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债券的涵义及分类

国际债券的涵义及分类
国际债券的涵义及分类

国际债券的涵义及分类

一、国际债券的涵义

国际债券是指一国的企业(或政府)在其他国家刊行的债券。今朝,国际市场上首要的债券有:美国美元债券、德国马克债券、日今日元债券、瑞士法郎债券、欧洲美元债券、欧洲日元债券、亚洲美元债券等。

二、国际债券的种类

国际债券从分歧的角度可分为分歧的类型,首要有:

1、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1)外国债券是指在刊行者地址国家以外的国家刊行的,以刊行地地址国的货泉为面值的债券。

(2)欧洲债券是指在别国刊行的不以该国货泉为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有如下特点:

第一,没有官方机构管制,刊行债券的手续精练,不需要在证券委员会挂号注册,除欧洲日元债券外,一般也不需要获得资信评级。刊行者不需要供给大量数据资料,指定主办银行后,即可发布刊行事宜。

第二,刊行机缘、刊行前提(价钱、利率、手续费等)可随行就市,由当事各方自由抉择。

第三,刊行债券由跨国的银团、包销团和发卖团组成。面向以欧洲为中心的泛博地域发卖,可以自由选定债券掮客人。

第四,债券为不记名的什物债券,有利于刊行者和投资者保密。

第五,投资者采办债券先缴利息所得税,可以促进债券的通顺。

2、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1)公募债券是向社会泛博公家刊行的债券,可在证券生意所上市公开生意。公募债券的刊行必需经过国际公认的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刊行债券者须将自己的一切情况公之于众。

(2)私募债券是指暗里向限制数量标投资人刊行的债券,这种债券刊行金额较小,刻日较短,不能上市公开生意,且债券利率高,但刊行价钱低。私募债券一般不用经过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也不要求刊行人将自己的情况公之于众,刊行手续较精练。

3、一般债券、可兑换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

(1)一般债券是指按债券的一般还本付息体例所刊行的债券。包罗凡是所说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它是相对于可兑换债券和附认股权债券等债券新品种而言的。

(2)可兑换债券是指可以转换为企业股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刊行时同时给投资者一种权力,即投资者经过一按时代后,有权按照债券票面额将企业债券转换成该企业的股票,成为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股票分红待遇。

(3)附认股权债券是指能获得采办刊行债券企业股票权力的债券。投资人一旦采办了这种债券,在该企业增添投资时,即有采办该企业股票的优先权,同时还可获得按股票最初刊行价钱采办的优惠。

4、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无息债券:

(1)固定利率债券是指在债券刊行时就将债券的息票率固定下来的债券。

(2)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债券息票率按照国际市场利率转变而转变的债券。其利率尺度和浮动幅度一般也参照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3)无息债券是指没有息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刊行时以低于票面的价钱出售,到期时按票面价钱收回,刊行价钱和票面价钱之差即是投资人的益处。

5、双重货泉债券和欧洲货泉单元债券:

(1)双重货泉债券是指涉及两种币种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刊行、付息时采用一种货泉,但在还本时采用此外一种货泉,两种货泉的汇率在刊行时即已明白。

(2)欧洲货泉单元债券是指以欧洲货泉单元为面值的债券。

(二)国际债券市场

一、国际债券市场的涵义

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刊行人和投资人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具体可分为刊行市场和通顺市场。刊行市场组织国际债券的刊行和认购。通顺市场放置国际债券的上市和生意。这两个市场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组成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

二、美国的外国债券市场

美国的外国债券叫"扬基债券(Yankee Bond)",它有以下特点:

1、刊行额大,勾当性强。90年月以来,平均每笔扬基债券的刊行额大体都在7500~15000万美元之间。扬基债券的刊行地虽在纽约证券生意所,但现实刊行区域普遍美国各地,能够吸引美国各地的资金。同时,又因欧洲货泉市场是扬基债券的转手市场,是以,现实上扬基债券的生意普遍世界各地。

