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贴心人讨论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群众贴心人”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4年4月日)
做群众贴心人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基本要求,也是这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努力达到的目标。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体会。
第一,做群众的贴心人,要深怀真挚的感情。首先,要摆正姿态定好位,认清楚自己是广大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农家子弟出身,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祖辈父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了这种身份认同,就能从心理上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不会在面对群众时把自己当作一个“领导”、一个“人物”,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花鼓戏《平民领袖》中有句台词:“我们宁愿听到老百姓的骂声,但绝对不能听到老百姓的哭声啊”。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的为民情怀。反观我们现在的干群关系,很多时候,“公仆”与“主人”的关系颠倒了,原本应该是“鱼”与“水”、“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搞成了“油”“水”关系,甚至的“水”“火”关系。不少干部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认为跳出了“农”门,混了个一官半职,就不再是父老乡亲中的一员了,把自己从“群众”中剥离开来,怀着盲目的优越感;有的干部信奉“围着群众转,不如做给上级看”,热衷走上层路线,疏于与群众交往,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群众的诉求、困难漠不关心;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前呼后拥,进了村入了户,不坐老百姓家的板凳,太硬,不喝老
百姓家的茶水,嫌脏,和老百姓谈不到一块,不会群众语言,这样怎么能够和群众建立真感情,没有真感情,又哪来的血肉联系?拿我自己来说,平常的事比较多,对来访的老干部、老同志反映的问题,交代下边人处理的多,亲自解决的少;下基层调研,走设计好的路线多,随机走访的少,蹲点调研更是没有,不知不觉中就疏远了与群众的联系。因此,领导干部做群众的贴心人,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忘本,要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把群众当成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姊妹、邻里朋友,真诚交往,热心解难,多到他们中间去接“地气”、壮“底气”,消除身上的“书生气”、“衙门气”。
第二,做群众的贴心人,要秉持务实的作风。干部作风关系人心向背。这不是一句空话。《平民领袖》的剧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常想,假如毛主席也像如今的一些干部一样工作简单粗暴,不沉下身子搞调查研究,史大哥可能就被以“拒不执行公务”的名义给处理了。应该承认,当前干部作风不实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地存在,败坏了党风政风,成为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一个毒瘤。有的干部在上报工作情况时,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有的开会讲话夸夸其谈、空话连篇,尽说些正确的废话;有的工作调查不深入、论证不充分,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留下半拉子工程,然后拍屁股走人。从组织部门工作来说,有时考察干部走过场,不能详细说出考察对象的优缺点,给干部画的像“千人一面”;有的调研不深入细致、流于形式,听干部汇报多、直接接触群众少,听“普通话”多、听方言土语少,结果工作安排
部署与基层实际存在偏差,难以落实;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其中有的反映,一些县区主要领导不管走到哪里,秘书都紧跟身后,一手提包、一手端着茶杯,领导开会,秘书就先把包和茶杯放到会场座位上。这是官僚主义的做派,一来这种事实上的“专职秘书”不符合规定,二来公文包为什么自己不能提?这些现象基层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上行下效,不实的作风就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愈演愈烈。
中央抓作风建设,以“八项规定”破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抓小抓实。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我认为,要注重细节,从手头的具体工作抓起,多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和群众交往,要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不搞虚情假意,能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下基层,轻车简从,真正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不走过场、不开空头支票;讲话作报告,说短话说管用的话,少讲场面话;出台政策、部署工作,先了解群众怎么说、怎么想,看看群众答不答应、愿不愿意、支不支持,等等。总之,就是要摒弃不良作风,回归“公仆”本色。
第三,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创造优良的业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好一件事。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坚持“不看广告看疗效”的求实精神,立足本职,积极作为,把工作做好,把群众的难点、盼点问题解决好。对组织部门来说,第一位的就是要把干部选好用好,提高公信力。坚持公道正派,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严格程序标准,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杜绝“近亲繁殖”、“萝卜招聘”、“曲线进人”等用人上的
不正之风。去年,我们查处了3起违规用人事件,取消了十多名干部的任职决定。今后两到三年,按照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要求,要集中抓好超职数配备的干部消化任务,减轻财政供养负担,避免官多扰民。要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群众的服务,提高满意率。探索单独组建、行业统建、楼宇共建、网络跨建等设置方式,消除党建工作盲区;以开放式、区域化、统筹化的理念,探索“微服务”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打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之间资源共通共融渠道,做到组织共建、要素共享、活动共推,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确保更便捷、更有效地服务党员群众。要加大力度推进人才工作,提高实效性。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总量仅占全省的6%左右,平均人才数量远赶不上XX。不仅高端人才少,农村实用技能人才也非常匮乏。乡镇农技站的人不懂农技,环保部门的人不会使用环保监测仪器,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下一步,我们准备编制全市紧缺人才专业目录,考虑拿出一批事业编制引进急需人才,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需要。要做好社会各阶层群众统战工作,提高包容性。实施“同心”工程,开展好“同心·帮扶非公企业行动”、“万企联村”、“同心兴岳、创业圆梦”等系列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联系,广泛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发挥促进和谐稳定的作用。尽量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从中真正受益。
第四,做群众的贴心人,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老百姓对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评价,主要就看领导干部平常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老百姓面前。应该充分肯定大多数干部是很敬业、很规矩
的,但也有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遇事就“打太极”、“踢皮球”,原本简单的事情,让群众大费周章;一些干部“四两的鸭子半斤的嘴”,管不住自己的舌头,常常喝江水、讲海话,口无遮拦,喜欢“放炮”,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讲;一些干部认为“吃喝玩乐无所谓,不进腰包不犯罪”,管不住自己的嘴,对美酒佳肴、山珍海味来者不拒,“好酒一端,政策放宽”、“好菜一上,充分体谅”,在大吃大喝中丢掉了党性原则;一些干部管住不自己的手,索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等。干部形象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吃点小饭、喝点小酒、打点小牌,收点小土产、小红包,这些被认为“无伤大雅”“苍蝇”式的腐败给损害了。
干部树立良好形象,总的说是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落实到工作生活中,我认为遵纪守法、勤政廉洁固然重要,一些“小节”也需引起重视:一是要多吃简餐。在座的领导估计都有过挨饿的经历,自然更能体会到粮食的珍贵。所以,不管是公务接待,还是私人消费,不妨摆出“小家子气”,坚持标准,注重节约,倡导“光盘行动”,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带头吃出健康、吃出风格。二是要做点小事。领导干部谋大局、干大事不仅无可厚非,而且理所应该,但不能以此为借口,当甩手掌柜,对群众的诉求、困难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很多信访问题,不是群众非要胡搅蛮缠、无理取闹,而是干部抱着躲避的心态,敷衍搪塞,没有真正去调查了解、积极化解,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我认为,领导干部需要抽出些时间,听听上访户的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