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看郑板桥艺术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探索2009年第23卷第2期(总第93期)艺术探索
ARTS EXPLORATION,JOURNAL OF GUANGXI ARTS COLLEGE
2009年4月第23卷第2期
Apr .2009
Vol.23No.2
从社会学看郑板桥艺术思想
王平军
(河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郑板桥的艺术思想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特殊的社会经
历造就了他的特殊人格:关注民众与不满黑暗的人生心态,孤傲自信和谦卑的艺术思维,积极突破与消极守旧的双重人格。总的来说,是与世殊途的“怪”造就了郑板桥,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
[关键词]社会学;郑板桥;艺术思想;扬州八怪;诗书画[中图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09)02-0050-02[收稿时间]2008-12-19[作者简介]王平军(1973-),山东日照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
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油画艺术。1.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一门横跨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及心理
学等的新学科。它从社会整体出发,
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提出的,他试图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他原本用“社会物理学”来称呼这个新的学科。[1](p522)
社会学界对艺术的一致观点,是认为艺术是一种“制度”(insti-tutions),是人们按照一定显性或隐性社会规则组织起来,形成一系列规范性的思想和行为,旨在满足社会与人在某方面的需求。[2](p737)它通常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制度的“社会维持”功能,另一类强调不同制度文化价值差异。
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基于社会学的视角,显然艺术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其关注的层面不仅仅是艺术,而是社会的艺术和艺术的社会两个维度。
社会学研究理论的定性分析方法的意义不仅在于还原了艺术或艺术现象的意义本身,更重要的是,透过作品或现象揭示了其背后所蕴涵着的丰富的社会图景,也就是它往往呈现出通常单凭艺术研究方法所无法揭示的另面真相。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与耳闻目睹,郑板桥看到了“盛世”外衣
下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从而发出
“盛世悲音”,在艺术中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抨击,以艺术来关注社稷民生。其艺术思想也与他作品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所谓与世殊途的“怪”。
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行为,所谓“社会行为”是影响社会利益的行为。[3](p302)社会学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公平或社会公正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实现社会公
平是社会学追求的核心目标。
追求效率和实现公平,两者缺一不可。2.郑板桥艺术思想的理论价值作为“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郑板桥不仅是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还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著作,其艺术思想散见于具体的艺术创作题跋及诗文中。他以题画的方式记录了其艺术创作过程,进而阐述了许多绘画理论。通过对郑板桥
作品的研读,可挖掘其
“狂怪”“传奇”、独特的艺术创作背后深刻的美学理论价值,从而深化对郑板桥艺术的研究力度。
(1)创作的过程:从“眼中之竹”到“画中之竹”对于画竹,郑板桥曾记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4](p616-619)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然后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即“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三个创作阶段。[5](p287-288)“眼中之竹”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实景,是对自然观察和从中体验的灵感;“胸中之竹”
是艺术创作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郑板桥以自己的实践完成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论述。
(2)艺术创作的美与丑:“丑石”之说明末清初傅山曾提出“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的美学主张,郑板桥也敢于突破前人成规,大胆革新,不避“丑”“怪”,以“怪”为美,提出了“丑而雄,丑而秀”,完善了“丑石观”,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的赏石原理之一。他们在古代金石遗迹中发现了古朴遒健的艺术形象,把日常形象古拙化,力求表现出威慑人心的意境,具有不趋时流、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清代继承了宋明以来重个性、尚主观情感的思想,“……师造
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摆脱
‘士气’和‘书卷气’……”[6](p188-191)在尊古的思潮和高压文化环境中,更萌动着反抗压迫,追求个性精神的自由意识。以猖狂丑怪为美的思潮,直接导向了强调主体意识、追求个性自由,以对立冲突为特征的近代美学。
(3)学习前人:“学一半,撇一半”关于学习前人,郑板桥主张“学一半,撇一半”,“自探灵苗”,不泥古人。
传说郑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郑板桥,于是他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郑板桥的绘画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在《兰竹石图》中题记:“平生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竹,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
石势,然后以兰竹添缝其间。
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遂取其意。”这就是他学古人的奥妙所在。他极力主张学画要“师其
意,不在迹象间”
,“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7](p140)。这种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
3.从社会学看郑板桥及其艺术(1)郑板桥生平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50岁始出任山东范县令,后调潍县做县官。他亲政爱民,因得罪了上级,罢官后到扬
州卖画为生。
穷苦曲折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坚强而敏感的心灵。从郑板桥所生活的政治黑暗、丑恶、腐朽的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背景及明中叶之后启蒙思潮兴起的文化背景中,可揭示出郑板桥复杂的矛盾性格及思想。这种矛盾反映在艺术创作上,便是他艺术上的不断升华和超越,最终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2)清廉做官,苦心为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关心民众疾苦,泽加于民,其民本思想具有社会哲学之实。
郑板桥的诗有杜甫遗风,如《逃荒行》反映了贫民的疾苦,揭示了康乾盛世的黑暗。身为父母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8](p123)郑板桥为政清廉,他经常到民众中去,亲自询桑问麻,熟悉农事,体察民情。灾荒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