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节日习俗对比论文(终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节日习俗对比
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虽然中外节日的庆祝方式不同,但所传递的情感与思想大都是相同的,并且各有所长。了解中外节日的习俗,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不同民族的信仰及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春节与圣诞节、中秋节与感恩节、七夕节与情人节、习俗、对比、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虽经经历多次战乱、历经多次朝代更迭,但汇集了各种民族文化精华的中华文化却从没有中断过,数千年的积累,使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
地中海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古希腊,古希腊文化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较为成熟的形态傲立于世。古希腊文化正是在吸纳和借鉴亚非先进文化,在结合本民族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绵延不断,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的文化形态。这样的发展,一方面汇聚了优秀的传统和文化精华,另一方面也积淀了大量的文化糟粕。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吸取其他文化的丰富营养,在几次断层、中心转移与复兴的过程中,丢弃了许多糟粕和包袱,也去掉了很多束缚与羁绊。然而无论历史怎样发展,文明怎样进步与完善,人们对节日的尊崇与庆祝都是亘古不变的,所以虽然中西方庆祝节日的方式与习俗大有不同,但是思想与感情都有相通之处。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习俗对比
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春节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
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许多家庭也有在圣诞节前夕进行祈祷、齐唱颂歌的习俗。人们在圣诞之日汇集到广场,围着在那里的高大圣诞树、齐唱颂歌等活动,还有热闹非凡的圣诞晚会。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中国讲究饮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这种特征在节日风俗的饮食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正如年三十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晚餐,用来庆祝一年的丰收。
“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
二、七夕和情人节习俗对比
中国的七夕的活动很多,如拜织女乞巧,穿针赛巧,月下结盟等,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一轮明月,摆上明令瓜果,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女性来说是决定幸福与否的一件大事,所以,世间无数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表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 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一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怒放,交相辉映,便预示这对情人白首偕老;如果双蕾各分西东,相北吐蕊,这对情、人终将劳燕分飞;如果花开得硕大、灿烂,表示以后子孙满堂,阖家欢乐;倘若一花枯萎凋谢,情人中的一人有早夭之险。维多利亚时代之后,情人节风俗渐渐淡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贺卡的盛行,情人节又复热火重燃。
中国的七夕更有文化底蕴,更浪漫,感情比之更持久。七夕生成时间较早,
文化底蕴、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演绎出缠绵绯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两千多年了,年年的七夕,年年的相聚将凄美的传说变成永恒。
而西方的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胜于七夕。七夕已经面临不敌西方情人节之势,有逐步被淡去、遗失的危险,有人曾做过一次小范围的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七夕的典故完全了解。虽然七夕是中国的节日,但是大部分中餐厅的反应都比较冷淡,反倒是西餐厅对这个中国情人节更重视,纷纷推出各种七夕情人节套餐。而且,西方情人节有更宽广的意义,那就是,只要是你所爱的人,父母同事朋友,在这一天都可以送礼物给他们,以表达心中的情意。
三、中秋节和感恩节习俗对比
中秋佳节,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风俗。月中嫦娥,以美貌闻名,故少女拜月,是为了“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后来,“民间拜月”也转变为为人们团聚和感受幸福的方式;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在当代,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用以联络感情。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并且对家人说:“谢谢!”。感恩节后,学校会让同学们画一张感恩节的画,大多数学生都画的是火鸡。
虽然中外表达感恩与团聚的方式不同,但是随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以感恩的心态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以感恩的心态看生活,生活是幸福的。中国没有感恩节,不代表中国没有感恩文化。团圆是中秋节的主题,但是感恩也应当铭记!因为中秋节是团圆节,也是感恩节。
小结
在说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之前,首先要谈一谈民俗文化。民俗产生在节日之前。在原始社会,各部落的人们在交流愉快,悲伤,痛苦等的感受时,逐渐形成了表
达这些感情的固定活动,这就是民俗的起源。后来,进入到了封建社会,在迷信与宗教的双重作用下,在对丰收、新年、先人离世的感染下,人们把民俗应用到了固定的日子里,节日便应运而生。
关于中外传统节日,这其中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在于,中外传统节日大多数与宗教有关,像中国的春节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年初一接神,放爆竹;初二祭财神;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初八礼拜顺星(本命星宿神);初九玉皇圣诞;十三祭刘猛将军(虫王爷);十四迎紫姑;十五上元天官圣诞,即上元节(民间多称元宵节)。这些中要么本身就是道教所崇拜的尊神,要么是道教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广泛地吸收民间信仰的内容并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神灵谱系中的俗神。例如国外,最早12月25日是古罗马庆祝太阳神诞生的节日,但在罗马帝国征服了基督教起源的地区后,认可了这一宗教,并把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改为12月25日。还有中国的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西方的复活节、安息日,都与宗教有关。而万圣节与清明节,则倾向于纪念先祖,为鬼魂引路。
而最主要的不同,则是宗教信仰与文化本身的不同。中国是以道家和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虽不是宗教,但在中国的地位等同于宗教),而西方以基督教作为文化根基;中国人讲求懂事理、守规矩,西方人讲求人文精神、个体发展。所以中国人在庆祝节日上就多了那么一些礼节与禁忌,西方人则不太在意这些,他们认为,节日就是要快乐的庆祝,没有必要讲究那么多的礼节与规矩。所以这就是造成中外习俗差异的前提。
参考文献: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唐晓晴