2、刻日长。70年月中期扬基债券的刻日一般为5~7年。80年月中期后可以达到20~25年。

3、债券的刊行者为机构投资者。如列国政府、国际机构、外国银行等。采办者主如果美国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等。

4、无担保刊行数量比有担保刊行数量多。

5、因为评级功效与发卖有慎密亲密的关系,是以很是正视信用评级。

三、日本的外国债券市场

日本的外国债券叫军人债券。日元债券最初是1970年由亚洲开辟银行刊行的,1981年后数量激增,1982年为33.2亿美元,1985年为63.8亿美元,跨越同期的扬基债券。日本公募债券缺乏勾当性和矫捷性。不等闲作美元交换营业,刊行成本高,不如欧洲日元债券便当。今朝,刊行日元债券的筹资者多是需要在东京市场融资的国际机构和一些刊行刻日在10年以上的持久筹资者,再就是在欧洲市场上信用欠好的成长中国家的企业或机构。成长中国家刊行日元债券的数量占总量的60%以上。

四、瑞士外国债券市场

瑞士外国债券是指外国机构在瑞士刊行的瑞士法郎债券。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国债券市场,其首要原因是:

1、瑞士经济一向连结不酿成长,国民收进持续不竭前进,储蓄不竭增添,有较多的资金盈利。

2、苏黎世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之一,金融机构发家,有组织巨额借债的经验。

3、瑞士外汇完全自由兑换,成本可以自由流进流出。

4、瑞士法郎一向比力坚挺,投资者采办以瑞士法郎计价的债券,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

5、瑞士法郎债券利率低,刊行人可以经由过程交换获得所需的货泉。

瑞士法郎外国债券的刊行体例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连系银行是刊行公募债券的包销者。私募刊行没有固定的包销团,而是由牵头银行公开刊登广告推销,并承诺在转手市场上让渡。可是至今为止,瑞士政府不承诺瑞士法郎债券的实体单据流到国外,必需按照瑞士中心银行的划定,由牵头银行将其存进瑞士国家银行保管。

五、欧洲债券市场

1、欧洲美元债券市场。欧洲美元债券是指在美国境外刊行的以美元为面额的债券。欧

洲美元债券在欧洲债券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欧洲美元债券市场不受美国政府的节制和监督,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欧洲美元债券的刊行首要受汇率、利率等经济身分的影响。欧洲美元债券没有刊行额和尺度限制,只需按照列国生意所上市划定,编制刊行仿单等书面资料。和美国的国内债券比拟,欧洲美元债券具有刊行手续精练、刊行数额较大的长处。欧洲美元债券的刊行由世界列国驰誉的公司组成大规模的辛迪加认购团完成,因而较等闲在世界各地筹措资金。

2、欧洲日元债券市场。欧洲日元债券是指在日本境外刊行的以日元为面额的债券。欧洲日元债券的刊行不需经过层层机构的审批,但需获得日本大躲省的核准。刊行日元欧洲债券不必预备大量的文件,刊行费用也较低。欧洲日元债券的首要特点是:

(1)债券刊行额较大,一般每笔刊行额都在200亿日元以上。

(2)欧洲债券大多与交换营业相连系,筹资者首先刊行利率较低的日元债券,然后将其更调成美元浮动利率债券,从而以较低的利率获得美元资金。

80年月以来,欧洲日元债券增添较快,在欧洲债券总额中的比例日益前进。欧洲日元债券不竭增添的原因除了日本经济实力强、日元一向比力坚挺、日本国际商业大量顺差、投资欧洲日元债券可获利外,还在于日本政府为了使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在国际结算和国际融资方而阐扬更大的感化,从1984年起头,对非居民刊行欧洲日元债券放宽了限制:第一,扩大刊行机构。将刊行机构由原本的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扩大到外国处所政府和民间机构。

