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综合练习

第一章 绪论--综合练习
第一章 绪论--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题目1

A.

B.

C.

D.

反馈

题目2

A.

B.

C.

D.

反馈

题目3

A.

B.

C.

D.

反馈题目4

A.

B.

C.

D.

反馈

标记题目

A.

B.

C.

D.

反馈

题目6

标记题目

A.

B.

C.

D.

反馈标记题目

标记题目

题目8

标记题目

标记题目

题目10

标记题目

标记题目

题目11

标记题目

反馈

题目12

标记题目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题目13

标记题目

反馈

题目14

标记题目

反馈

题目15

标记题目

反馈

高级财务会计对特殊会计事项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与中级财务会计对一般

会计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源于特殊会计事

项对会计假设的背离。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6

标记题目

反馈

题目17

标记题目

反馈

题目18

标记题目

划分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最基本标志在于它们所涉猎的经济

业务是否在四项假设的限定范围之内。它说明了确定高级财务会计范围

应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关系为理论基础。

选择一项: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9

标记题目

反馈

题目20

标记题目

反馈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就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就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与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就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她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与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与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瞧不见的手”与“瞧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与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与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与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就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与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弹性力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习题 1-1 试举例证明,什么是均匀的各向异性体,什么是非均匀的各向同性体,什么是非均匀的各向异性体。 1.均匀的各向异性体: 如木材或竹材组成的构件。整个物体由一种材料组成,故为均匀的。材料力学性质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不同,故为各向异性的。 2.非均匀的各向同性体: 实际研究中,以非均匀各向同性体作为力学研究对象是很少见的,或者说非均匀各向同性体没有多少可讨论的价值,因为讨论各向同性体的前提通常都是均匀性。设想物体非均匀(即点点材性不同),即使各点单独考察都是各向同性的,也因各点的各向同性的材料常数不同而很难加以讨论。 实际工程中的确有这种情况。如泌水的水泥块体,密度由上到下逐渐加大,非均匀。但任取一点考察都是各向同性的。 再考察素混凝土构件,由石子、砂、水泥均组成。如果忽略颗粒尺寸的影响,则为均匀的,同时也必然是各向同性的。反之,如果构件尺寸较小,粗骨料颗粒尺寸不允许忽略,则为非均匀的,同时在考察某点的各方向材性时也不能忽略粗骨料颗粒尺寸,因此也必然是各向异性体。因此,将混凝土构件作为非均匀各向同性体是很勉强的。 3.非均匀的各向异性体: 如钢筋混凝土构件、层状复合材料构件。物体由不同材料组成,故为非均匀。材料力学性质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不同,故为各向异性的。 1-2一般的混凝土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能否作为理想弹性体?一般的岩质地基和土质地基能否作为理想弹性体? 理想弹性体指: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线)弹性的物体。 一般的混凝土构件(只要颗粒尺寸相对构件尺寸足够小)可在开裂前可作为理想弹性体,但开裂后有明显塑性形式,不能视为理想弹性体。 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属于非均匀的各向异性体,不是理想弹性体。 一般的岩质地基,通常有塑性和蠕变性质,有的还有节理、裂隙和断层,一般不能视为理想弹性体。在岩石力学中有专门研究。 一般的土质地基,虽然是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但通常具有蠕变性质,变形与荷载历史有关,应力-应变关系不符合虎克定律,不能作为理想弹性体。在土力学中有专门研究。 1-3 五个基本假定在建立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时有什么用途? 连续性假定使变量为坐标的连续函数。完全(线)弹性假定使应力应变关系明确为虎克定律。均匀性假定使材料常数各点一样,可取任一点分析。各向同性使材料常数各方向一样,坐标轴方位的任意选取不影响方程的唯一性。小变形假定使几何方程为线性,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城市 2.城市生态学 3.城市生态位 4.环境承载力 二、填空 1.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2.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3. 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在他的论文中将生物群落学的理论和观点用于城市社会的研究,标志着城市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4.城市的同心圆增长理论是提出的。 三、判断对错 1.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地。 2.城市是高密度的物质和精神的聚集地 3.帕克提出了城市的同心圆增长理论。 四、简答与论述 1.简述城市特征 2.简述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3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 第二章城市生态系统 一、概念 1.城市系统 2. 城市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4. 城市生态系统的外部功能 5.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6.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7.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 8.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9. 城市的能源结构10. 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填空 1.城市系统由、、、、、、等个子系统组成。 2.城市生态系统由、、等三部分组成。 3.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功能包括为、、、等 4.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 三、判断对错 1.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是指城市人生产产品的能力。

