 688 44 687 50 686 57 685 62 684 69 683 76 682 86 681 95 680 109 679 121 分数考生人数 678 132 677 148 676 164 675 181 674 197 673 217 672 236 671 254 670 283 669 306 668 336 667 377 666 421

665 454 664 493 663 538 662 589 661 646 660 719 659 789 658 859 657 942 656 1024 655 1108 654 1211 653 1312 652 1425 分数考生人数 651 1520 650 1631 649 1758 648 1886 647 2017 646 2167 645 2329 644 2518 643 2690 642 2866 641 3093 640 3269 639 3476 638 3733 637 4021 636 4257 635 4517 634 4823 633 5098 632 5410 631 5766 630 6096 629 6422 628 6787 627 7134 626 7524 625 7941 第1 页,共7 页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招分数段统计表(理科) (统计表中“考生人数”为加入政策性照顾分后对应总分及以上考生累计人数)

2020年福建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福建高考改革方案 2017年福建高考改革方案 一、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 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二、异地高考网上预报名 申请报名参加2017年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包括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高水平艺术团考生,高校自主招生考生,运动训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特殊教育考生,职教师资考生,小 语种考生,少年班考生等,下同)应于2016年11月4日-7日登录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数字服务大厅-高考高招-高考考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预报名。 考生若要报考指定面向设区市或县(市、区)招生的院校(专业),必须具有该设区市或县(市、区)户籍且在该设区市或县(市、区)参 加普通高考报名和考试。 三、异地高考现场确认 1.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在本区域内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指定报名现场确认点。考生本人应于2016年11月8日-11 日,持报名所需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受理。 2.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交的报名材料为:本人有效户籍证明、二代居民身份证和规定的其他证件或材料的原件及原件复印件1份。 2017年应届毕业生同时须提交由县(市、区)教育局学籍管理部 门审定的毕业生名册,往届毕业生同时须提供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 业证书。

非福建省户籍考生同时须提交本人福建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和福建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三年完整学习经历证明(证明材料由考生 所在学校出具),相关材料由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审核确认。 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同时须提交由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3.各现场确认点均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对考生本人基本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校验。考生本人应认真核对现场确认点打印的报名 表的所有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名确认。一经确认,所有信息不得更改。 4.每位考生现场确认时,须缴交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考试费160元(根据《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我省高校招生考试收费 有关政策的复函》(闽价费〔2015〕267号)规定)。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异地高考最新政策等信息不断调整与变化,高三网所提供的所有异地高考政策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 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017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 (一)下列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分5分的政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 项目前6名者。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加分。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 决赛一、二、三等奖者加分。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模式大势所趋

精心整理 新高考改革推进情况 ——“3+1+2”模式已成大势所趋 一、全国新高考改革最新进度 1、根据原来的安排,新高考改革实施进度应该是: 2 藏103+3的 年秋 3 2019原定将有7个省份改革,若加上2018年推迟了的10个省,则可能有17个省份进行高考改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省份有可能也会推迟新高考改革。有可能在2019进行高考改革的17个省份是: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二、“3+1+2”模式 2014年高考改革,最先提出了“3+6选3”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但同时也产

生了缺点,物理这门学科彻底成为冷门学科,有些考生和家长甚至提出在高考中取消物理这门学科,为了解决物理成为冷门学科的问题,教育部推出了更为科学的“3+1+2”模式,今天给大家科普下什么是“3+1+2”模式。 1、增加必选科目 过去的“3+6选3”模式中必考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剩下的3科考生可以自由搭配。改革后,在选考科目中,将物理和历史作为必选科目,考生必须在这两科中选考一门,同时,对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采用原始计分制,满分为120分。这一举措在保证考生自主权的情况下保证物理等学科素养不会下降。 好报考方向已经迫在眉睫。将来自己想研读什么类型的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摆在考生面前的一个问题。倘若想学医,那么生物、化学、物理就是你的必修科目; 再学科组合个过程中,既要考虑将来的报考方向、锁定好自己心仪地大学,同时还要权衡自己的实力,做到趋利避害!也就是说在选择学科组合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学科、瘸腿学科,在学科组合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强强联手”,让自己在未来的备考路上更加轻松。

