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原动力始终是创业研究充满魅力且亟待验证的命题。创业活动开始于创业者个体有计划的行动,并能反映他们的认知过程,而洞察创业者的认知过程则有利于揭开创业过程的奥秘。[1]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是一种全新的创业研究视角,得到了Shane、Baron、Krueger和张玉利等著名创业学者的充分肯定和重视。这些学者认为,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有望揭示创业过程最为关键的方面,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创业者思维,解释创业原因、过程,并提供较为精准的测量手段,解决创业研究中最基本的“为什么”(why)问题。[1-4]在《2007年创业认知研究的中心问题》一文中,Mitchell等七位学者共同呼吁未来的创业研究应该围绕社会认知问题展开,促进创业研究深入探讨“想”与“做”(thinking-doing)的关系。[5]同年,Krueger也明确指出:“理解创业内涵的关键就在于探究隐藏在创业者的认知结构、创业意向和创业行动背后的深层次的信念因素。”[6]自我效能感作为这样一种深层次的信念因素,是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概念。[2,5]自我效能感与行为或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会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创业环境正好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本文从认知观出发,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切入点和主要研究对象,在比较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和特征,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然后运用Ajzen(1991)的行为计划理论来探讨创业者的态度因素(行为控制感)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而深入到过程层次来揭示创业认知过程动态性和复杂性背后的本质因素;最后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本文的理论研究,从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角度来探讨创业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二、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认知理论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1.社会认知与自我效能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创始人Albert Bandura是西方新行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两大支柱,而它们的核心则是主体能动观。Bandura认为,人类动因在一个包含三元(环境、认知、行为)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结构中发挥作用,人的心理预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感对行为起着主导作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调动为在特定情境下成功地完成特定任务所必需的动机以及认知和行动资源(Stajkovic等,1998)。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相信自己具有为实现特定行为目标所必需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感是行为人在综合了有关其本人、特定任务和他人等的信息以后才产生的;(2)自我效能感涉及动机因素;(3)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动力结构,会根据行为人取得的新经验和信息不断变化。[7]自我效能感具有可塑性,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直接经验、替代性学习、身心状态和社会环境诱导等的影响,可用来预测很多目标导向型行为。[8]

关于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在具体领域的应用,Bandura认为,由于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性,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这个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支持。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也许影响最大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忽视的应用领域就是领导领域。[8]尽管多年来关于领导的研究已经肯定了领导人自信心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试图在领导研究领域验证自我效能理论的相关观点(Chemers等,2000)。创业的核心是领导和变革,而创业过程则综合体现了与领导有关的各个方面:发起变革、打造核心

团队、构建和实现愿景、建立非正式的网络关系、培育组织文化等。自我效能理论对于创业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体现过去创业者个人特质研究中缺少的东西,并揭示创业者及其行为过程的重要方面。[2]

图1 基于创业者角色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模型

2.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感是把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创业研究的产物,是指创业者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9]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而可以用来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结果,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水平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Chen等人(1998)基于创业的任务职能探讨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9]De Noble

等人(1999)又根据核心创业技能确定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六个维度。[10]

根据Kotter的领导力理论(1990)关于管理与领导的观点,管理是应对任务复杂性的,而领导则是应对创新和变革的。[11]本文认为,创业者与普通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更多是在从事领导工作,根据不同的创业任务(处理复杂事务、创新、变革)分别扮演着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划分是建立在任务性质和技能基础上的,围绕创业的核心任务——创新与变革——展开(参见图1)。

(二)创业意向

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是针对潜在创业者而言的,只有具备相当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才有可能真正从事创业活动。[2]Bird(1988)把创业意向定义为“引导创业者追求创业目标,并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和资源等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认为个人或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创业意向来影响创业行为。Krueger等(2000)认为,创业是具有意向性的,创业意向针对有计划的行为(planned behavior),是创业行为唯一、最好的预测变量。对于创业行为,意向模型要比特质模型或情境模型更具预测力。Kolvereid(1996)以及Fayolle和Gailly(2004)的实证研究也分别验证了创业意向是导致创业行为的关键。

探索导致个体产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个体层面的创业意向往往是一个国家创新力的重要标志(张玉利等,2003),但用个人特质来预测创业意向及创业行为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创业者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的特殊性,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导致创业意向的重要前提(Boyd等,1994;Krueger等,1994)。后来的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正面影响。[9,10,12-14]创业意向研究在国内也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如范巍和王重鸣(2004)。他们俩的创业意向调研表明,包含在个体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是创业意向的一个影响因素。归纳以上研究,可以假设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假设1)。

(三)行为计划理论与创业意向

Fishbein和Ajzen(1975)提出了“信念→态度→意向→行为”这一经典研究框架,并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和元分析的支持。在创业研究领域,创业自我效能感(信念)与创业意向(意向)、决策及行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这些研究没有引入关键的态度变量。而且,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静态的关系分析层面。而对于解释创业者思想和行为来说,态度和动机是不可或缺的变量。[3]因此,有必要把关键的态度和动机变量作为重要的中间和过程变量,并用它们来探究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