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
问题及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结合乡实际制定了 xxx 年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
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暨 xx 年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一领导,
各村(社区)建立了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强力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组三级工作责任和任务目标得以
明确;乡领导班子及站所负责人组成驻村工作组,挂包指
导各村(社区)开展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
断健全完善。
(二)生活废弃物得到有效治理。
针对生活废弃物治
理这一首要难题,我们以建章立制作为突破口,及时跟进
落实监督。
一是固定落实集中清扫制度。
从实施人居环境
综合整治以来,我乡按照实施方案实行村组每月固定一次,集镇区每周固定两次的集中清扫行动,此外逢年过年、重
要节庆坚持固定清扫,潜移默化的培养群众良好的卫生维
护习惯;二是执行垃圾清运费收缴制度和村庄保洁员制度。
村组每年按户均 30 元或人均 10 元,学校每年按 7000 元,
其他乡属单位每年按 3000 元的标准,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收费
标准,积极宣传动员,并纳入村规民约推广执行;三是推广
实行农户实名制房屋四周三包制度,将各户卫生责任区进行
划分和明确,包干到户。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各
村(社区)及村小组的党员干部率先执行,通过一人带多人、多户带整体的示范带动效应,使农户房屋四周三包制度真正
落到行动上;
(三)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重点抓好环卫基础设
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投放力度,
实现垃圾污水的常态处理。
投资 20 余万元建成集镇区垃圾
填埋厂 1 个,各村(社区)自筹资金 20 余万元建成垃圾收
集池 45 个,在集镇区和行政村配置垃圾收运车辆 6 辆,安放垃圾处理箱体共 17 个,对垃圾实行定点倾倒和减量化处理。
集镇区实施垃圾承包清运,定期对垃圾进行清运处理。
(四)项目助推村容村貌改观。
近年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等政策相继出台实施,持续实施了 x 户农村危房改造和 x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共计 x 户农户房屋得以改造修缮,并严格建房标准,拆除重建房屋均严格实施厨卫入户和化粪池污水处理,有效提升了居住环境。
通红甸乡农村危房改造拆除危旧房 x 户,面积达 x 万平方米。
特别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全乡集中拆除危房闲房 x 间,拆除面积 x 平方米,涉及农户 x 户。
同时,全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 工程建设,共投资x 万元对小凉山、通红甸等 8 个村组进行道路硬化、两污处理、活动室建设等项目,村庄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缺乏项目支撑,环卫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点多面广,前期工程建设以及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费用巨大,但由于乡级财政困难、村组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支持所需的环卫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和排污配置不齐全和深入推进整治工作的矛盾日益凸显。
例如,因资金紧张,对全乡所有村(社区)垃圾填埋和处理缺乏整体规划,各村(社区)虽然配备了垃圾清运车但缺少就近的垃圾填
埋处理场,小组垃圾池简易,大量集中的垃圾处理简单粗放,处理率不高。
望各位领导能特事特办,给与必要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帮助我乡解决环卫设施滞后的问题。
(二)群众收入微薄,收费制度缴纳执行困难。
我乡是典型的农业乡,xx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 7925 元,加之村组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上半山”的村组无有效的农业产业带动,群众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此外,大部分群众常年在外打工,实际征收男,加上群众长久对垃圾处理的陋习难以扭转,垃圾清运费的收缴在实际执行中阻力较大。
(三)村庄基础设施薄弱,示范引领效果有待加强。
我乡整体自然环境恶劣,水毁塌方时有发生,基础设施易损且难恢复,同时管养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部分村内道路破损、土方垮塌、水道堵塞、电网老化。
但基础设施建设可投入的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与建设资金短缺矛盾突出。
虽然通过“百千工程”等项目实施了多个宜居村庄打造,但相对于绝大多数村庄破旧的面貌,示范带动作用效果依然不明显。
(四)群众思想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综合整治和宣传发动,大部分群众逐步有了卫生定期清扫、垃圾定点倾倒等良好习惯,但群众生活习惯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