2.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生物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3. 城市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指人的的消费过程。 4. 城市的能源结构是指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5. 城市生态系统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6.城市生态系统是半人工生态系统。 四、简答与论述 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3.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4. 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的主要特点。 5.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的物质循环特点 第三章城市人口 一、概念 1.城市化 2.城市人口 3. 城市化水平 4. 城市容量 5.生物生理人口容量 6.环境人口容量 7.经济人口容量8.现实人口容量9.城市流动人口10城市人口的迁居 二、填空 1.城市人口有三种含义(1)、(2)、(3)。 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的、。 3.城市人口的规模体现在城市人口的、上。 4. .城市人口的构成体现在城市人口的、两方面。 5. .城市人口的结构包括、。 6. 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包括、、。 7、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包括、、等方面 8、基本城市人口容量包括、、等 9、非基本城市人口容量包括、等 三、判断对错 1.城市化是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 2. 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 3. 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人口增长速度等 4.环境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是非基本城市人口容量。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弹性力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1、所谓“完全弹性体”就是指(B)。 A、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满足虎克定律 B、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时间、历史无关 C、本构关系为非线性弹性关系 D、应力应变关系满足线性弹性关系 2、关于弹性力学的正确认识就是(A )。 A、计算力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B、弹性力学从微分单元体入手分析弹性体,因此与材料力学不同,不需要对问题作假设 C、任何弹性变形材料都就是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D、弹性力学理论像材料力学一样,可以没有困难的应用于工程结构分析 3、下列对象不属于弹性力学研究对象的就是(D )。 A、杆件 B、板壳 C、块体 D、质点 4、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与(位移) 5、弹性力学可以解决材料力学无法解决的很多问题;并对杆状结果进行精确分析,以及验算材力结果的适用范围与精度。与材料力学相比弹性力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1)研究对象更为普遍; 2)研究方法更为严密; 3)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4)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6、材料力学研究杆件,不能分析板壳;弹性力学研究板壳,不能分析杆件。(×) 改:弹性力学不仅研究板壳、块体问题,并对杆件进行精确的分析,以及检验材料力学公式的适用范围与精度。 7、弹性力学对杆件分析(C) A、无法分析 B、得出近似的结果 C、得出精确的结果 D、需采用一些关于变形的近似假定 8、图示弹性构件的应力与位移分析要用什么分析方法?(C) A、材料力学 B、结构力学

C 、弹性力学 D 、塑性力学 解答:该构件为变截面杆,并且具有空洞与键槽。 9、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B )。 A 、任务 B 、研究对象 C 、研究方法 D 、基本假设 10、重力、惯性力、电磁力都就是体力。(√) 11、下列外力不属于体力的就是(D) A 、重力 B 、磁力 C 、惯性力 D 、静水压力 12、体力作用于物体内部的各个质点上,所以它属于内力。(×) 解答:外力。它就是质量力。 13、在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里关于应力的正负规定就是一样的。( × ) 解答:两者正应力的规定相同,剪应力的正负号规定不同。 14、图示单元体右侧面上的剪应力应该表示为(D) A 、xy τ B 、yx τ C 、zy τ D 、yz τ 1τ2 τ3τ4τO x z 15、按弹性力学规定,下图所示单元体上的剪应力( C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12年肇庆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原理进行案例分析,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与妥善解决。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概述 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识记: (1)形式训练说、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莫依曼等的基本观点与思想核心 (2)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观及其基本观点 (3)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的四个方面 (4)教育科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 (5)进步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基本主张 2、理解 (1)进步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基本主张 (2)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偏离正轨的原因 (3)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窄化的原因 (4)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的原因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识记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或概念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的五个要素和三个过程 2、理解 (1)新手教师易存在的三类错误 (2)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的五个阶段 (3)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发展概述 1、识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 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①0-1岁:信任对怀疑,②1-3岁:自主对羞怯,③3-6 岁:主动对内疚,④6-12岁:勤奋对自卑,⑤12-20岁(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⑥20-40岁(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⑦40-65岁(成年中期):繁殖对迟滞,⑧65 岁之后(成年晚期/老年期):自我完善对绝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①动作的重要性(儿童的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其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②图式(儿童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③同化(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与顺应(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①0-2岁:感知运动阶段,②2-7岁:前运算阶段,③7-11岁:具体运算阶段,④11 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②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③学习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辩证观:①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a.遗传的作用,b.环境与教育的作用,c.遗传与环境的关系;②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a.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产生,b.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③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a.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b.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c.年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

弹性力学第一章.