第二,放宽了刊行前提。将刊行公募债券的信用资格由AAA级降到AA级。

第三,放宽了数量限制。在刊行数量上,打消了对刊行笔数和每笔金额的限制。

第四,扩大主办银行的规模。除了日本的证券公司外,其他外国公司可以担任刊行债券的主办机构。3、欧洲马克债券市场。欧洲马克债券是指在德国境外刊行的以马克为面额的债券。欧洲马克债券在欧洲债券总额中的比重也呈不竭前进趋向,其原因主如果因为德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马克的日益坚挺。

4、以多种货泉为面值的欧洲债券。欧洲债券大都以美元、日元、马克、英镑等货泉零丁暗示面值,但也有以多种货泉配合暗示面值的。因为单一通货的汇率经常变更,风险较大,用多种货泉暗示面值的欧洲债券呈增添趋向。多种货泉暗示面值的欧洲债券有以下几种:

(1)几种货泉配合暗示欧洲债券的面值。每一种货泉据有必然的比例。对于欧洲债券的刊行者和采办者来说,这种计价的益处是削减风险。

(2)用欧洲货泉单元和出格提款权这两种由多种货泉加权平均所形成的记账单元暗示欧洲债券的面值。欧洲货泉单元是欧共体缔造的由欧共体12国货泉加权平均组成的货泉。出格提款权是国际货泉基金组织缔造的由美元、日元、马克、英镑、法郎这5种货泉加权平均组成的记账单元。因为这两种国际货泉是多种货泉的加权平均,各类货泉汇率变更可以互相抵消,其价值也是不变的使刊行者和投资者能削减或避免汇率变更风险。

(三)刊行国际债券的法式

一、美元债券

刊行美元债券的首要法式如下:

1、刊行人首先向美国的资信评定公司供给资料,以便查询拜访和拟定刊行人的债券资信级别。同时,刊行人还要办妥向美国政府"证券和生意所委员会"呈报注册文件的草稿。

2、债券刊行人完成向美国证券和生意所委员会呈报注册文件工作。同时,资信评定公司也完成调有工作,提出债券资信级此外初步定见。假如债券刊行人对此无异议,则正式资信级此外品级定见书成立,假如债券刊行人不接管,则考虑不定级刊行。

3、美国政府证券和生意所委员会收到债券刊行人呈报的注册文件后,要进行审查,审查完毕后发出一封关于文件的评定书。债券刊行人应就评定书里提出的题目问题做出回覆。

4、债券刊行人按照证券和生意所委员会在评定书中提出的定见,完成注册文件的点窜工作。

5、债券刊行人应选择一名治理包销人,治理包销人则组织包销集体,负责包销及有关工作。

治理包销人提出刊行债券的初步方案,普遍收罗定见,以期债券刊行人和债券投资者双方都能知足。

6、正式在债券市场上刊行债券。

二、日元债券

刊行日元债券的首要法式有:

1、取得姑且信用评级,在缴款前签定承购合同后,取得试评级。

2、选定证券公司。

3、指定法令参谋。

4、拟定各类刊行文件。召集刊行者、受托银行及证券公司研究各类合同的预备文本,起草文件。首要有:有价证券呈报书、刊行仿单、外汇法划定的呈报书、债券条目、担保条目、承购合同书、承购团合同书、募集委托合同书、本利支出事务代办合同书、挂号事务代办合同书、有价证券陈述书等。