2020高考改革新方案

2020高考改革新方案 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 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 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 语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2017年英语分降语文分增,2016年,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总分 均为750分。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 (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英语文理同卷,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英语满分100分。 据了解,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 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 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数学学科要注重基本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强调通性通法,注意数学应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

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 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成绩三年内有效。 广东情况 广东将根据教育部的“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改革或减少科目、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 处理等配套“实施意见”,结合广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改革方案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文理不分科。 ◆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可多次参加。按150分制,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 ◆除语数英外,其余学科都分等级考和会考。会考分合格与不合格,等级考按满分60分制。两者择其一考试。最多可选6个学科参 加等级考。最终选3科等级考成绩(满分180分)计入高考。 ◆高考考语文,数学两科,各150分。与英语成绩和3科成绩合并,总分630分。 政策解读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致使各大院校会设置自己的专业线,好高校,好专业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文理不分科会导致试卷难度上升,对善于文科的学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学扩大了竞争优势。 ◆明面上,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但其实竞争变得更加残酷。名校对于英语成绩有要求,这就促使你不断提高成绩。改革前如果你的 英语成绩不够好,可以通过优势学科拉分。改革后,英语成绩不够好,甚至可能失去进入名校的资格!

2017年河南省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理科)(全国新课标ⅰ)

2017年河南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A={x|x<1},B={x|3x<1},则() A.A∩B={x|x<0}B.A∪B=R C.A∪B={x|x>1}D.A∩B=? 2.(5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B.C.D. 3.(5分)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p1:若复数z满足∈R,则z∈R; p2:若复数z满足z2∈R,则z∈R; p 3:若复数z1,z2满足z1z2∈R,则z1=; p4:若复数z∈R,则∈R. 其中的真命题为() A.p1,p3B.p1,p4C.p2,p3D.p2,p4 4.(5分)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4+a5=24,S6=48,则{a n}的公差为() A.1 B.2 C.4 D.8 5.(5分)函数f(x)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f(1)=﹣1,则满足﹣1≤f(x﹣2)≤1的x的取值范围是() A.[﹣2,2]B.[﹣1,1]C.[0,4]D.[1,3] 6.(5分)(1+)(1+x)6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

A.15 B.20 C.30 D.35 7.(5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10 B.12 C.14 D.16 8.(5分)如图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2n>1000的最小偶数n,那么在 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A.A>1000和n=n+1 B.A>1000和n=n+2 C.A≤1000和n=n+1 D.A≤1000和n=n+2 9.(5分)已知曲线C1:y=cosx,C2:y=sin(2x+),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 B.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C2 C.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

山东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山东高考改革方案】 1.考试科目,文综理综取消,实行3+3模式 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合格考试的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重要依据。 合格考试的考试科目: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艺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考试,采用“过程性学习成果+专项测试”的方式确定成绩,“过程性学习成果”和“专项测试项目”、评分标准、操作规程等全省统一制定,各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施测合格考试的考试时间: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年上、下学期末。高中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参加合格考试的时间不早于高一下学期末;艺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考试时间为高三上学期末和下学期的4月份;其他科目的合格考试均提供多次考试机会。 合格考试的考试成绩:合格与不合格。 等级考试的考试成绩是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等级考试的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自主选择3个考试科目,条件成熟时,增加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得选择不合格科目作为等级考试科目。

等级考试的考试时间:每个科目只为在校学生提供1次考试机会,时间是高三学年的上学期末等级考试的考试成绩:成绩分为5个登记,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 和E等级共25%。自主选择的3个科目的等级考试成绩纳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有效期为12个月。 2.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 2017年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8月31日。 从2017年秋季开始,进入高中的新高一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与高考挂钩?又是怎么具体实施的呢?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记录程序: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上传确认,形成档案,查询。 3.录取模式“两依据一参考”,学考分量变重 考生能够考上大学,录取模式很重要。山东新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两依据”一是指统一高考成绩,二是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