第一章 教学参考资料 (一)本章的学习要求及重点 1.弹性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认清他们与材料力学的区别。 2.弹性力学的几个主要物理量的定义、量纲、正负方向及符号规定等,及其与材料力学相比的不同之处。 3.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假定,及其在建立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时的应用。 (二)本章内容提要 1.弹性力学的内容─弹性力学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 2.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体力—— 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记号为,,,x y z f f f 。量纲为L -2MT -2,以坐标正向为正。 面力—— 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记号为,,,x y z f f f 。量纲为L -2MT -2 ,以坐标正向为正。 应力—— 单位截面面积上的内力,记号x xy στ??,量纲为L -2MT -2,以正面正向为正,负面负向为正;反之为负。 形变—— 用线应变, x y εε和切应变xy γ表示,量纲为1,线应变以伸长为正,切应变以直角减小为正。 位移—— 一点位置的移动,记号为,,u v w ,量纲为L ,以坐标正向为正。 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 理想弹性体假定—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小变形假定。 4.弹性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已知:物体的边界形状,材料性质,体力,边界上的面力或约束。 求解:应力、形变和位移。 解法:在弹性体区域V 内, 根据微分体上力的平衡条件,建立平衡微分方程;根据微分线段上应变和位移的几何条件,建立几何方程;根据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物理条件,建立物理方程。 在弹性体边界S 上,根据面力条件,建立应力边界条件,根据约束条件,建立位移边界条件。 然后在边界条件下,求解区域内的微分方程,得出应力、形变和位移。 (三)弹性力学的发展简史 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从这门力学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确,从错误到正确的演变历史。许多数学家、力学家和实验工作者做了幸勤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使弹性力学理论得以建立,并且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1.发展初期(约于1660~1820)— 这段时期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索了物体的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1678年,胡克通过实验,发现了弹性体的变形与受力之间成比例的规律。1807年,杨做了大量的实验,提出和测定了材料的弹性模量。伯努利(1705)和库仑(1776)研究了梁的弯曲理论。一些力学家开始了对杆件等的研究分析。

城市生态学要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以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urban science)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1898年霍华德(E. Howard) 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 1919年,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每个城市规模不宜过大,约3.2万人包括周围2000公顷土地的农田和绿地森林城市中心是花园,工业区设在城市的边缘,有便利的交通,整个城市像一座大花园,居民生活在安排合理、优美舒适的环境之中。 现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生态学最关心的三个领域: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球变化方面(书P14) 食物链原理 生态学中: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广义:企业互相联系在一起。城市各企业之间的生产原料,是互相提供的。城市的各个组分、各个元素、各个部分之间既有着直接、显性的联系,也有着间接、隐形的联系。各组分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职业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三者的限制,是环境本身具有的有限性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包括:(1)资源承载力(2)技术承载力(3)污染承载力 城市生态学研究思路 系统思想全面的、连贯的、灵活的看问题。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反馈机制 系统研究思路:黑箱研究思路白箱研究思路灰箱研究思路 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 生态效率: 在一个营养级内,同化作用的能量和可利用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食物链营养级上,有多少能量供给下一营养级。从能量流动来说,次一营养级的生产力与前一营养级的生产力的比率。 生境(habitat):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包括(1)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还有人为因素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限制因子规律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最低量(最小因子)定律对某些因子的要求不能低于某一数量。 3、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因子有一个最低点到最高点之间的适应范围。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doc

拟设计栏目: 章节学习FAQ 作业/考试FAQ(已经让老师提供) 平台操作FAQ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第一章 1、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政府的职能与财政的职能是一回事么? 答:不是。政府的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是→并不是。 2、在实际中,若财政职能出现冲突,通过协调就可彻底消除? 答:不对。可将彻底消除→予以化解。 3、实证分析是指与价值判断有关的分析? 答:不对,应该是与事实相关的分析。 4、实证分析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回答”应该怎么样”,并力图按照特定的价值判断调整或改变现实? 答:不正确,应该是实证→规范。 5、经济人行为的成本都来自别的经济人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答:不对,并不都来自机会主义行为。 6、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答:应该将原因→首要原因。 7、公平与效率在同一时空上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有必然的联系? 答:错误,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8、利他主义在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体现越充分? 答:错误,应该将不发达→发达。 9、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有哪些途径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答:第一,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第二,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第三,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10、通过嫌犯的两难选择说明利他主义存在的合理性。 答:嫌犯的两难选择是用博弈论(game theory)来证明的,当每个个人都以自己利益最大化