5、债券刊行人取得国内有关部门的核准。

6、向日本大躲省提出有日本政府的核准。

7、组织承购团。

8、刊行前提构和。召开辟行者、委托银行及证券公司三方会议,协商刊行前提,签定承购合同。

9、有价证券申报骚人效后,起头募集,招募时候一般为7~10天。

10、债券资金文款。认购人向刊行单元支出债券刊行金钱。

11、提交外陈述请示告书。

12、债券在东京证券生意所上市。

三、欧洲债券

欧洲债券的刊行是在国际银行组织下进行的。这种国际银行叫主办银行,主办银行邀请几个合作银行组成刊行治理集体,刊行量过大时,要由几个主办银行连系进行。这种刊行体例叫辛迪加集体刊行。主办银行为刊行债券做预备,划定一些前提,包销人的推销集体中某一个主办行专作付款代办署理人和财政代办署理人。所刊行债券的大部门由刊行治理集体所认购,有贷款(募集)能力的包销者将加入债券的刊行。包销者由世界各地的国际银行和大公司组成,数量在30~300家。刊行集体和包销者配合保证借债者以确定债券价钱募集资金。推销集体的责任是把债券卖给公家。公家也包罗主办行、包销者和有发卖根本的银行。主办行、包销者、推销者就是债券市场的加入者,这些加入者要获得必然的佣金。欧洲债券市场不受政府的管制,能比力等闲地在3周内幕集到资金。刊行债券的法式是抉择刊行欧洲债券、发布刊行债券、上市日、竣事日、推销集体支出债券。具体法式如下:

1、主办者和借债者一路抉择刊行债券的前提(数额、刻日、固定或浮动利息率、息票),在这个阶段主办行组建刊行治理辛迪加预备各类文件,最首要的文件是仿单,在这个阶段叫初步仿单。

2、发布日。主办行经由过程电传对债券的刊行进行声名,并邀请银行加入包销和推销集体,向可能包销者送初步仿单,在一两周之内,拟定出刊行债券的最终前提,辛迪加集体的借债者承担责任。

3、上市日。刊行最终仿单,债券公开上市,公家募集阶段大约是两周。

4、竣事日。认购竣事,债券和现金交换,借债者现实卖出债券,取得现金。在各大报

纸上登精明的广告,公开宣传此次债券的刊行成功,并列出主办银行和合办银行名单。

5、债券生意日竣事后债券就可以上市生意。

(四)国际债券的刊行前提、刊行的首要文件和刊行法式

一、刊行前提

1、刊行额。刊行额的几多,除了受信用级此外限制外,还要按照刊行人的资金需要和市场发卖的可能性确定。

2、了偿刻日。债券的了偿刻日的长短,由刊行者的需要,债券市场的前提和刊行债券的种类所抉择,一般短则5年,长则10年、20年以上。

3、票面利率。一般采用固定利率,也有采用浮动利率的。刊行债券的种类分歧,利率也分歧。对刊行债券者来说,利率越低越好。银行存款利率和资金市场行情的转变对债券利率影响较大。

4、刊行价钱。债券的刊行价钱以债券的出售价钱与票面金额的百分比暗示。以100%的票面价钱刊行的叫等价刊行;以低于票面价钱刊行的叫低价刊行;以跨越票面价钱刊行的叫超价刊行。

5、了偿体例。国际债券的了偿体例主如果:按期了偿、肆意了偿、购回了偿。

6、认购者收益率。它是指所得的了偿价钱和刊行价钱的差额利润率及票面利息率的总和。

7、费用。刊行债券的费用,包罗债券印刷费、广告费、律师费、承购费、挂号代办署理费、委托费、支出代办署理费等。刊行人最终刊行成本率计较公式如下:成本率=收益率+(刊行额-按刊行价钱收进资金额+费用)/刻日/按刊行价钱收进资金额-费用

二、刊行的首要文件

1、有价证券申请书。有价证券申请书是刊行人向刊行地政府递交的刊行债券申请书,首要包罗以下内容:刊行人所属国的政治、经济、地舆等情况;刊行人自身地位、营业概况和财政状况;刊行本宗债券的根基事项;刊行债券集资的目标与资金用途等。

2、债券仿单。债券仿单是刊行人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的书面材料,首要内容与有价证券申请书相似。

3、债券承购和谈。债券承购和谈是由债券刊行人与承购集体订立的和谈,包罗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债券刊行的根基前提;债券刊行的首要条目;债券的刊行体例;刊行人的保证和允诺;刊行人对承购集体支出的费用;承购人的保证和允诺等。

