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河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
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建设单位:长江航道局
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三月
1.0总论
1.1评价目的
受长江航道局委托,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该工程施工和营运将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评价拟在对工程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污染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施工及营运期环境管理,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⑴建设本工程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贯彻新常态下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迫切需要。

⑵建设本工程是适应沿江腹地经济快速增长,推进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

⑶建设本工程是突破长江中游航运瓶颈,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⑷建设本工程是提高长江中游航运经济效益、促进节能减排,助推中部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1.3评价范围
根据《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7-2001)中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如下:
1.4评价等级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程特征及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1.5 环境保护目标
⑴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范围内长江两岸共有生活饮用水取水口39个。

⑵环境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大部分河段实施的整治建筑物离两岸居民点较远,只有湖广—罗湖洲、戴家洲河段、张家洲河段、东北水道和马当河段部分整治建筑物距离附近居民不足200m,共分布有6个村庄,分别为魏淌村、团山村、前梗村、九号村、太字村及复排村,列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安庆市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长江江西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八里江段长吻鮠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安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四大家鱼”产卵场、四大家鱼原种场(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等。

2.0 工程概况
2.1 工程地理位置
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上起天兴洲长江大桥、下迄安庆皖河口,全长约386.5km,约占整个长江干线航道的1/7。

整治工程河段分别由湖广~罗湖洲、沙洲、戴家洲、牯牛沙、鲤鱼山、张家洲、东北、马当、东流共9个河段组成。

左岸自上而下分别为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和安徽省安庆市,右岸自上而下分别为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和江西省九江市。

2.2 工程建设方案
2.2.1 项目建设标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长江宜昌至安庆段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成果总报告》及长江航道局编制的《长江干线“十三五”航道治理建设规划》,“十三五”期武汉~安庆河段航道水深可提高至 6.0m。

本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为:
⑴建设规模:整治河段全长386.5km,上起天兴洲长江大桥、下迄安庆皖河口的武汉至安庆段。

⑵航道等级:建设航道等级为内河Ⅰ级。

⑶航道尺度:6.0m×200m×105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部分重点碍航滩段航宽不低于100m,通航保证率为98%。

⑷通航代表船型:13000吨级内河货船,尺度为140m×24m×5.6m;780TEU 集装箱船,135m×23m×5.6m;10000吨级江海船,尺度为135m×23m×5.6m;4413kW+16×2000t(分节驳)船队,尺度为316m×43m×3.8m。

2.2.2 工程整治方案
(一)湖广-罗湖洲河段
(1)牧鹅洲边滩护滩带工程
在牧鹅洲边滩上建3道护滩带,护滩带长度分别为676m(含勾头长267m)、1057m(含勾头长336m)、860m,稳定牧鹅洲边滩,维持目前较好的航道条件,
并有利于湖广水道入流的稳定。

(2)赵家矶边滩已建护滩带加高工程
将赵家矶边滩已建#1、#2、#3护滩带加高至设计低水位以上3m,已建护滩带长度分别为638m、769m、829m,增强滩体束水归槽能力,促进浅区冲刷,将航道尺度提高至6m×200m。

(3)罗湖洲水道进口右岸高滩守护工程
对罗湖洲水道进口右岸侧岸线进行守护,长度为3740m,加强岸线的稳定。

(4)下叶家洲护岸加固工程
对下叶家洲已建护岸进行加固,加固长度为2810m,加强岸线的稳定。

(5)东槽洲右缘护岸加固工程
对东槽洲右缘已建护岸进行加固,加固长度为2813m,加强高滩岸线的稳定。

(二)沙洲水道
(1)黄州边滩护滩带工程
在黄州边滩头部实施三道带勾头护滩带工程,#1~#3护滩带长度分别为1021m、1223m、1559m(均含勾头长)。

(2)左侧倒套潜锁坝工程
在黄州边滩左侧沿岸倒套内实施2道潜锁坝,其中#1潜锁坝坝体长度为343m,右侧护滩带长478m;#2潜锁坝坝体长417m,右侧护滩带长360m。