为原则来行事时,将使所有的人都蒙受损失。假设有两个人(A和B)因共同犯罪而被捕,两人被分开关押不能串谋,警方要他们分别交代罪行。警方告诉他们,根据已有证据可判每人1年监禁,如果有1人坦白交代,则此人可以释放,另一人因不交代则要判10年监禁 ;如果两人都坦白交待则各判4年监禁。对A和B两人来说,都有交代与不交待两种选择,每种选择则因为对方的选择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例如,对A来说,当不交代时,如果B也不交代,则各判1年,如果B已交待,则A要判10年;当A交待时,如果B不交待,A可以释放,如果此时B已交待,则两人各判4年。对这两个嫌犯而言,应如何选择呢?这就是嫌犯的两难选择(prisoners'dilemma),用表表示: 表一 B的选择A的选择 交待不交待 交待 (1)4,4 (3)0,6 不交待 (2)6,0 (4)1,1 最终的表现是两种选择四种结果:(1)都交代各判4年;( 2)A交待,B不交待,A获释,B判10年 ;(3)A不交待,B交待,A判10年,B获释;(4)都不交待各判1年。对A来说最好的结果是(2),最差的结果是(3);对B来说最好的结果是(3),最差的结果是(2);对他们双方来说最好的结果是(4),最差的结果是(1)。如果A、B两人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选择,即都为了得到自己最好的结果而坦白交待,结果就是两人都得到了最坏的结果(1),如果两人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进行选择,即都为了对方得到最好的结果而不交代,结果就是两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果(4)。嫌犯的两难选择说明,如果每个人都仅仅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来行事,则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得到最坏的结果。所以利他其实也是有利于自己。 第二章 1、市场失灵的出现,改变了西方人对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基本信念? 答:不正确,应该将改变了→并没有改变。 2、一般来讲,洛伦茨曲线离45°绝对均等线越远,收入分配越平均吗? 答:不正确,应该是越远→越近或者越平均→越不平均。 3、是否在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不是公共物品,就是私人物品? 答:不是公共物品,就是私人物品→可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或混合物品。 4、任何一种由政府生产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答:并不是所有政府生产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5、严格地讲,准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是一回事? 答:两者不是一回事。 6、纯粹公共产品虽与私人产品有区别,但它的需求同样遵循需求法则,即其需求量与需 求价格呈正向变动。 答:应该是呈反向变动。 7、纯粹公共产品虽与私人产品有区别,但它的供给同样遵循供给法则,即其供给量与供 给价格呈反向变动。 答:应该是呈正向变动。 8、若存在负外部效应,按照社会的标准,该产品或劳务的生产与消费将呈现不足状态?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摘录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摘录 在三十年的历程中,我想起的第一件为我观察到的事情——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就是我们至今还不知道我们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在一九六五年,仍然和一九三五年一样,我们并不知道,在我们人民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中在小学和中学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在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还剩下一些什么。当然,在这一点上,虽然我们有一些间接的知识,例如,对瑞士应召服兵役的公民所进行的离校后考试所提供的材料,关于这类考试在一八七五年和一九一四年之间的那种惊人的故事(尤其是为了掩饰那些临时强记硬背而没有准备好的人们参加考试时所产生的那种混乱结果,在许多地方已经经过大力修改过的记录)都已被P.波弗特(P.Bovet)为我们记载下来了。但是,例如,一位三十岁的农民对于他过去所学过的历史和地理还记住一些什么,或者一位实习律师对于他在中学里所学习的化学、物理乃至几何到底还记得多少,对于这些我们就缺乏确切的了解。据说,受医学博士训练的人要必修拉丁文(有的国家还要求修习希腊文),但是有没有任何人试图估计一下这种训练在一位实习医生的心里还留下一些什么(而且也不妨就医学价值与学习古文的关系着眼,在中日医生与欧洲医生之间进行一次有关的比较),从而把这种要求控制起来,把它排除于专业训练之外?然而,共同制订法国全面规划的经济学家们特别要求想出各种方法来检查我们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且要求把这些方法付诸实施。