4、债券受托和谈。债券受托和谈是由债券刊行人和受托机构订立的和谈,首要内容除受托机构的本能机能和义务外,根基与承购和谈一样。

5、债券挂号代办署理和谈。债券挂号代办署理和谈是债券刊行人与挂号代办署理机构订立的和谈,首要内容除挂号代办署理机构的本能机能和义务外,根基与承购和谈一样。

6、债券支出代办署理和谈。债券支出代办署理和谈是债券刊行人与支出代办署理机构订立的和谈,首要内容除债券还本付息地址、债券的挂失踪挂号和注销外,根基与承购和谈一样。

7、律师定见书。律师定见书是债券刊行人和承购集体各自的律师就与刊行债券有关的法令题目问题暗示的一种书面定见书。

三、一般刊行法式

分歧的国际债券刊行法式当然不尽不异(如前面介绍过的杨基债券和军人债券),可是大体上都包罗以下几个法式:

1、刊行人确定主干事和干事集体。

2、刊行人经由过程主干事向刊行地国家政府表鹤刊行债券的意向,征得该国政府的许可。

3、在主干事的辅佐下,刊行人申请债信评级。

4、刊行人经由过程主干事,组织承购集体,设立受托机构、挂号代办署理机构和支出代办署理机构。

5、刊行人与以主干事为首的干事集体商议债券刊行的根基前提、首要条目。

6、刊行人按必然格局向刊行地国家政府正式递交"有价证券申报书"。

7、刊行人分袂与承购集体代表、受托机构代表、挂号代办署理机构代表和支出代办署理代表签定各类和谈。

8、刊行人经由过程承购集体,向泛博投资者提交"债券仿单",介绍和宣传债券。

9、承购集体代表(一般是主干事)组织承购集体承销债券,各承购人将承购款付给承购集体代表。

10、承购集体代表将筹集的金钱交受托机构代表换取债券,随后将债券交给承购人。

11、各承购人将债券出售给泛博的投资者。

12、挂号代办署理机构受理泛博投资者的债券挂号。

13、受托机构代表将债券金钱拨进刊行人账户。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内容教案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内容教案

第四课时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对外贸易、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对外贸易的几种方式; 2、理解征收关税的道理以及关税保护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认识知识的能力。 三、觉悟目标: 通过对“征收关税对壹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打击走私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 正确处理进口和出口的关系 【教学难点】 征收关税对壹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学法比较法图示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自学——比较——讨论 课外活动: 1.观见录像《中华之盾》。 2.组织学生到当地海关参观,且请海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对外经济发展情况和打击走私

情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映录像:郑和下西洋。 录像中反映的是古代贸易,那么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就是我们这壹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我国的对外贸易 壹、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及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 ①什么是对外贸易?它和世界贸易是什么关系?它和古代对外贸易有什么不同? ②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哪些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12页第2段至第113页第5段后,思考且回答(略)。 教师归纳: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①含义 对外贸易是指壹个国家或地区和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②和世界贸易的关系 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所包含的意义极其广泛。既有传统的对外贸易,又有新兴的对外劳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 ③和古代贸易的区别 多媒体显示: 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古代贸易的区别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 20042005 2006 20072008 20092010 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 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 广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山东 福建 北京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 容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壹、教学目标 知识:识记对外贸易、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理解对外贸易的内容、构成,贸易顺差、逆差、贸易平衡以及海关征收关税的道理;关税保护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意义。 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认识知识的能力。 觉悟:通过对“征收关税对壹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打击走私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 正确处理进口和出口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征收关税对壹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学法比较法图示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六、学生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自学——讨论——拓展 七、教学过程 (壹)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动画: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教师提问: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三驾马车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生产(投资)、消费、外贸。 媒体显示: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的图片及美国、德国、中国三国外贸从1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所用时间的对比图片。 教师过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以来,我国外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4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外贸第三大国,从1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所用时间明显少于美国、德国俩个外贸强国。那么,什么是对外贸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调节壹国对外贸易的国家机关及手段各是什么?这些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二)学生自主学习:媒体显示本节课的导读提纲,学生自学课件内容5分钟。