安徽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安徽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doc

2019年安徽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安徽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安徽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安徽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2018年安徽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暂行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2〕65号)的相关规定,户籍、学籍均在我省的考生,可自行选择在户籍地报考或在学籍地报考;具有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可回户籍地参加高考;不具有我省户籍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并有相应学习经历,可在学籍地参加高考。高中阶段学籍须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证明方为有效。 异地高考随迁子女报名资格审查 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市、县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各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点要严格按照省招委有关文件精神,主动联系各级公安机关,加强考生报名资格及户籍审查,把好报名关。严禁高一、高二在校就读学生弄虚作假报名;严禁伪造材料报名;严禁历届生以应届高中毕业生身份报名。各市要特别加强对持外省身份证报考的考生资格审查工作。我省将继续通过技术手段加

强随迁子女学籍与全省中小学学籍数据库的审查与比对工作,对审查不符合条件者将取消在我省的高考报名资格。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政策 按照《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要求,各地要加强高考报名数据与学籍数据对比,严格审核考生学籍及其实际就读情况。 考生报名时须交验户口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关材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还须提供家长稳定就业、稳定住所和社保缴纳等情况证明,历届高中毕业生还须持高中毕业证书,退役士兵还须持省民政部门出具的《安徽省退役士兵安置方式证明》。 考生报名时须仔细阅读并签署《安徽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诚信承诺书》,交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留存,并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费考试费等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2009〕60号)的规定缴纳相关费用等。

2017高考河南分数段

说明: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在上线考生中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听力的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顺序投档。 (1103)中南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考生有录取比例要求,其理科汉族考生投档线为:531分,语文105,数学133,外语听力11。

说明: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在上线考生中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听力的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顺序投档。 (1103)中南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考生有录取比例要求,其理科汉族考生投档线为:531分,语文105,数学133,外语听力11。

说明: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在上线考生中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听力的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顺序投档。 (1103)中南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考生有录取比例要求,其理科汉族考生投档线为:531分,语文105,数学133,外语听力11。

说明: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在上线考生中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听力的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顺序投档。 (1103)中南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考生有录取比例要求,其理科汉族考生投档线为:531分,语文105,数学133,外语听力11。

说明: 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在上线考生中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同分时,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听力的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顺序投档。 (1103)中南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考生有录取比例要求,其理科汉族考生投档线为:531分,语文105,数学133,外语听力11。

2020年陕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20年陕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7年陕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1.陕西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 据悉,陕西省以高考为主要内容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正在紧张谋划中,或将于2017年公布改革方案。届时,考生将不分文理科。而 对于具体细节,郝春怀称因尚在酝酿中而未予透露。 对于此轮改革,郝春怀称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基础、差异和个性。学生的选择权 将会更大。学校开设的课程将有大的变革,改变以前必修课“一统 天下”的走向,必修课和选修课将并重,各种注重学生差异化的教 学班将涌现。由于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将进行今后主攻方向的抉择, 各个学校将在初中阶段就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另外,学生的评价方式等方面也有大的变化。 2.2016年陕西高考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016年起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普招处处长郝春怀说,经陕西省 招委会研究同意,报请教育部批准,从2016年起,陕西省普通高校 招生统考将全部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全国卷”。“全国卷”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外语科目含有听力部分,而且听力成绩要计入高考外语科总分。外语成绩将由笔试成绩 和听力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笔试满分120分,听力满分30分。 陕西省此次恢复停了10年的外语听力考试,对考生、家长、学 校及考试管理部门都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从现阶段到明年高考前,全省将组织3次与正式考试无异的模拟听力考试。其中最后一次, 将是考生在拿到准考证后,在自己将要参加高考的考点、考场内进行。这样一个“身临其境”的举措,就是避免考生未战先怯,让其 从容应对。 3.2016年陕西高考录取批次二本三本不合并