考虑到潜锁坝坝体过高,一方面会造成坝体下游局部淘刷剧烈,另一方面保留左汊一定通航水深,故潜锁坝坝顶高程确定为设计水位下3m(5.59m,1985国家高程),护底宽度均为180m,潜锁坝左侧接岸处采用高滩守护。

(3)左岸高滩守护工程
左岸高滩守护长度为5190m。

(4)右岸路家湾一带已建护岸水下加固工程
护岸加固长度3826m。

(三)戴家洲河段
(1)池湖港边滩护滩带工程
在池湖港边滩修建2道护滩带,长度分别为831 m、790 m。

(2)已建鱼骨坝延长工程
将新洲头滩地已建鱼骨坝进行延长,延长长度为3113m。

鱼骨头部高程为设
计水位下1m,根部与已建鱼骨坝平顺衔接。

在鱼骨坝延长段新建6道齿形护滩,护滩带头部为设计水位下1m。

(3)乐家湾一带边滩控制工程
在直水道右岸乐家湾一带修建3道丁坝及3道护滩带,其中丁坝长分别为565m(含勾头)、673 m(含勾头)、542m,坝顶高程设计低水位;护滩带长度分别为605m、766m、651m,护滩带根部窜沟区域为坝体,坝体高程与当地滩面齐平;对丁坝及护滩带根部岸线进行守护。

(4)戴家洲右缘护岸加固工程
对右缘已实施护岸工程区域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上起乐家湾边滩控制工程第一道坝体上游200m,下至戴家洲洲尾,全长6296m。

(四)牯牛沙水道
依据生态优先的原则,本水道不实施工程。

(五)鲤鱼山水道
黄莲洲心滩已建护滩带延长及加高工程
将黄莲洲心滩已建护滩加高至设计低水位以上 3.0m,并将坝体工程向上游延伸783m,增强滩体的束水归槽能力,加大中枯水期北槽输沙能力,将航道尺度提高至6m×200m。

(六)张家洲水道
(1)官洲洲头低滩控制完善工程
将官洲洲头已建一脊三齿坝体加高,并在脊坝左侧新建一道护滩带(位于#3齿坝下游),坝体长度从上至下分别为1109m、241m、338m、433m,护滩带长度为577m,其中,坝顶高程均为设计低水位以上3m。

(2)官洲夹护底带工程
在官洲夹进口新建二道护底带,第一道长度为564m,第二道长度为635m。

(3)官洲洲头守护工程
对官洲洲头进行守护,守护长度为1695m(其中左侧长636m,右侧长1059m)。

(4)左岸已建护岸水下加固工程
护岸加固长度4500m。

(5)官洲左缘下段守护工程
对官洲左缘下段进行守护,下端与下浅整治工程中官洲尾边滩护岸上端点相
接。

守护长度为1478m。

(七)东北水道
(1)下三号洲洲头低滩护滩带工程
在下三号洲洲头低滩上建设一纵五横共6道护滩带。

其中,纵向Z#1护滩带长2300m,北侧横向Z#2、Z#3、Z#4护滩带分别长338m、374m、415m,南侧横向Z#5、Z#6护滩带分别长340m、570m。

(2)太字号护岸加固工程
在东北直水道右侧进口实施太字号护岸加固工程,总长1600m。

(八)马当河段
(1)马当南水道
①已建棉外洲心滩顺坝加高工程
头部高程控制在设计低水位(3.57m,国家85基准高程,下同),拐点高程按整治水位控制(即6.57m),前半部分为斜坡,后半部分为平坡。

