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孟老庄的人生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孟老庄的人生哲学
杨玉萍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730050)

要: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具有各自的主体内涵与精神特质。

本文从二
者各自的精神特质出发,就天人关系、人生价值、理想人格及人生修养四个方面来阐述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儒道人生哲学。

关键词:孔孟;老庄;人生哲学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2-0092-03
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精神特质
(一)“仁”是儒家核心的伦理道德感情
儒家努力将伦理的生活,也就是践履“礼”之规范的生活赋予全体人众。

在儒家看来,“礼”———
伦理的道德的生活就是对人性的实现、提高和完善,是每个人需要的。

孔子以孝悌“为仁之本。

”[1]
孟子以事亲从兄为“仁义之实”,《大学》所谓“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显示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社会伦理生活的建构和个人道德的完成,都是在家庭这一基础上延伸开来的。

因此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感情的特色,这一特色用孟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2](二)伦理性道德观念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以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
到孟子界定“圣人,人伦之至也。

”[4]都显示了儒家思想的宗旨,内容是在召唤着人的一种伦理性道德觉醒和道德实践,陶冶道德人格。

简言之,伦理性道德观念成为儒家思想的基本特质。

(三)讲求伦常的秩序性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德行或曰道德的完成,不是在个人断绝情欲的修行中,也不是在知识的增长中,而是在践履“礼”的社会生活中,即孟子所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优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以父母、夫妇、兄弟关系为基点来建构伦理生活。

孔子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以忠。

”[6]孟子进一步讲:“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尧之所以事舜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贼其民者也”[7]可见,这种等级关系被诠释和界定为一种伦理秩序关系。

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精神特质(一)道的提出及其内涵据《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春秋时期的郑国宰相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初步涉及了天道人道的问题。

子产主观上对天道存而不论,敬而远之,使天道客观上蒙上某种神秘色彩,天道似乎是人无法捉摸、无法把握
的。

孔子亦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
道。

”“吾道一以贯之。

”[8]这里所谓“道”即是人道,伦理道德之道。

可见,老子先前的思想家及其
稍后于老子的孔子,从道的初始含义中提及了天道和人道的概念,并着重探讨了人道,将道引入伦理道德及社会人生的层面,而老子却将道赋予形上学的意义,将其提升到较高的概念及范畴上来。

道,在老子看来既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普
遍的规律。

存在相对于非存在而言,最真实的存在。

即是说,道绝非可有可无的感性事物,它是超越于感性的本体存在,是万物之根本,宇宙之大全,世界之总原理。

用老子的话来讲:“道,万物之宗,”“万物之奥。

”[9]这一本体显然不像具体的感性事物那样时生时灭,时成时毁,它是无生无
灭,无成无毁的绝对。

即:“有物混成,先天地收稿日期:2009-04-28
作者简介:杨玉萍(1980-),女,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硕士,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
古代文化史。

2009年6月第25卷第2期Jun.2009Vol.25No.2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92
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10]
(二)天道为何
1.天道自然。

这是天道最本质的特征。

“自然”,根据老子的解释,一指事物的初始状态,一指事物的纯朴本性,一指事物因性而行的运作方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表面上看老子似乎在讲人、地、天、道自然地相互递进关系,其实老子旨在强调天、地、人,乃至集天、地、人于一身,道都必须以自然为法。

2.天道无为。

无为和自然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自然主要是在积极的主动的意义上说的,无为主要是在消极的被动的意义上说的。

照老子的观点,道之无为是说道是顺物之性,自然而行,其并不对万物进行主宰和左右。

故而,老子有时也将道之无为称作无为,然则道虽在性质形式上貌似无为,但从实质效果来说却是无所不为,道不仅生养化育了万物,且使得万物自冥自化,使天下自定,岂非无不为哉?
3.天道利而不害。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1]正因为天道无亲大公无私的品格,天之道才能够“利而不害”,“损有余而补不足。