有人将反对说,我们是否记得我们所已学会的东西,这跟我们习得的文化无关。但是除了借助于概括起来的主观判断以外,我们又怎样评价文化呢?而且任何特殊个人所具有的文化是否总是从特定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特别当大考时所学会的那种具体知识业已忘记的时候)?或者说一个人特有的文化是否就是在学校里通过诱导或兴趣在他身上所培养出来的那种文化,而这种诱导或兴趣又是独立于当时他所谓的基础教育的根本因素之外所引起的?有人根据古典语言训练可以把有益的效应迁移到其他活动领域的理由,主张:学习已经死亡的语言是有价值的。对于这样一个中心问题,虽然英国曾有过一些研究,但一直到今天,仍然和三十年前一样,还没有通过实验取得有决定性的解答。因而当教育家们面临这样一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而要提出建议时,他所根据的不是知识体系,而只是常识性的考虑或仅仅是方便从事(例如,有多少人是没有通过规定的正式的学校教育而获得职业机会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科,显然已经没有什么培养人的价值了,我们却仍然继续把它们列为主要的因素,而不知事实上它们是否已经达到了传统赋与它们的那种功利目的。例如,谁都承认这个事实:即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就有必要学会拼音(至于从理性上或纯粹从传统上是否认为有此必要则搁置一边,不予讨论)。但是缀字法的专门教学是否足以增进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它的效果是否完全是与此无关的,或者有时它能否也会成为一种公然的障碍,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有些实验已经表明:我们视觉记忆的自动录像过程

第1章 弹性力学基础

第1章弹性力学基础 第1节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 一、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大量的工程问题都涉及到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析计算,弹性力学(又称弹性理论)就是研究物体在外部因素(如外力、温度变化等)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及其位移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弹性力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针对各种具体情况,确定弹性体内应力与应变的分布规律。也就是说,当已知弹性体的形状、物理性质、受力情况和边界条件时,确定其任一点的应力、应变状态和位移。弹性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理想弹性体,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即符合虎克定律。所谓理想弹性体,是指符合下述四个假定的物体,即: 1. 连续性假定 假定物体整个体积都被组成该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存在任何空隙。尽管物体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不符合这一假定,但只要粒子的尺寸以及相邻粒子之间的距离都比物体的尺寸小得很多,则连续性假定就不会引起显著的误差。有了这一假定,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如应力、应变等等)才能连续,因而才能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 2.完全弹性假定 假定物体满足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间的比例常数称为弹性常数。弹性常数不随应力或应变的大小和符号而变。由材料力学已知:脆性材料在应力未超过比例极限以前,可以认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而韧性材料在应力未达到屈服极限以前,也可以认为是近似的完全弹性体。这个假定,使得物体在任意瞬时的应变将完全取决于该瞬时物体所受到的外力或温度变化等因素,而与加载的历史和加载顺序无关。 3. 均匀性假定 假定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才不会随位置坐标而变,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的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如果物体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但是只要每一种材料的颗粒远远小于物体而且在物体内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整个物体也就可以假定为均匀的。 4. 各向同性假定 假定物体的弹性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即物体的弹性常数不随方向而变化。对于非晶体材料,是完全符合这一假定的。而由木材、竹材等作成的构件,就不能当作各向同性体来研究。至于钢材构件,虽然其内部含有各向异性的晶体,但由于晶体非常微小,并且是随机排列的,所以从统计平均意义上讲,钢材构件的弹性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上述假定,都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结合求解问题的范围,而作出的基本假定。这样便可以略去一些暂不考虑的因素,使得问题的求解成为可能。 在弹性力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为了保证研究的问题限定

公共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念和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二、填空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为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_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是: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等。 3.政府干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及财政手段。 三、不定项选择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 A、资源配置 B、调节收入分配 C、组织生产与销售 D、经济稳定与发展 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D ) A、垄断 B、信息失灵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BCD )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4、创立财政学的是( A )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凯恩斯 D、拉弗 5、西方最早的财政学著作是( B ) A、《国富论》 B、《赋税论》 C、《政治经济学原理》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四、简答: 1、何谓公共经济学?其内容是什么? 答: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指政府及所属部门)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缺陷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公债理论;多级财政等内容。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14(仅供参考)