②已建棉外洲心滩工程根部延长守护工程
将根部下延约1600m,对棉外洲下段滩体进行守护。

③左槽中段潜坝工程
在左槽中段新建1道潜坝工程,长度为1430m,潜坝坝顶高程为设计低水位以下7m,维持左槽6m水深资源。

④已建左槽下段已建护底带延长工程
将已建左槽下段第一道护底工程向棉外洲洲体延伸约260 m,与已建棉外洲心滩工程根部延长守护工程相接。

(2)马阻水道
瓜子号洲右缘中部护滩带工程:在瓜子号洲右缘中部新建4道护滩带,长度分别为371m、351m、352m、443m。

(九)东流水道
(1)老虎滩加固工程
对老虎滩左缘已建护滩工程外缘及未守护的空挡区进行守护;对已建1#护滩带下段1300m进行加固。

(2)天玉窜沟控制工程
将天玉窜沟内两道护底带加高至航基面,长度分别为175m、315m。

(3)东港控制工程
在东港中段布置2道护底带,长度分别为545m、520m。

(4)玉带洲右缘守护工程
对玉带洲右缘4427m高滩岸线进行守护。

(5)东港进口段疏浚工程
对东港进口上游老虎岗附近局部河床进行疏浚,疏浚底高程为航基面下6.5m。

2.2.3 工程投资
推荐方案总投资估算费用为501479.98万元。

施工时间为两年半。

3.0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所在长江干流武汉市区、鄂州市、黄石、江西省九江市、安徽省安庆市及池州市江段的水质,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工程所在长江干流黄冈市、黄石阳新县、武穴市和黄梅县境内江段的水质,除总磷外,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NH3-N、石油类等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Ⅱ类标准。

上述水域,总磷基本全部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0.5倍。

3.2 环境空气现状
评价区域10个监测点位的SO2、NO2小时均值和TSP、PM10、SO2、NO2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3.3 声环境现状
14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3.4 航道底质
10个航道监测点的底质Cu、Cd、Pb、Zn、Hg、Cr、As及Ni共9个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

3.5 生态环境现状
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调查时间为2015年5月3日-13日及8月2日-12日。

渔获物调查时间为2015年7月2日-25日及10月5日-29日。

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29日持续至7月10日。

武汉至安庆江段浮游植物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15种,其中硅藻门最多,为63种,其次为绿藻门27种,蓝藻门11种,裸藻门、甲藻门、黄藻门、隐藻门和金藻门分别为7种、2种、2种、2种、1种。

浮游动物91种,主要为原生动物、轮虫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

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为36种,占总种数的39.6%;其次为桡足类,22种,占总种数的24.2%;轮虫18种,占总种数的19.8%;枝角类最少,获得15种,占总种数的16.5%。

底栖动物37种,主要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

其中,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均有15种,环节动物7种。

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苏氏尾鳃蚓,在8个江段均有分布;其次为中华颤蚓、淡水壳菜、河蚬和前突摇蚊,在7个河段有分布;接下来是方格短沟蜷、钉螺、梨形环棱螺和赤豆螺,在6个河段有分布。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及调查结果,长江武汉至安庆江段共记录鱼类110种,隶属于13目24科。

其中,鲤形目鱼类65种,占59.1%;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种类分别是13种和12种,分别占总数量的11.8%、10.9%;鲑形目4种,占3.6%;鲱形目3种,占2.7%;鲟形目、颌针鱼目、鲽形目和鲀形目2种,占1.8%;鳗鲡鱼目、鳉形目、合鳃鱼目、鲻形目和颌针鱼目目各1种。

这些鱼类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胭脂鱼;湖北省省级保护动物有:鳤、鯮、光唇蛇鮈、长吻鮠;江西省省级保护动物有:鲥、长吻鮠、日本鳗鲡、月鳢;安徽省级保护动物有:鲥、长吻鮠、子陵吻虾虎。

本次共调查到鱼类59种,其中团风-黄石、武穴-湖口、彭泽-安庆3个江段分别调查到鱼类39种、46种和41种。

4.0环境影响评价
4.1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1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
⑴水下施工作业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
护滩、护岸工程采用的材料主要是石料、水泥、钢筋、丙纶布、长丝机织布和无纺布,在水下不会老化腐烂,这些材料在汉江航道整治工程、长江中游界牌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表明,对水质总体污染影响较小。

临江乡水厂、江新洲自来水厂取水口分别位于沙洲水道、张家洲水道护岸加固工程范围内,护岸加固主要为抛石,枯水期施工时大部分抛石在岸边陆域,只有少部分抛石在近岸水上。

工程施工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抛石引起的局部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更为主要的影响是抛石对取水设施的损坏。

