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_以河南师大新校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河南师大新校区为例刘志红,张毅川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 在把握校园总体划和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关键词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历史文脉中图分类号 S7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5-07037-02
P lanning and Design of U niversity ’s C ampus Landscape LIU Zhi 2hong et al (H 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 echn ology ,X inxiang ,H enan 453003)
Abstract Based on m astering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the cam pus and m eeting the dem ands of function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am pus landscape were analyzed and designed.K ey w ords Cam 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H istory context
基金项目 河南科技学院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刘志红(1976-),男,甘肃天水人,讲师,从事艺术设计教
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09202223
1 项目概况河南师范大学东校区位于新乡市,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南临建设路,北至卫河岸边,东与丰乐路接壤,该区域内东部为部分民宅,南端原为小工厂区,其余区域均为农田,地势平坦,位置优越,与西区隔河相望。总占地面积48hm 2,规划校舍总建筑面积26.85万m 2,南北长约
1097m ,东西宽约486m ,呈长方形,容积率54.9%,绿地率35.1%。用地现状为农耕地,无影响规划建设的其他设施。2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2.1 设计指导思想 大学校园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主
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突出“育人”功能,那么校园环境的空间场所也应具有启发和引导功能,即人和环境的共生。河南师大建校至今,历经85周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优良校风,铸就了“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的融合是继承和延续学校历史文脉的最好表达;以起伏的缓坡、河流、自然式的种植为基调,使整个校园融入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营造出一个“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交流、寓教于环境”的现代大学校园。
2.2 设计原则
2.2.1 以人为本。优良的校园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
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除了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师生对于自然景观的生理需求和审美习惯。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场所,让人能够时时刻刻地感受到校园环境的自然、宁静和温馨,创造“人景共生”的人文生态意境。
2.2.2 生态性。校园绿化设计以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充
分发挥利用植物的功能配置,追求清新自然的生态设计原则,运用自然植物群落的造景手法,构成起伏的疏林草地,绿树成荫的密林,空间开阔的草坪花径等景致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春华烂漫、夏阴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美景。
2.2.3 多样统一。规划设计以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形成体
现多元化的文化组合,吸收了古今中外的造园手法,规划中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深远的意境,国外园林简洁、对称的处
理手法,现代设计奔放、不拘一格的个性。将理性与浪漫,古典与现代,含蓄与直观,高雅与通俗,刚健与柔美,灵秀与粗犷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形式多样的园林化校园环境。
2.2.4 理性与浪漫。强调水体岸线曲折对比的艺术处理,
用曲折呼应的脉络主线勾勒出不同的景观风貌,另外将水的浪漫气息穿行于理性的建筑之间,自然起伏的地形与多层次混交的植物群落形成优美的自然林冠线,同时又为人工建筑群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曲与直,柔与刚,同时在空中对比交融。无论是平面和立面,无不体现理性和浪漫的交织。
3 分区设计
3.1 分区及布局 根据前期规划及对环境空间的详细分
析,景观空间划分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学术交流区、体育运动区、宿舍区、沿湖休闲区、生态园林区7部分。灵活运用大门、道路、建筑等固定空间,以植物、雕塑、水面、园林小品对不同的空间进行沟通、屏蔽。增加空间层次,通过自由式构图与各功能区理性程序形成张弛、疏密,刚柔的形式对比,产生丰富的空间张力效果(图1)
。
图1 校园总平面效果
Fig.1 The general layout o f the campus
3.2 分区景点设计
3.2.1 主入口去区。主入口是进入校园的主干道,和行政
办公楼相对,是院区的轴线,采用规整的构图,成排的行道树,直线的分割构成了主入口大道简洁、流畅的整体印象,采
用规则式布局。在主干道两侧以大乔木作为主入口的主要植物景观,形成一条绿色的景观廊道(图1~2)。3.2.2 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是学院办公、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植物的配置应体现一种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选择一些树形优美、富有内涵的乔木,如龙柏、石楠等。周边绿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15):7037-7038 责任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傅真治