第二节我国的对外贸易 壹、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及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2.对外贸易的类型 3.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4.关税及征收关税的意义 5.海关的性质及作用 (三)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提问: ①什么是对外贸易?它和世界贸易是什么关系?它和古代对外贸易有什么不同? ②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第壹学习小组学生归纳,边媒体演示: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①含义 对外贸易是指壹个国家或地区和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②和世界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 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 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

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电子商务是什么?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是人类社会劳动、生活、学习的新工具,它通过影响人类通信与交往方式,间接地对传统经济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直到渗透、改造、重塑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标准与增值方式。因此,电子商务是一个泛社会化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而广之、最终实现普遍应用的发展过程。 电子商务革新了传统经济活动的运作手段。因此,电子商务按照经济活动的类别可分为两大类别:第一,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活

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1、判断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2、单选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 3、计算分析题(2题。每题12分,共24分) 4、简答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5、论述题(1题,15分) 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 国际贸易的分类 1.1. 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1.2. 按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1.3. 按运输方式:海运贸易,空运贸易,陆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 2.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4个小类的内涵) 2.1. 过境交付:通过电讯、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 2.2. 境外消费:提供旅游服务,接受外国留学生等; 2.3. 商业存在:外国公司在本国开办商店,设立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 2.4. 自然人流动:一国的医生、教授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以及劳务输出等。 3.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之间的区别)、复出口、 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的含义 3.1. 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 3.2. 进口贸易,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3.3. 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列入过境 贸易 3.4. 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3.5. 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 3.6. 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 3.7. 净出口与净进口,一国往往在同一种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内,若该商品出口金额大 于进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出口;反之,若该商品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进口4. 海运贸易(地位) 4.1. 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它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当前,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海运进行的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 简介 它是一种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 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 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 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 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部分目录 在它的编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类、第二位数字表示章、第三位数字表 示组、第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如果对分组再进行细分,五位数即表示品目, 六位数字表示细目。以下是部分目录: 0 -食品和活畜 00 -活的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的分裂00 - Live animals other than animals of division 01 -肉及肉制品 01 - Meat and meat preparations 02 -乳制品和鸟蛋 02 - Dairy products and birds' eggs 03 -鱼(不是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 03 - Fish (not marinemammals), crustaceans, molluscs and aquatic invertebrates, and preparations thereof 04 -谷物和谷物制品 04 - Cereals and cereal preparations 05 -蔬菜和水果 05 - Vegetables and fruit 06 -糖,糖制品及蜂蜜 06 - Sugars, sugar preparations and honey 07 -咖啡,茶,可可,香料,及其制造 07 - Coffee, tea, cocoa, spices, and manufactures thereof 08 -喂养(不包括没有碾磨的谷物)08 - Feeding stuff for animals (not including unmilled cereals) 09 -杂项食品产品和筹备工作09 - Miscellaneous edible products and preparations 1 -饮料和烟草 11 -饮料11 - Beverages 12 -烟草及烟草制品 12 - Tobacco and tobacco manufactures 2 -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 21 -皮,表皮和毛皮,原料 21 - Hides, skins and furskins, raw 22 -石油种子和含油果实 22 - Oil-seeds and oleaginous fruits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作者:————————————————————————————————日期: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方式分类概念 交易内容货物贸易(有形贸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0~9类商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 类为制成品。 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跨越国境的活劳动的提供。《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其划分为跨界供 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交易对象 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中转贸易)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成为转口贸易(中转贸易)。 货物移动方向过境贸易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态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 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 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 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 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 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 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 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1 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 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国和地区同他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这是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活动,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主体,他与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海岛国家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其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跨国界的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1)贸易顺差(出超,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 额,以正数表示。 ?2)贸易逆差(入超,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 总额,以负数表示。 ?3)贸易平衡: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差额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的影响,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他概念:净进口、净出口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总和。该指标是反 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包括: –进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 值。 –出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 值。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 2.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即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 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 四、国际贸易分类 一)按货物的移动方向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叫做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复出口:输入再输出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复进口:输出再输入 3)过境贸易:若甲国经过乙国国境向丙国运送商品,对于乙国来说,该贸易被称之为过境贸易。 二)按货物是否进出国境和关境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 海关总署 按协调编码制度( HS )分类,分为 HS4 位编码指数和 HS2 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 BEC ),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缩写 HS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CCCN )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础上,参酌国际间其他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制定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2002 年版《协调制度》有 22 类 99 章。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例如,活动物在第 1 章,动物生皮和皮革在第 41 章,而皮鞋在第 64 章。章内和品目内也同样按此排序。我国从 1992 年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编制对外贸易统计,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协调制度》原 6 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 7 位和第8 位编码,以便计税、统计及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缩写 SITC) , 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 , 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 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 SITC 第 3 版采用 5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 10 大类:食品和活动物,饲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大类下依次分为 67 章、 261 组、 1033 个目和 3118 个基本编号。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BEC 是为按照商品大的经济类别综合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订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 BEC 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BEC 分类采用 3 位数编码结构。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7 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 ( 运输设备除外 ) 及其零附件、运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及统计指标