护岸加固在近岸水上采用GPS精确定位抛投,施工时可严格控制施工水域面积,减小抛石扰动产生的悬浮物影响范围。

施工单位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m内抛石施工时,应在取水口周围敷设防污帘,可较大程度减小抛石产生的悬浮物对取水口水质影响。

施工单位在水厂取水口附近抛石施工时,应与水厂进行协商,将取水泵适当往上游或下游移动,即可以避免抛石产生的悬浮物对取水口水质影响,又可以避免对取水口设施的损坏。

施工期工程不会对其他取水口水质产生污染。

⑵施工船舶舱底油污水
施工船舶舱底油污水应经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或委托有资质的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对工程河段水环境造成的石油类污染影响基本无影响。

⑶陆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就近租用居民房屋,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农舍中既有化粪池进行简单处理后用作农肥,不排入长江,对水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影响。

4.1.2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
⑴到港船舶舱污水
航道整治后,水体的自净能力将得到提高。

随着大吨位船舶比例的逐步提高,
大吨位船舶的防污设施明显好于小型船舶。

过往船舶舱底油污水应经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并委托有资质的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基本不会对工程河段水环境造成石油类污染。

4.2生态环境影响结论
4.2.1 工程对陆域生态的影响
⑴工程占用植被类型情况
本工程所用砼块均商购预制构件,不设置临时预制场;项目施工人员住宿依托大堤内侧现有生活区,不需另外单独征地;工程无弃土,无需设置弃土场;临时施工场地为近岸洲滩,占用部分植被,但不占用农田。

⑵陆生植被生物量损失
本项目施工营地租用工点附近居民房,不涉及占地,项目不涉及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要是护岸占地(采用钢丝网格生态护岸),占用的植被类型主要以灌草丛为主。

4.2.2 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预测和分析
⑴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抛石、沉排过程中扰动局部水体,造成水质浑浊,水中悬浮物浓度升高,降低了江水的透光率,因而影响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浮游生物会因水质的变化而减少,导致施工区域内生物量减少。

根据水环境预测分析,悬浮泥沙影响范围为作业点下游150m以内,影响范围小且主要在近岸,同时由于浮游生物具有普生性,其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因此工程水下施工对浮游生物的影响可得到很快的恢复,工程对江段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施工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影响较小,且都是暂时性的,在施工结束后一段时间,随水体自净能力恢复而得到改善,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

⑵底栖动物的影响
抛石、沉排形成的护滩带和护底带等,将影响局部的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种类。

本项目施工期底栖生物总损失量为97.5t,但沿线水生底栖动物在附近其它地区相似的环境中亦有分布,并非是本地区的特有种,因此从物种保护的角度看,工程的建设不会导致这些物种的消亡。

工程施工期对水体中底栖动物的影响较小,且大多是暂时性的,施工结束后可恢复。

⑶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整治建筑物占用水域面积造成鱼卵仔鱼的损失,工程造成的鱼苗总损失量约为2315451尾。

施工水域范围小,施工期间噪声和人群活动会对鱼类有驱赶作用,基本不会对其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减小不利影响,施工期选择在枯水季节(11月~3月)进行施工,这期间鱼类处于越冬期,大多栖息于深水区,且每年5~8月份是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活动高峰期,可以有效避免不利影响。

本工程施工范围较小,不影响鱼类物种资源的保护。

工程完成后,原有的鱼类资源及其生息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评价范围鱼类种类、数量的影响小。

航道整治后,有利于增加枯水期水深、航宽;有利于水流归槽,流速加快;有利于鱼类洄游。

4.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4.3.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
施工船舶主机、运输车辆及其它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小,施工作业粉尘不会对附近居民产生污染影响。

4.3.2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航道内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船舶废气。

船舶废气为无组织排放源,具有近距离的污染特点,废气的排放将对环境空气将产生一定污染影响,但这种影响仅局限在排放点50m范围内,均发生在航道范围内,不会对航道两侧的居民产生污染影响。