2018学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测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上海: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测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测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浙江:3+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③外语和选考有两次测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广东高考模式未来三年沿用"3+综合"模式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近日通过微博"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网友互动时明确表示,明年广东高考不会改革。 目前在读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仍继续执行原来的高考方案,即3+综合”方案,而且未来三年都将沿用现有的"3+综合"测试模式。 江苏: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明年8月将报批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早在XX年,江苏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减少测试科目、全面衡量高中阶段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自主权,"对照现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原则和内容,江苏现行高考方案是总体符合的。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自己的方案,最迟在2017年暑期公布,争取在XX年8月报批教育部。 湖南:湖南高考或不分文理采取"3+3"模式12月26日据媒体报道,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建华在会上透露,湖南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制定当中,有望借鉴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采取"3+3"模式,且不分文理科。 具体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时间尚不明确。 湖南不是试点省份,所以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还是按目前高考方案来考试。 四川:四川明年8月底出台办法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四川正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省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在XX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正式出台时将向社会公布。 江西:江西高考改革方案公布2017年起入学不分文理12月5日,《江西省XX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根据实施意见,从2017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江西省高考将实施"外语一年两考"和"高考不分文理科"。 XX年起,江西省高考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山东:未入高考改革试点或仍执行现有方案由于此轮高考改革中山东未被列入试点省份,因此山东本届高中新生或将沿用现有高考方案。 不过,山东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关于高考改革目前还没有确

2020甘肃省高考加分改革方案公布(最新)

6月5日,我省召开深化高考加分改革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公布了《甘肃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就我省目前执行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地方性加分项目进行调整和改革。同时,《方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统筹推进、积极稳妥、精准施策、有序减少、确保稳定”为原则,进一步减少了加分项目,规范了加分分值,精准确定了加分区域、群体和条件。 《方案》对保留的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进行了规范和完善。 ■“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一项,自2020年高考起,调整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一项,自2023年高考起,调整为“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 ■我省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列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自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即自2023年高考开始),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以上两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保持不变。 ■在地方性加分项目中,我省将逐步取消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少数民族及长居汉族考生的加分政策。 ■2020-2022年,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执行现有的加分政策和条件,报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2023-2025年,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2026-2028年,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自2029年高考起,全面取消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2020-2022年,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长居汉考生执行现有地方性加分政策和条件;2023-2028年,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自2029年高考起,非“两州五县”地区的民族乡(镇)长居汉考生与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同步取消。 ■2023-2028年,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考生执行新的加分政策和条件,即考生在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基础上,本人须具有非“两州五县”民族乡(镇)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乡(镇)连续三年以上户籍,且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020年河南省成人高考改革中,政策即将出台(重点)

2020年起郑州大学已全面停止网络教育专科等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 招生,相关的单位也都积极稳妥地做好收尾工作。 2020 成人高考要改革些信息,以后不仅网络、成考,还是自考都有 相应的调整,总之学历教育将向规范化、合理化、严格化的方向调整,所以有一些变动是在所难免的! 各大高校也陆续发布公告,将在2020年全面停止各种成人学历招生,第一波是211、985高校,第二波就是各省一本二本院校! 1、成人学历教育已经“花钱买证的时代已经结束。从2019 年开始,教育部对学历教育进行改革,以后不仅成考难度会增大,修学历的门槛也会提高。 2、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不再招收专科层次学生,只开设本科段。以后 想拿211和985 等重点名校的专科学历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通过专升本,前提是你得有别的学校专科学历,才能专升本。