”[12]
(三)人道的内涵
1.人道本于天道,追随天道。

天道即自然之道,人道即人际之道。

二者相互对待,本质不可直接统一。

这是天道人道对立的方面。

二者的统一之处为:人际之道,从自然之道演化而来,又追随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为依归;同时,自然之道和人际之道共同构成道这一总的规律系统。

二者都是作为宇宙普遍法则的概括。

2.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道人道的逻辑统一不能替代其现实统一。

人们不是按照自然无为、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原则行事,而是背离自然崇尚人为,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种反常情形的出现正是世道衰微,人心不古的标志,其根源在于人类自然本性的丧失和自然人生有机统一体的破损。

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之道是人道之中体现天道要求和特征的理想人生之道。

圣人因其善于体悟天道自然无为的品性,故而平生以法道为务,以自然为法则,为而不争,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

”[13]在圣人身上,天道和人道达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

三、孔孟老庄的人生哲学的总体比较
(一)天人关系
总的来说,儒道两家的天人关系论,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相异的方面。

首先,儒道两家都摒弃了先前天命观的天即神的观念,不把天看成是有人
格、意志和目的、感情的最高主宰,从而天人关系主要不是表现为神与人的关系。

在这一前提下,孔孟和老庄对天的意义的认识又有较大差别。

孔孟所谓天,含义不很确定,或指抽象的缺乏具体规定的客观必然性,或指命运之天,或赋予天以伦理道德的性质。

老庄所谓天则专指自然,而所谓自然又不只是客观的外部自然界,而主要是指事物的初始状态、纯朴本性和事物因性而行的运行方式。

其次,儒道两家的天人关系论基本上都可以归为天人合一的模式,只是合的方式和旨趣有所不同。

孔子揭示天与人之间具有某种亲和性、相通性。

强调天人相知、契合、贯通;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强调天心即人心,人心不二。

而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在孔子谓“上学而下达”。

孟子谓“反身而成”,“尽心知性知天”。

而老庄则以绝对的普遍的道来统一天和人,并强调通过对道的复归、物的复归、人性的复归来实现天人合一。

再次,《易传·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仁与义。

”天之道与地之道合称自然之道,简称天道。

相对而言,儒家重人道但不废天道。

孔子讲“知人”、也讲“知命”;孟子讲“知性”,又讲“知天”。

道家重天道但落脚在人道。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讲“无以故灭命”、“无以人灭天”。

其出发点均在克服人的异化和人为物役现象,促进人的合理的发展。

而所谓天道与人道(或曰天人)的关系无疑包含着自然与人为、必然规律与意志自由的关系,如何看待这种关系?道家着眼点突出自然,强调遵循和服从必然规律,反对背离和改变必然规律,所谓“法道”、“法自然”是也。

我们所以作出道家的人生观在总体上是消极的,而儒家的是积极的这样的判断,正是基于儒道关于自然与人为关系的把握。

(二)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其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从前一方面来看,儒道两家的认识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他们都对人的生命存在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都高度肯定人在自然界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具有卓越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对于人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方式却有一定的差异。

儒家主要通过人与物的区别来推崇人,孔子认定人贵物贱,指出鸟兽不可与人同群;孟子以人有善性——
—先天的道德意识,亦即所谓“良知”、“良能”来说明“人之异于禽兽”[14]的观念。

道家主要通过揭示人与物的统一与联系来认同,肯定人的存在价值,老子提出人居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之一的观念,庄子提出“齐万物”、“齐物我”的主张,
93
其旨均不再简单的将人降低到物的层次,而在抛弃儒家的人类自我中心的观念,将人放在大千宇宙的宽阔视野中来考察,提醒人们既要看到人的价值,又要看到物的价值,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从后一方面来看,儒道两家的认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儒家突出和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或群体价值,道家突出和强调人的个体价值或自我价值。

虽然儒家并不否定个人的作用和个体价值,孔子说:“为仁由己”,[15]又说:“立人”、“达仁”要以“己欲立”、“己欲达”[16]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家之本在身”。