4.4 声环境影响评价
4.4.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挖掘机、推土机、装载车和船舶(柴油发动)同时施工噪声昼间影响在64m 范围内,夜间影响在356m范围内,昼间影响范围内无居民点,且夜间不施工,因此陆域施工不会产生噪声扰民影响。

4.4.2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
航道整治后,附近居民离航道中心线的距离均在400m以外,航行船舶噪声
影响范围主要是在长江上,基本不会对航道沿线居民造成噪声超标影响。

4.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发生在临时施工基地内,生活垃圾主要发生在施工营地内。

营运期航道本身不排放认为固体废物,间接污染为船舶废物。

船舶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废物,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由船舶设置容器收集后送交海事部门指定单位处置。

5.0 环境保护措施
5.1 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措施
5.1.1 水污染防治措施
⑴施工期
抛石、护岸(滩)等水下施工作业应安排在枯水期内完成。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场,建筑垃圾不得弃至航道中。

舱底油污水送船舶污水接收船或岸上的油污水接收单位接收处理;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送当地海事局接收船只接受后处理。

任何船舶不得向施工水域排放舱底油污水或生活污水。

严禁将船舶垃圾投入航道中。

船舶运输施工材料过程中应采取遮盖措施,加强管理,避免施工材料坠入航道中,造成水环境污染。

施工时可租用施工点附近的居住房作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农舍中既有化粪池进行简单处理后用作农肥。

⑵营运期
航道管理部门和当地环保部门应督促航道沿线的港口码头配备合格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以及船舶垃圾接收设施。

过往船舶舱底油污水应经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处理,不得在本航道河段内任意排放;船舶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与生活污水发生量相适应的处理装置或储存容器。

任何船舶不得向内河水域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

5.1.2 减缓生态环境破坏及生态恢复措施
⑴禁止将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布置在长江河道内滩地上,不得随意破坏洲滩和岸坡上的植被。

陆域施工时严禁随意砍伐工程附近区域的树木或破坏植被。

⑵利用工程构筑物营造利于水生生物附着的亲水护坡、护岸等,在部分河段的护岸(滩)过程中,将丙纶布换成编织物,由石块压基脚,岸上部分打不装来稳定编织物,以给水生维管植物的生产留出固着基质;部分砌石、混凝土护岸营造成蜂窝状,利于水生生物吸附和生存。

⑶目前长江航道整治上已经普遍采用的是钢丝网护垫结构铺筑的护岸,钢丝
网格采用耐腐蚀、高强度、柔性好的钢丝编织成网笼,其内充填石料而成,具有整体性和透水性好、可适应变形、耐久、防水流冲刷和防浪、不破坏垫层、网垫内充填物选材范围广等优点,可有效防止水流对岸坡淘刷而导致岸坡变形。

由于网垫表面粗糙,泥沙易于落淤在网格内,在护坡上撒上草籽后可以长出草皮,形成一片绿色护坡,最大限度地保护工程周边的环境。

“生态护坡”护坡上人工栽植的的小型绿色植物。

⑷施工单位应加紧与渔政部门的联系和协商,水下施工过程应接受专家指导,尽量避开鱼类洄游产卵季节,施工时应采用相应的干扰措施驱赶鱼类,以避免对鱼类的伤害。

⑸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7]130号《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渔业资源损失进行生态补偿,后开展渔业资源恢复工作,每年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放流品种主要为四大家鱼。

⑹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力度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保护江豚等珍稀水生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严禁施工人员利用水上作业之便捕捞珍稀水生保护动物。

②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所签定的承包合同中应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并附有环保要求的具体内容。

③建立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

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工程水下施工应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及鱼苗摄食育肥期(4月~7月),以及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活动高峰期(5月~8月),选择11月~3月的枯水季节进行,避开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高峰期。

④优化施工管理和施工工艺
为避免施工期间对江段珍稀水生生物造成伤害,施工单位应优化施工工艺方案,控制施工作业。

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作业时间。

从保护水生生物的角度,优化施工方法特别是水下施工方法,尽量减轻水下噪声。

陆上施工时也应尽量减轻噪声污染。

水下施工应避免昼夜连续作业。

⑤减少水域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