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真实有效才是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真实有效才是真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尊重学生的生活,使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真实、有效才是教学最本质的要求,“真实”是新课程实践的基础,“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而实现教学的有效又必须以“真实”为基础,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学生是否有进步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小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或者他们亲身经历的、可以直接触摸的事和物,这些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或多或少都在学生思想上打下了烙印,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就是把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数学呈现给学生,使数学生活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并不是非要生活情境,以至部分教师一味追求生活情境的创设,过分注意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而丢掉了数学最根本的目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当然,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生活经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用语言。例如我校王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根据生活中大量不平均分的现象说:“中秋节那天,妈妈拿出一块月饼,让小华和小红二人分了吃,结果小红分得多,小华分得少,小华吵着,闹着不同意。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忙想点办法,使小华没有意见。”待学生说出两人分一样,平均分的方法之后,教学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几分之一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操作图画或多媒体课件。总之,无论用何种方法去激活,始终要把“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不能沉湎于情境的细节之中,使教学真实地反映数学生活化。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回归生活”。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体验出发,挖掘原有认知和学习内容的联系,设置有趣味性、知识性、层次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操作平台,让学生入情入境,对学习任务产生浓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利用已知积极地探索新知。比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应首先丰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开始教学,通过找房间、位置送信、编门牌号、找电影院位置等等具体情境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利用思维矛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求知环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猜游戏中画
板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形成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3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中,教师要大胆突破教材的局限,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努力营造平等自由、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积极建立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善于控制急于“点化”的心理,不“以教代学”,为学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为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和讨论。在课堂的争论中,老师或同学的看法若被推翻了,那才是学生智力素质发展思维水平提高的重要契机,这样得到的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学生真实思维的展现与完善。其次要注重问题解决的策略,策略是本质的东西,是解决问题的模块,是学生长期经验的总结,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要让学生参与某类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已“跳起来摘果子”,自已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以促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让学生独立试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学生已经掌握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已迁移探求其性质的推导,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其印象就深刻得多,对某类知识就理解透彻,解决问题时,大脑中就有了模块,有
了程序,这样才能实现有规则引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
4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思考是一种深刻的体验;思考是推进有效学习的内部动力;思考是通向有目的学习的最佳道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发现课堂上一些学生虽然很高兴地参与教学活动,但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其原因就是数学活动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体验上,没有充分的思维活动,缺乏学生的自悟,缺乏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致使活动中学生的思考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努力挖掘教学活动的思考含量,力争把有效的数学思考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应有目的地理清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是怎样转化的?”“为什么都要沿着高把它分成两部分?”“为什么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才能把它转化成长方形?”问题层层深入,步步逼近,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割补过程的必然性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设问:“这时你们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既然面积没变,那么转化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宽又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问题击中要害,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公式。我这样
设计,既能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围绕本课重点,启发学生自已去思考和探索,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数学思考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师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驾驭教材,把知识给学生讲清楚,也不仅仅认识停留在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的层面,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更多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