3、成人学历的三库平台完成合库工作,含盖: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成人高考。无论报名哪种学历必须参加全国录取统考,按照录取线进行录取,期间必须上课面授,修满学分,毕业统考,才能毕业拿证。 4、别说两年半时间长,这是国家规定的毕业时间,从2020年开始学历毕业时间都要 2.5年-3年学制。 5、学费提高成为趋势,以后你别嫌贵。现在几千元你不报名?以后难度加大了,学费上调是正常的。 以下是你为什么要提升学历的原因 如果你以后想升职、加薪、考研、留学、国企央企在编、孩子择壹流 学校上学、办理一线城市工作居住证等,学历都将是门槛。 你再犹豫,以后就得为此多花钱,多花时间和精力。学历文凭永远是 一劳永逸,终身可查。提前做好准备,别等临时要了才匆忙去求。

一些眼光长远的人都会这么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所以说,要提升学历的小伙伴们,请抓紧赶上蕞后一趟轻松提升学历的列车吧,提升学历,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赢在2019吧! 河南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因河南成人高考实施网上报名,为不耽误您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所以成考预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开始。

2017年河南高考一分一段表公布 10万人过一本线

2017年河南高考一分一段表公布10万人过一本线 6月24日下午,2017河南高考分数线公布!文科一批516分,理科一批484分!不过,别只盯着分数线,25日凌晨,比分数线更厉害的“一分一段表”也出炉了!这可是高考填报志愿的“神器”!用好这个表格,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你能去哪所大学、学习什么样的专业。 什么是“一分一段”? 它显示每一个分数全省考生有多少名,能让你计算出自己的排位。目前的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档案分(考生总分+政策加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再按每1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从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数”相加,则为“累计人数”。一分一段表上显示出每一个分数全省的考生有多少名,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最大。 “一分一段”有什么用 “一分一段”表内对每一个分数线上有多少考生、该分数线以上有多少考生进行了详细统计。普通文理科从100分起一分一段一公布,一直公布到最高分,其中的分数已经包含政策性照顾分。此外,专升本、对口生按专业、类别公布到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不再一分一段公布,艺术、体育类文化成绩排序包含在普通文理科中,不单独公布。 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参考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再看想选报学校的招生计划,最好是计算一下同等梯度的高校在河南招生计划的总和,结合自己的排名,从而较好地选报志愿。无论河南考生是多少,全国高校的招生量就那么多。 废话不多说, 赶紧看看今年的一分一段吧!

根据各批次录取控制线,全省共有104093名考生成绩过了一本线,其中文科516分,线上18951人,理科484分,线上85142人。 此外,全省二本线上线人数中,文科389分,线上98952人;理科342分,线上261217人;也就是说,全省有360169人过了河南2017普通高招本科线。

全国各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一览

12.各省市新高考改革的主要亮点是什么?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进入正式的新高考考试录取阶段。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已先后出台了高考改革实施时间表。 地区启动 时间 改革亮点 2014 年 1、从2017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 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660分; 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 3、本科院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围,最多不超 过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4、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5、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 2014 年 1、从2017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 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 2、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 3、高校从7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 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4、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2017 年 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 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 2、英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英语增加口语考试; 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 制; 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围,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 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2017 年 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成绩 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 2、英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 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 制; 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或学科门类提出选考科目围,最多不超过 3门。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 2017 年 1、从2018年起语文、数学使用全国卷; 2、从2020年起,夏季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高考 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 3、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

天津高考改革计划最新消息_天津河南高考改革计划今正式颁布.doc

2019年天津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天津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天津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高考综合改革采取“3+3”模式不分文理高考综合改革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不分文理;两依据,一参考”。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取消文理分科。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科目将调减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仍安排在每年6月份。 其中,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从2020年起,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招生录取总成绩满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高等学校将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关于考试科目与内容:合格性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共设置14门科目(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必修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等级性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及所要报考高校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组织方式: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9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两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分区县统一组织;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3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外语科目单设的听力合格性考查,以及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单设的实验操作合格性考查,由全市制定统一考核目标、考核范围和考核要求,分区县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 成绩呈现与使用: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在计入录取总成绩时,每门科目成绩由五等细化为21级,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 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改革考生录取机制,逐步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弱化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探索“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引导从学生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