2014《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公共物品的含义及特性是什么? 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全体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受益,即它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受这些物品,并不排斥、妨碍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即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它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其付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即它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 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即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那些不能通过市场有效供给的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即由政府部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即由政府部门担当起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干预、调节经济的运行。 3.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 (1)资源配置的职能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4.名词解释 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它指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第二章;外部效应 1.什么是外部效应? 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影响,而又未参与该项交易的任何决策时,即存在外部效应。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为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什么是外部效应内在化?具体包括哪两类措施。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即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了。就负的外部效应而言,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本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就正的外部效应而言,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所以,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企业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第三章:公共物品和服务 1.名词解释: 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在公共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第四章:公共选择 1、名词解释: 政治均衡: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 中间投票者定理:如果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在公共经济学中,被称为“中间投票者定理”。 2、试析政府部门及官员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行为特点及原因.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其效率会产生很大影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第一章导论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 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 政权的实体。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 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附属机构; 第三层次统一公共部门,广义政府+非金融的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广义公共部门。统一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研究财政收支; 第二层次,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比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 (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面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生了什么)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行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一个单个经济单位,

教师必看的儿童心理学书籍

教师必看的儿童心理学书籍 教师必看的儿童心理学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教师必看的儿童心理学书籍,希望您喜欢! 教师必看的儿童心理学书籍 1.婴儿心理学 作者:王争艳,武萌,赵婧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2 儿童青少年是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认识和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管理、自我成长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婴儿心理学》拟从两条路径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架构,呈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系、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以问题主题为线索,关注当前及未来的热点问题,包括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前沿、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透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离异家庭儿童、贫困儿童)、特殊儿童心理透视(超常儿童、弱智儿童、聋哑儿童)、上网青少年心理透视。 2.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作者: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 出版:商务印书馆2016-6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指定早教培训用书,作者基于40多年的幼教

经验提出经验婴幼儿教育的十项原则。 《婴幼儿及其照料者》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保育与教育的入门著作,突出展现了早教先驱玛格达• 格伯和艾米• 皮克勒基于尊重及回应的保育及教育理念。全书在教育理论及研究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实践知识,完全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婴幼儿教育背景。 3.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 作者:让-吕克;艾伯特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 不要让问题困扰孩子的内心,让我们来引导他们的成长,但是如何做才为有效呢?学生的心理特征如何呢?本书详细地讲述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当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校、家庭等周边环境是怎样对学生的心理,进而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的;学校和家庭该怎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目的,即让孩子在智力、社会能力、情感能力上得到最好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什么会有“差生”等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学层面的基础问题。本书作者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心理学知识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地娓娓析出。 4.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者:Denise Boyd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 本书系统权威地讲解了儿童的发展。从生命之初的产前发育,一直到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觉发育、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

推荐-城市生态学复习提纲 精品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生态学(P1)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城 市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城市生态 学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 生态系统,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 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 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制;在应 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 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 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 2.环境承载力(P19)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 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 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 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3.人类生态学(P16)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当 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研 究人类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能量、物 质和信息的交换关系。 4.生态位(P17)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 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一般说,生 态位的宽度依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广的生态 位。 5.生态学(P1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哪四个主要方 面?(P3)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城市生 态学可分为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 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和城市社会生 态学四个分支学科。 7.环境承载力都有哪些类型?请解释 (P19) 环境承载力包括: 1)资源承载力:含自然资源条件,如 淡水、土地等,也包含社会资源条 件,如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等。 2)技术承载力:主要指劳动力素质、 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 人类社会作用强度。 3)污染承载力:是反映本地自然环境 的资源能力大小的指标。 8.用伯吉斯的观点解释城市人口是如何 迁移的?(P8)(自己发挥) 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 1.初级生产(P31) 生态系统最初的能流来自太阳,它被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光合作 用积累的能量是进入生态系统的初级 能量,这种能量的积累过程就是初级 生产。 2.次级生产(P35) 次级生产是除初级生产者之外的其他 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还原者利 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 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 质的贮存。 3.生境(P46) 生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 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 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和其他条件 的总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可能脱离 特定的生活环境(即生境)。 4.生态系统(P23)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 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 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依存的 统一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 位。 5.生态效率(P36) 生态效率是在一个营养级内,同化作 用的能量和可利用的能量之间的关 系;一个食物链营养级上,有多少能 量供给下一营养级。所谓生态效率就 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所 产生的物质量或产量,与生产这些物 质所消耗的物质量的比率。 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P47)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