[17]但我们必须看到儒家主要用力阐明个人隶属服从于国家社会,社会的价值重于个人的价值的道理。

孔子以“爱人”、“与人忠”、“克己复礼”来释仁,孟子提出“五伦”,并要求把“孝亲”、“敬长”的观念“达于天下”。

道家虽在主观上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绝对对立起来,但他们主要着力于阐明自我与自我价值的至上性,阐明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

老子讲:“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8]庄子亦讲:“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取实,己独取虚”,“人皆求福,己独曲全。

”[19]均意于突出“我”、“予”、“吾”的“独”和“异”的特征,意在抛弃任何知识媒介和伦理媒介,以实现超越人伦的自我价值。

(三)理想人格
儒道两家都认为理想人格是人生境界的实际承担者,肯定每一个个体都有完善自我人格的潜在因素和现实能力。

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现实的入世的道德人格,道家则是超越的而又出世的自由人格。

就儒家来看,孔孟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在个性、仪容风度、行为态度上虽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等,然而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即都应当具有“内圣外王”的品格。

“内圣”言其德行修养,“外王”言其政治实践。

正是从“内圣”和“外王”的统一上,他们对尧、舜、禹、文王、周公倍加推崇,并视为理想人格的范型。

由于孔孟的时代圣王已经分途,故他们便相对忽略理想人格的“外王”规定,而突出其“内圣”规定,强调德行修养的重要性。

然而,他们毕竟对现实深表不满和忧患,要求改进社会,变革现实。

因此,他们不主张独善其身(除非万不得已),而主张兼善天下,承担起救世济民的社会责任。

孔子讲:“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孟子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以及孔孟反复强调的“立德立言”、“成功成名”,无不说明其理想人格力行用事的现实品格,入世品格。

就道家来看,老庄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虽存有微妙的个性差异,但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即都应当具有超越的放达的品格。

“超越”言其身处人世间非“与人为徒”,而是超拔开去,“与天为徒”。

“放达”言其适其意,遂其情,安其性,身心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四)人生修养
儒道两家都认定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人的修养,都把修养看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前进的永恒过程。

就其异识而论:
1.在人生修养的原则上,儒家恪守的是理性主义的伦理原则,道家恪守的是非理性非感性的超越原则,由于儒家的理想境界是一种道德境界,理想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因而儒家尤其遵循伦理原则进行道德修养,从而担忧的是“道之不传”、“德之不修”。

因此,他们只重视人的道德的提升而不关心人形体的修炼。

由于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一种超越的自由人格。

因此,道家则提倡依据超越原则来进行精神修养。

道家追求的是无限的绝对的全面的自由与快乐,而超越意味着超脱。

2.就人生修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儒家体现了有为的精神,道家体现了无为的精神。

孔子强调立志,将其视为人生修养的第一步,强调遵循家庭伦理孝悌,主张推己及人、正己正人;主张敏以求之,知不可而为之。

孟子强调扩充善端,求其放心;强调尽心、知性、知天;强调养心和养气,并把养心和立志联系起来,指出志是气之帅。

凡此论述,无不体现着儒家立足人事人为的人生信仰和态度;道家则立足于无为,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为而不争、居上谦下、虚怀若谷等种种修养之方和爱惜生命、尽其天年的摄生之道;庄子则更进一步揭示出“心斋”、“坐忘”的养生要领,并主张“以天待人”,提出“安之若命”、“安时处顺”、“顺人而不失己”的处世方策。

凡此论述,无不反映着道家因任自然的人生信仰和态度,而与儒家力主人事人为的精神构成对立的两级。

综上所述,以孔孟和老庄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人格及人生修养。

由于这是对生命哲学价值的探讨,故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分析其异同之处,可以给我们在人格塑造、境界完善、人生修养、价值追求等方面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3][6][8][15][16]张葆全译析.论语通译[M].漓江出版社,2007.6,162,35,47,162,85.
[2][4][5][7][14][17]杨伯峻.孟子导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91,137,118,138,187,143.
[9][10][11][12][13][18]张民.老子新解[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2,80,225,221,222,64.
[19]谢祥皓.庄子导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293.
[责任编辑:何岩]
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