图2 校园鸟瞰
Fig.2 The aerial view o f the campus
地主要以大面积植物群落为主,其间设有石凳,为办公人员提供绿地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3.2.3 教学区。主要包括教学楼及周围环境,是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地方。教学楼间的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取得良好效果。树种多为常绿树种,花木搭配简洁明快,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活泼、富有情趣的公共活动绿色空间,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力求创造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的环境氛围。
3.2.4 学术交流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是学校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及会议的主要场所,是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窗口,也是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基地。交流中心被景观优美的园区包围着,处于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小道之中,周围绿地以高低、大小、疏密不同的绿色植物为主,属下有休闲小木凳,供游人休憩。学术交流中心造型美观、设计新颖,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2.5 体育中心。体育中心区在校区的北面,包括2个篮球场、2个风雨操场和体育馆。西北面是卫河,其间区以密林带隔开,场地周围绿荫环绕,形成了花园式运动场。其形式开朗、活泼、简洁,符合运动者的视觉生理习惯。场地边缘采用整齐的嵌草铺装地,外围和林荫广场相连接,形成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娱乐休闲活动场地。
3.2.6 学生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在校区的中心位置,环绕中心湖区两侧。作为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舍区周围及之间创设了许多“林荫空间”,以供学生有足够的“私语空间”和可停留的休闲场所,方便学生彼此沟通交流,营造和谐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
3.2.7 中心湖区。中心湖区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看点之一,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休闲中心。湖区沿岸的临水平台节点和水上的桥舟平台完全采用纯色木板设计,远远望去,湖面仿佛飘着三叶小舟。它们不仅是理想的观景台,也为这里的人群提供了休憩和交流的空间。其清淡温和的暖色与湖水及周围的大面积绿色形成了和谐而个性鲜明的色彩环境。
3.2.8 生态园林区。植物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它能提供生机盎然的绿色,且这种极具生命力和富于变化的绿色能带来自然舒畅的感官享受。校区西北面环靠卫河,河段内侧将规划为一条园林景观带,沿岸花柳成荫,环校园半周,将其打造为“河堤花柳全依水,一路风光步步新”的诗情画境。在保持河道原有地貌的基础上,局部平整,以疏林草地形式,在自然起伏的地形上点缀乔木和景石,片植少量花卉形成野趣。临岸以垂柳为主体树种,辅以水杉、枫杨、乌桕等花色丰富的花灌木,草坪则以耐践踏及护坡性好的草种为主。坡岸及岸上设置许多造型各异的椅凳以及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使这里成为学校集多种景观元素为一体的亮丽风景。
4 植物景观设计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护校园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新乡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因此,,以落叶乔木、常绿灌木为主,如悬铃木、青桐、杨树、合欢、垂柳、槐树、银杏、椿树、乌桕、白腊、南天竹等;以常绿乔木、落叶灌木为辅,如女贞、楝树、棕榈、栾树、香樟、三角枫、枫杨、重阳木、雪松、丁香等。
在整个校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的选择上侧重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主入口轴线感强烈,总体风格大气,植物景观也力求简洁、庄重,规划以大乔木作为主入口的主要植物景观,形成一条绿色的景观廊道,成为一道特色校园植物景观,主要选用雪松和银杏等。
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以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结合的原则,既能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5 结语
大学校园的规划,不仅要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还要具备一般城市的生活气息。既要突出地域特色,又要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创造人文、生态、和谐的人性化景观,力求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风景优美、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南希A・莱斯辛斯基.植物景观设计[M].卓丽环,译.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2004.
[4]顾姚双,姚坚,虞金龙.住宅绿地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5]沈逢源,田国行,张玉书.许昌学院东区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J].中
国园林业,2003(6):73,81-82.
[6]陈亮明,张毅川,乔丽芳,等.高校园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河南科技
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16-1017.
[7]冠丽芬,张源,马飞.河南大学新校区环境艺术规划设计[J].中国园
林,2003(6):75-76.
8307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