第二章对外贸易的基本分类及常用的统计指标 本章重点介绍对外贸易的基本分类及常用的统计指标。学生在学习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有必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其本类型和分类;在分析和研究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基本的统计数据。这些都是学习、研究国际经济贸易问题的重要工具。本章希望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介绍,能为学生学习本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对外贸易的基本分类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别国或地区进行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例如中国与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对中国而言所有这些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部分。 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而言,都存在着此类的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换活动。对世界各国来说,这些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交换活动,都是他们对外贸易的一部分。当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国家之间发生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时,我们便称之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因此,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国际贸易。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常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而国际贸易也常被称为世界贸易。 一国的对外贸易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以下介绍一些基本的分类方法。 一、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对外贸易可分为: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出口贸易是指把本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及本国化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 所谓“本国化产品”是指外国货物经过结关进入国内后,未经加工改造,又输出国外的现象。这一现象也称为复出口(Re-export Trade)。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把外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本国国内市场销售。 有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出口退货、或未能售出的寄售商品等,本国出口的货物出口后在国外未经任何加工或改造便又被运回国内,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复进口(Re-import Trade)。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过境贸易是指当A国须经过C国国境把货物运往B国时,这批经过C国运往B国的货物, 对C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过境贸易通常发生在不彼此相邻的内陆国家间的贸易。如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通常通过大陆桥运输。由于铁路横跨欧亚大陆,货物由中国运往东欧国家时,必定经过俄罗斯等国。这些经过俄罗斯等国运往东欧国家货物的贸易,对俄罗斯等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 二、按交易商品的形式,对外贸易可分为: 1、货物贸易(Goods Trade) 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它是指有具体形状的商品 如大米、服装、机器等的交换活动。货物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中交换的货物种类繁多,为便于统计,联合国秘书处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把有形商品作了系统的分类,供各国编制贸易统计表时使用。并分别在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程教案(1)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2) 课时1课时 教材版本袁永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三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六大分类及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们刚开始接触国际贸易基础知识,难免有些陌生,但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程的任务与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 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国际贸易的六种分类。 2.掌握国际贸易各种分类中涉及的各个基本概念。 3.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辨析。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言,培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的六种分类和各种分类中涉及的各个基本概念。教学难点: 1.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的辨析。 2.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辨析。 教学方法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 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使得我们更好的理解原事物。国际贸易如何分类呢?请同学们全班同学快速阅读 课本,找出国际贸易共分为几类?各类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同时幻灯片展示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第二环节新授课 提问:复习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 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应了世 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讲解与幻灯片展示:

国际贸易方式分类

国际贸易方式分类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分类如下: 1 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是指我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货物。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或自行收购产品出口,宾馆饭店进口的餐饮食品,供应外籍船舶或飞机的国产燃料、物料及零配件,境外劳务合作项目中以对方实物产品抵偿我劳务人员工资所进口的货物(如钢材、木材、化肥、海产品),我境内企业在境外投资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物资等,均按一般贸易统计。 2 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指由境外厂商提供或者利用境外出口信货进口生产技术或设备,由我方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货款本息的交易形式。如经批准,也可以使用该企业(包括企业联合体)生产的其他产品返销对方,进行间接补偿。 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对方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交易形式。 4 进料加工贸易 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进料加工装配贸也可采取对口合同的交易形式,即买卖双方分别签订进口和出口对口合同。料件进口时我方先付料件款,加工成品出口时再向对方收取成品款。 5 寄售、代销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支付方式分类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三种支付方式: 即汇款、托收、信用证。汇款是进口人通过银行将货款付给出口人,属于顺汇法,商业信用。汇款有信汇、电汇和票汇三种办法。其中电汇(T/T)是最常用的办法。托收是出口人装出货物后,开具汇票,连同全套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分行或代理行向进口人收取货款。属于逆汇法,商业信用。其下又分付款交单(D/P)和承兑交单(D/A)。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人的要求,开给出口人的一种保证承担付款责任的凭证。属于逆汇法,银行信用。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根据效力,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种;根据时间,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此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信用证,如保兑信用证、可转让信用证、循环信用证、预支信用证等新品种。 同城的基本都是支票和电汇,比如朝阳征和! 国外一般是托收: DP,熟悉的客户之间可以T/T,但是尽量以托收为有利方式。 国内都是承兑,承兑期限内付款,杠杆原理做业务! 电汇、票汇、及信汇三种汇付方式的异同 1、共同点: 汇款人在委托汇出行办理汇款时,均要出具汇款申请书,这就形成汇款人和汇出行之间的一种契约。三者的传送方向与资金流向相同,均属顺汇。 2、不同点: 电汇是以电报或电传作为结算工具;信汇是以信汇委托书或支付委托书作为结算工具;票汇是以银行即期汇票作为结算工具。票汇与电汇、信汇的不同在于票汇的汇入行无须通知受款人取款,而由受款人持票登门取款,汇票除有限制转让和流通者外,经受款人背书,可以转让流通,而电汇、信汇委托书则不能转让流通。 3、如何正确运用:

电汇是收款较快、费用较高的一种汇款方式,汇款人必须负担电报费用,所以通常以金额较大或有急用的汇款使用电汇方式。信汇、票汇都不需发电,以邮递方式传送,所以费用较电汇低廉,但因邮递关系,收款时间较晚。

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 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 ⑩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贸易额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

国际贸易的含义、分类

国际贸易的含义、分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分类,熟悉国际贸易的学习方法。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重点: 国际贸易的含义。 难点: 国际贸易的分类。 讲授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以及由此促进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二是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活动的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国际贸易做不同的分类。其中最基本的分类有: 一、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二、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三、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四、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五、现汇贸易、记账贸易和易货贸易 背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对国际贸易的理解。 2、对国际贸易的学习程度。 3、对国际贸易课程的要求。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它既包括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括无形商品(劳务、技术、教育、咨询等)交换。这种交换活动,从一个国家(地区)的角度看,称为该国(地区)的对外贸易;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从这一点说,两者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国际贸易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以及由此促进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二是国家的形成。 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劳动所得的产品仅能维持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什么剩余产品可供交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创造的产品已略有剩余,于是有了部落之间的物物交换,这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雏形。此后,随着部落的消亡、国家的出现,商品越出了国界产生了国际贸易。但在奴隶社会和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及相关业务实务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1.按从事贸易的角度不同分类: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一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这一概念。包括货物与服务的对外贸易称其为广义对外贸易,不包括服务在内则称其为狭义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Goods and Services)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国际贸易是从国际(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的,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按商品形态不同分类: 有形贸易 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或称“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或简称货物贸易(Goods Trade)。 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换活动,包括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转让等劳务的提供与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 有形商品的进出口须经过海关手续,从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无形贸易虽然也构成国际收支的一部分,但因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而显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3.按统计标准不同分类: 总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General Export),两者之和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体系 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例如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4.按贸易形式不同分类: 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是指国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货物的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或半成品复出口的交易形式。该项业务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贸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